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巩膜扣带术后黄斑区视网膜下液吸收过程的动态观察

    作者:刘勇;王一;李世迎

    目的观察巩膜扣带术成功的患者黄斑区视网膜下液吸收过程,分析该过程与视功能的相关性.设计前瞻性病例观察系列.研究对象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波及黄斑区行巩膜扣带术成功的34例35眼.方法对行巩膜外扣带手术并一次获得成功的患者进行术后3天、15天,2个月、6个月的随访.主要进行眼底检查、黄斑区OCT扫描和散瞳验光.主要指标OCT图像和佳矫正视力.结果术后3天、15天、2个月和6个月OCT检查视网膜下液完全吸收分别为3眼(8.57%)、5眼(14.29%)、9眼(25.71%)和23眼(65.71%).在随访期间所有眼残留视网膜下液均逐渐减少.残留视网膜下液者在持续吸收过程中,平均视力变化程度为(0.124±0.013);视网膜下液完全吸收者平均视力变化程度为0.019±0.006(t=35.26,P=0.000).结论巩膜扣带术后视网膜平伏的患者黄斑区仍残留微量的视网膜下液,该液体缓慢的吸收可能是术后半年内患者视力仍逐步回升的主要因素.

  •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术中不放液的临床观察

    作者:陈延国;高志钢;张文健

    目的 观察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术中不放视网膜下液的临床效果.方法 分析112例(112眼)一般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采用检眼镜直视下巩膜冷凝外加压、不放液法进行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观察视网膜下液的吸收情况.结果 视网膜下液术后第1天(24 h内)完全吸收者82眼,占73.21%;术后第2天吸收者15眼,占13.3%;第3天吸收者10眼,占8.93%;第4~7 d吸收者2眼,占1.79%;总吸收率为97.32%.结论 不放液使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较简便易行、安全有效.

  • 下直肌牵引巩膜外垫压不放液手术治疗上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作者:李超;孔德兰;刘瑞芳;万新顺;刘向玲

    目的 观察下直肌牵引及单纯巩膜外垫压不放液手术治疗上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上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56例(56眼)术前进行下直肌缝线牵引制动,采用视网膜裂孔冷凝、巩膜环扎、外垫压及术中不放液的手术方法,对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56例(56眼)经下直肌牵引制动3~5天后,52眼(92.86%)的视网膜脱离特别是上方球形脱离有明显消退,视网膜下液均有消散,其中28眼(50.00%)完全复位.53眼(94.64%)均行不放液术达到准确封闭孔源的目的 .出院前治愈率为96.43%,未愈3.57%.结论 下直肌缝线牵引制动可促进视网膜下液消退、平复,有利于术中裂孔准确定位、扣压位置适当,从而有效封闭裂孔.扩大了不放液手术适应范围,提高不放液手术成功率.

  • 无缝线巩膜脉络膜切开法引流视网膜下液

    作者:刘武;李琦琰;史翔宇;朱秀安

    目的 探讨引流视网膜下液新方法的效果.方法 设计一种无缝线巩膜脉络膜切开放液法,并将本方法与传统的巩膜切开加脉络膜穿刺放液法进行前瞻性研究比较.40例40眼巩膜扣带术病例纳入本研究.结果 40例视网膜下液均引流成功.20例应用本方法者无任何并发症发生,20例传统方法者2例发生视网膜下出血.结论 无缝线巩膜脉络膜切开放液法与传统方法一样有效,但更为简单、安全.

  • 脉络膜脱离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术中不放液观察

    作者:游志鹏;姜德咏

    目的观察视网膜裂孔冷凝,巩膜环扎外加压手术不放液治疗脉络膜脱离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方法对28眼脉络膜脱离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进行裂孔冷凝,巩膜环扎,外加压,术中不引流视网膜下液,对其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8眼中一次成功25眼,视网膜下液在1~2天吸收为13眼,3天~1周内吸收为12眼,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视力提高.结论在成功封闭裂孔后,脉脱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视网膜下液可自行吸收,手术成功率高,可有效减少放液所带来的并发症.

  •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视网膜下液的研究进展

    作者:任建涛;黄旭东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的文献,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致视网膜下液的来源、细胞成分、细胞生长因子及与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之间的关系做了详尽的综述,为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提供了建设性的意见.

  • 视网膜脱离围手术期护理分析

    作者:徐继梅;刘爱梅

    我科自1998年以来,采用巩膜外冷凝+放液+硅胶垫压术治疗视网膜脱离,取得较好的疗效.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58例(86眼),男26例,女32例,年龄25~64岁,平均35岁.1.2 手术方法采用球后神经麻醉,与巩膜表面做裂孔位置标志,以标志为中心,做二组"8"字缝线,以液氮浸泡的冷冻器做巩膜外冷凝于裂洞侧做巩膜切口,放出视网膜下液,以硅胶海绵置于预置线内,缝合球结膜.

