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DSA检查和介入治疗在蛛网膜下腔出 血(SAH)应用的临床体会
目的:总结分析DSA检查和介入治疗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15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对所有患者分别实施DSA检查、CTA检查,其中80例采用介入治疗,20例保守治疗,对比分析DSA与CTA诊断结果以及患者治疗效果.结果:DSA检查后病灶检出率为100.00%,与CTA检查后90.90%的病灶检出率差异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SA检查较CTA检查方法可为患者疾病治疗提供更多信息,如病灶大小、形态.介入治疗效果较常规保守治疗患者,其预后更好,差异性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实施DSA检查较CTA检查,可为疾病治疗提供更多信息,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采取介入治疗较常规保守治疗效果更好,满足适应症情况下可优先考虑.
-
老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发病特点.方法 从28例69岁~82岁之间的老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发症状出发,分析老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发病特点.结果 老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可以精神症状、眩晕、癫痫、腰腹痛、呕血、呼吸困难起病.结论 老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起病形式不典型,易造成误诊.
-
蛛网膜下腔出血中医证型规律的研究
目的 分析蛛网膜下腔出血(SAH) 的中医证候和分布规律.方法 选入2013年12月-2016年12月于广东工业大学医院龙洞门诊部和汕头市中医院就诊的经检查确诊的11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依据《中风病证候诊断标准》进行辨证,按照 Hunt-Hess分级标准进行分型.结果 所有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均符合中医证候的风证,出现率为100.00%,血瘀证、火热证的出现率也较高,分别为58.93%、53.57%;患者证状多以组合证型呈现,二证、三证较多,其中风瘀证、风火证、风火瘀证出现率较高,分别为29.46%、25.00%、14.29%;患者Hunt-Hess分级在中医证型的表现形式为无论患者症状严重程度如何,风证、瘀证的表现率都较高,各级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级和Ⅱ级患者无痰证、阴虚、气虚证表现,痰证患者在III级表现高,和II级与IV级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蛛网膜下腔出血和中医证候表现有一定相关性,西医的病情分型可为中医证候辨证提供参考.
-
自拟化痰通腑汤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痰热腑实证临床研究
目的 评价自拟化痰通腑汤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痰热腑实证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入选标准的SAH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1例,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持续泵入尼莫地平注射液;治疗组在泵入尼莫地平的同时鼻饲或口服化痰通腑汤,均连续治疗14d.分别于治疗后第3、7、14天采用改良Fisher分级评估蛛网膜下腔积血程度,采用酶标法测定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依据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情况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总有效率治疗后3 d[46.3% (19/41)比36.6% (15/41),P=0.006]、7 d[58.5% (24/41)比43.9%(18/41),P=0.000]、14 d[73.2% (30/41)比58.5% (24/41),P=0.000]均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血清NO水平治疗后7 d[(22.93±7.32) μmol/L比(16.52±5.79) μmol/L,P=0.034]、14 d[(27.65±5.06) μmol/L比(19.54±3.76) μmol/L,P=0.015]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改良Fisher等级[(1.29±0.23)级比(1.69±0.38)级,t=5.766]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自拟化痰通腑汤可有效改善SAH痰热腑实证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降低血清NO水平,缓解脑血管痉挛,提高临床疗效.
-
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配合化瘀止血中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23例
目的 观察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配合化瘀止血中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4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单纯予以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化瘀止血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1,P<0.05).结论 应用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配合化瘀止血中药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效果优于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 化瘀止血 中药 -
蛛网膜下腔出血65例患者的临床护理
目的:总结蛛网膜下腔出血及并发症的护理经验。方法对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1月间诊治的6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予以呼吸道、用药、饮食、心理、环境等方面的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全面预防并发症等护理。结果患者都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全部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并顺利出院。结论科学合理的护理在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
-
川芎嗪在颅内动脉瘤介入围手术期脑血管痉挛预防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川芎嗪在颅内动脉瘤介入围手术期中对预防和改善脑血管痉挛(CVS)的临床效果.方法 39例颅内动脉瘤破裂并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随机分为川芎嗪组、尼莫地平组及空白对照组,每组13例.围手术期空白对照组患者不使用任何抗血管痉挛药物,尼莫地平组和川芎嗪组术前2 h开始分别给予尼莫地平和盐酸川芎嗪注射液,疗程均为2周,各组同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观察三组患者CVS的发生率.结果 三组患者中空白对照组的CVS发生率为76.92%,明显高于川芎嗪组和尼莫地平组的15.38%和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川芎嗪组和莫地平组的CVS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川芎嗪可降低颅内动脉瘤破裂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介入围手术期的CVS的发生率;针对性的护理可缓解患者的症状,改善预后.
