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症状及其护理要点

    作者:王妮

    本文对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护理工作进行了概括性分析,首先从两个方面对这一病症的症状及其确诊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从临床护理经验角度分析了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用药护理和生活护理的主要内容,为实际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护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对红细胞参数的干扰及处理一例

    作者:王威

    临床工作中发现1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患者红细胞有冷凝集现象,干扰了血常规分析仪,使得红细胞相关参数出现异常报警信息,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女,63岁,主因发热伴关节肿痛入院治疗.血常规分析仪检测时仪器出现报警信息:红细胞大小不均、大红细胞、细胞分布异常.红细胞直方图明显右移,且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血红蛋白量、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异常增高.

  • 老年系统性红斑狼疮继发溶血危象1例

    作者:蔡艳;谢锐龙;徐伟;李晓昊

    1病例报告患者范××,女,66岁.有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史1年,因四肢关节肿痛及四肢末端血管炎并感染先后2次在我院住院治疗.因头昏、乏力、低热2个月,于2002年8月7日在当地医院发现重度贫血.

  •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中不同输血方法的效果分析

    作者:付维书;刘艳霞;叶春桥;黎万凤;丁冬明

    目的 探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中不同输血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该院收治的66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根据输血方法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A、B、C组,各22例,分别采取洗涤红细胞输注、辐照悬浮红细胞输注以及洗涤红细胞输注联合血浆置换3种方法.观察3组患者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3组患者实验室检查指标、临床症状均得到显著改善,C组相对较为优异;输血治疗后,A、B、C3组患者输血综合疗效分别为77.27%、81.82%、95.45%,A、B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输血综合疗效更为优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中1例患者出现发热,1例出现皮疹,并发症总发生率为9.09%(2/22),B、C组均有2例患者出现发热,1例出现皮疹,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3.64.%(3/22),3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3种治疗效果均较好,尤以洗涤红细胞输注联合血浆置换疗效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测及临床输血疗效观察

    作者:云富斌

    目的:研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测及输血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院64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于输血前给予实验检测,包括氯喹放散试验、直接/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乙醚放散试验等,以鉴定血型以及检测不规则抗体的特异性。结果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有64例呈阳性,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有21例呈阳性。在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中并检测有6例自身抗体有血型特异性,但未能检测出阴性者。结论给予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输血前实验检测,对于进行安全输血有重要意义。

  • 麻柔教授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治验举隅

    作者:李柳

    麻柔教授在中医药治疗血液系统疑难性疾病领域进行了不断的探索与创新.运用治病求本理论,以补益脾肾兼活血化瘀法治疗包括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在内的多种血液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取得良好疗效.

  • 扈晓宇治疗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经验

    作者:王艳艳;张扬

    介绍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临证治验,认为本病的中医病机为瘀毒内伏,日久可累及脾肾而见气血阴阳亏虚之证,提出治疗应以活血化瘀为基础,分期辨证施治,即早期宜解毒化瘀为主,晚期宜补脾温肾为主,中期则应权衡寒热、虚实而灵机活法.基于本病分期辨证的治疗模式,进而探讨中药对免疫双向调节的特色和优势.

  • 胡永盛治疗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经验

    作者:粟栗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是一种由于免疫功能紊乱而导致的获得性溶血性疾病.胡永盛老师认为,本病的发生是以气血阴阳虚损为本,伏火内郁为标,治疗当以补气养血、固护脾胃为法,配以养阴清热之品.根据病情发展,血虚较甚时,常以当归补血汤补气养血;病情稳定后,常以四君子汤为主方健运脾胃,并举验案一则供临床实践参考.

