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变应原皮试与血清特异性IgE检测诊断变应性鼻炎
目的探讨体内变应原皮试和体外特异性IgE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单价花粉变应原浸液对80例变应性鼻炎(AR)花粉症患者作过敏原皮试检查;同时进行血清特异性IgE含量的测定.结果80例花粉变应原皮试阳性患者血清特异性IgE明显异常,两种检查方法的总阳性率81.4%~66.7%,阳性一致率95.0%~77.3%,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表明两种检测方法的抗原特异性高度一致,对AR病因诊断、减敏治疗中变应原种类的选择及预防等均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季节性接触性面部皮炎的变应原皮试及免疫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季节性接触性面部皮炎的变应原皮试及免疫疗效。方法对本院2009年12月~2011年12月皮肤科收治的87例面部皮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选择本院皮肤科变态反应室制备实验变应原浸液为抗原,共有16种吸入物,于皮试前3 d,所有患者均停用皮质激素以及抗组胺药物,予以患者变应原皮试处理,观察患者的免疫效果。结果87例患者,65例患者均对同一种或者多种变应原呈阳性反应,其中阳性致敏变应原与发病季节吻合患者58例,予以患者免疫疗法后,33例治愈,27例显效,17例有效,10例无效,总显效率为68.96%,总有效率为88.50%。结论季节性面部皮炎主要致病因素是花粉抗原,于春、秋季节,面部皮炎发病率与季节致敏原阳性率相吻合,免疫疗法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与应用。
-
变态反应性疾病吸入变应原检测及分析
1996年12月~1999年12月,对本地区380 例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进行吸入性变应原皮试检测.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380 例患者均来自我市四区二县及周边地区,为门诊患者.男180 例,女200 例,年龄5 岁~26 岁180 例;27 岁~46 岁150 例;47 岁~71 岁50 例.病程1 a~20 a.发病季节3月~5月150 例;6月~8月80 例;9月~11月120 例;12月至次年2月30 例.职业:学生100 例,工人90 例,个体户及娱乐场所人员60 例,农民60 例.其余为其它行业人员.病种主要有:过敏性鼻炎180 例,过敏性哮喘120 例,慢性荨麻疹80 例,诊断标准参照文献[1].
-
常见变态反应疾病变应原检测分析(附284例报告)
为了探讨常见变态反应疾病的病因,本文作者将本科门诊1997年5月~2000年8月收治的变态反应疾病284例患者变应原皮试检测结果分析如下.
-
变应性鼻炎患者变应原皮试与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的相关性研究
变应性鼻炎(AR)的发生往往与环境中变应原有密切关系,找出变应原是AR诊断和治疗中的关键.对变应原的检测,近年来,采用体内变应原皮试和体外特异性IgE检测,为进一步研究这两项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对两者进行了相关分析,其结果如下:
-
变应性鼻炎251例分析
变应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为了解本地区变应性鼻炎的主要致敏原及脱敏治疗的效果,现将我院1998年10月至2000年10月间治疗的251例患者情况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所有病例诊断符合变应性鼻炎诊断标准[1],其中男16例,女88例,年龄2~60岁。病程10年以下 203 例(占80.1%),10年以上 48 例(占 19.9%)。 105例有发病诱因(如花粉、灰尘、受凉与天气变化等)。常年性发病237例,季节性发病14 例。45例有家族过敏史,56例伴有支气管哮喘史。症状和体征以喷嚏、鼻漏、鼻痒、鼻塞、鼻甲肿大及鼻粘膜苍白为主。1.2 变应原皮试方法及结果
-
肿块型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1例并文献复习及讨论
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allergic bronchopulmonary aspergillosis,ABPA)是由于曲霉孢子的吸入,随后形成的菌丝与气道上皮细胞的相互作用,机体对曲霉抗原的超敏性,进而诱导Th2型免疫反应,出现支气管痉挛,腺体分泌增加,临床上表现为哮喘样发作,反复的肺部浸润及支气管扩张.对于ABPA的发病率,文献报道差距较大,没有统一的说法,一般国际上比较认可的发病率为Greenberger PA所报道[1]:在支气管哮喘中为1~2%,在肺囊性纤维化中为2~15%.ABPA的诊断,目前临床比较常用的Rosenberg[2]所提出的8条主要标准:1.发作性的哮喘;2.肺部浸润史;3.中心性支气管扩张;4.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增多;5.血清曲霉特异性IgE或IgG增高;6.血清总IgE增加;7.曲霉菌变应原皮试速发反应阳性;8.曲霉抗原沉淀抗体阳性.
