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重度子痫前期孕妇甲状腺功能变化与发病的关系

    作者:师艳

    重度子痫前期属于妊娠期严重的一种并发症,会对患者的心、肝、肾、脑和胎盘等器官造成损伤,危及母婴的生命.上世纪80年代时,国外已经有学者对甲状腺功能异常和重度子痫前期发病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提示,重度子痫前期的孕妇甲状腺激素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孕妇,且更容易发生甲状腺疾病[1].目前对于重度子痫前期早发型与晚发型孕妇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研究还较少,所以我院对既往收治的100例晚期妊娠正常孕妇和100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的甲状腺激素水平进行了对比分析,旨在探究重度子痫前期孕妇甲状腺功能变化与重度子痫发生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 小剂量阿司匹林预防子痫前期疗效观察

    作者:郑雯娜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 disease of pregnancy,HDP)严重威胁母婴健康,是导致孕产妇和围生儿患病及死亡的第二原因.妊娠期高血压发病率为5%~8%,在有高危因素的孕妇中发病为10%~25%[1].发展中国家每年有5 000名孕妇死于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虽然在发达国家,有合适的治疗方式,相应的管理措施到位,孕妇死亡率比发展中国家要低,但PE仍是导致死亡的一个主要原因.预防子痫发生,一直是产科学的研究热点.近年来阿司匹林在妇产科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小剂量阿司匹林(low-doseaspirin,LDA)预防PE的研究也受到日益关注[2].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死亡7例临床分析

    作者:陈焕章;亓晶;文林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P)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子痫前期-子痫(PE-E)是妊娠期严重并发症,常常累及心、脑、肝、肾和胎盘等重要器官,引起这些终末靶器官损害,严重影响着母婴安全,是孕产妇死亡的第2位原因.本文对我院收治7例HP患者死亡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吸取教训.

  • 妊娠早期联合指标对子痫前期的预测

    作者:马敬

    目的 在妊娠早期收集孕产妇病例资料、体格检查和血清生化指标,并进行联合分析,提出预测和筛查子痫前期的方法.方法 将孕早期在我院建档具有完整规律产检资料的孕产妇纳入该项回顾性队列研究分中,收集孕产妇病例资料、人口数据学资料、体格检查和血清生化指标数据,根据妊娠结局分为轻度子痫前期、重度子痫前期与正常对照组,对比2组的各项指标,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和预测公式.结果 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符合纳入研究标准的925例病例中,118人发生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T),其中73人发生轻度子痫前期(Mild preeclampsia,mPET),45人发生重度子痫前期(Severe preeclampsia,sPET),正常组807例.发现高龄、低教育水平、合并糖尿病或免疫病史、子痫前期病史、平均动脉压、肥胖、孕妇血清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regnancy-associate plasma protein-A)水平和抑制素A(inhibinA,InhA)水平是子痫前期的危险因素.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出子痫前期的预测公式,ROC曲线显示联合病例资料和生化指标预测mPET的曲线下面积0.874(灵敏度83.8%,特异度77.0%),预测sPET的曲线下面积0.889(灵敏度84.7%,特异度80.0%).结论 通过将孕早期收集孕产妇病例资料、人口数据学资料、体格检查和血清生化指标数据,对子痫前期的预测和筛查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子痫前期患者血脂指标与血小板参数变化的探讨

    作者:蒋励帅;万玉婷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s in pregnancy)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我国发病率约为9.4%~10.4%,国外为7%~12%.若不积极治疗,可导致孕产妇死亡,围产儿宫内发育迟缓、早产、死亡等严重后果[1].子痫前期其病理生理过程与全身小血管痉挛、血管内皮损伤、胎盘脂类物质过载并沉积物在血管腔内呈粥样硬化以及血小板的损耗有关.近年来研究认为,发病核心是内皮细胞功能紊乱与障碍.