  • 滤泡辅助性T细胞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作者:刘艳;万岁桂;孙雪静;张维;贺景娟;刘聪艳

    目的 研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AIHA)患者外周血滤泡辅助性T细胞(T follicular helper cells,Tfh细胞)数量的变化,探讨Tfh细胞在AIH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的方法检测分析26例AIHA患者及30例正常人(对照组)外周血B细胞、成熟B细胞及CD4+T细胞比例,Tfh细胞数量.结果 AIHA患者外周血CD19+B细胞百分比为(17.46±16.65)%,高于对照组(9.12±4.60)%(P=0.011);成熟B细胞百分比为(87.33±7.80)%,明显高于对照组(76.52±13.90)% (P =0.001).AIHA患者CD4+T细胞为(25.47±11.75)%,较正常对照组(34.36 ±7.21)%明显减低(P =0.001).AIHA患者Tfh细胞比例为(6.72±5.38)%,明显高于对照组(1.52±1.05)%(P=0.000).结论 Tfh细胞数量的扩增参与了AIHA病理过程,并在其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 洗涤红细胞输注联合血液置换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输血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徐晓玲

    目的 探讨洗涤红细胞输注联合血液置换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输血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自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间收治的AIHA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研究组给予洗涤红细胞输注联合血液置换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洗涤红细胞输注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4.29% (33/35)和74.29% (26/3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71%和11.4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红蛋白、红细胞、胆红素、网织红细胞等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红蛋白、红细胞水平均明显升高,胆红素和网织红细胞水平明显降低,其中研究组患者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洗涤红细胞联合输注血液置换治疗AIHA临床效果显著,患者血液各项指标恢复明显,安全可靠,可推广使用.

  • Th17细胞及与免疫相关性血液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丽静;瞿文;邵宗鸿

    Th17细胞是一种新发现的T细胞亚群,可特异性分泌IL-17.RORγt和STAT3是Th17细胞的特异性转录因子.近年来已发现,Th17细胞在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比例增高且功能亢进.本文简要综述了Th17细胞及与再生障碍性贫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和免疫相关性血细胞减少症几种免疫相关性血液病的发生及疾病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

  • 输注两种不同红细胞对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实验室指标及疗效影响的对比

    作者:高晶晶;朱雄鹏;王明泉

    目的:探究输注2种不同红细胞对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实验室指标及疗效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探究的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120例,其中60例患者输血治疗采用输注洗涤红细胞治疗,为甲组;另60例患者输血治疗采用输注去白红细胞治疗,为乙组.查询并记录比较甲组和乙组患者输血治疗前和输血后24 h的实验室指标变化情况,对比2组患者的疗效、症状改善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治疗ld后的RBC、Hb水平较输血治疗前非常显著升高(P<0.01),TBIL、Ret水平较输血治疗前非常显著降低(P<0.001).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的RBC、Hb、TBIL、Ret水平,治疗后乏力、头晕、气短、心悸等贫血症状改善情况,治疗后综合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去白红细胞及洗涤红细胞均能在短时间内明显缓解AIHA患者的贫血情况.

  • 体外溶血试验配血救治急性溶血性贫血危象产妇的临床应用

    作者:原敏;唐聪海;甘玮玮;吴阿阳;杨惠聪;张添新;黄燕雪;邱陆阵;陈宏浦

    本研究旨在建立体外溶血试验配血方法,指导急性溶血性贫血产妇输血的救治治疗.在体外将患者血浆中所有抗体全部致敏供者红细胞并加入补体,经6.5 h38℃孵育,观察是否出现溶血现象,不溶血的供血者的血液可以安全输注给受者.结果表明:患急性溶血病产妇配血困难时采用体外溶血试验方法筛查到相容供者,给予安全输注去白细胞的红细胞悬液6个单位,无不良反应,输血后患者血红蛋白、总胆红素、间接胆红质、网织红细胞、D-二聚体等指标迅速改善,临床输血治疗获得良好效果.结论:常规交叉配血无法准确判断配血结果是否相容时,采用体外溶血试验能筛查到凝集-不溶血红细胞,输血效果好,血红蛋白提升快,无不良反应.

