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荧光定量PCR诊断66例肾结核的临床价值探讨

    作者:袁美琴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PCR诊断肾结核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66例疑为肾结核患者使用荧光定量PCR诊断作为观察组,把同时期1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荧光定量PCR诊断.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尿中结核分枝杆菌的检出率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荧光定量PCR应用于诊断肾结核效果显著,能够提高尿中结核分枝杆菌的阳性检测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后腹腔镜和开放手术切除患者无功能结核肾的比较研究

    作者:邱学德;李志鹏;曹贵华;李泽惠;徐鸿毅;和术臣

    目的 总结后腹腔镜切除无功能结核肾的经验.方法 2006年5月至2009年5月,腹腔镜组23例无功能结核肾患者,男性17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32岁,右侧17例,左侧6例.同期开放手术组21例,男性16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32岁.右侧13例,左侧8例.手术镜体扩张获得操作空间,于Gerota筋膜外分离肾血管后用Hem-o-Lok处理,对肾蒂严重粘连,分离困难者增加一5 mm Trocar,以便分离解剖粘连组织.并于包膜下小心分离患肾.开放手术组按照传统方法施行.比较两种方法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及术后恢复时间等.结果 镜体直接扩张均能获得满意的操作空间,髂嵴上Trocar旁增加的Trocar利于肾蒂周围粘连者的血管解剖分离和处理.腔镜组和开放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失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和镇痛药(盐酸哌替啶)总用量分别为134(108~210)min和111(80~140)min(P<0.05),123(50~300)mL和210(124~430)mL,(P<0.05),9.5(5~17)d和14.5(11~19)d(P<0.05),75(50~100)mg和150(100~200)mg(P<0.05).腔镜组19例术后次日即可下床活动,开放组4例.腔镜组肾出血改为开放手术1例,术后切口感染1例,术后Trocar处出血再次手术1例,肾静脉损伤1例,出血量超过300 mL者1例;开放手术组切口感染1例.两组术后随访3月~3 a未见结核复发或残端综合征者.结论 后腹腔镜镜体直接扩张作操作空间,行无功能结核肾切除是可行的;与开放手术比较,由于其损伤较小,出血较少,术后恢复较快,推荐手术时先选择后腹腔镜肾切除术.

  • 肾病治疗别陷入误区

    作者:袁发焕

    在肾病治疗的误区中,主要是有的患者忽略了原发病的治疗.有一部分疾病如狼疮性肾炎、肾结核、尿路梗阻等,当病变活动时均可引起或加重肾脏损害,使患者被迫进行透析治疗.

  • 警防生殖器结核引起女性不孕

    作者:弓长

    人们对肺结核很熟悉,但对生殖器结核就不一定很了解.不孕症的原因故然很多,亦不能忽视生殖器结核,它与女性不孕有密切关系.有人统计,因结核引起的不孕妇女占5%~10%,高可达19%.得此种病的原因,多因女性曾患过肺结核或其它部位的结核,如肠结核、腹腔或盆腔结核、肾结核等.结核虽然已经治愈了,但结婚后因性生活过频、工作劳累、家务活繁忙,也可能复发,并导致输卵管受结核杆菌侵袭而发病.

  • 肾结核的CT诊断与误诊分析

    作者:徐磊

    目的:对肾结核的CT诊断与误诊原因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我所收治的肾结核患者40例作为研究的对象,采用CT、B超对其进行详细的诊断、检查,对比分析二者的病理组织学的诊断结果,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 CT诊断的结果和病理组织学结果一致,和B超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进行CT诊断的过程中,误诊率是7.50%。结论对肾结核患者进行CT诊断的准确率非常高,该诊断方法可以用作肾结核诊断的主要方法。

  • 以肾结核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播散性结核1例

    作者:王皓;渠倩梅

    患儿,女,7岁,主因"尿频3年,排尿困难20 d"入院.患儿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尿频,7~8次/d,无尿痛、尿急,当地以"泌尿系感染"给抗炎治疗,小便次数减为5~6次/d.入院前8个月,出现肉眼血尿,治疗1月(具体不详)血尿消失.入院前20 d出现尿频加重伴排尿困难,当地以"双肾积水、泌尿系感染"予导尿、膀胱冲洗等治疗不见好转,遂来本院.

