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两种听觉补偿方式对语前聋听障儿童听觉言语康复效果比较

    作者:马杰

    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的听觉补偿方式对重度/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语前聋患儿的听觉言语康复效果.方法 收集2013年6月~2016年6月49例重度/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儿,初始干预均为选配助听器,其中31例作为研究组配戴助听器24 m后改行人工耳蜗植入,另18例作为对照组继续配戴助听器.以开始配戴助听器为干预起点,每隔12 m采用听觉行为分级(CAP)与言语可懂度分级(SIR)对两组患儿的听觉言语康复效果进行评估.比较干预12 m、24 m、36 m、48 m、60 m患儿的CAP、SIR得分及干预60 m各频率平均助听听阈.结果 两组在配戴助听器阶段(干预12~24 m)的CAP得分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行人工耳蜗植入后(干预36~60 m)的CAP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配戴助听器阶段(干预12~24 m)的SIR得分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行人工耳蜗植入后(干预48~60 m)的SIR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干预60 m时的各频率平均助听听阈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人工耳蜗植入是重度/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语前聋患儿的佳听觉补偿方式,应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使更多听障儿童受益.

  • 听障儿童早期干预支持体系和技术体系的建立

    作者:孙喜斌

    0~3岁是儿童大脑发育快的时期,也是学习语言关键的时期,这一普遍规律对听障儿童也不例外。听障儿童早期干预是指对新生儿3个月明确诊断,6个月采取干预措施,做到早发现、诊断,早验配助听器或植入人工耳蜗,并及早进行康复教育。如果在3岁以前发生听力障碍,不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将严重影响儿童的听觉、言语发育及学习能力的发展。上述观点虽然早已形成社会共识,但至今尚未成为广泛的社会行动,其主要原因之一是以往卫生系统关注的是新生儿听力筛查,残联康复系统关注的是听觉言语康复,二者没有建立密切的联动工作机制,使筛查与康复安置脱节,听障儿童家庭不能及时得到科学、系统、规范的救助和康复服务。早期干预是一项多学科、跨部门合作的系统工程,是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的普遍行动,只有将支持体系和技术体系有机结合才能实现。支持体系的建立要依托各政府职能部门工作机制的制定和密切合作,技术体系的建立要靠专业人员的努力和指导。总体看来,目前我国听障儿童早期干预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和个案经验层面。2013年10月12日中国残联办公厅和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联合颁发了《0-6岁儿童残疾筛查工作规范(试行)》文件(以下简称《规范》)[1],强调加强部门间的合作,建立0~6岁儿童残疾早期筛查、治疗和康复工作机制,完善听障儿童从筛查-诊断到社区家庭康复工作的支持体系和技术体系。《规范》的出台为推进早期干预在我国的快速开展提供了政策保证。笔者有幸作为专家组成员参加了这一规范的制定和起草工作,并在国家卫生计生委妇幼司、中国残联康复部举办的培训班上对《规范》中的儿童听力残疾筛查部分进行了解读。

  • 0~3岁听力障碍儿童听觉言语康复及效果评估

    作者:孙喜斌

    通过对我国近30年听觉言语康复工作历程回顾,提出了影响听障儿童康复效果的五大要素,探讨了0~3岁听障儿童康复原则和听觉、语言、精神心理评估方法.明确了早期干预的时机、双耳聆听效果优化、听力补偿和重建后的听能管理、家长的康复理念和技能、康复评估指导下的早期康复教育及听力学服务是提高听障儿童康复质量的关键.

  • 一例听障青年听觉言语康复个案研究

    作者:朱绍春;章忠友;沈芬娟;王桂芬;王飞

    目的 通过一例听障青年的康复实践,探索成年听障患者听觉言语康复的方法.方法 利用短期培训传授听觉言语康复的方法和技巧,以患者自主康复训练为主,定期进行康复指导和评估.结果 经过3年的听觉言语康复,该患者与健听人交流基本无障碍,并能使用电话.结论 听力损失为极重度聋但低频残余听力较好的成年人,通过验配合适的助听器,掌握基本的听觉言语训练方法,坚持科学系统的学习训练,也有希望得到康复;聋儿听觉言语训练的方法和技巧同样适用于成年听障患者.