  • 产生类抗体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的输血选择

    作者:丁琴丽;陈宝龙;邱芳

    目的:对淋巴瘤并发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进行分析,为患者多次输血提供相容性血液,以改善其当前贫血状况.方法:采用试管法对患者进行常规ABO血型鉴定、Rh分型及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采用盐水法、微柱凝胶卡对患者进行抗体鉴定;采用盐水法、凝聚胺法和抗人球蛋白法对患者进行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该患者血清中检出了自身抗体,在放散液中检出类抗-Ce抗体;输注相应抗原阴性的血液后,患者血红蛋白水平得到显著提升.结论:只有首先准确鉴定出患者血清及放散液中存在的抗体,筛选出相应抗原阴性的血液,才能够保证输血的安全性、有效性.

  • 61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血型血清学特征及输血疗效评估

    作者:于洋;孙晓琳;马春娅;关晓珍;张晓娟;陈麟凤;王可;罗圆圆;王旖

    本研究旨在分析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的血型血清学特征及红细胞不相容输注的疗效及安全性.通过回顾性分析特发性(21例)或继发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40例)血型血清学特征、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按照自身抗体类型、接受不同红细胞成分分别评价不相合输血疗效和安全性.结果表明:61例中单独IgM类冷自身抗体8例(13.1%),单独IgG类温自身抗体50例(82.0%),IgM冷自身抗体联合IgG温自身抗体3例(4.9%),合并存在同种抗体18例(29.5%);其中36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在排除同种抗体干扰情况下共进行不相合红细胞输注113次,总有效率56.6%,总部分有效率15.1%,总无效率28.3%.按输注红细胞成分差异分为ABO同型非洗涤红细胞组和O型洗涤红细胞组,ABO同型非洗涤红细胞组有效率57.6%,部分有效率13.0%,无效率29.4%;O型洗涤红细胞组有效率53.6%,部分有效率21.4%,无效率25.0%,两组输注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按患者自身抗体类型分为IgM冷自身抗体组和IgG温自身抗体组,其中IgM冷自身抗体组有效率46.2%,部分有效率30.8%,无效率23.0%;IgG温自身抗体组有效率56.7%,部分有效率13.4%,无效率29.9%,两组输注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所有输血病例均无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结论:对于重度贫血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在排除同种抗体干扰的情况下,采用同型非洗涤红细胞或O型洗涤细胞输注都是相对安全的,两种方式疗效差异无显著性,选择同型非洗涤红细胞输注更方便、快捷,还能避免O型红细胞的过度使用.

  • 首发症状Coombs试验阴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非何杰金淋巴瘤

    作者:万岁桂;林阳;夏长青;赵弘;徐娟

    非何杰金淋巴瘤(NHL)伴发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或AIHA发生在NHL诊断之前或治疗过程中已有不少报道,但以Coombs试验阴性AIHA为首发症状的NHL鲜有报道.在此,本文报道1例1.5年反复溶血发作的Coombs试验阴性AIHA后合并NHL的患者.患者女性,69岁,根据病史和实验室检查诊断为Coombs试验阴性AIHA,给予强的松治疗后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停药后溶血反复复发2次,强的松治疗仍有效.第3次复发时强的松治疗无效,并出现颈部淋巴结肿大,病理检查确诊为NHL.给予6个疗程的CHOP方案化疗,NHL治愈,但溶血仍不能控制,给予小剂量利妥昔单克隆抗体( rituximab,RTX)治疗后,溶血很快停止,此后给予3次小剂量RTX进行维持治疗,NHL和AIHA呈持续缓解状态.结论:本文报告了一例十分罕见的非何杰金淋巴瘤,其发病时的主要临床症状为Coombs阴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 美罗华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伴有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CD5阳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作者:黄轶群;郑瑞玑;吴荣娟;马旭东

    目的:分析总结CD5阳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合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经验.方法:对1例49岁女性患者进行了血常规检查、骨髓检测、Coombs试验、血清学检测、胸部CT、腹部MR和免疫组织化学测定,观察了含有美罗华的化疗方案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效果等.结果:患者颈部、腋窝多组淋巴结肿大,淋巴结活检表明为CD5+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重度贫血,网织红细胞升高,Coombs试验阳性,骨髓红系增生明显,提示并发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经过血浆置换、甲基强的松龙免疫抑制、输血及“R-CHOP-E”方案治疗后,AIHA症状消失,继续“R-CHOP-E”方案治疗3个疗程后行中期评估出现骨髓浸润,评估为“进展”,改为“R-ESHAP”方案4个疗程后评估为“完全缓解”,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随访半年,仍处于“完全缓解”.结论:合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CD5+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病情重,预后较差,联合含有美罗华的化疗方案加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效果良好.

