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脑卒中的社区综合干预

    作者:崔海清

    脑卒中(Stroke)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临床表现以猝然晕倒、不省人事或突然发生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舌强言蹇、智力障碍为主要特征.

  • 急性创伤患者心理危机干预措施的探讨

    作者:赵小斐;魏化冰;陈劲松;梁实

    急性创伤直接或间接给受害者引发不同的心理问题,尤其是肢体残缺或容貌受损者.为了有效地减少对患者的心理影响,应急救援人员和急诊医护人员应提高心理危机支持和救援能力,建立健全心理危机救援应急体系,积极开展心理危机救援研究[1].

  • 中老年女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和综合干预措施

    作者:杨红霞;吕美娜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膳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人口的城市化、老龄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率迅速上升,已成为我国越来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1].心脑血管疾病(CCVD)是严重的慢性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一大杀手.国内多项死因分析研究表明,CCVD的病死率已跃居我国居民全部死因的前3位,而且已成为中老年女性主要的死因[2-4].CCVD不但对人们的生命健康造成重大威胁,而且给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 维和军人急性心理应激障碍干预

    作者:牛艳萍;胡兴茂

    目的 探讨维和军人急性应激障碍的干预治疗方法.方法 对1例急性应激障碍维和女军人患者实施安全干预措施、寻求社会支持干预、药物治疗干预、行为治疗干预及认知治疗干预.结果 实施干预治疗13 d后患者症状明显好转,通过近2个月的规范治疗后痊愈.结论 维和军人急性应激障碍程度的评估是保证疗效的基础步骤,积极寻求有效的社会(部队)支持是治疗效果的重要保障,关注军事心理应激障碍的焦虑、抑郁障碍是提高患者康复质量的关键环节.

  • 军队群体危机干预策略

    作者:王晓慧;李秀珍;高明秀;庄宁;付树旺

    军队是一个特殊的武装集团,在平时经常承担急难险重的任务,如自然灾害、恶性事故、军事训练中的事故以及急性传染病的暴发性流行等;在战时要面临死亡及伤残的考验.

  • 离退休患者常见心理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

    作者:何菲霞;徐佩瑶

    离退休患者由于角色的转变以及器官衰老、生理机能衰退,易患各种疾病,甚至受到死亡的威胁,因而容易产生各种消极心理,这些不良心理不仅不利于疾病康复,还会降低药物的疗效,甚至加重病情.如何帮助离退休患者适应社会环境,保持心理平衡,提高生存质量,是从事老年医学的医务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通过多年的临床观察,我们归纳出离退休患者几种常见的心理问题,现就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分析报告如下.

  • 女性自杀未遂者的原因分析与危机干预

    作者:赵香琴;任梅;付庆霞

    目的:了解女性自杀的原因.采取积极措施干预自杀,提高女性生活质量.方法:对138例女性自杀未遂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青年女性自杀比例高,其次是老年女性;自杀原因主要为家庭矛盾和婚恋问题;自杀方式以服药居多.结论:全社会应重视对女性的心理健康教育,重视青年女性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在文化水平不高的农村地区普及心理咨询知识尤为重要;同时加强对有机磷酯类及镇静催眠药的控制;重视精神心理障碍患者的进一步治疗问题.

  • 婚姻情感危机咨询案例分析

    作者:唐棣华

    1 病例简介1.1 基本情况来访者,女,汉族,32岁,已婚,本科学历,某食品公司前营销主管,半年前辞职在家休息,现在本社区与朋友合租房生活.辞职前收入良好,其丈夫基本上没有工作,只有少量稿费收入,靠来访者独自维持,家庭经济尚可,无重大躯体疾病,无精神病家族史.

  • 心理危机干预技术

    作者:赵国秋

    心理危机干预经历了从主要由志愿者从事的民间运动发展到一门专业化的分支学科的过程,逐渐发展为人类服务的一个重要分支.本文就心理危机干预的模式、技术、步骤、评估及其适用的范围进行叙述.

