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心理放松训练在广泛性焦虑症患者中的应用
2009年1月~2011年6月,我们应用心理放松训练治疗广泛性焦虑症3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6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0例,男11例、女19例,年龄18~68(38.8±5.4)岁.对照组30例,男12例、女18例,年龄21~65(40.2±4.6)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 方法两组患者均采用同样药物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心理放松训练,首先由经过专业训练的心理治疗师向患者系统介绍心理放松训练的原理、方法及操作程序,此后治疗师以清晰有力的语言诱导和特殊的视觉想象,配合放松音乐,诱导心理放松,2次/d,每次30min,4周为1个疗程.
-
团体心理治疗效果评价的研究进展
团体心理治疗是通过团体成员间互动,促进自我了解、自我接纳、自我发展进而自我实现的成长过程.团体心理治疗具有改善人际沟通、增强凝聚力、构建社会支持体系等特性,适用于医院、学校、企业、社区及各种特殊人群.这种治疗形式已被各国心理治疗师采用,相比欧美、日本及港台地区,国内相关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很快.研究表明,评估心理治疗的结果并反馈给治疗师,对提高疗效有积极作用[1].对于团体心理治疗,如何准确地进行疗效评价也是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在此对国内外研究情况作简要综述.
-
心理治疗软件的研究进展
心理治疗软件,是指根据心理治疗的原理、目的和方法,做成计算机软件的形式,通过计算机对来访者进行心理治疗.这样可以使心理治疗更加规范化、普及化、个性化和趣味化.随着计算机编程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络的普及,心理治疗软件作为一种新型的应用型软件应运而生,这为解决巨大的心理治疗师缺口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同时亦让心理治疗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台阶.本文对常见的心理治疗软件的发展、临床应用及应用前景进行综述,旨在进一步推广心理治疗软件的应用和探索新一代符合我国国民的心理治疗软件.
-
中国传统文化心理治疗的探索
近年来,心理治疗领域有三大引人注目的发展趋势.一是整合的方法在治疗中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二是许多心理治疗师开始对东方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创造出许多带有明显东方文化色彩的治疗方法;三是各国心理学家发展适合本国国情和来访者需要的心理治疗理论技术,形成本士化的趋势.这三大趋势在中国心理治疗的发展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其中表现突出的显然是中国传统文化心理治疗.中国拥有五千年的悠久文明史,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浩如烟海.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宝库中找寻适合自己文化特点的心理治疗方法,便成了新一代心理治疗师应该承担的重任.作者在长达10年以上的研究中国传统文化过程中,尤其在禅宗修持中有所领悟,得以管窥中国传统文化之奥秘,从而探索一种适合中国人的中国传统文化心理治疗的理论和技术,在临床工作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
心理治疗收费的意义
专业心理治疗是一项有偿服务,但多数新手均感觉到与患者谈论收费真叫人难以启齿.记得当初入门的时候,自己感到从感情上很难想象,如醉如痴地追求的事业竟然还要索取报酬.但是不久,很多心理治疗师承认,这是自己谋生的方式.心理咨询师和治疗师的生存状态并不像人们想象中的那样光鲜亮丽:"我是一个凡人,看到悲伤的场景会掉泪,看新闻也会愤恨、高兴、惋惜."由于工作原因,心理咨询师职业生涯中所了解到的社会黑暗面及负面信息是普通人的许多倍,他们在疾风暴雨的倾诉中坚强挺立,在长久的尴尬、质疑中保持积极的状态.
-
走在别人不拿包的那侧
出门看到熟人,很多人都想打个招呼、套套近乎.向左还是向右靠近对方,这个小细节也大有讲究.日本心理治疗师石井裕之告诉你,每个人都有心理上的"舒适边"和"警戒边".站在他的"舒适边",对方会感觉更加轻松、安心.怎么判断呢?方法很简单,看看他的包或行李在哪一边.一般来说,背包或提东西的那一侧,是对方的警戒边,因为他的潜意识要保护东西,对这一侧的动静会很敏感.相反,没有物品的那一侧则不会有太大的防范心理.比如,包背在右边的人,左边就是他的舒适边.