  •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的血型检定研究

    作者:朱剑荧;兰炯采;胡利亚;孟庆宝;罗洪清

    为了观察自身抗体对ABO和RhD血型检定的干扰,对38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AIHA)患者血液标本进行ABO和RhD常规定型,氯奎放散试验后定型及基因定型.结果表明:38例AIHA患者中,ABO血型难定者11例(31.6%),均为间接抗球蛋白试验阳性及正反定型不合.RhD(-)误定RhD(+)1例,并含抗-D.采用氯奎放散试验后血型皆正确检定.结论:AIHA患者的自身抗体干扰血型检定,必须采用多种技术才能正确检定血型,确保安全输血.

  • 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患者抗体筛选观察

    作者:杨绍明;兰炯采;胡利亚;罗洪清

    为了观察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的同种抗体,用氯奎放散试验检测自身抗体掩盖的同种抗体,用乙醚放散试验检测自身抗体的特异性.结果表明:38例AIHA病人中,间抗阳性者19例,其中合同种抗体者7例(抗-D 1例,抗-E 4例,抗-CE 2例),自身抗体具有血型特异性者5例(抗-E 3例,抗-C 1例,抗-c1例).结论:采用氯奎放散试验、乙醚放散试验等检测被自身抗体掩盖的同种抗体,对AIHA患者的安全输血很重要.

  •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IgG亚类与血细胞参数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李廷孝;孙福廷;冀宝军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IgG亚类与血细胞参数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12月至2016年8月诊断为温抗体型AIHA(排除单纯C3d型)34例免疫复合型(IgG+C3d)和单IgG型的患者.其中原发性26例,继发性8例;男11例,女23例;平均年龄37.8(0.5-79)岁.健康对照者30名,男15名,女15名,平均年龄42.8(18-55)岁.采用酶联免疫的方法(双抗体夹心法),对30例健康对照者、34例AIHA患者及其中的32例患者红细胞放散液进行IgG亚类检测.结合患者血细胞部分参数,分析患者IgG亚类水平与血细胞部分参数的关系.2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测,相关分析采用Spearman方法.结果:34例AIHA患者IgG1-4平均值高于30例健康对照者,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gG1:t=-4.88,P<0.01;IgG2:=-3.06,P<0.01;IgG3:t=-5.39,P<0.01;IgG4:t=-3.16,P<0.01).而2组各亚类所占IgG的百分比比较显示,除IgG4外,其余3个亚类所占IgG的百分比均有统计学差异(IgG1:t=-4.03,P<0.01;IgG2:t=7.38,P<0.01;IgG3:=-3.03,P<0.01;IgG4:t=1.73,P> 0.05).对34例AIHA患者血浆中IgG亚类与部分血细胞参数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IgG1与Hb、RBC、HCT呈正相关(Hb:r=0.358,P<0.05;RBC:r=0.426,P<0.05;HCT:r=0.363,P< 0.05),IgG1、IgG2与WBC计数呈负相关(IgG1:r=-0.437,P<0.05;IgG2:r =-0.487,P<0.01),IgG2与PLT计数呈负相关(r=-0.436,P< 0.05).患者血浆和放散液中各亚类所占百分比比较显示,除IgG2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3个亚类的百分比均有统计学差异(IgG1:t=6.528,P<0.01;IgG2:t=1.544,P>0.05;IgG3:=-8.488,P<0.01;IgG4:t=-9.434,P<0.05).结论:AIHA与IgG1和IgG3相关,IgG亚类检测对研究AIHA的诊断、治疗及发病机理有一定意义.

252 条记录 1/13 页 « 12345678...121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