  • 精神分裂症及情感性精神障碍家庭照料者心理状况测定分析

    作者:肖正军

    目的了解精神分裂症及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家庭照料者的心理状况.方法应用症状自评量表对二者家庭照料者各100例进行了测定,并将统计结果与中国常模相比较.结果二者家庭照料者躯体化,抑郁及焦虑因子分均十分显著高于常模,且精神分裂症家庭照料者各因子分均高于情感性精神障碍家庭照料者,但统计学上显著性差异不明显.结论二者的家庭照料者存在心理障碍,应引起社区精神卫生工作者的重视,进行有效的危机干预.

  • 忧郁症病人自杀倾向的危机干预

    作者:孙莉

    对于患有忧郁症而伴有自杀念头和自杀行为的病人,若要问他为什么自杀,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人会作出这样的回答"生不如死".大部分人在理解这种回答时,一般都会错误地认为"求死"是忧郁自杀者的目的,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他们想结束生命的目的并不是停止生命,而是想早些结束自己的痛苦.因此,对这些有自杀倾向的病人,必须高度重视.临床上常把这种情况称为危机,因为这牵涉病人的生命安全问题,如果未引起重视,病人自杀死亡了或在自杀前伤害他人,这些都是危险的.如果及时发现和治疗,打消了病人的自杀念头,不再想"一死了之",则病人度过了"死"的危险,有了"生"的机遇.总之,自杀危机有两层含义,即危险和机遇.危机干预就是将病人的自杀危险性尽可能地降低,而将病人"生"的机遇尽可能地增加.

  • 地震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观察及其危机干预

    作者:许红璐;黄小萍;陈仙;陈晓玲;王熠萍

    [目的]观察地震后创伤应激障碍(PTSD)的临床特征,及时给予护理干预.[方法]咨询由四川转运到我院的26例伤员及其家属,查阅病历,了解其受伤过程及症状表现.[结果]病人都出现不同程度的PTSD症状,其中睡眠障碍、不由自主回想地震经历、烦躁焦虑、难以集中注意力及惊吓反应为主要临床特征.[结论]地震灾区伤员有不同程度的PTSD症状和体征,护士发现问题应积极给予危机干预处理,可以避免PTSD的发生和加重.

  • 自杀精神分裂症病人急诊入院原因分析

    作者:李玉斌;张爱玲;孙碧梅

    精神分裂症病人出现自杀行为是常见的.为了解高危自杀人群的状况并进行有效危机干预,现对我院以自杀行为而急诊入院的69例精神分裂症病人进行分析,以便为其提供针对性的有效的护理.

  • 中国文化心理学在抑郁症自杀自我控制心理危机干预中的应用

    作者:宋丽萍;解飞;孟慧;申亚男;王艺讳;郭宏

    [目的]采用中国文化矫正抑郁症病人的自杀意念与行为,使其学会自杀意念发生时的自我克制,并有信心重新生活.[方法]选取精神卫生科开放病区有自杀意念与行为的抑郁障碍病人120例,采用自杀自我控制护理结局量表进行自杀意念与行为的评估,用抑郁自评量表评估抑郁程度;系统评估相关资料剖析成因,启动“文化救心干预”路径寻找引起自杀意念及行为的动机点或者歪曲认知点,纠正自杀意念及行为,激发其固有的潜在能力.[结果]120例病人中,外部压力导致的57例,显效46例,有效10例,无效1例(院外自杀);内心冲突导致的63例,显效55例,有效7例,无效1例(院外自杀);精神疾病临床路径护理路径治疗联合心理危机护理干预遏制了病人自杀行为,短期内自杀自我控制护理结局总值显著上升.[结论]中国经典文化心理学运用于抑郁症病人心理危机护理干预中效果较好.

