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自身抗体及AST/ALT比值测定在病毒性肝病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俞小飞

    目的 探讨自身抗体及AST/ALT比值测定在病毒性肝病中的应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方便选取2015年4月—2017年6月该院120例病毒性肝病患者为实验组,依据疾病类型分为慢性肝病、急性肝病、乙肝后肝硬化、肝癌4个亚组,另择取同期12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取各组患者血液样本检测自身抗体及血生化,对比观察各组自身抗体阳性率及AST/ALT比值变化.结果 肝癌组ANA、AMA-M2、ds-DNA阳性率分别为15.52%、15.52%、22.22%,乙肝后肝硬化组ANA、ds-DNA阳性率分别为19.35%、16.13%,肝癌组AST/ALT比值升高率84.15%,乙肝后肝硬化组AST/ALT比值升高率64.56%,两组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和急、慢性肝病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ST/ALT比值与病毒性肝病进展存在相关性,有助于乙肝后肝硬化和肝癌的诊断,而对于长期肝功能异常的病毒性肝病患者检验自身抗体有助于发现重叠并发的自身免疫性肝病,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血清总胆汁酸、胆固醇、AST/ALT比值与肝硬化Child-Pugh分级的关系

    作者:齐晓丹;沙子健;李兆岩;于海涛

    目的:探讨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不同Child-Pugh分级与血清总胆汁酸(TBA)、胆固醇(CHO)、AST/ALT比值的相互关系.方法:选取临床诊断为肝炎后肝硬化患者76例,按Child-Pugh评分进行分级(A、B、C级);对照组48例为健康体检者,并检测血清TBA、CHO、AST/ALT比值.结果:肝硬化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TBA升高,血清CHO降低,AST/ALT比值升高,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肝硬化患者Child-Pugh分级A、B、C级之间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肝硬化患者血清TBA、CHO、AST/ALT比值联合检测有助于肝硬化患者进行肝功能分级,并有助于评估肝功能受损程度.

  • 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相关自身抗体、血清HCV RNA水平及AST/ALT比值的关系探讨

    作者:牛文强;陈杰

    目的 对比分析丙型肝炎患者血清自身抗体、HCV RNA水平和AST/ALT比值,以进一步探讨丙型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机理. 方法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抗核抗体(ANA)、抗平滑肌抗体(SMA)、抗线粒体抗体(AMA)和抗肝肾微粒体抗体(LKM),采用核酸扩增(PCR)荧光定量技术检测标本HCV RNA含量,并同时检测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结果 HCV RNA阳性组和HCV RNA阴性组自身抗体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身抗体阳性组和自身抗体阴性组中AST/ALT比值≥1检出率有显著性差异( P<0.01);HCV RNA阳性组和HCV RNA阴性组AST/ALT比值≥1检出率有显著性差异(P <0.01).结论 病毒的直接作用和自身免疫是HCV损伤机体的两个重要因素.

  • AST/ALT比值测定在病毒性肝炎诊治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丽君

    在肝脏疾病中,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丙氨酸转氨酶(ALT)为肝细胞损伤重要的两项指标.AST主要存在于线粒体中,肝细胞坏死严重时,AST才出现明显上升;ALT绝大多数存在于细胞质中,是肝细胞损伤敏感的指标.AST和ALT在不同肝脏疾病中,升高先后和幅度都有不同,因此,AST/ALT比值也会有不同变化,笔者旨在探讨AST/ALT比值在肝炎及肝硬化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 AST/ALT比值对慢性肝炎及各期肝硬化的鉴别诊断价值

    作者:蒋蔚茹;徐三荣

    目的评价AST/ALT比值对慢性肝炎及各期肝硬化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3例慢性肝病患者AST/ALT比值及血清胆汁酸(TBA)、总胆红素(TSB)、白蛋白(ALB)、钙(Ca2+)含量.其中包括102例慢性肝炎患者(慢性肝炎组),101例肝硬化患者(肝硬化组).比较两组患者AST/ALT比值的构成及不同程度肝硬化患者的AST/ALT比值变化的情况.结果(1)两组患者的AST/ALT比值分布构成比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2)不同级别肝硬化患者AST/ALT比值异常率之间的线性趋势有显著性意义(P<0.05);(3)两组患者的TBA、ALB及Ca2+的异常率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4)不同级别肝硬化患者,TBA、TSB、ALB、Ca2+的异常率之间的线性趋势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采用AST/ALT比值鉴别诊断慢性肝炎、各期肝硬化,其特异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血清前白蛋白、总胆汁酸、AST/ALT比值在肝硬化分级中的诊断意义