  • 人工耳蜗植入工作指南

    作者: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人工耳蜗是一种可以帮助聋人恢复听力和语言交流能力的生物医学工程装置.由于人工耳蜗植入是医学和康复领域中的一项新技术,因此在适应证的选择、手术前后的评估、手术、术后调机和听觉言语康复方面都需要一份可供参考的标准.本指南旨在为从事此项工作的临床医生、听力和言语康复工作者提供指导性的意见,使我国的人工耳蜗植入工作达到规范化和标准化,从而提高治疗效果,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 听力语言康复机构晨检的基本步骤及注意事项

    作者:刘里里

    目前,我国各级各类听力语言康复机构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学龄前听障儿童。听力语言康复机构既承担听觉言语康复的重要任务,也肩负着对听障儿童实施学前教育的重要职责。在听力语言康复机构深入推进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听障儿童学前教育一日生活各环节,包括晨检、游戏活动、学习活动、生活活动、离园等,既要遵循学前教育的一般要求,又要体现听障儿童学前教育的特殊需求,因此,晨检工作也应有其明确的规范与要求。

  • 家庭听能管理,帮助孩子听得更好

    作者:苗艳;崔丽娜

    孩子确诊为听力障碍需要进行听力干预及康复时,家长就会接触到“听能管理”这个概念。听能管理就是对听障儿童的听觉能力和声学环境进行动态评估和主动观察,使听障儿童的听觉功能始终处于佳状态,为听觉言语康复打下良好基础。很多家长认为听能管理是听力师和康复教师的事,其实,听能管理需要听力师、康复教师、家长三方共同协作。由于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与孩子接触为密切,观察孩子为细致,在掌握一定的听力学知识和技能后,往往是听能管理的主要实施者。家长在实施听能管理过程中如何帮助孩子听得更好呢?本文将就相关知识进行介绍。

  • 家长如何为孩子提供优质的听能管理

    作者:梁巍

    聆听技能的获得是确保听损儿童获得有声言语康复的重要保证.小龄听损儿童越早得到听力学确诊并验配适宜的助听设备(助听器或人工耳蜗),他们就越早获得了拥有与其年龄相适应的语言和言语发展的可能.但是要想使这种可能变成现实.一项无论是语训教师还是聋儿家长都无法逃避和忽视的基础性工作,就是要坚持不懈地与听力医师配合,为小龄听损儿童提供持续,有效的听能管理.它是小龄听损儿童及早实现听觉言语康复的必要前提和有力支撑.

  • 蜗神经管狭窄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听觉言语康复效果分析

    作者:沈茜茜;王林娥;龚树生;王振晓;高芬琦

    目的 分析蜗神经管狭窄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听觉言语康复效果与耳蜗形态结构正常患者之间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 2015年在北京友谊医院行人工耳蜗植入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其中手术侧蜗神经管狭窄患者6例(6耳)及耳蜗形态结构正常患者6例(6耳),对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听觉行为分级标准(categories of auditory performance,CAP)、言语可懂度分级标准(speech intelligibility rating,SIR)和婴幼儿有意义听觉整合量表(infant-toddler meaningful auditory integration scale,IT-MAIS)得分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蜗神经管狭窄组术后6个月的CAP、SIR以及IT-MAIS得分均低于耳蜗形态结构正常组,两组间CAP和IT-MAIS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IR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蜗神经管狭窄患者的术后听觉康复效果较耳蜗形态结构发育正常患者差,言语可懂度在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远期效果有待干进一步随访.

  • 语前聋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听觉表现及言语可懂度变化特点分析

    作者:张雪媛;钟志茹;欧雪雁;梁茂金;李湘辉;郑亿庆

    目的 通过对15例语前聋人工耳蜗植入患儿术后3年的听觉及言语能力进行评估,总结其发育规律,分析各可能因素在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听觉及言语康复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15例语前聋人工耳蜗植入患者的各项可能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并在开机后l、3、6、12、18、24、30、36个月运用听觉行为分级标准(categories of auditory performance,CAP)和言语可懂度分级标准(speech intelligibility rating,SIR)对患儿的听觉及言语能力进行评估,并对影响术后康复效果的相关因素进行二元变量的相关分析.结果 患儿开机后12个月内,CAP及SIR得分与术后康复时间正相关(rCAP=0.884,rSIR=0.873,P<0.05),个体间差异较大;开机12个月后,个体间差异减小.术前助听听闻(r=0.234,P<0.05)、术前康复时间(r=0.736,P<0.05)与CAP分级显著相关,术后人工耳蜗植入对侧耳配戴助听器与SIR分级显著相关(r=0.201,P<0.05).结论 语前聋患儿人工耳蜗植入后听觉及言语能力发育呈先快后慢趋势,术后1年内显著提高,术前助听听阈低、康复时间长的患儿术后听觉发育较好,术后人工耳蜗植入对侧耳配戴助听器有助于言语发育.