  • 彩超对肾结核的诊断价值

    作者:杨启兵;张立群;倪定琴

    目的:探讨彩超对肾结核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2年12月经临床和手术证实为肾结核的40例患者的彩超检查图像,分析彩超检查诊断肾结核的临床价值.结果:40例肾结核患者中,彩超检查符合者33例,诊断准确率为82.5%.结论:采用超声检查诊断肾结核,操作较为简单、无创伤、检出率高,对肾结核的临床诊断和分型判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肾结核患者尿液抗酸杆菌与自然杀伤T细胞的关系

    作者:唐云峰;康永胜;李华强

    目的 探索肾结核患者尿液抗酸杆菌与自然杀伤细胞T(natural killer T cells,NKT)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将54例肾结核患者分为活动期组(n=28)及非活动期组(n=26),并选取20名健康者作为对照;采用多色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NKT细胞百分含量,同法检测NKT胞内细胞因子白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及白介素-12(IL-12)含量;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尿液抗酸杆菌TB-DNA含量,使用ELISA法检测尿液细胞因子IL-4、IFN-γ及IL-12含量.结果 在外周血NKT及其细胞因子、以及尿液细胞因子含量比较方面,均为活动期患者<非活动期患者<健康人;而尿液TB-DNA含量比较显示活动期患者>非活动期患者>健康人,以上任意两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外周血NKT与尿液TB-DNA含量呈显著负相关(r=-0.878,P<0.000 1).结论 肾结核患者NKT细胞功能明显降低,且与是否处于活动期密切相关;反映病灶局部的尿液抗酸杆菌的含量与反映全身免疫功能的NKT细胞数量级功能均有紧密联系.

  • 肾结核72例临床分析

    作者:林芝;黎承杨;潘正故;李成山;李明果;韦艳梅

    目的提高肾结核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肾结核的临床资料,总结其诊治经验.结果尿沉渣涂片找抗酸杆菌和尿PCR-TB DNA阳性率分别为22%和72.2%.72例均接受手术治疗,术后病理均诊断为肾结核.结论泌尿系结核的临床诊断应综合分析,影像学检查及病原学诊断等多种方法,力求寻找更多证据.X线检查应首选静脉肾盂造影和逆行肾盂造影,对两者未能明确诊断者,可选择CT检查.

    关键词: 肾结核 诊断 治疗
  • 去带乙状结肠膀胱扩大术治疗结核性膀胱挛缩11例报告

    作者:谢庆祥;林吓聪;赵力;黄宏伟;谢智明;许伟杰

    目的 评价去带乙状结肠膀胱扩大术治疗结核性膀胱挛缩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因结核性膀胱挛缩行去带乙状结肠膀胱扩大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手术均取得成功,手术时间缩短约1h,围手术期无死亡和严重并发症.术后1年每次尿量达200~372 mL,无排尿困难和尿失禁;肾功能改善,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正常.结论去带乙状结肠膀胱扩大术治疗结核性膀胱挛缩效果满意,操作简便,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 肾结核并膀胱尿路上皮癌1例报道

    作者:肖兆铭;王文瑞;李健;何波;王玥茹;刘汉超;安相臣;刘屹立

    本文对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泌尿外科1例罕见的泌尿系结核合并膀胱尿路上皮癌病例报告如下.1病例报告患者女性,60岁,以“反复尿频、尿急、尿痛2年,肉眼血尿3月”入院.既往患肺结核30余年,未治疗.2年前出现尿频、尿急、尿痛,日排尿8~9次.次均尿量小于200 mL.偶有血尿,无盗汗等结核症状.当地医院诊断“泌尿系感染、慢性膀胱炎”,予抗炎治疗可缓解.3月前尿频加重,伴肉眼血尿.抗炎无效.

  • 肾透明细胞癌合并肾结核1例

    作者:熊虎;马生明;罗游;佘东立;付生军;秦臻;杨立

    肾癌与肾结核均是泌尿外科常见的疾病,但同一肾脏同时并发肾癌和结核的病例在临床上却十分少见[1].以往有文献报道过在确诊肾结核的患者身上意外发现肾癌,但在肾癌根治性肾切除术后发现患肾同时具有肾结核表现的病例鲜见报道[2].现报告临夏州人民医院近期收治1例肾癌患者,在对其进行根治性肾切除术后发现同时合并结核,现分析其临床资料,以进一步加深对本病的了解.

  • 肾结核并双侧全程尿路移行细胞癌1例

    作者:徐奔;张晓春;张骞;金杰

    移行细胞癌是泌尿系统肿瘤常见的病理类型,其中膀胱上皮移行细胞癌约占90%~95%,上尿路移行细胞癌(肾盂癌、输尿管癌)约占5%.双侧上尿路、膀胱全程出现移行细胞癌则较为少见,而肾结核同时合并双侧全程尿路移行细胞癌则更是罕见报道.我院于2011年收治1例,报告如下.

