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中老年人复视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作者:崔瑞;马云峰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复视的病因及治疗效果.方法:对28例以复视首诊的中老年患者进行视力、眼位、眼肌运动及复视检查,并进行血生化检查和影像学诊断,明确病因,给予药物治疗及对症处理.结果:28例患者中血管性疾病17例,占60.72%;内分泌疾病7例,占25.00%;胸腺瘤3例,占10.71%;原因不明1例,占3.57%.治疗后25例复视消失,1例复视距离明显缩小,可佩戴三棱镜矫正,1例复发,1例无变化.结论:中老年复视患者针对病因,经保守治疗和对症治疗,可获得有效治疗效果.

  • ICU应用罗伊适应模式护理1例重症肌无力患者

    作者:梁立雪

    2007年7月至2008年5月,笔者在Queen Elizabeth医院实习过程中应用罗伊适应模式护理1例重症肌无力患者.重症肌无力是由乙酰胆碱受体抗体介导的,针对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受体的自身免疫性疾病[1].发病常从一组肌肉开始,首发症状为眼睑下垂和复视等[2],病情发展到肌无力危象时可累及呼吸肌而不能维持正常通气功能,危及生命,此时常收ICU治疗.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神经内科40例复视患者诊疗体会

    作者:吴平;全亚萍;陈顺中

    复视是由于一个物象落在分开过大的视网膜非对应点上,视网膜上不对称的刺激在视中枢引起两个影像的冲动,而出现真像和假象.临床上以双眼复视多见,病因可分为神经源性、肌源性、机械性等.笔者将我科40例主要表现复视的患者病因总结如下.

  • 后天麻痹性斜视的病因分析

    作者:周丽君;王怡

    目的 分析后天麻痹性斜视的常见病因.方法 对75 例复视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复视的病因,各年龄组的病因特点,受累眼外肌的分布情况.结果 75例患者主要病因依次是颅脑外伤、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结论 后天麻痹性斜视病因复杂,从受累部位来看,外展神经占首位,且不同年龄的致病原因不同.

  • 分开麻痹的临床特点及疗效评价

    作者:薛彩虹;陈丽萍;张伟;李月平;郭雅图

    目的 通过对分开麻痹临床特点的分析,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并评价非手术和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研究.连续收集2014年9月至2016年1月在天津市眼科医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11例分开麻痹患者完整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资料、神经科会诊以及治疗前后眼位、眼球运动、斜视度、双眼视觉状态、AC/A、复视像检查,通过随访进行疗效评价.所有患者随访3~18个月,平均6.9个月.结果 研究中1例患者有Miller-Fisher综合征病史,3例有高血压病史,1例有安眠类药物摄入史.11例患者均表现为看远同侧复视,急性起病,神经科会诊及头颅MRI、CT正常,均伴有屈光不正.治疗前斜视度数5m:+25△~+55△,33 cm:+8△~+40△;双眼外转落后1~3 mm;AC/A为2.0 ~4.0,平均2.9.10例行手术治疗,1例屈光矫正基础上加配三棱镜,其中外直肌手术缩短量为4.0~7.5 mm、内直肌后徙量为4.0 mm.末次随访时复视均消失,斜视度数5m:-4△~ +12△,33 cm:-8△ ~ +8△;双眼外转落后0~2 mm;AC/A为1.3~4.0,平均2.6.结论 分开麻痹具有视远内斜视度数大、同侧复视的临床特点,外直肌加强手术对改善复视及内斜视具有较好的疗效.

  • 复方樟柳碱在中老年眼肌麻痹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裘项旭;胡美君;池珍儿

    目的 观察复方樟柳碱治疗中老年眼肌麻痹的效果,旨在寻找其治疗的有效手段.方法 将52例(52眼)自2006年1月至2007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眼肌麻痹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成复方樟柳碱组27例,扩血管药物对照组25例.复方樟柳碱组:复方樟柳碱2 mL患侧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每天1次,每疗程14 d,可连续注射4个疗程;对照组:采用激素、血管扩张剂治疗14~60 d.全部患者同时给予大剂量VitC、VitB1、VitB12及能量合剂.结果 复方樟柳碱组总有效率85.2%;对照组总有效率52.0%.2组比较结果 显示:复方樟柳碱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6.71,P<0.01).结论 复方樟柳碱治疗中老年眼肌麻痹疗效显著,治疗方便,而且是较理想的治疗手段.