  • 子痫前期与血清中源于胎盘的相关指标研究进展

    作者:陶喜敬

    目的 子痫前期是一种妊娠期特有疾病,滋养细胞本身异常,以及滋养细胞与其所处微环境相互作用异常都会导致滋养细胞重塑功能障碍,而子痫前期临床表现是功能异常的胎盘释放到母体循环中的一些因子所引起.本研究就血清中源于胎盘的相关指标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希望为子痫前期早期诊断提供新方向.

  • GRP78、VEGF在子痫前期患者中的研究

    作者:秦艳芳

    子痫前期是孕期特有的高血压疾病,是发生于妊娠中晚期严重威胁母婴安全的急性并发症,在高血压、蛋白尿基础上,出现头痛、眼花、恶心、呕吐、上腹不适等一系列症候群.子痫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症状出现之前预测该病并采取预防措施,可减轻对母婴危害及并发症的发生,对于该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文章综述了GRP78(葡萄糖蛋白78)、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子痫前期患者中的研究.

  • 子痫前期产后出血量预测模型建立的探讨

    作者:柳之彦;林靓;杨茵

    目的:探讨通过凝血及纤溶相关指标建立预测子痫前期产后出血量的模型。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5月至2016年2月分娩的45例子痫前期孕妇作为病例组,同时选取同期分娩的正常孕妇93例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孕妇分娩前的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 Fib)、D-二聚体(D-dimer,D-D)、抗凝血酶-Ⅲ(antithrombin Ⅲ,AT-Ⅲ)、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 ,PLT),并准确记录其分娩24小时内出血量。根据出血量分为子痫前期产后出血组、子痫前期对照组、正常对照组组,并比较组间凝血、纤溶相关指标,及各指标与产后出血的相关性。结果子痫前期产后出血组纤维蛋白原、抗凝血酶-Ⅲ、血小板计数低于子痫前期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组,产后出血量及D-二聚体高于子痫前期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痫前期产后出血组Fib水平与产后出血量之间呈负相关(r=-0.553,P<0.05),D-D水平与产后出血量之间呈正相关(r=0.582,P<0.05)。子痫前期产后出血量预测模型可表示为:Y=659.49+60.14X1-113.33X2(Y:产后出血量,X1:D-D值,X2:Fib值)。结论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水平对子痫前期患者产后出血量预测有较高价值,可用于建立子痫前期产后出血量模型。

  • 小剂量阿司匹林对子痫前期高危孕妇的预防作用和血清胎盘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作者:葛榕;杨茵;陈品玲

    目的 探讨小剂量阿司匹林对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高危孕妇的预防作用和血清胎盘生长因子(placental growth factor,PLGF)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就诊且妊娠<12周的PE高危孕妇.根据纳入标准共入选182名孕妇,随机分为阿司匹林组和对照组(n1=n2=91).阿司匹林组从妊娠12周开始,每天口服阿司匹林100 mg.分别于妊娠12周及34周检测血清PLGF水平.比较两组孕妇PE发生率、胎儿情况及孕妇外周血PLGF水平;两组孕妇分别再分为PE组和非PE组,比较其外周血PLGF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阿司匹林组孕妇PE发生率、胎儿生长受限及早产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而围产期出血量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与妊娠12周相比,两组孕妇妊娠34周的PLGF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且阿司匹林组PLG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E孕妇PLGF水平均明显低于非PE孕妇(P<0.05).PE孕妇与非PE孕妇中,服用阿司匹林者,其PLGF水平均高于未服药者(P均<0.05),但在发生PE的孕妇中,此差异更明显.结论 孕早期开始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能够降低PE高危孕妇的PE发生率;小剂量阿司匹林能够提高孕妇外周血的PLGF水平,这可能在阿司匹林预防PE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中孕早期PAPP-A、INH-A、β-hCG及子宫动脉搏动指数对子痫前期的预测

