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hexarelin预处理对小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朱元杰;张鹏;蔺彩霞;谷靖丽;高雪;曹济民

    目的 研究生长激素释放肽(GHRP)家族成员hexarelin是否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在体情况下结扎C57BL6/J小鼠左侧肾动脉主干2h、松扎0.5h造成急性全肾缺血/再灌注损伤.hexarelin预处理组于结扎肾动脉前2h给予小鼠皮下注射hexarelin(100 μg/kg);单纯肾缺血/再灌注组用生理盐水替代hexarelin;正常对照组仅给予假手术而不结扎肾动脉.肾组织切片TTC染色鉴定肾缺血/再灌注损伤面积.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肾组织微观损伤情况.测定肾组织丙二醛(MDA)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含量以判断氧化应激情况.结果 与单纯肾缺血/再灌注组相比,hexarelin预处理使肾缺血/再灌注损伤面积平均减小约49%(P<0.01);同时,肾缺血/再灌注导致肾组织丙二醛水平升高及总抗氧化能力降低,而hexarelin预处理则可明显改善由缺血/再灌注导致的MDA升高和T-AOC降低. 结论 hexarelin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可能机制可能与降低肾组织氧化应激水平并提高总抗氧化能力有关.

  • 表观遗传学在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侯彦广;刘修恒;王磊;刘洋;王潇

    肾缺血/再灌注(I/R)损伤是急性肾损伤和肾移植的病理基础.近年来随着对肾I/R损伤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表观遗传修饰在肾I/R损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补体C3启动子发生DNA异常甲基化,抑制组蛋白甲基化和乙酰化转移酶具有肾保护作用,微RNA的不同表达与肾损伤和修复有关,长链非编码RNA可作为判断肾I/R损伤和预后的标志物,影响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损伤.未来,深入研究表观遗传修饰与肾I/R损伤发生、发展的关系,可能为肾I/R损伤的预防、诊断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保护肾功能.

  • 中华眼镜蛇毒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机制的实验研究

    作者:任小军;李荣山;王利华;于为民;薛福平

    目的:探讨中华眼镜蛇毒(CCV)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55只,随机分为实验组(25只)、对照组(25只)和假手术组(5只).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腹腔注射0.1%的CCV(0.4 mg/kg)和1ml的生理盐水,12 h后建立肾I/R损伤模型,按处死时间不同又分为5个亚组,每组5只;假手术组单纯分离双肾动脉.按设计时间点留取血清.观察各组血肌酐(Scr)和尿素氮(BUN)、髓过氧化物酶(MPO)、补体C3和C4的变化.结果:肾I/R损伤后,对照组Scr和BUN显著升高,再灌注12 h后达正常值5倍以上,MPO水平上调,补体C3水平先升高后降低,1 h组与假手术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补体C4水平变化不大.经CCV预处理的实验组,Scr、BUN和MPO值明显下降,补体C3水平低于假手术组,C4水平变化不大.结论:CCV预处理可明显减少补体C3和MPO的活化,改善肾功能.

  • 丹参酮ⅡA保护大鼠肾移植术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研究

    作者:陈少秀;张秋芳;何华琼

    目的 观察丹参酮ⅡA对大鼠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肾脏保护性因子Klotho基因和氧化应激对肾功能等的影响,分析其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48只,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丹参酮A组和B组,采用同种异体左肾移植手术.术后丹参酮A、B组分别用5%和10%丹参酮按5mL/kg灌胃治疗7d,假手术组和缺血/再灌注组按5mL/kg体积分别灌服生理盐水.采用RT-PCR法检测肾组织Klotho基因表达,从尾静脉采血测定4组大鼠肾功能:肌酐(Cr)、尿素氮(BUN)、胱抑素C(Cys C)]指标.检测肾组织匀浆中氧化物歧化酶(SOD)、乳酸脱氢酶和血清丙二醛(MDA).结果 丹参酮A组和B组大鼠肾移植术后BUN、Cr、CysC显著降低,肾组织匀浆中MDA降低、SOD提高,Klotho蛋白和lotho-mRNA明显上调,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P <0.05.丹参酮A组和B组组间比较,P>0.05.结论 丹参酮Ⅱ A在肾移植术后可提高SOD活性、抑制MDA的产生,上调Klotho蛋白和lotho-mRNA表达,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而达到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 冬虫夏草提取液对大鼠实验性肾脏缺血/再灌注后VEGF及肾功能影响