  • 眼肌型重症肌无力误诊1例

    作者:房学军;徐春香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32岁,因无明显原因复视2d来我院就诊,诊断为“左眼外直肌不全麻痹”,头部CT、内分泌科等检查无异常。给予能量合剂、维生素类等神经营养剂治疗,未见好转,2wk后转入我院眼肌门诊。检查:视力双眼1.0,33cm角膜映光OS内斜20°,交替遮盖OU内→正,单眼遮与不遮:OD注视,OS内斜20°;OS注视,OD内斜30°。眼球运动:左眼外转欠4mm,复视像及同视机检查均符合左眼外直肌不全麻痹体征,患者自述除复视外无其他任何不适,同前诊断,仍用上述药物及静脉输入青霉素、氟美松,2wk后复视稍见好转,但斜视角不稳定,因此,试探性给患者行新斯的明实验,结果表明阳性,即修正诊断: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纠正治疗,给予抗胆碱脂酶药物及强的松等药物治疗,症状与体征明显好转,0.5mo后基本痊愈。

  • 静止期甲状腺相关眼病患者眼外肌病变的手术治疗

    作者:张伟;赵堪兴;郭新;杜翠琴;马惠芝;朱丽娜

    目的探讨静止期甲状腺相关眼病(TAO)患者眼外肌病变的手术治疗时机、方法和效果.方法通过行被动牵拉试验,对12例静止期TAO患者牵拉作用明显的眼外肌施行后退术或悬吊术,手术前后检查眼位、眼球运动、双眼视等情况.结果11例患者症状均有明显改善,复视消失,眼球运动各方向到位,4例立体视恢复或改善,1例患者原在位复视消失,眼球运动有改善,但向某方向运动时仍有一定程度的限制.结论对静止期TAO患者眼外肌病变行手术治疗可有效消除复视、改善眼球运动.手术方法为解除限制性因素,退后或悬吊病变眼外肌.

  • 海绵窦慢性非特异性炎症致外展神经麻痹一例

    作者:钱诚;魏世辉;范珂;黄厚斌;邱怀雨

    患者,男,43岁。因复视伴歪头视物2年,加重3个月来解放军总医院就诊。患者自2008年12月以来无明显诱因出现复视伴歪头视物,向左侧看时症状加重,无眼痛等症状。曾于外院诊断为“左眼外展神经麻痹(原因不详)”,接受肌酐、维生素B、鼠神经生长因子等药物治疗,具体诊疗方案不详,病情无明显好转。2011年1月起歪头视物症状加重,于2011年4月人住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内科治疗,给予静脉滴注甲基泼尼松龙琥珀酸钠,每日1000 mg,每隔3天剂量减半,减量至120 mg续用3d后改为口服泼尼松片,每日60 mg,每隔3天剂量减半,减量至15 mg后维持3d停用。

  • 眼眶骨折的手术时机与疗效分析

    作者:卜战云;柴昌;郑嵩山

    眶壁和眶缘的骨折可引起眶内软组织嵌顿在骨折处或疝入到鼻窦内,造成眼球内陷或移位、眼球运动障碍和复视,严重者还可引起眶下神经损伤、感觉丧失、局部麻木等不适[1].若得不到及时治疗,可严重影响视力和面容美观.本研究探讨眼眶骨折的手术时机及治疗效果.