    作者:李跃萍;闫庆峰;胡春霞;金松;符火;李武莉

    目的 探索中孕早期孕妇血清中的PAPP-A、β-hCG、INH-A及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I)与子痫前期的相关性,及其联合预测子痫前期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巢式病例对照研究,选取于本院产科门诊就诊的单胎孕妇(孕周为11~12+6)416例作系统研究,采血测定孕β-HCG、INH-A、PAPP-A,检测PI值.随访后,确诊为子痫前期的孕妇纳入子痫前期组,其余为对照组.结果 416例孕妇在随访观察中,有23例发生子痫前期,纳入病例组;对照组393例,孕期血压正常.子痫前期的发病率5.52%.PAPP-A、β-hCG、INH-A、PI及入组年龄在子痫前期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及PI值对疾病预测不产生显著性影响(P>0.05).在子痫前期发病的相关因素中,PAPP-A和INH-A与子痫前期的发生呈负相关,而β-HCG与子痫前期的发生呈正相关.上述单变量的预测效力PAPP-A>β-hCG>INH-A,而PAPP-A、INH-A、β-hCG变量的联合预测效力明显优于上述变量单独预测,联合预测的曲线下面积可达0.867.结论 在中孕早期,PAPP-A、INH-A、β-hCG对子痫前期有一定预测价值,PAPP-A、INH-A、β-hCG联合预测子痫前期有相对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其预测价值高于单独预测.

  • 怀孕中期胎儿孤立型股骨短的临床意义

    作者:孙晓燕

    目的 研究怀孕中期胎儿孤立型股骨短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 收集从2013年6月~2014年6月来我院行超声检查的孕中期(16~27周)孕妇247例.根据测量胎儿股骨长度的结果,分为正常股骨长度组和股骨短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特点与妊娠结局.结果 232例(93.9%)胎儿股骨长度正常,15例(6.1%)存在孤立型股骨短.股骨长度正常组孕妇的身高、妊娠前体质量以及分娩体质量均高于胎儿股骨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儿股骨短组孕妇在孕期吸烟的概率高于胎儿股骨长度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儿股骨短组出现小于胎龄儿、足月低出生体质量、早产的概率均高于胎儿股骨长度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中期胎儿孤立型股骨短会增加发生早产、胎儿足月低出生体质量以及小于胎龄儿的风险.

  • 子痫前期相关循环microRNAs的研究进展

    作者:杨龙江;杜丹;傅强;李志樑

    子痫前期在全球范围内是导致孕妇和胎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发病机制仍未完全阐明.microRNAs是一类具有调控基因转录后表达的菲编码小RNA,参与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等重要生物功能,近年来研究表明其可作为多种疾病的诊断标志物与治疗靶点.子痫前期患者胎盘及循环中存在一系列表达失衡的microRNAs,表明microRNAs可能在子痫前期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近年子痫前期相关循环microRNAs的研究概况做一综述.

  • 系统护理对子痫前期患者心理应激反应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作者:杨帆

    目的:探析子痫前期患者应用系统护理对心理应激反应与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16年1~12月期间收治的50例子痫前期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组25例.参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应用系统护理,对两组患者心理应激反应及妊娠结局进行统计比较.结果:研究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剖宫产、子痫、产后出血情况明显优于参照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子痫前期患者应用系统护理的效果非常好,能够显著减轻患者心理应激反应,改善妊娠结局,值得临床应用与普及.

  • 妊娠期孕妇血清TTR水平变化及其用于诊断子痫前期的效果观察

    作者:胡慧娴

    目的:观察妊娠期孕妇血清TTR水平变化及其用于诊断子痫前期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50例子痫前期患者作为观察组,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子痫前期以及重度子痫前期、分别为21例患者和29例患者,再选取50例健康体检孕妇作为对照组,所有受检者的收取时间(2015年2月1日-2017年2月10日),对受检者血清TTR水平进行检测.结果:重度子痫前期患者TTR水平(86.51±10.11)mg/L、轻度子痫前期患者TTR水平(469.51±42.95)mg/L和对照组相比具有差异(P<0.05).结论:通过对子痫前期患者实施血清TTR水平变化诊断,能利于区分轻度子痫前期以及重度子痫前期,能明确患者疾病,为子痫前期患者后期治疗提供有利依据,值得推广和大力应用.