  • 危机干预对妇科病人术后康复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作者:付影;郭丽明;袁丽杰

    [目的]探讨危机干预对妇科病人术后康复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2013年1月—2014年12月选取本院收治的120例行子宫肌瘤剔除手术的病人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病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围术期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围术期进行危机干预。分别于入院时及术后3 d 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简易健康量表(SF 36)对两组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并对比分析两组病人术后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 HAMA、HAMD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 <0.05),病人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干预后生理功能、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社会功能、身体疼痛、活动、精神健康及总体健康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危机干预能有效改善子宫肌瘤病人围术期焦虑、抑郁的情绪,促使病人术后康复,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 1例急性应激障碍病人的危机干预

    作者:吴学勤;郭晓岚;王丽萍;张玲

    急性应激障碍(acute stress disorder)又称急性应激反应,以急剧、严重的精神打击作为直接原因,在受刺激后几分钟至几小时发病,表现为一系列生理心理反应的临床综合征[1,2].

  • 危机干预在妇科肿瘤初诊病人护理中的应用

    作者:邬真;李小萍

    妇科肿瘤病人手术前后存在情绪障碍,及时发现病人的心理变化并进行相应的心理干预,能明显改善病人的心身状态,对保证手术的成功和促进疾病康复至关重要[1].护理人员引入危机干预理念,将其和心理护理程序整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 灾后危机心理干预及措施

    作者:李涛;侯小英;宋旭红;尚志荣;赵瑾

    当灾难发生后,对所有经历的人应该及时进行危机干预,包括参与救灾的工作人员、目睹灾难后惨烈状况的人,尤其是对那些产生严重应激障碍的人,及时地给予心理干预就显得十分必要.

  • 性病/艾滋病危机干预三位一体化综合模式评价

    作者:段爱旭;冯玉荣;赵富玺;刘斌焰

    目的 探索应用学校-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校医院三位一体化综合模式进行大学生性病/艾滋病(STD/AIDS)危机干预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以班为单位抽取山西大同大学2 ~3年级文史、化工、艺术、外语、体育专业1062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综合干预组(539人)和对照组(523人),综合干预组实施学校-CDC-校医院三位一体的健康教育干预模式,对照组由课题组专家进行健康教育专题讲座,比较2组STD/AIDS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KAP)情况.结果 干预后,综合干预组STD/AIDS知识、态度和行为得分分别为(40.1±7.5)、(22.6±6.9)、(24.1±6.2)分,均高于干预前的(29.6±9.9)、(17.3±9.8)、(22.9±7.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干预后,综合干预组STD/AIDS基本知识、传播途径、预防知识、社会相关政策得分分别为(16.3±3.6)、(11.6±1.3)、(8.7±0.6)、(4.5±0.4)分,均高于对照组的(13.2±6.7)、(10.5±2.4)、(7.3±2.6)、(4.3±0.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综合干预组发生性行为时从来不用安全套、接触过消毒不严格的牙科器械或手术器械、与他人共用过牙刷、与他人共用过剃须刀、在理发店被剃刀刮伤过、与他人共用过未严格消毒的器械纹身/纹眉/穿耳行为的发生率分别由干预前的14.9%、5.3%、27.8%、42.3%、12.7%和7.2%下降到干预后的6.2%、2.1%、4.5%、11.2%、5.1%和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学校-CDC-校医院三位一体化综合干预模式对高校STD/AIDS危机干预有效且值得推广.

  • 应用集中度和圆形分布分析自杀的高发时间和季节

    作者:胡冬梅;姜潮;刘启贵;刘宗航;孙月吉;贾树华;周莉;马英

    自杀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现代社会中,自杀已成为人类的10大死因之一,在中国是前7位死因(对中国妇女是前6位死因)[1].自杀率呈逐年增长的趋势,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以现在的自杀率的增长速度,到2020年,全球将有153万人死于自杀,10~20倍的人自杀未遂,就是说平均每20秒有一个人自杀,每1~2秒有一个人自杀未遂[2].自杀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重大的经济损失,有效地进行危机干预,降低自杀率,是摆在医务工作者和全社会面前的一项急待解决的问题,而掌握自杀的高发时间和季节对有效地干预自杀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应用圆形分布和集中度对辽宁省大连金州和庄河地区2000~2001年的66例自杀者的自杀时间和季节做了分析,报告如下.

270 条记录 5/14 页 « 12345678...131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