    作者:程宁;林海燕;张凡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前白蛋白(PA)、总胆汁酸(TBA)、(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与肝硬化Child-Pugh分级的关系.方法 测定肝硬化患者的PA、TBA、AST和ALT水平.结果 血清PA在肝硬化A、B、C级之间比较明显降低;血清白蛋白在肝硬化患者中降低,A级与B、C级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B、C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BA在肝硬化A、B、C级之间升高,但A、B级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B、C级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ST/ALT比值升高,A、B、C级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A、TBA、AST/ALT比值对判断肝硬化程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作为肝硬化患者病情诊断和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

  • 泰州地区273例酒精性肝病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特征分析

    作者:叶茂聪;李阳;肖丽;杨秀珍;张会;王变;耿爱文;徐洪涛;咸建春

    目的 总结分析真实生活中酒精性肝病(ALD)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特点,评价现有指南在ALD诊断与分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泰州市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住院AL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73例ALD中,酒精性脂肪肝(AFL)49例(17.95%),酒精性肝炎(AH)141例(51.65%),酒精性肝硬化(AC)83例(30.40%);2013、2014、2015年,AC占肝硬化病例的比例分别为2.43%、2.87%、4.71%(P<0.05).不同类型ALD患者的ALT、AST、AST/ALT、平均红细胞容积(MCV)、TBil、ALP、GGT、凝血酶原时间(PT)、PLT 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两比较只有TBil[(12.37 ± 5.99)μmol/L,(36.10 ± 57.96)μmol/L,(62.53 ± 86.42)μmol/L,P<0.05]和PT [(11.29 ± 1.18)s,(12.05 ± 2.58)s,(16.19 ± 5.02)s,P<0.05]表现出随 ALD疾病进展(AFL→AH→AC)而逐步升高;AC患者的AST/ALT水平为1.95 ± 1.18,高于AFL的0.94 ± 0.43与AH的1.13 ± 0.98,P<0.05.AC与无肝硬化ALD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的Logistic分析提示AST/ALT、PT为正相关,(OR=2.545、OR=1.332);GGT、PLT为负相关,(OR=0.998、OR=0.990).结论 泰州地区住院肝病患者ALD及AC的比例逐年升高.TBil、PT 水平随ALD疾病进展而逐渐升高.AST/ALT比值升高仅对诊断AC有辅助诊断作用.

  • 155例酒精性肝病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作者:叶茂聪;李阳;肖丽;杨秀珍;耿爱文;沈美龙;咸建春;徐洪涛

    目的:分析酒精性肝病(ALD)的临床特点,进一步提高ALD的诊治水平。方法对2014年1月~2015年7月在泰州市人民医院住院的155例AL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155例患者中,酒精性脂肪肝(AFL)24例(15.5%),酒精性肝炎(AH)83例(53.6%),酒精性肝硬化(AC)48例(31.0%);农民和个体经营者分别占34.8%和21.9%;平均年龄为(55.5±12.2)岁,45~59岁中年占44.5%;AC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3.1±12.3)岁,显著大于AFL患者的(49.7±7.2)岁和AH患者的(52.9±11.3)岁(P<0.05);AC患者的乙醇摄入量为(157.5±69.3) g/d,显著大于AFL患者的(105.7±50.6)g/d和AH患者的(125.3±66.4)g/d(P<0.05);AC患者的平均饮酒年限为(31.7±12.0)年,显著长于AFL患者的(22.6±6.7)年和AH患者的(22.9±10.1)年(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乙醇摄入量和饮酒年限是ALD患者发生肝硬化的危险因素;69.0%患者血清GGT升高,17.4%患者AST/ALT比值>2,38.1%患者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增大。结论 ALD患者主要为中年男性,以农民和个体经营者为主。年龄、乙醇摄入量和饮酒年限为ALD发生肝硬化的危险因素。AST/ALT比值>2、GGT升高和MCV增大还很难作为ALD的临床特点加以应用。

  • AST、ALT及AST/ALT与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关系探讨

    作者:盛桂琴;徐秀梅;江一平

    对108例4种中医证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AST、ALT检测及AST/ALT比值分析显示:血清ALT在各种证型中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但以湿热中阻型明显,同其他三型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血清AST在各证型中亦有不同程度升高,其升高幅度较血清ALT小,除肝郁脾虚型外,其他3组无显著性差异.AST/ALT比值在湿热中阻证、肝郁脾虚证中其值小于1,在肝肾阴虚证、瘀血阻络证其值大于1,以瘀血阻络证值高接近1.16.研究表明,慢性乙型肝炎证型不同,肝损害程度不一,随着中医病理发展和证型的变化,血清AST、ALT检测及AST/ALT比值亦有不同的变化.可考虑将上述值作为慢性乙型肝炎分型诊断的客观指标之一.