    作者:周芳;张梅;李龙珠;刘家军;郭俐宏;李莉

    目的 建立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动物模型,观察冬虫夏草(CS)提取液对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大鼠60只,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组、CSA、B组,手术摘除大鼠右肾,夹闭左动脉45min后再灌注45min,反复3次,建立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动物模型,另设空白对照对照组(n=15),术后CS A、B组采用CS提取液灌胃治疗21d,缺血/再灌注组、对照组灌等量生理盐水.观察各组动物治疗期间活动能力并计算病死率,采用EUSA法测定治疗前后大鼠肾脏组织VEGF及VEGF mRNA表达、血清白介素-8(IL-8)、肌酐(SCr)、胱抑素C(Cys C)及尿素氮(BUN)水平.结果 CSA、B组病死率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肾脏组织VEGF及VEGF mRNA表达均上调,血清IL-8、SCr、Cys C及BUN明显下降,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间各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CS可以上调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VEGF,促进血管新生及肾功能恢复,减轻肾脏血管内皮炎症反应,清除血清Cys C、Cr、BUN进而改善肾功能,对大鼠实验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 改构型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胡文娟;黄巨恩;李校堃;肖健

    目的 探讨改构型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modified aFGF,MaFGF)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即假手术组、模型组、MaFGF 1组(8 μg·kg-1)和MaFGF 2组(16 μg·kg-1),每组8只.以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为模型,通过光、电镜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MaFGF能明显减轻肾组织水肿、间质浸润以及肾小管扩张与破坏,电镜下见肾小管上皮细胞内细胞器(微绒毛、线粒体、溶酶体等)损伤较轻或基本正常.结论 MaFGF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JNK抑制剂保护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及其分子机制

    作者:姬怀雪;王艳;邢淑华

    肾脏对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c reperfusion injury,IRI)较敏感,在相关手术中易发生不同程度的再灌注损伤,可能与细胞凋亡及JNK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1,2].

  • 超声造影评价右美托咪定对兔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微循环灌注的影响

    作者:斯妍娜;韩流;张媛;陈利海;徐亚杰;孙凡;潘笑笑;曾令清;鲍红光

    目的:应用超声造影定量分析技术评价右美托咪定(DEX)对兔肾缺血/再灌注(I/R)损伤时微循环灌注的影响。方法新西兰家兔24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8只):对照组、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组)和右美托咪定组(DEX组)。I/R组和DEX组切除右肾建立左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DEX组在肾缺血前30 min腹腔注射10μg/kg右美托咪定。再灌注24 h后,测定肾脏大小和肾血流阻力(RI),超声造影观察肾皮质灌注,时间-强度曲线定量分析达峰时间(TTP)、峰值强度(PSI)、曲线上升斜率(Grad)和曲线下面积(AUC)。取肾脏观察病理改变。结果与对照组比较,I/R组和DEX组肾大小和病理改变明显,RI增高, TTP延长,PSI和Grad降低,AUC显著增加(P<0.05);与I/R组比较,DEX组肾大小和病理改变明显改善,RI降低,TTP缩短, PSI和Grad增高,AUC减少(P<0.05)。结论超声造影结合时间-强度曲线参数能动态定量分析右美托咪定改善兔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的微循环灌注。

  • 汉黄芩苷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肾功能及NF-kB/iNOS/NO通路的影响

    作者:叶圣荣;施琳琦;李丹;王雪雅;周兴辉

    目的 观察汉黄芩苷对肾缺血/再灌注(I/R)损伤大鼠肾功能及对NF-kB/iNOS/NO通路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 方法 制备肾I/R模型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乌司他丁组及汉黄芩苷低(5 mq/kq)、中(25 mq/kq)、高(75 mq/kq)剂量组,模型组及假手术组给予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灌胃. 再灌注后24 h,检测各组大鼠肾功能,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学变化,试剂盒检测肾组织中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还原性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含量及一氧化氮(NO)水平,蛋白印迹(WB)法检测肾组织中NF-kB表达情况. 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肾功能显著下降,血液中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含量显著升高,肾组织出现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脱落、小管腔坏死等病理变化, 组织病理评分明显升高,CAT、SOD、GSH活性显著下降,MDA含量显著升高,NF-kb蛋白核转移水平明显增加,iNOS活性、NO水平显著增高;与模型组比较,汉黄芩苷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肾功能均明显恢复,肾组织病理变化均显著改善,组织病理评分显著降低,CAT、SOD、GSH活性显著升高,MDA含量显著下降,NF-kb蛋白核转移水平明显减少,iNOS活性、NO水平显著降低, 均呈剂量依赖效应(均P<0.05). 结论 汉黄芩苷具有提高肾功能,保护缺血/再灌注所致肾损伤的功能,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反应和NF-kB/iNOS /NO通路的激活而实现.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