-
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从络、水、瘀、毒辨治初探
近年来,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发病有年轻化趋势.脑血管痉挛(CVS)是其为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率31.6%~66%[1],死亡率高达25%,因而阐明SAH及CVS的中医学病理机制、积极防治CVS,是降低致残率、减少死亡率的关键.目前中医学在此领域尚缺乏系统的研究,笔者梳理历代文献,结合多年临证心得,从络、水、瘀、毒入手,对本病辨治体系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探析.
-
针灸为主治疗分娩性臂丛神经麻痹33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来自1995 2002年本科门诊,男19例,女14例;病程1~3月20例,4~6月9例,大于6月4例;左侧损伤14例,右侧19例;足月生32例,早产1例;难产15例,顺产18例.损伤胎次:第1胎21例,第2胎12例.母亲年龄24~35岁.出生胎位:头肩位8例,头位16例,臀位9例.生后体重:3~6kg,平均3.9 kg.生后并发疾病:颅内出血1例,窒息2例,右锁骨骨折、肩关节半脱位、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临床分型:上干型12例,下干型2例,全臂丛型19例.肌电图诊断:神经源性受损.
-
针刺治疗破裂动脉瘤栓塞术后脑血管痉挛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针刺对破裂动脉瘤栓塞术后脑血管痉挛(CVS)的改善作用.方法:将60例CVS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组和常规治疗组,每组30例.常规治疗组使用尼莫地平治疗脑血管痉挛,针药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加用针刺百会、风池穴为主治疗脑血管痉挛,共治疗3周.采用Hunt-Hess分级标准评定两组治疗前后病情的严重程度并进行疗效比较.术后第1、4、7、10、14、21天分别行经颅超声多普勒检查( TCD),并记录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和大脑后动脉(PCA)的平均血流速度(Vm);术后第1、7、14、21天分别行CT灌注成像(CTP)检查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和造影剂平均通过时间(MTT)等指标.结果:针药组对病情的H unt-H ess分级改善程度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对两组患者的ACA、MCA、PCA和CBF、CBV、MTT等指标分别进行方差分析比较,显示两组方法对CVS均有治疗效果(均P<0.05),但针药组对以上指标的改善优于常规治疗组(均P<0.05).结论:针刺百会、风池穴能使TCD和CTP各指标变化曲线的波峰压低或者波谷抬高,有效缓解脑血管痉挛的高峰,显著改善临床预后,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血管痉挛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
针刺风府穴致蛛网膜下腔出血损伤
患者,女,36岁,于2007年7月6日初诊.病史:因左侧偏头痛1周,发作时疼痛较剧烈,到当地医院就诊,予针灸治疗3次后头痛明显好转.2007年7月6日,在针刺风府时,即有从颈部向右上肢的放电感,出针后感觉后项部疼痛较重,伴恶心,呕吐胃内容物1次,卧床休息后稍有缓解,当时判断为晕针所致.当晚头痛持续加重,四肢无力,即到我院就诊入院,门诊头颅CT检查未见异常,查体:项强可疑,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以头痛待查收入院,给予改善循环、脱水降颅压、止痛等对症治疗.次日仍诉头痛,程度加重.查体:血压120/70
-
288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发病时间特征及意义探讨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发病时间特点以指导防治.方法:采集患者具体发病日期及其对应节气以及患者在24h内发病时间点及对应12时辰.结果:24节气秋分20例(7%),寒露19例(6.6%),立冬16例(5.6%),大雪15例(5.2%),大寒13例(4.5%),从立秋至大寒之间与立春至处署比较,前者发病率明显高于后者(P<0.05).十二天干:巳时33例(14.2%),申时29例(12.4%),辰时26例(11.2%),酉时24例(10.3%)低为寅时5例(2.1%),与12经脉子午流注图对应发现发病率高的两个时辰分别对应足太阴脾经及足太阳膀胱经.结论:风、寒、燥邪可以导致aSAH发病率的显著增加,可考虑从足太阳膀胱经论治aSAH.