  •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术前体位护理体会

    作者:万惠玲;张琴

    2000年以来,我们通过加强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患者术前体位的护理,使视网膜下液明显减少,脱离范围大大减少,手术成功率明显提高,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 非弹性加压物不放液手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分析

    作者:张永红;万小波;张晓湄;唐柳苹

    目的 分析非弹性加压物不放液手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效果.方法 对21例21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行非弹性加压物不放液手术治疗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病例单次手术视网膜复位率85.7%,视网膜下液完全吸收时间为1~7天.结论 非弹性加压物不放液手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效果良好,但复位率低于使用弹性加压物的不放液手术.

  • 视网膜脱离复位后的光学相干断层照像

    作者:雷晓琴;雷春灵;朱赛林;王丽丽

    目的:观察视网膜脱离复位后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tomography,OCT).方法:34例波及黄斑部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复位后的患者分别于术后3天、1月、2月、3月、4月、5月、6月进行OCT观察6个月.结果:术后3天所有病例均残留程度不等的视网膜下液;术后6月,共复位14例(3例视网膜呈水肿样增厚,2例变性,1例视网膜下出现新生血管,1例黄斑囊样水肿,继而发展成黄斑裂孔);20例视网膜下仍有少量残留液体.结论:OCT可从微观角度直接客观的在活体上检测视网膜的复位状况及组织结构.(波及黄斑部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复位后的视网膜下仍有少量残留液体,残留液体的长期存在影响术后视功能的恢复.

  • 肾上腺素与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术后视网膜复位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梁玲玲;王桂云;左玲

    目的 探讨血液中的肾上腺素浓度与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术后复位的相关性,从而对临床实践给与指导,提高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的复位率.方法 收集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病例42例,利用放射免疫学的方法,检测血浆中的肾上腺素的浓度,并记录术后视网膜下液吸收的时间,采用病例对照的方法,对所得数据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术后血浆中肾上腺素浓度A组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组中,男性组血浆中肾上腺素浓度高于女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液中的肾上腺素与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术后视网膜下液的吸收具有相关性,并且此相关性男性大于女性.

  • 牵牛花综合征合并视网膜脱离1例

    作者:郭雷;张未来

    患儿男 11岁以"左眼视力下降1年”入院.患儿自幼左眼视力高度不良,近1年明显加重.行B超检查提示左眼视网膜脱离(加页图1).人院查体:儿科体格检查无异常.辅助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右眼视力1.2,左眼眼前指数,不能矫正,右眼前节及眼底正常.左眼外眼无炎症,晶体后囊轻混浊,玻璃体轻混浊,眼底直像镜及全眼底镜以及双目间接立体检眼镜查视乳头面积明显扩大,呈淡粉红色,中央有漏斗状凹陷,凹陷底部被棉花绒状物质填充,有20余支粗细不等的血管自其边缘穿出(图2),动静脉难以分清,视乳头周围有黄白色宽阔隆起,其中有色素斑块,外周见萎缩斑,周边视网膜有增殖.下方视网膜有灰白色隆起,3~4点疑有裂孔.入院后,于局麻下行左眼可疑视网膜裂孔处冷凝+放水环扎术,术中经过顺利,术后抗炎治疗.术后2周,视力60cm指数,环扎嵴清,视网膜大部份复位,下方仍有少许视网膜下液,临床好转出院.术后1个月复诊,术眼视力60cm指数,仍有少许视网膜下液.术后3个月复诊,视网膜下液基本吸收. 讨论:牵牛花综合征为视神经乳头先天发育异常,其先天的视神经入口的缺损可能是在胚胎发育的过程中,视胚的胚裂闭合不良以及原始上皮视乳头或后巩膜发育异常有关.患者多为单眼发病,仅少数为双眼发病,视功能严重受损,大多数患者视力不超过0.1.B超图像显示可见眼底视乳头边界清晰的烧瓶状、锅底状或凹陷不明显的无回声区.部份患者头部CT可见颅内Vergae腔.本病少见,并发视网膜脱离者更为少见,一般为无裂孔性局限性视网膜脱离.此患儿为先天牵牛花综合征并发视网膜脱离诊断明确,手术后视网膜基本复位,视力部分提高.

  • 手术治疗陈旧性视网膜脱离

    作者:孟岩;张文一;王云霄;赵善瑶

    陈旧性视网膜脱离是指视网膜脱离较长时间未治疗,出现视网膜脱离范围扩大、玻璃体浑浊加重、视网膜下液多且不能吸收、广泛多变的视网膜下膜及视网膜皱折形成等改变的视网膜脱离.近几年,随着医疗器械、材料的提高,对治疗这类疾病的方法也有增多,使其治愈率明显提高,本文对在我院收治的陈旧性视网膜脱离病例共8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进一步探讨手术疗效.