-
心理治疗中的不当行为
心理治疗可定义为任何一种劝说或谈话方法,目的在于帮助病人.虽然有数百种治疗技术和学术思潮,多数心理治疗师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理解并帮助病人改变情绪和行为模式.
-
中国的精神卫生状况
译者按:除外1949年前因二战影响流亡到中国的犹太精神分析师的微弱影响外,谈到精神分析,很多人都会想到“中德高级心理治疗师培训项目”,早的一次活动始于1988年。其实在同年,中国精神分析乃至心理治疗还有一次更好的发展契机。从哈伯尔斯达特(H. C. Halberstadt-Freud)文章的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焦虑可以看出这一点,他屡次提到希望看到中国精神科医生对精神分析感兴趣,表露出对和中国同行交流的兴趣,在遭遇失望后,哈伯尔斯达特显得有些愤愤不平,甚至居高临下,但在文章结尾,他还是把希望寄托在未来。 虽然由于哈伯尔斯达特对中国的传统医学和本土化治疗模式的了解肤浅,使得我们对其文章中私人色彩太浓、带有明显政治性偏见而与学术无关的抱怨进行了删节,但值得我们反思的是:外国人喜欢直截了当的交流,不太习惯大吃大喝和拖沓的作风,作者对患者症状的成因主要从社会、文化的角度进行了考察,这与国内主要从遗传、生理生化出发的角度大相径庭。
-
神经性厌食症的精神动力学心理治疗
在美国,神经性厌食症的病人院外常用的方法是长程心理治疗。短期的认知行为治疗、家庭治疗和辅助精神科药物治疗的尝试可能被作为首选,但由于这些干预常常仅提供一些有限的帮助,所以一般来说神经性厌食症还是需用长程心理治疗,也即是心理动力学式心理治疗。定义和目标 在治疗神经性厌食症方面,精神动力学式心理治疗有悠久的历史。尽管各种各样的研究表明,所有较好的治疗均使用了精神动力学的原理,但是神经性厌食症的精神动力学心理治疗还没有成为科学调查的主题,因为是种昂贵、费时的治疗方式,而且很难解释它的有效性。在这篇文章中,术语“精神动力学式心理治疗”将涉及到所有长程的治疗,这种治疗借助注重移情与反移情相互作用,明确地将病人与治疗师之间的关系作为首要的治疗工具。精神动力学治疗的目标是恢复感觉和关爱的能力,发展情感模式,表达能力和独立性。减少病态超我原始的罪恶感,发展妥善处理比目前不良进食行为更适应的行为策略。而且使患者恢复到健康的营养生理和认知状态。在一些较困难的实例中,可能是能让患者活着,而且相对不受药物损害,直到患者更可能使用心理治疗。治疗模型 精神动力学模型可能划分经典分析的、自身心理的、人际关系的、或是客体关系方向的。传统的精神动力学心理治疗师对病人保持中立态度,而且解释和澄清病人产生的移情。这些精神动力学模式还允许治疗师有相当的灵活性。只要注意医护关系。治疗师的活动水平可依靠理论定向和病人心理发育阶段来调节,治疗师可以是主动的、支持的或给予药物治疗或给予家庭作业,注重并获取病人重要的生命迹象,定时称病人的体重、设置期望、支持病人发展一种契约,以尊重患者哪怕仅存的一点部位的健康,以鼓励门诊病人的治疗得以继续。支持病人的防御,而且通过临床医师队伍包括内科医师、营养师和家庭治疗师来协调治疗。神经性厌食症的病理学目前还没有明确地进一步发展,科学文献包含了大量的案例报道,报道了神经性厌食症与个体的特殊的发展失败相关,描述了相应的治疗途径,而且每一个精神动力学治疗机构都有它自己的特色。经典精神分析心理治疗着重于病人早期的成长经历,并且强调病人的知觉,或纠正歪曲的知觉;自身心理学心理治疗师着重于反映或共情于患者的失败;客体关系心理治疗师着重于将自身发展不同时期的分裂视作成长的失败。治疗角色 神经性厌食症的治疗中,精神动力学式心理治疗有几个角色,它可以提供一个关系的基质,在这个基质中,其他的治疗也能被调整。它能提供一种统一的态度,尽管每个治疗师的风格不尽相同,但治疗师仍能保持一贯性。在这个联盟中治疗师需要认识到即使患者症状已消失,这种联盟仍需要保持一段较长时间,只有如此,厌食者才能开始向健康迈步。