-
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性期中医证候的特征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通常为脑底部动脉瘤或脑动静脉畸形破裂,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所致,主要表现为发病急骤、剧烈头痛、呕吐,可有意识障碍,多有脑膜刺激征,少数可伴轻偏瘫.中医对本病的认识可见于"中风"、"头痛"、"厥证"等文献记载中,辨证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中医病名归属问题尚不统一.为了深刻认识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性期中医证候分布特征,我们对发病1d~3d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了中医辨证分析,现报道如下.
-
近二十年来蛛网膜下腔出血中医研究现状评述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临床常见危重症,约占急性脑血管病的10%~20%,死亡率高达25%.可因并发严重脑血管痉挛、再出血、脑水肿成为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中医治疗本病有着悠久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临证经验,笔者就近20年来中医药治疗本病研究进展简要述评如下.
-
中医预防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症的临床观察
2002年5月至2008年5月我院应用活血利水汤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32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
干预性护理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脑血管痉挛的防治作用
目的 研究对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70例监控对象主要为可溶性细胞问粘附分子-1 (sICAM-1)的患者,并配合经颅多普勒(TCD)检查实施护理措施,另外再选用一般常规治疗的患者70例.结果 凡是行护理干预的患者恢复明显比未进行护理干预的患者好.结论 医护人员通过经颅多普勒(TCD)检查以更好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患者实施护理干预.
-
杜仲缓解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实验研究
目的 明确杜仲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发生的有效性,及其与内皮素-1的关系.方法 72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3大组,正常组仅做枕大池穿刺注生理盐水.SAH组和杜仲组采用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制作迟发性脑血管痉挛模型,杜仲组给予杜仲煎剂每日3 ml/kg灌胃,2次/日,造模成功后在相应的时间段分两批处死,半数甲醛灌注取基底动脉,切片HE染色后,观察形态变化,计算周长,半数处死后快速取脑分离出基底动脉用Western blot方法测定ET-1含量.结果 SAH组较正常组有明显基底动脉血管痉挛,而杜仲组较SAH组血管痉挛有明显缓解.正常组中基底动脉仪表达少量ET-1,SAH组中基底动脉ET-1表达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5),杜仲组较SAH组在蛛网膜下腔出血3~7 d时基底动脉中ET-1含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 杜仲能有效的缓解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引起的脑血管痉挛,并且是通过影响基底动脉中ET-1含量来实现的.
-
音乐疗法联合优质护理服务在预防蛛网膜下腔再出血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音乐疗法联合优质服务对于预防蛛网膜下腔再出血的作用及其意义.方法 将2009~2011年收入院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音乐疗法配合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结果 观察组发生再出血例数为2例,对照组发生再出血例数为10例,P<0.0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音乐疗法联合优质服务在预防蛛网膜下腔再出血中作用显著,从而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日,减轻家属的经济负担,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循经点穴配合头针刺激区按摩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体会
中风是指由于患者真阴不足,或五志过极,或膏梁厚味,或劳思太过,导致心肝火炽,内风旋动,气血逆于上,突然发生一系列症状的一类疾病.临床表现为猝然昏仆、口眼踻斜、半身不遂、言语蹇涩或失语,轻者活动不利,或一过性意识障碍,重者不省人事,甚至死亡.它属于现代医学的"脑血管意外",包括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及脑动脉痉挛等缺血性脑病和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出血性脑病.本病多发生于中老年患者,是严重损害中老年生命健康的常见病之一.一旦发病,重者死亡,轻者会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劳动能力受到极大影响.而且康复过程缓慢,调治难收速效.笔者根据中风发病及其后遗症的病理机制,把中医辨证与西医定位诊断相结合,运用循经点穴配合头针刺激区按摩方法治疗中风后遗症,取得一定疗效.现就该方法的临床应用加以介绍并谈点体会.
-
蛛网膜下腔出血容易误诊原因分新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各种原因出血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的统称,分自发性和外伤性两种,自发性又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临床多指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