  • 人工耳蜗植入工作指南(2013)

    作者:

    人工耳蜗是一种可以帮助听力障碍人士恢复听力和言语交流能力的生物医学工程装置,人工耳蜗植入是医学和康复领域中的一项新技术且随着科技发展不断更新,因此在适应证选择、术前评估、手术、术后调机和听觉言语康复等方面都需要一份可供参考的指南。我们在2003版的基础上参考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1~70],对指南进行了较全面的修订,旨在为从事此项工作的临床医生、听力和言语康复等相关领域的工作者提供指导性意见,进一步规范中国的人工耳蜗植入工作,提高整体治疗康复效果。

  • 中国防聋治聋工作任重道远--在第五届听力国际科学大会上的报告

    作者:孙金忠

    第五届听力国际科学大会是听力语言康复领域及医疗界又一次国际盛会.本次大会将围绕"为了更好的聆听,人人享有健康听力"这一主题,回顾防聋治聋工作的成就,交流技术与方法,探讨听觉言语康复的策略,迎接新的挑战.

  • 儿童人工耳蜗植入后的听觉言语康复

    作者:孙喜斌

    植入人工耳蜗为听力障碍儿童感知声音、重建听力奠定了良好基础,但是要使儿童在人工耳蜗植入后获得听觉言语康复必须经过长期的听觉培建,语言学习和语音异常矫治.

  • 人工耳蜗植入工作指南(2003年,长沙)

    作者: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人工耳蜗是一种可以帮助聋人恢复听力和语言交流能力的生物医学工程装置.由于人工耳蜗植入是医学和康复领域中的一项新技术,因此在适应证的选择、手术前后的评估、手术、术后调机和听觉言语康复方面都需要一份可供参考的标准.本指南旨在为从事此项工作的临床医生、听力和言语康复工作者提供指导性的意见,使我国的人工耳蜗植入工作达到规范化和标准化,从而提高治疗效果,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 低龄儿童人工耳蜗植入听觉和言语发声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金欣;刘海红;李颖;李靖;张杰;郑军;葛文彤;倪鑫

    目的:研究人工耳蜗(Cochlear implant CI)使用时间、术前残余听力和听觉言语康复训练对低龄CI植入儿童听觉行为和言语发声行为的影响作用。方法研究对象为43例小于3岁CI儿童,植入月龄6~32个月(平均植入月龄17个月)。听觉行为评估素材为婴幼儿日常听觉综合能力量表(the infant-tod?dler meaningful auditory integration scale ,IT-MAIS),言语发声行为评估素材为有意义使用言语量表(the meaningful use of speech scale, MUSS)。评估分别在术后开机时和开机后1、2、3、6、9、12个月时进行。结果(1)全体受试儿童IT-MAIS、MUSS总分随着CI使用时间的增长逐步增长(ANOVA,p<0.05);(2)术前残余听力水平对前6个月IT-MAIS得分影响显著(ANOVA,p<0.01),对MUSS得分未见影响作用(p>0.05)。(3)听觉言语康复训练显著影响术后IT-MAIS、MUSS得分。开机后3个月训练组IT-MAIS得分高于非训练组得分(p<0.05)。9、12个月时训练组MUSS得分与非训练组MUSS得分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1)在听觉行为方面,随着CI使用时间的延长,受试儿童总体听觉能力呈逐步上升趋势。对声音的辨别和理解能力在3-9个月时有显著增长;在发声行为方面,受试儿童在CI植入6个月以后开始用言语方式表达。(2)术前残余听力在受试儿童CI使用前6个月时对听觉行为有影响作用,9个月以后影响作用逐渐减小;平均听力损失程度对受试儿童的言语发声行为未见显著影响。(3)听觉言语康复训练对听觉行为和言语发声行为体现出重要作用。