在支持性心理治疗中,厌食患者可能会拒绝服药,因为药物是非自然的或药物会使他增胖等,但后来由于信任感增加,患者也能接受药物。处理反移情对精神动力学式心理治疗的前景是关键的,反移情经常是由于患者的憎恨、拒绝帮助、需求、症状复发、药物并发症等等引起,注意反移情能阻止潜在的非治疗性反应,包括界限的逾越、强制服从以及来自病人的抵制。治疗师的素质 精神动力学派心理治疗师应具备什么素质呢?治疗师首先应能共情地反映,察觉患者的愿望、需要和情感。治疗师应该是耐心的、无需求的、可信赖的、持续的和可通融的。治疗师应该能承受病人的影响,并能够证实治疗中的联盟关系,可承受愤怒、冲突和误解。治疗师应该明白共情的失败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可以迅速修复的。治疗师应提供有关进食障碍的解释训练和鼓励。神经性厌食症者无一例外的对暧昧的治疗目标,呆板和拘谨的治疗方式反感。神经症性厌食症需要混合性治疗,它包括一般性支持、有益的警告和严格的行为限制,以此来支撑心理治疗的完成。初期的治疗 对那些证明有充分典型病理学特征的病人来说,精神动力学式心理治疗应作为首选方式。对于其他一些表现为慢性症状或残余问题的病人,且这些病人又对其它治疗有效,可将精神动力学式心理治疗作为辅助治疗。那些已经准备接受精神动力学式心理治疗的病人需要了解心理治疗的一般常识。以使他们对参加治疗有一个理智的选择。在建立治疗目标方面,精神动力学心理治疗性尝试是非常有帮助的,精神动力学式心理治疗并不将进食行为正常定为唯一的目标。与认知行为治疗和精神药物治疗相比,精神动力学式心理治疗必须在既要满足医疗安全需要又要与充满疑惑和勉强的病人建立联盟之间保持平衡。如果临床医师在治疗过程中提供一种安全氛围,在这种氛围内包括能讨论药物的和营养方面的损害,那么这种困难的平衡关系要容易建立得多。这种安全氛围清楚地描述了基本的医疗需求,如称体重与各项重要生命指标,并在病人出院后能继续观察治疗。心理治疗方法是由评估病人的症状及症状对病人的意义来进行的。它需要花大量的时间从厌食病人那里收集形成复杂动力的详细资料。这种厌食一般是秘密的、防御的、害怕被控制的。在揭示症状的意义,病人需要那种治疗?病人将怎样参入治疗?病人将改变多少之前,病人需要时间来发展与心理治疗师的联盟。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竞争的潜能被抑制,很大程度上依赖自己的厌食症状生活,在治疗过程中,当患者感到安全时,可以让其知道,如果自己不发展一种健康代偿,厌食症状将不可能消失。严重厌食症患者,他们较之那些将厌食症状作为终身不健康关系模式一部份的患者来说,更容易走入治疗,但在治疗过程中也较易脱落。对这类病人,治疗不能操之过急,得允许治疗缓慢进行。对于那些不能顺应他人增加体重建议,以及对人和事怀有深深疑虑的患者,治疗师如能既对患者体重的增加怀有兴趣,又具有一种不过多干预的中立态度,患者想必能从这种治疗关系中获益。治疗师也可要求患者不要再丢失额外的体重,以便能提供更多的时间用于与治疗师的交谈。治疗师可以说:“我想了解你,我所有的你不要丢失额外体重的要求,是为了你能有足够的力气,以便我们的交谈能继续下去。”摘自Management of Eating disorder and Obesity,Humana Press David J.Goldstein.MD.PHD.1996 P330-335
-
为什么成为心理治疗师/咨询师——心理治疗师/咨询师的职业动机研究评述
本文回顾了国外有关心理治疗师/咨询师职业动机的研究,旨在梳理和归纳他们选择该职业之原因,了解他们在职业活动中获得的精神回报.文中将心理治疗师/咨询师的职业动机归纳为七种:①助人;②自我治疗;③照顾他人;④寻求亲密关系;⑤获得控制感;⑥自恋;⑦其他动机.并进一步分析了上述职业动机与个体的创伤、亲职化、丧失与孤独、良师益友及个人治疗等经历之间的关系.