  • 2015年张家港市二甲基甲酰胺对接触工人肝功能的影响

    作者:蒋晓霞;李娜;杨叶中

    目的 分析二甲基甲酰胺(DMF)对接触工人肝功能的影响,为该行业劳动者的职业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5年张家港市接触二甲基甲酰胺的工人451人和对照组189人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并对其肝功能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接触组的脂肪肝、脂肪肝趋势的发病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无脂肪肝组、脂肪肝组、脂肪肝趋势组在AST/ALT比值的分布上存在统计学差异;接触组与对照组中的脂肪肝发病人群中,接触组AST/ALT<1的人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接触组AST/ALT<0.6的人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DMF能导致肝细胞脂肪变性,AST/ALT比值可以作为DMF引起的肝脏损伤的评价指标之一.DMF对接触工人的健康有一定影响,接触DMF的工人应进一步加强自身防护.

    关键词: DMF 脂肪肝 AST/ALT比值
  • 血清TBA、AST/ALT比值的测定在肝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易敏;付元元

    目的 探讨血清胆汁酸(total bile acids,TBA)活性、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xansferase,AST)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的比值(AST/ALT)在肝病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本院住院肝病患者169例(急性肝炎38例、慢性肝炎65例、肝硬化45例、原发性肝癌21例),采用东芝TBAI-120RF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健康人和肝病患者血清中TBA、AST/ALT的值,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和统计学处理.结果 各肝病组血清中TBA活性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以急性肝炎高,肝硬化次之,即急性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慢性肝炎,除原发性肝癌组与慢性肝炎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各肝病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肝病组AST/ALT比值与正常对照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肝病组间AST/ALT比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清TBA、AST/ALT比值不仅可反映肝细胞受损的情况,还可对肝病的诊断、鉴别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提供依据.

  • AST/ALT比值与肝硬化的相关性探讨

    作者:金宇;胡宏章

    目的 通过观察健康对照组、慢性乙型肝炎(G 0~3)、肝硬化患者的血清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和丙氨酸转氨酶(ALT)比值变化,探讨AST/ALT比值与肝硬化的关系.方法 应用奥林巴斯AU64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健康对照组、慢性肝炎患者(G 0~3)及肝硬化患者血清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和丙氨酸转氨酶(ALT),并计算其比值.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慢性肝炎患者(G 0~3) AST/ALT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肝炎患者(G0~3)各期AST/ALT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患者AST/ALT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Child-Pugh分级的升高而递增,各级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分析显示,肝硬化患者AST/ALT比值与Child-Pugh积分呈正相关(r=-0.656,P<0.01).与慢性肝炎患者(G0~3)比较,肝硬化患者AST/ALT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肝硬化存活患者比较,肝硬化死亡患者AST/ALT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比较,肝硬化未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AST/ALT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ST/ALT比值可以作为了解肝硬化患者病情的一个较易观测的指标,对治疗及判断预后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丙型肝炎相关自身抗体和血清ASR/ALT比值对丙肝后肝硬化的诊断价值

    作者:王少敏;陈杰;陈早立;胡小平

    目的:检测丙型肝炎患者血清自身抗体和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比值,探讨两者与肝组织病理学检查在预测丙肝后肝硬化的一致性.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抗核抗体(ANA)、抗平滑肌抗体(SMA)、抗线粒体抗体(AMA)和抗肝肾微粒体抗体(LKM),并同时检测肝功能指标ALT、AST.应用Kappa评价方法,对丙肝相关自身抗体和AST/ALT比值预测肝硬化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诊断一致性分析.结果:丙肝相关自身抗体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对丙肝后肝硬化的诊断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其诊断丙肝后肝硬化的敏感性为59.3%、特异性为90.3%、准确性为78.3%;血清ADT/ALT比值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对丙肝后肝硬化的诊断具有极好一致性,其诊断肝硬化的敏感性为81.4%、特异性为93.5%、准确性为88.8%.结论:丙肝相关自身抗体和血清AST/ALT比值测定有助于丙型肝炎肝硬化的诊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血清TBA、AST/ALT比值的测定在肝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考素莉;杜健;周培