-
青岛地区气传花粉及其致敏性调查
目的 调查青岛市气传花粉的种类、数量和飘散规律,并进行花粉致敏性测定,为花粉症的诊断与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重力沉降法用叶氏采样器,于2010年3月~2011年2月分别在青岛市东部和西部设立花粉曝片点,每日曝片.此外,我们在525例疑诊花粉症病人和110例正常个体中进行了春、秋季10种花粉浸液的皮试.结果 东部全年花粉总量为8325粒,鉴定出13科31属2个种,西部全年花粉总量为4018粒,鉴定出14科28属2个种.全年出现2个花粉高峰期,3~5月为春季花粉高峰期,以木本花粉为主;8~10月为夏秋季花粉高峰期,以草本花粉为主.青岛市松属花粉为数量多的花粉,占花粉总量的17.41%~27.92%,其次为葎草、蒿属、构属、悬铃木属和豚草花粉等.根据花粉变应原皮试的结果得出蒿属花粉的阳性率高,为83.49%,具有很强的致敏性;其次,为葎草和豚草花粉.春季花粉的致敏性低于夏秋季花粉.结论 蒿属、葎草和豚草花粉已成为本地区的主要气传致敏花粉,是变应性鼻炎和哮喘的重要病因之一.
-
皮肤划痕症对变应原皮试结果的影响分析
变应原皮试(又称过敏原试验)是利用极小量变应原浸液作皮内注射,20min后观察皮肤反应;它是变态反应科目前临床上应用广泛的一种过敏原体内特异性诊断方法.然而据统计在所有过敏性疾病患者中出现皮肤划痕症的占30%,划痕症患者的皮试结果常常表现为全套抗原阳性反应,因此造成检测失败,给临床特异性诊断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我科在近一年的临床实践中,针对皮肤划痕症病人采取了先调整传统的反应分级标准后再进行结果判断的方法去克服假阳性产生的整体差异.现介绍如下.
-
屋尘螨抗原脱敏治疗毛囊螨感染的酒渣鼻36例临床观察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门诊筛选的酒渣鼻患者,必须有典型临床表现,为红斑期及脓疱期酒渣鼻患者,实验室镜检毛囊螨阳性及尘螨变应原皮试阳性.所选患者共36例,其中男25例,女11例.年龄25~45岁,平均年龄32岁.病程2~5年,平均3.5年.
-
139例荨麻疹、过敏性皮炎等患者吸人性变应原皮试结果分析
2000年5~12月,我们在治疗室共收集了139例荨麻疹、过敏性皮炎等皮肤病患者进行吸入性变应原皮内试验的资料,现将其结果整理分析如下.
-
15%硝酸银局部应用治疗变应性鼻炎100例
%100例均根据病史,典型症状,鼻镜检查,变应原皮试等确诊为变应性鼻炎,男72例,女28例;16~58岁,平均35岁.病程2~20年(平均5.4年).血常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在6%~9%之间占20%.用1%丁卡因麻黄素棉片收敛鼻腔黏膜2次,时间约10min.清除鼻腔分泌物后,用卷棉子沾15%硝酸银涂抹于下鼻甲前端和相对应处鼻中隔前部黏膜,范围约1cm2,至局部黏膜发白.每次涂抹双侧鼻腔,每周1次,3次为一疗程.术后若有鼻塞症状,可滴1%氯麻液,治疗期间停用抗组胺、激素等药物.治疗后随访6~8个月.经一个疗程治疗,100例中显效69例,有效10例,无效21例,总有效率79%.
-
儿童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特征探讨
目的 探讨儿童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350例儿童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症状进行统计分析,并采用皮肤点刺试验的方法,对变应性鼻炎患儿进行吸入性变应原测试.结果 儿童变应性鼻炎的主要症状为挖鼻、揉鼻、鼻出血、打喷嚏、鼻塞、流清涕,合并支气管哮喘51例,占14.6%;变应原测试总阳性率85.1%,其中以尘螨高,依次为屋尘、多价昆虫.结论 儿童变应性鼻炎常见症状为挖鼻、揉鼻,常见变应原为尘螨、屋尘.