  • 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术残余听力保留

    作者:李颖;郑军;刘海红

    早期,人工耳蜗植入(Cochlear Implant,CI)的适应症仅为重度、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或全聋。目前,CI不仅是全频重度、极重度听障患者的首选干预措施,也可面向于低频听力较好,而中、高频听力重度、极重度听障患者[1]。2003年制定的人工耳蜗植入工作指南中规定,CI适应症标准为双耳纯音气导听阈>80 dB HL(0.5、1、2、4 kHz听阈的平均值,WHO,1997)[2]。2013年修订版人工耳蜗植入工作指南明确指出听力学入选标准包括:低频残余听力较好,但2 kHz及以上频率听阈>80 dB HL。且对于具有低频残余听力而高频陡降型听力损失者可采取保留残余听力的电极植入方式[3]。国内外多项研究显示,残余听力保留可提高CI患者术后噪声下言语识别能力、音乐鉴赏能力,能够令患者获取更为精细、复杂的声音信息,同时使所听到的声音更为清晰自然[4-7]。此外残余听力的有效保留也可作为衡量听觉感受器官是否受损的一个检验标准,残余听力的保留是耳蜗功能良好,听神经具有接受更复杂声电刺激潜力的标志之一[8]。本文将就国内外CI术后残余听力保留情况进行综述,旨在总结CI术后残余听力研究现状,为临床进一步探究残余听力对CI患者听觉言语康复的作用提供相关依据。

  • 听力障碍儿童听觉康复效果评估及影响因素——北京市儿童听力诊断中心2011年度第四季度学术研讨会纪要

    作者:王晓翠;杜巧新;韩睿

    在北京市0~6岁儿童听力保健专家组的指导下,由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具体承办了北京市儿童听力诊断中心2011年度第四季度的学术活动.在聋康中心孙喜斌教授等领导的大力支持和精心组织下,使得这次学术活动顺利举行,与会者一致反应收获很大.会议由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听力门诊部主任韩睿主持.活动的主题是"听障儿童听觉康复效果评估及影响因素".本次研讨会分四个专题进行讨论,分别是听障儿童的听觉言语康复效果评估、心理康复效果评估、言语评估材料新进展、普通话儿童词汇相邻性词表的研发.参加本次学术研讨会的各位代表,除了北京市六家儿童听力诊断中心: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同仁医院、解放军301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儿童医院和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的代表外,还有来自北京朝阳医院、天津市妇女儿童保健中心、石家庄市妇幼保健院的听力学专家及教授.该活动受到了大家广泛关注和支持.

  • 内耳发育畸形的人工耳蜗植入术

    作者:陈艳丹;陈柳;华清泉

    目的 探讨对内耳发育畸形患儿行人工耳蜗植入的手术疗效及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于2000年1月~2014年1月期间行人工耳蜗植入术的43例(43耳)内耳发育畸形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大前庭水管综合征(LVAS)37例(37耳),Modini畸形6例(6耳).随机选择临床资料相匹配43例(43耳)耳蜗结构正常的人工耳蜗植入患儿作为内耳发育正常组.分析并比较两组患儿的术前听力、术中情况以及术后听觉言语能力恢复情况.结果 所有患儿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均获得有意义的听觉.5例(5耳)LVAS患儿术中出现严重井喷现象,20例(20耳)LVAS患儿耳蜗钻孔后出现外淋巴液不同程度波动,2例(2耳)Modini畸形患儿出现严重井喷现象,其余病例(36耳)及内耳发育正常组(43耳)术中及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在同一康复阶段,两组患儿的听觉言语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组内,术后3、6、9、12、24个月的听觉言语能力较术前均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 内耳发育畸形增加了人工耳蜗植入的手术难度,且术中易出现井喷,但内耳发育畸形患儿并不是人工耳蜗植入的绝对禁忌证,对LVAS、Modini畸形患儿,人工耳蜗是治疗的重要手段.

  • 多导人工耳蜗植入术及听觉语言康复效果分析43例

    作者:郭梦和;钱雨红;李永贺;黄以乐

    目的总结43例多导人工耳蜗植入术围手术期的处理经验和听觉语言康复效果.方法介绍在多导人工耳蜗植入术围手术期的处理方法,分析比较语前聋与语后聋;学龄前聋儿与学龄聋儿人工耳蜗植入后的听觉语言康复效果.结果43例人工耳蜗植入术后通过1个月以上的调试和听觉训练,声场测听全部达到正常范围.语前聋儿童中,测定13例学龄前的可合作儿童的限定词表言语测听,言语识别率平均达到90%,非限定词表识别率平均达87%.测定9例7岁以上合作儿童的限定词表言语识别率平均达到82%,非限定词表言语识别率平均达78%,与学龄前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语后聋者经过一两个月的适应,全部能正常方式对话和打电话.结论人工耳蜗植入是治疗全聋患者的佳选择.对语前聋患者而言,植入年龄好在7岁前.人工耳蜗植入后,听觉语言康复工作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家庭、社会、医生和聋康老师的共同努力.

  • "听觉言语康复"专栏简介

    作者:

    关键词: 听觉言语康复
29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