-
心理咨询和治疗师的受虐待经历与其伦理行为的关系
目的:了解心理咨询和治疗师的受虐待经历与其伦理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以自编心理咨询和治疗伦理问题调查问卷(咨询师版)为评价工具,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601份,有效率为60.1%.其中曾受虐待89人(占14.8%),未受虐待504人(占83.9%).结果:曾受虐待的心理咨询和治疗师与未受虐待的心理咨询和治疗师相比.体验更多的强烈负性情感(88.8%vs.57.3%),喜欢来访者的比例更多(56.2%vs.34.6%),被来访者所吸引的比例更多(52.8%vs.29.4%),对来访者产生性幻想的更多(17.0%vs.8.7%).以上差异在统计学上均具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曾受虐待的心理咨询和治疗师在从业过程中更多产生与性有关的情感体验,情感能力有待提高.
-
精神卫生机构心理咨询师和治疗师从业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国内包括山东、北京、重庆、山西、福建、天津六个地区精神卫生机构中从事心理咨询或治疗人员的从业状况.方法 采用随机取样方法,抽取山东、北京、重庆、山西、福建、天津等地精神卫生机构中从事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人员128名,采用自编问卷对其社会人口学特征及从事心理咨询或治疗工作状况进行调查.结果 男性心理咨询或治疗人员压力来源高于女性[(24.17±2.96) vs.(22.59 ±3.43),t=2.08,P<0.05],有50%以上的被调查者对机构提供的督导次数、水平不满意.超过80%的被调查者认为心理咨询或治疗工作责任重大,有接近84%的被调查对象认为从事心理工作没能体验到自身价值所在.接近一半的被调查者认为心理咨询或治疗工作复杂且难度大,53%被调查者认为接受的专业培训少.结论 精神卫生机构提供心理咨询或治疗服务的人员需要系统、专业化的培训和督导工作,需要专业和心理层面的支持.
-
云南省七地区HIV/AIDS人群心理卫生状况调查
1项目概要云南省HIV感染人数在全国居首位,基于对该人群的心理状态的不了解,在大理、昆明等七地区HIV/AIDS人群中对HIV/AIDS感染引发的心理卫生问题及精神疾病进行调查.对该人群心理关怀的需求进行评估是使精神科医师、心理治疗师对HIV/AIDS人群中有需求的患者得到系统、规范的心理关怀,心理治疗成为可能的基础.根据HIV感染者对心理关怀的需求,提供包括不同心理需求期,提供基本的医疗信息和心理关怀,将提高他们对HIV感染者身份的认同,提高对有效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及接受有益健康的有关信息、降低危险行为的倾向,从而在预防HIV/AIDS传播环节中起重要的作用.总目标:提高HIV/AIDS人群的心理健康水平.