  • 复方樟柳碱Ⅱ号治疗眼肌麻痹49例临床分析

    作者:潘敏敏;张孝茹;赵晓婷

    后天性眼肌麻痹由外伤、感染、炎症、血循环障碍、肿瘤及退行性变等引起,多为神经源性.目前多采用皮质激素、B族维生素及扩血管药物治疗,疗效欠佳.1992~2000年我们用复方樟柳碱Ⅱ号治疗眼肌麻痹49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 眼眶爆裂性骨折修复术对复视和眼球运动障碍的改善效果

    作者:郭俊儿

    目的 探讨眼眶壁骨折修复术对患者复视及眼球运动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汾阳医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行眶壁修复术及填充术的眼眶壁骨折患者46例,分别测量其治疗前及治疗后1、3、6个月眼球突出度、视力情况及眼球运动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切口愈合良好,且无感染和排异等不良反应发生.随访6个月发现,患者眼球突度治愈率为60.87%(28/46).治疗后复视情况改善良好,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1.29,P<0.05),随访1、3、6个月的总改善率分别为84.8%、89.1%和95.7%;手术前后患者眼球运动障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5.62,P<0.05),随访1、3、6个月的总改善率分别为87.0%、91.3%和97.8%.结论 对眼眶壁骨折患者采用眼眶壁骨折修复术可以有效改善复视,改善眼球运动功能障碍,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以复视为首发症状的脑干梗死误诊1例分析

    作者:肖成平

    患者男,56岁,住院号16238,病案号04074674.因头晕、视物成双2 d于2004年7月2日收住眼科.以往有明确的高血压病史3年,血压波动在160/100 mmHg,否认糖尿病、重症肌无力病史.1 d前在其他医院颅脑CT检查无明显异常.眼科情况:双眼视力5.0,外眼(-),角膜透明,KP(-),前房2 mm,虹膜(-),瞳孔3 mm,光反射灵敏,晶状体、玻璃体无浑浊,眼底、眼压正常,眼球运动正常.眼球外转受限而内视.辅助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正常,ECG正常.

    关键词: 脑干梗死 复视 误诊
  • 单纯性眶壁爆裂骨折的临床分析

    作者:许雯;赵传亮;金玲;葛荣明

    目的:探讨单纯性眼眶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单纯性爆裂性眼眶骨折患者的CT影像学资料,分析骨折的部位、程度、形态及特点.16例眶壁骨折患者中,2例保守治疗,11例行鼻内镜下眶壁骨折修复术,3例行鼻内镜联合上颌窦根治手术.结果:16例复视患者中,13例治愈,3例好转;11例眼球内陷患者中,10例治愈,1例欠矫;15例眼球运动障碍患者中,13例眼球运动完全正常,2例眼球运动基本正常.患者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无并发症发生.结论:CT扫描对单纯性眶壁爆裂骨折的诊断有重要价值,鼻内镜联合上颌窦根治手术是治疗眶壁骨折的有效方法.

  • 颈动脉炎致左眼痛及复视1例

    作者:张庶;杨泽卫;黄宇

    患者,男,30岁.因左眼痛、复视,伴左面部麻木,头痛20余天于2004年2月2日收住我科.体检:双上颌窦、筛窦区明显压痛.CT提示:慢性双上颌窦炎、筛窦炎;头颅、垂体及眼眶等未见异常.眼科会诊意见:鼻窦炎症侵袭眼眶,眼肌受累致眼痛、复视.2月5日在局部麻醉鼻内镜下行双上颌窦自然口扩大、筛窦开放术,手术满意.术后经积极抗感染、对症支持治疗,并反复鼻内镜下换药,患者鼻窦、鼻腔引流良好,而左眼痛、复视好转不明显.术后第8天,患者诉左眼痛、复视及左面部麻木加重,且出现左侧头痛.体检:双上颌窦、筛窦区无压痛,而左颈动脉呈条索状增粗、变硬,颈动脉区压痛明显;眼底检查示眼底动脉扩大和局部渗出性水肿.诊断:颈动脉炎.经血塞通、地塞米松、鲁南贝特、尼群地平等治疗,第2天上述症状明显好转,第4天基本消除,第7天完全缓解出院.