  • 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子痫前期患者的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观察

    作者:叶文青

    目的:探讨硫酸镁+硝苯地平对子痫前期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抽取至我院就诊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122例(2015年7月16日-2016年8月20日),对所有患者均给予硫酸镁治疗,实验组加用硝苯地平治疗,对比两组血压控制情况、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血压水平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常规组,P <0.05;治疗后实验组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常规组,P <0.05.结论:对子癫前期患者选择硫酸镁+硝苯地平进行治疗便于改善血压水平与血流动力学指标,值得采纳.

  • 硫酸镁对妊娠子痫前期子痫的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马海燕

    目的:分析硫酸镁治疗妊娠子痫前期-子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5年4月收治的妊娠子痫前期-子痫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36例患者给予常规镇静药物治疗,设为对照组;36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硫酸镁治疗,设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分娩结局.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分娩结局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硫酸镁联合镇静药物治疗子痫前期患者,安全有效,有利于改善分娩结局,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子痫前期患者血清D-二聚体的水平及其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胡慧娴

    目的:分析研究子痫前期患者血清D-二聚体的水平及其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在本院收治的子痫前期患者中分别抽选30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和30例轻度子痫前期患者为重度组和轻度组,另抽选30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收治时间为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为上述观察对象的血清D-二聚体与血脂水平进行检测,对比三组观察对象的血压、血清D-二聚体、血脂水平.结果:重度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TG、TC、LDL-C水平均明显较轻度组和对照组高,其HDL-C则明显较低,P<0.05.结论:子痫前期患者血清D-二聚体的水平与血脂水平可伴随病情的进一步发展明显提升.

  • 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与胎盘生长因子的比值在预测子痫前期中的应用

    作者:周伟宁;钟志成;刘玲;许玲

    目的:为了提高临床对子痫前期的检出率,分析和探讨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lt-1)和胎盘生长因子(PLGF)的比值在检测中的应用价值和意义.方法:通过随机数字表的方法从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来我院门诊就诊的孕妇中选取17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是否具有高风险因素将其分为试验组(子痫前期)61例和对照组(正常妊娠)115例,应用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两组患者的sFlt-1和PLGF含量,探讨sFlt-1/PLGF比值在子痫前期检测中的应用价值.结果:研究数据表明,和对照组相比在孕16-20周试验组血清sFlt-1浓度以及sHt-1/PLGF比值明显增加,且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孕16-20周以sFlt-1/PLGF> 11.0作为孕妇发展为子痫前期的筛查指标,和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显著增加.结论:在孕16-20周为具有子痫前期高风险因素的产妇测定sFlt-1/PLGF比值,有助于提高临床检出率,为下一步的干预治疗提高参考依据,值得临床推广.

  • 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子痫前期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作者:张宁;郑煜坤;华玲;倪梦梵;强娜娜;张丽娟;裴媛媛;王年东

    本文总结了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包括产前护理、产褥期护理及健康教育.认为产前及产褥期严密的病情观察、精心的护理及预防并发症和有效的健康宣教是母婴安全的重要保障.

  • 硫酸镁与拉贝洛尔对子痫前期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及疗效观察

    作者:郑丽

    目的:分析在子痫前期患者治疗中应用拉贝洛尔和硫酸镁对患者的妊娠结局影响.方法:本次所选子痫前期患者80例均于2016年12月份-2017年12月份在我院接受治疗,将所选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参照组40例采取硫酸镁治疗,研究组40例患者则在参照组治疗基础上采取拉贝洛尔治疗,观察治疗的有效性.结果:研究组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低体重儿、胎盘早剥、胎儿窘迫各类围产不良结局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不存在统计学的意义.结论:在子痫前期患者治疗中应用拉贝洛尔和硫酸镁能够改善患者各项指标,值得应用.

2782 条记录 135/140 页 « 12...13213313413513613713813914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