  • 视网膜脱离并发脉络膜脱离1例

    作者:刘海芸;王方

    患者女35岁于2003.12.19早晨突然发现左眼鼻侧黑影遮挡,并渐增大,至12.20视物不见.于12.22至我院就诊,左眼视力手动,视网膜脱离,上方周边裂孔.B超显示左眼部分玻璃体后脱离,上方、颞侧视网膜脱离.至2004.1.5患者入院,前房闪辉(+),瞳孔散大,局部点状后粘,虹膜、晶体震颤,眼底下方浅网脱,周边各象限见脉络膜脱离,隆起中度,视网膜局部皱褶,上方周边11:30有1~2PD马蹄孔,孔盖翘起.B超显示视盘前部分后脱离,颞侧、上方、下方网脱,脉络膜厚,周边脉络膜脱离中度(图1).激素局部及全身治疗,3个月后见视网膜下液渐吸收,脉络膜脱离渐好转,19天后患眼视网膜基本平伏,裂孔贴复好.B超显示赤道后全PVD,仅下方局限极浅网脱,上方裂孔贴平,孔盖有玻璃体粘连,牵引不紧,未见脉络膜脱离(图2).遂予孔边激光治疗,532光谱,能量0.18mW,光斑300μm,0.3s,共138点,反应Ⅱ度.患眼视力0.08(-11D→0.12),视网膜平伏,裂孔边激光斑可见.B超显示未见网脱及脉络膜脱离.患者出院,随访至今未再复发.

  • 视网膜下液促使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膜上蛋白激酶C变化的机制分析

    作者:孙兆义;洪晶

    目的:研究视网膜下液(SRF)能否引起体外培养的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浆内蛋白激酶C(PKC)的激活和转位,探讨SRF与RPE细胞中PKC信号系统变化的关系.方法:实验对象为体外培养的RPE细胞;不同的刺激因素分别在不同的时间刺激RPE细胞,通过细胞裂解和离心获取细胞浆和细胞膜蛋白粗提液,用同位素32P标记和液体闪烁计数法检测细胞浆和细胞膜PKC活性水平.结果:SRF和佛波酯(PMA)都可以激活RPE细胞浆中的PKC(c-PKC),并使其由胞浆向胞膜转位,但胞膜上PKC(m-pKC)活性峰值水平和出现的时间不同.结论:SRF可引起RPE细胞膜上PKC的活性发生变化,变化的幅度与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的分级呈正相关.

  • 基质金属蛋白酶-2、-9含量表达与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相关性研究

    作者:王桂云;左玲;李旭;贾秋菊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含量的表达与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的关系.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RRD患者血清及视网膜下液(SRF)中MMP-2、MMP-9含量表达.结果 42例RRD患者SRF中MMP-2、MMP-9含量均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血清中MMP-2、MMP-9含量两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但实验组有升高的趋势.结论 SRF中MMP-2、MMP-9完全升高与RRD发病有关,动态检测MMP-2、MMP-9可作为RRD预后判定的客观指标.

  •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视网膜下液TGF-β1定量检测的意义

    作者:吴宏;王桂云;张晓光;隋桂琴;董莉萍

    目的:定量测定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患者视网膜下液(SRF)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含量,探讨TGF-β1 在RRD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集30例行RRD复位术患者的SRF,用TGF-β1试剂盒进行检测.结果:30例RRD患者SRF中均含有TGF-β1,其含量随着网脱范围、网膜裂孔的增大而增加.结论:TGF-β1参与RRD的病理过程,可能是影响网脱发展和转归的重要细胞因子之一.

  • 急性视网膜坏死的病因研究

    作者:刘早霞;肖骏;张晓光;李凡;苑敏

    目的:进一步明确急性视网膜坏死(ARN)的病因诊断.方法:对1例ARN进行临床观察,并对其视网膜下液进行病毒培养、分离,通过微量中和试验及透射电镜做鉴定,用免疫斑点法对其视网膜下液的病毒进行检测.结果:培养细胞中可见典型的局灶性细胞病变,中和试验鉴定结果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电镜下观察细胞内外均可见有典型的疱疹病毒形态,免疫斑点法检测网膜下液VZV亦显阳性.结论:VZV是急性视网膜坏死的发病原因.

  • 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中不放液的选择与疗效分析

    作者:吴雅臻;徐韶林;赵梅生

    目的:探讨视网膜裂孔冷凝、巩膜环扎、外加压、手术中不放液治疗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的手术适应证及疗效.方法:对78例(80眼)RRD采用视网膜裂孔冷凝、巩膜环扎、外加压、术中不放液的手术方法,并对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80眼RRD一次手术成功率为93.8%,视网膜下液(SRF)在术后1~2 d吸收为51.3%,3~7 d吸收为35%,术后视力明显提高.结论:RRD术中不放液为手术步骤的重要改进.因其可保持眼内液体及眼压相对稳定,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适应证可适当放宽.

  • 用氩激光引流视网膜下液的手术配合

    作者:胡伟萍

    视网膜下液引流过程是视网膜脱离复位手术中极易发生并发症的步骤.常见的并发症有视网膜下出血,视网膜嵌塞及穿孔.为减少视网膜下液引流所产生的并发症,缩短手术时间,我科采用氩激光眼内探头眼外引流视网膜下液,经过临床实践证明此手术方法是一种安全治疗效果良好的放液方法.

60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