  • 马蹄肾双肾盂输尿管畸形合并结核1例报告

    作者:刘晋峰;姚永军;王云思;郭志强;陈海军;陈晓鹏;胡佩胜;刘俊生;米振国

    1病例资料患者女,23岁.左肾造瘘术后3月余,造瘘口有尿液流出伴尿频2月余于2010年10月12日入院.3月余前左腰背部困痛不适在当地医院诊断为马蹄肾合并左肾积水行左肾造瘘术,术后引流尚可,2月前拔除造瘘管后出现尿频、尿痛,呈进行性加重,造瘘口尿液持续不自主流出,就诊于省人民医院诊断为左肾结核后转入山西结核病研究中心,给予抗痨、抗炎对症治疗后人本院.否认结核病史及其接触史,平素无尿频、尿急、尿痛史,近2月出现尿频.查体:左腰部肾造瘘管口缩小呈孔状,有尿液不自主流出,左上腹部可扪及囊性肿物,压痛与反跳痛阴性.辅助检查:胸部正侧位片示:心肺未见明显异常.IVU示:马蹄肾合并左肾积水,右例双肾盂输尿管畸形.CT示:马蹄肾伴双肾旋转不良,肾外肾盂;左肾低密度影,左侧肾盏积水(结核可能);右侧双肾盂、双输尿管畸形.

  • 肾结核临床诊治新特点

    作者:陈建丰

    我院从1992年来共收治肾结核52例,现对其临床特点及诊治要点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关键词: 肾结核 诊断 治疗
  • 后腹腔镜肾切除术后乙状结肠膀胱扩大术治疗12例晚期肾结核

    作者:艾克拜尔·吾曼尔;倪泽称;张宇;汪清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肾切除术后乙状结肠膀胱扩大术治疗晚期肾结核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2例晚期肾结核患者行后腹腔镜下结核肾切除术,术后3月行乙状结肠膀胱扩大术.结果 12例均成功完成后腹腔镜下肾切除术后乙状结肠膀胱扩大术.术后尿路感染4例,反复肾积水2例,肠梗阻1例,长期带膀胱造瘘1例.结论 后腹腔镜肾切除术后乙状结肠扩大膀胱术是治疗晚期肾结核的有效方法.

  • 肾结核的诊断进展

    作者:徐何;王玉杰

    近年来,随着全球结核病疫情的反弹,肾结核的发病也有所回升.GOW<['1]>报道,西方发达国家结核病发病率13/10万,其中8%~10%肺结核患者可发生肾结核,多见于老年人;而发展中国家发病率400/10万,其中15%~20%肺结核患者可发展为肾结核,青少年或壮年发病率高.大部分肾结核,特别是早期病例,可通过药物治愈,早诊断、早治疗可大大减少失肾率.肾结核临床表现多不典型,常在首诊时被误诊、漏诊.本文就肾结核的临床特征、及其病原学、影像学诊断作一综合阐述.

  • 腹腔镜切除结核性无功能肾15例报告

    作者:王胜军;李勇;汪清;胡岚亭;倪泽称;张宇

    目的 探讨应用后腹腔镜切除无功能结核肾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新疆自治区区人民医院15例肾结核行后腹腔镜下结核肾包膜外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15例均成功完成单纯肾切除.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60~150 min,平均90 min.术中失血量50~250 mL,平均105 mL.术后住院时间4~10 d,平均7 d.术中取出肾脏时有3例肾破裂造成脓液外渗,切口Ⅰ期愈合.随访1~24个月,平均12个月,肾功能正常.结论 后腹腔镜结核肾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 中晚期肾结核59例分析

    作者:罗彬;李正明;李刚;李颂

    目的:探讨中晚期肾结核诊断与治疗。方法对59例中晚期肾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尿查抗酸杆茵、尿PCR-TB-DNA检查和血清PPD-IgG的阳性率分别为46.34%、28.57%和60.00%。超声检查、静脉尿路造影(IVU)和CT检查准确率分别为20.41%、26.79%和71.43%。55例行肾切除术,4例行后腹腔镜肾切除术。结论延误诊断是导致中晚期肾结核发生的重要原因。CT诊断中晚期肾结核的价值优于超声及IVU。对于中晚期肾结核,应在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行肾切除治疗,主张行肾输尿管全切,后腹腔镜肾切除术可作为结核性无功能肾切除的手术方式之一。

    关键词: 肾结核 诊断 治疗
  • 晚期肾结核诊断新特征与治疗分析(附39例报告)

    作者:任选义;黄随富;窦建卫;张树言

    目的 分析肾结核的临床特征,提高晚期肾结核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39例肾结核晚期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腰痛20例,尿路刺激症状12例;尿聚合酶链反应结核菌检查(PCR-TB-DNA)阳性率28.9%;肾CT扫描诊断阳性率70.3%.全部患者手术治疗,18例加行患侧输尿管全长切除术.结论 晚期肾结核临床表现上出现一些新特点.联合应用尿PCR-TB-DNA+IVU+CT检查,能有效的确诊肾结核.晚期结核肾的治疗以手术为主,应切除患肾和尽可能长的患侧输尿管.

498 条记录 22/25 页 « 12...17181920212223242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