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眼科金镜》的学术源流、成就和特色
<眼科金镜>在承袭<原机启微>和<审视瑶函>内容的基础上,对病症要点有细致准确的现察和鉴别,主张内外兼治,反对滥用寒凉,多用东垣升阳益气方及滋阴养血益精升阳发散药;全书由眼论、内障、外障、其他眼病、方药五部分构成,以内障、外障分类为主,但对本书的评价不能过分拔高.
-
规范视力的检测和统计方法
中心视力(简称视力)是衡量视觉器官功能状态、观察眼部疾病严重程度、评估治疗效果和预后的重要主观检测指标,在新技术、新疗法的疗效评价中起着重要作用[1].在既往的眼科文献报道中,内容涉及视力的文章较多,但是不仅少有作者明确说明采用何种视力表和方法对视力进行检测和统计,而且常出现使用不正确统计学方法的错误,从而导致文献之间无法进行交流和比较.因此,眼科临床规范检测、记录和统计视力的方法实属必要.
-
干眼的诊断
干眼(dry eye)是指由于泪液的量或质的异常引起的泪膜不稳定和眼表面损害而致眼部不适的一类疾病.在目前的眼科文献中,角结膜干燥症(keratoconjunctivitis sicca,KCS)也被用来表示干眼,即从眼表上皮病理改变的角度描述干眼.为此1996年美国国立眼科研究所干眼研究组将干眼与KCS作为同一概念,均称为干眼.过去对干眼的认识仅局限于因泪液严重不足而引起眼干燥.近年来的研究显示,干眼不仅包括泪液缺乏引起的眼干燥,也包括泪液量的正常及其他原因所致的泪膜不稳定引起眼部不适症状.流行病学及临床调查发现美国65~84岁的人群中,14.6%(430万)的人患干眼病[1].我国迄今尚无干眼流行病学的调查结果,但基于我国的卫生条件和环境状况,其发病率可能较文献报道的高.干眼的临床表现主要为眼部干燥、异物感、畏光及视力模糊或视力波动等不适,重者可引起视功能下降从而影响工作和生活,甚至失明,但此类干眼患者少见.目前干眼的诊断较为困难.其原因是由于临床医师缺乏对干眼的认识、诊断标准的准确性和精确性的不足及检查指标变异性较大所致.因此为寻找变异性较小、临床简单易行的检查方法,制定统一的诊断标准已成为目前干眼临床工作的重要课题.
-
干眼的诊断与分类
干眼是指任何原因引起的泪液质或量及动力学的异常,导致泪膜不稳定和(或)眼表面的异常,并伴有眼部不适症状的一类疾病.它是我国常见的眼病之一.据统计,美国有干眼病人超过5 000万[1],单纯从人口计算,推测我国的干眼病人超过3亿.近年来,在飞行人员中也越来越多地出现类似干眼的症状,但是由于我国至今无明确的干眼流行病学的调查结果,而且对于干眼的名词,目前眼科文献仍不统一,分类也不完善,为了进一步提高对飞行人员千眼的治疗,作者根据目前已有的研究结果及文献资料对干眼进行了回顾.
-
上穹窿结膜表皮样囊肿的手术治疗
结膜囊肿为较常见的眼附属器良性肿瘤,多属于表皮样囊肿.因该处囊肿浅表易见,因此诊断容易,手术切除也不困难.然而,上方穹窿部位的表皮样囊肿却由于部位较隐蔽及位于提上睑肌与Muller肌处,如果不掌握手术技巧极易发生囊肿破裂致术后囊肿复发和上睑下垂[1]等并发症,个别病例甚至造成上斜肌肌腱切断的严重后果.眼科文献和专著尚未见这方面的详述[1,2],作者已遇到数例这种病例手术的并发症,现将作者近几年来遇见的上穹窿部表皮样囊肿手术诊治经验和体会作一简要总结分析,以提高临床诊治水平,减少手术并发症.
-
眼科文献中统计方法应用出现的问题浅析
在医学研究文献中,统计方法是非常重要的,许多文章都需要用统计学的方法来说明结果.正因为有了统计学的帮助,科研工作者的试验结果、病例分析、调查随访等工作才能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得出既有代表性又有说服力的结论.但是,统计学方法多种多样,适用范围也各不相同,如果使用不当,会适得其反.许多研究者辛辛苦苦得到的原始资料,因为用错了统计方法而未能得出令人信服甚至是错误的结论,实在可惜.我们查阅了国内几种主流权威的眼科学杂志,发现其中涉及统计学方面的内容,不当之处或有待商榷之处还是存在的.以下,就近一年来国内眼科杂志中出现的一些统计学方法应用的问题进行分析.