-
138例荨麻疹患者变应原皮试结果分析
我们在门诊共收集了138例慢性荨麻疹患者接受食物变应原皮内试验的资料,现将其结果整理分析如下.
-
过敏性皮肤病与食物过敏原特异性免疫球蛋白G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人体血清中常见食物过敏原特异性免疫球蛋白G(sIgG)抗体与过敏性皮肤病的关系.方法选择确诊过敏性皮肤病患者263例,其中70例检测血清特异性IgE(sIgE)抗体,53例过敏原皮试.健康对照30例.使用全自动过敏原检测仪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中sIgG、sIgE的抗体水平,结果在263例过敏性皮肤病的病人中14项食物体外血清sIgG检验235例出现阳性结果,阳性率占89.4%.针对阳性患者进行跟踪调查,有197例病人根据试验结果改变了饮食习惯,其中有95例在20 d内症状得到明显改善,33例病人症状改善并不明显,有69例虽然症状有所改善但并不确定是由于改变饮食习惯引起的.结论使用全自动过敏原检测仪应用ELISA方法测定血清中食物sIgG抗体水平,特异性强、灵敏度高,与速发型IgE检测、变应原皮试互为补充,有助于全面了解患者的过敏状态.
-
成都地区变应性鼻炎变应原谱分析
目的 探索本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的主要变应原.方法 对2012年1月~2013年1月就诊的成都主城区658例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常见的变应原皮肤试验,并对该病的防治进行探讨.结果 658例患者中吸入变应原主要为尘螨、花粉、蟑螂及狗猫毛等;食入变应原多为海虾、鸡蛋、牛奶.结论 尘螨、花粉为成都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重要的吸入性过敏原,牛奶、海虾为成都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重要的食入性过敏原.
-
35例变态反应性疾病斑贴试验和变应原皮试分析
变态反应性疾病是皮肤科常见多发病,病因复杂,寻找发病原因对于临床防治有重要意义.[1]现将对35例变态反应性疾病斑贴试验和变应原皮试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
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护理体会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以慢性气道炎症反应为主的呼吸道疾病,临床表现为发作性呼吸困难、咳嗽、喘鸣、气短、胸闷伴有气道高反应性及可逆性气道阻。支气管哮喘在我国的患病率约为1%,多数支气管患者始发病于1~6岁,3岁以内起病尤其多,因而加强对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护理及防治工作,对防治支气管哮喘疾病扩大化具有重大的意义。
1临床表现
小儿支气管哮喘的起病表现与其年龄密切相关,低龄的婴幼儿支气管哮喘发病前1到2天有明显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状,诸如流清涕、喷嚏、鼻痒、揉鼻子等,伴有刺激性干咳、咽痒及大量白黏痰。稍大点的儿童往往是突然性发病,以间歇性咳嗽开始,继而出现呼吸困难、喘息等症状。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喘息反复发作,呼吸困难,有哮吼声,胸廓饱满,呈吸气状,肺部可闻及喘呜音,全身冒冷汗,气短,吸入变应原皮试常呈阳性,支气管激发试验亦可阳性,言语模糊不连续,血清IgE升高,气道高应性高,夜间表现得较为严重,使用平喘药物后有明显地缓解效果。 -
儿童特应性皮炎153例变应原皮试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特应性皮炎(AD)的病因.方法对153例AD患儿进行了变应原皮试.结果阳性率83.01%,其中吸入组阳性率80.1%,食物组74.6%,二组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常见的阳性变应原为室内尘土(73.5%)、粉尘螨(70.9%)、多价昆虫(56.9%)、虾(46.4%)、芝麻(40.0%).年龄3岁以内组、3~7岁组和7岁以上组的吸入组皮试阳性率分别为46.7%,82.9%和85.0%,其差异有显著性(P<0.005).结论吸入性和食物变应原是儿童特应性皮炎的主要病因之一,吸入性变应原过敏多发生在3岁以上.
-
156例面部皮炎的变应原皮试及脱敏疗效分析
我科自1993年2月~1997年10月对156例面部皮炎进行变应原皮试分析,其中60例行脱敏治疗观察.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56例主要来自德州地区,均为皮肤科门诊患者.男18例,女138例,年龄18~56岁,平均31.2岁,病程7月~10年,平均3.9年.诊断标准为病情反复发作,颜面部瘙痒性红斑、丘疹、鳞屑等,无明确的致病物质接触史.156例中82例(52.56%)发病与季节有关,以春秋季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