    关键词: 颈动脉炎 眼痛 复视
  • 128例眶-上颌骨-颧骨复合骨折的临床分析

    作者:蒋海;陈红;汤炜

    目的:讨论眶-上颌骨-颧骨(orbital maxillary zygoma,OMZ)复合骨折的特点,以及治疗方法的选择,总结影响OMZ骨折疗效的因素.方法:对华西口腔医院1989年以来收治的128例OMZ骨折进行临床回顾性研究.结果:128例眶-上颌骨-颧骨复合性骨折中,25.8%伴有眶部并发症,对症处理后症状大多消失,8例复视患者眶底或眶周行自体骨整复或Medicon种植体整复,症状消失.83例采用微型夹板坚强内固定,其中4例采用可吸收小夹板.11例陈旧性骨折采用正颌外科技术恢复其面形及咬(牙合)功能.结论:OMZ骨折应早期复位、坚强内固定,恰当的软组织处理等是影响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

  • 读 片 窗

    作者:袁涛;全冠民;杨丽

    患者 男,13岁.头痛5天,复视、呕吐3天.体检:神经生理正常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CT平扫:中颅凹右侧颞叶底部见一大小约5.8 cm×5.2 cm×5.0 cm囊实性病变,边缘清楚.实性部分位于肿物的内后部,大小约3.1 cm×2.3 cm×2.9 cm,CT值39 HU左右,实性部分内后缘见弧形条状钙化密度影.邻近骨质未见破坏、增生及变形.

  • 中老年人复视的临床分析

    作者:肖琼

    目的探讨中老年复视的诊断方法及临床表现.方法使用红镜片复像分析,同视机、CT或MRI等进行检查.结果中老年复视多见于50岁以上,病因多为脑血管疾患,以双眼复视为主,单眼视物清晰,有代偿头位和眼球运动障碍.结论复像分析和同视机检查可确定复像性质、斜视度数及作出正确诊断.

    关键词: 复视 复像分析 诊断
  • 眼科手术后斜视和复视的临床相关处理分析

    作者:孙霞;孙军

    目的:对眼科手术后继发的斜视和复视的临床相关处理方式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取2007年至2011年之间,我院诊治的眼科手术后继发斜视的患者158例(158眼),男94例(94眼),女64例(64眼);患者年龄为11-89岁,平均年龄(60.1±19.3)岁.经病史查询,所有患者于术前都没有斜视及复视病史.对患者的裸眼及矫正视力、眼前节和视网膜进行常规检查.对患者5cm及33cm的注视眼位进行检查.使用三棱镜加交替遮盖法对患者斜视度数进行测定.结果:所有患者在眼科手术后的1个月内都出现了各种程度的眼球运动障碍及原在位眼球偏斜和.其中60例为视网膜脱离手术后患者,50例为白内障摘除手术后患者,16例为抗青光眼手术后患者,22例为眼眶手术后患者,10例为眼表和外眼手术后患者.出现复视症状的患者人数为122例,通过代偿头位法减轻或消除了其中42例患者的复视症状.结论:在实施手术前,眼科手术医疗人员应对患者的眼球运动情况以及眼位有充分的认识.在诊治合并隐斜视及继发性斜视等高危手术之前,应做好充分、必要的手术准备,还应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手术危险性等相关内容的说明.

  • 针刺治疗复视的Meta分析

    作者:丁亚鹏;张君;李澎

    采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针刺治疗复视的疗效.方法:检索PubMed,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数据库建库及2017年发表的文献,纳入以针刺、针灸、耳针、头皮针、杨花针或针刺+其他治疗复视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 Man 5.3软件对数据进行评价.结果:共检索文件307篇文献,纳入73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针刺治疗或针刺+其他治疗对比其他治疗的有效率:OR =7.42%,95% CI(4.38,12.57),P<0.00001,具有统计学意义;针刺+常规治疗对比常规治疗的有效率:OR =7.63,95%CI(3.51,16.61),P<0.00001,具有统计学意义;针刺+复康治疗对比单纯康复治疗的有效率:OR =6.04,95%CI(1.88,19.37),P=0.003,具有统计学意义.漏斗图结果显示,图上分布白点基本呈对称性,不存在明显的发表偏倚.结论:针刺治疗复视较其他治疗具有显著优势,但仍需大样本、更规范的试验统计,以明确临床疗效.

343 条记录 14/18 页 « 12...10111213141516171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