-
性激素在干眼症发病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
一、干眼症概述干眼(dry eye)是指任何原因引起的泪液质或量及动力学的异常,导致泪膜不稳定和(或)眼表面的异常,并伴有眼部不适症状的一类疾病.在目前的眼科文献中,角结膜干燥症(keratoconj-unctivitise sicca,KCS)也被用来表示干眼,它是从眼表上皮病理改变的角度描述干眼的名词.为了统一,1996年美国国立眼科研究所干眼研究组将dry eye与KCS作为同一概念,均称为干眼[1].
-
从清代中医眼科文献探讨眼科辨证论治特点
清代前中期中医眼科文献数量之大,内容之丰富,记载技术之进步,展现出中医眼科发展的一个高峰.综观清代中医文献所载内容,中医的治疗技术已发展到较高水平.清代眼科文献中医眼科辨证论治上展现出两个突出的特点:应用金针拨障的眼科手术技术发展趋于高峰和把眼科辨治理论与内科辨治理论相结合从整体认识眼科,为眼科治疗建立起一套整体辨证论治的体系奠定了基础.
-
《联目》眼科文献勘误
<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以下简称<联目>)[1]是在1961年中医研究院和北京图书馆合编的<中医图书联合目录>基础上,以学科分类为主编写的一本检索性工具书,工作历10之久,共收集全国113家图书馆的中医古籍12124种.
关键词: <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 眼科文献 勘误 同书异名 -
关于干眼名词及分类的初步建议
干眼(dry eye)是指由于泪液的量或质的异常引起的泪膜不稳定和眼表面损害,从而导致眼不适症状的一类疾病.它是目前为常见的眼表疾病,如美国的调查显示,在65~84岁的人群中,有14.6%,即430万的人口患干眼[1],日本为17.0%,澳大利亚为10.3%;我国至今虽无明确的干眼流行病学的调查结果,但基于我国的卫生条件和环境状态,其发病率可能较美国更高.然而关于干眼的名词,目前眼科文献仍不统一,分类也不完善.作者根据目前已有的研究结果及对此病的理解提出关于眼的名词及分类的初步建议以供同道讨论,希望通过讨论获得一致的认识.
-
眼科文献中"龙树"与"龙木"关系考
介绍印度大乘佛教的创始者龙树及其与印度医学和中医眼科文献的关系.通过时多种宋代"龙树"与"龙木"相关避讳资料的考察,认为<眼科龙木论>中的龙木应由避宋英宗之讳,由<龙树眼论>中的龙树改名而采.
-
绕视乳头型脉络膜萎缩的临床表现与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原发性脉络膜萎缩可分为中央晕轮状脉络膜萎缩、弥漫性脉络膜萎缩与绕视乳头型脉络膜萎缩,后者在眼科文献中报道少.现将我院2001年9月~2003年10月诊断的7例绕视乳头型脉络膜萎缩患者的资料总结如下.
-
羊膜移植治疗眼表疾病
羊膜移植已在早期不同的医学专业文献中有记载。自1910年Davis首先利用羊膜作为生物敷料替代皮肤帮助修复烧伤创面以来,羊膜作为一种来源方便、取材容易和价格便宜的生物材料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如修补阴道缺损、血管和四肢溃疡的修补等。在眼科文献中,1940年deRotth首次利用胎膜(包括羊膜和绒毛膜)来重建缺损的结膜表面,由于移植片含有绒毛膜而终以失败告终。其后,这方面的报告较少。1981年Akle CA等人在《The Ladncet》杂志上发表文章指出单纯的人胎盘羊膜抗原性极低。这段时间有人用羊膜做成填压材料来施行巩膜成形术以防止进行性近视的发展和治疗视网膜脱离。1995年Kim和Tseng等改良了羊膜的保存方法,并进行临床应用重建结膜表面获得成功。此后,羊膜移植成为当今眼表手术的一个热点。
-
浅谈恶性青光眼
一、概念1869年首先由Von Graefe描述青光眼手术后出现的前房消失,眼压上升的病例并命名为"恶性青光眼"是青光眼手术后的一种少见但极为严重的并发症,临床主要特点:前房消失或者极浅和高眼压、可发生在手术后数小时、数日、数周等,用常规抗青光眼治疗无效,常导致失明的危险,愈合极为不良,故有恶性之称.1972年Weiss与Snaffer根据发病和临床表现,再改为睫状环阻塞性青光眼,但同内眼科文献至今仍继用恶性青光眼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