-
心理咨询和治疗师与来访者的双重关系多中心调查
目的 了解心理咨询和治疗师与来访者的双重关系及影响因素.方法 用问卷调查法,以自编"心理咨询和治疗伦理问题调查问卷(咨询师版)"作为评价工具,对全国范围内1000名心理咨询和治疗师进行调查.结果 心理咨询和治疗师与来访者的双重关系中比较多见的是朋友关系.对于"为朋友、学生、被督导者、雇员提供咨询/治疗"是否符合伦理要求,从业者的伦理判断不一致,存在较明显的争议.性别、咨询年限、职称、参加的培训类型、是否合并用药和有处方权是影响心理咨询和治疗师与来访者建立双重关系的主要因素.结论 国内目前心理咨询和治疗从业者与来访者建立非性的双重关系现象并不少见,对于咨询过程中是否能与来访者建立双重关系的伦理判断比较模糊.因此,建议在今后的心理咨询与治疗师培训中有必要增加专业训练、统一伦理规范.
-
来访者的文化程度与心理咨询或治疗师伦理行为的关系
目的了解心理咨询与治疗中来访者的文化程度与心理咨询或治疗师伦理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自编"心理咨询或治疗伦理问题调查问卷(来访者版)",对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共986名来访者进行调查(其中有效问卷715份).结果不同文化程度的来访者在知情同意、保密原则、广告宣传等方面,对心理咨询或治疗师伦理行为的评价存在显著差异(p<0.01或p<0.05),高文化程度的来访者对心理咨询或治疗师遵守伦理行为的评价高于低文化程度的来访者.不同文化程度的来访者在个人情感体验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1或p<0.05),高文化程度的来访者更容易被心理咨询或治疗师的魅力所吸引.结论来访者的文化程度与心理咨询或治疗师的伦理行为有密切关系.
-
家有superman——保护宝宝的无所不能感一个心理咨询师爸爸眼中的育儿连载(二十六)
心理分化矛盾期,幻想自己无所不能.无论是运动能力,还是语言能力,宝宝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他简直有点膨胀啦,心里得意地以为自己无所不能了.他既想成为一个独立的小人,又强烈地依恋着妈妈,心里挺矛盾呢.应该说,宝宝已经开始有了自我满足的能力,同时还想把另外的人拉入到他的关系中,此时需要的是抚养人固定.<作者简介>=胡慎之:向日葵心理咨询中心创办人,向日葵心理咨询中心主任治疗师,精神分析师,心理治疗师,婚姻家庭指导师,青少年心理咨询专家.
-
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和自我管理的干预措施
糖尿病已经成为危及国人健康的重大疾病。我国糖尿病现状是:发病率剧增、所造成的危害性极大和经济负担沉重,患者合并的并发症多而治疗达标率低。要做到全面达标,必须要调动医务人员和患者乃至家庭多方面的积极性,必须让患者本人学会与糖尿病相处的能力和技巧,运用科学的武器,从而使糖尿病对人体的影响降低到低点。掌握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防治知识并能很好的应用,患者就可以控制病情,降低疾病对生活,工作和学习地影响[1]。这就充分说明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治疗中的重要作用。糖尿病专科护士在糖尿病教育和管理中发挥主力军作用,他们既是糖尿病教育计划的制定者和贯彻者,糖尿病专科医师的伙伴和朋友,又是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治疗师和医患关系的协调人。我院自2009年始,为糖尿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专门培养糖尿病专科护士,负责糖尿病患者的护理管理和教育,帮助患者获得解决问题的知识技巧,建立健康行为,逐渐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很好的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
看心理门诊的那些事儿
首先,心理门诊的就诊者应该是主动就医者。也就是说,心理治疗的就诊者是有主动意愿来寻求心理帮助的。只有这样才能与心理治疗师建立良好的治疗关系,减少在治疗和咨询中的初级心理阻抗。这一点也是心理咨询与治疗设置中相当重要的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