    目的:探讨血清总胆汁酸(TBA)、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AST/ALT)比值在肝病诊断中的意义,为临床诊疗肝病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在安徽省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部(肿瘤内外科、消化内科、感染内科)就诊的602例肝病患者为观察组,根据具体疾病,观察组又分为急性肝炎组(87例),慢性肝炎轻度组(148例),慢性肝炎中度组(104例),慢性肝炎重度组(101例),肝硬化失代偿期(肝硬化)组(120例),肝细胞癌组(42例).选择与观察组具有可比性的53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按循环酶速率法检测血清TBA、AST与ALT,并计算AST/ALT的比值,并对结果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中各肝病组的血清TBA、AST、ALT、AST/ALT的比值均高于对照组.除了AST/ALT指标在肝硬化组和肝细胞癌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他各项指标在观察组各肝病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BA、AST/ALT比值均与慢性肝病病变程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P<0.05).结论:血清TBA、AST/ALT比值均是肝病诊断中的良好指标,结合其他实验检查指标,更能提高肝病诊断的准确性.

  •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HCV RNA水平与AST/ALT比例的关系

    作者:谭柏松;伍金华

    目的 分析抗-HCV阳性患者血清水平HCV RNA与AST/ALT活性的关系;评价AST/ALT比值,HCV RNA水平在判断丙肝患者预后方而的价值.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抗-HCV,阳性标本分别用荧光PCR试剂盒测定HCV RNA;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AST/ALT.结果 78份抗-HCV阳性标本经PCR检测后有31份标本含有HCV RNA,HCV RNA拷贝量与AST/ALT比例呈正相关.结论 动态监测AST/ALT比例和HCV RNA的水平,可用于丙型肝炎的预后估计.

  • 多项指标联合检测对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诊断治疗中的观察分析

    作者:朱武;刘玉泉;谢万华;张群;崔翔

    目的 探讨肝纤维化四项与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比值、乙型肝炎病毒(HBV)DNA指标联合检测对乙型肝炎(简称乙肝)后肝硬化诊断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在该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30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同时选择80例单纯慢性乙肝为对照组,检测其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蛋白(PⅢNP)、Ⅳ型胶原蛋白(Ⅳ-Col)、层黏连蛋白(LN)、AST/ALT比值及乙肝DNA(HBV-DNA)指标水平.结果 (1)乙肝后肝硬化血清中HA、Ⅳ-Col、PⅢNP 、LN明显高于单纯慢性乙肝组(P<0.01).(2)肝纤维化四项指标在乙肝后肝硬化血清中HBV DNA>106copy/mL组中除LN外,其他指标水平明显高于乙肝后肝硬化血清中HBV DNA在103~105copy/mL组和HBV DNA<103copy/mL组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HBV DNA 103~105copy/mL和HBV DNA<103copy/mL两组间肝纤维化四项指标升高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肝纤维化四项指标水平在AST/ALT>2、12时为(785.2±216.4)μg/L,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Ⅳ-Col升高水平在AST/ALT>2[(598.2±158.6)μg/L]和AST/ALT<1[(438.7±146.1)μg/L]组间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PⅢNP和LN升高的水平在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检测肝纤维化四项与AST/ALT比值、HBV DNA有利于临床对乙肝后肝硬化患者病程的监测,同时为临床对乙肝后肝硬化患者的抗病毒和抗纤维化治疗及疗效的判定提供实验室依据.

  • 肝硬化PLT计数与AST/ALT比值的关联性

    作者:胡宏章;张焕强;唐虹;王军荐;姜桂容;车辉娟;严薛丹

    目的 探讨肝硬化PLT计数与AST/ALT比值的关系.方法 分析96例肝硬化患者PLT计数与AST/ALT比值的相关性,应用Fisher逐步判别分析比较单独及联合应用二者对患者预后预测的准确性.同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对其在肝硬化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价.结果 PLT计数与AST/ALT比值呈显著负相关(r=-0.86,P<0.01),ROC曲线下1/PLT与AST/ALT的面积分别为0.78、0.81,ROC曲线下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5.23,P=0.47);PLT计数与AST/ALT比值对预后预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分别为 61.1%、67.6%、71.9%;63.1%、69.8%、72.8%,联合应用二者后其特异性和准确率可分别提高至75.8%、79.8%.结论 PLT计数与AST/ALT比值存在密切相关,联合应用二者对于准确判断病情、估计预后有参考价值.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