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红花注射液联合西洛他唑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作者:江威;李国良

    目的 探讨红花注射液联合西洛他唑片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3月—2015年3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接受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82例,根据治疗方案的差别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口服西洛他唑片,100 mg/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红花注射液,15 mL加入到10%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1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2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血清学指标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0.49%、97.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血红素氧合酶1(HO1)和N末端脑钠肽原(NT-proBNP)水平明显降低,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明显增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明显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NIHSS评分的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红花注射液联合西洛他唑片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神经功能,调节血清学指标,安全性较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作者:汪传香;丁砚兵

    目的 探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湖北省中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第1天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300 mg、阿托伐他汀钙片40 mg、硫酸氢氯吡格雷片300 mg;从第2天起剂量调整为: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1次/d,阿托伐他汀钙片40 mg,1次/晚,硫酸氢氯吡格雷片75 mg,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在发病后48 h内开始给药,25 mg/次,2次/d,滴注时间不少于50 min,两次用药间隔时间控制在6 h左右.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梗死灶体积.对出院患者进行病情跟踪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8.00%、92.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14 d后,两组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14 d后,两组梗死灶体积均显著减小,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梗死灶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8.00%、6.0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降低NIHSS评分,减小梗死灶体积,安全性较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不同梗死部位的预后分析

    作者:张海燕;李新

    目的:分析不同梗死部位的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患者的NIHSS评分及其90 d预后评估,旨在建立一种早期、客观、准确的评价各型TOBS预后的新方法.方法:将63例TOBS患者根据MRI分为幕上、幕下及幕上下均受累3组,记录其入院NIHSS评分,90 d后进行mRS评分,对其预后行统计分析.结果:MRI显示幕上下脑组织皆受累或幕下脑干、小脑受累, 且NIHSS评分高者,预后差,mRS评分为4~6分,但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单纯幕上受累,NIHSS评分相对较低 ,预后较好,mRS评分为0~3分.NIHHS评分和mRS评分高度相关(r=0.891).结论:MRI表现及NIHSS评分可做为评价不同部位TOBS预后生存状态的客观指标,为临床医生提供一个可靠的预后评估.

  • 脑梗死复发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急性期变化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亚丹;吴迪

    目的:探讨脑梗死复发患者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急性期的水平改变与临床神经功能预后的关系,为脑梗死的病情评估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1月1日~2016年1月1日在天津市环湖医院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31例,测定其发病24小时内血清hs-CRP水平,并设立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为正常对照组;统计分析不同组别患者血清中hs-CRP水平的差异。结果血清hs-CRP水平在复发组(18.87±10.52)mg/L和初发组(12.41±7.56)mg/L分别与对照组(1.98±2.17)mg/L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与初发组比较hs-CRP水平,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不同神经功能缺损患者各组之间血清hs-CR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血清hs-CRP水平与NIHSS评分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r=0.77,P<0.05)。结论脑梗死复发患者具有更高的血清hs-CRP水平;神经功能损伤越重,患者hs-CRP水平越高。血清hs-CRP水平可以反应患者脑梗死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测临床预后情况。

  • 羟乙基淀粉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卒中的疗效观察

    作者:陈丽;张志明

    目的:探讨羟乙基淀粉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卒中的疗效.方法:将100例进展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羟乙基淀粉和依达拉奉治疗,均连续治疗14d.在治疗前后对2组患者治疗进行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BI)评分,并观察2组的不良反应.结果:2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治疗组治疗后的BI评分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2组间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羟乙基淀粉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脑卒中的疗效确切,没有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 急性脑梗塞临床规范治疗探讨

    作者:丁桂荣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塞临床规范治疗。方法:将2012年1月-2014年1月间我院接诊的10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按照接诊顺序的单双号均分为两组,对单号组患者进行规范治疗(观察组),对双号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ationalInstitutesofHealthStroke,NIHSS)、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PittsburghComaScale,GCS)、日常生活行为能力Barthel指数、院内并发症发生率、院内病死率、平均住院费用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NIHSS评分为(7.93±2.01),GCS评分为(13.28±0.51),Barthel指数为(92.46±5.71),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各项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院内并发症发生率、院内病死率及平均住院费分别为6.00%、2.00%、(9849.16±468.42)元,对照组患者的以上指标分别为20.00%、10.00%、(12183.04±367.15)元,前者明显更具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脑梗塞患者来讲,采用临床规范治疗不仅可以有效改善其NIHSS评分、GCS评分、Barthel指数,而且还能降低院内并发症发生率、院内病死率及平均住院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126例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预后观察

    作者:周建阳

    目的:观察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预后情况.方法:将收治的12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患者家属要求以及患者的病情,将其分为2组,即:A组予以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58例,B组予以保守治疗-68例,治疗后根据NIHSS评分判定疗效.结果:治疗后,与A组比较,B组的NIHSS评分增加明显,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同组比较,与治疗前比较,A组、B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均降低明显,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B组有效率比较,A组有效率升高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治疗可有效提高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疗效,预后较好,但临床应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适宜的治疗措施.

  • 非酒精性脂肪肝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

    作者:包婷;柴守华;张征民;贺万彬;谢炳玓

    因人们饮食习惯的改变,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发病率逐步增高,NAFLD在西方国家普通人群中患病率为10%~24%,我国上海成人NAFLD患病率高达15%[1].因NAFLD常伴有脂肪代谢和糖代谢紊乱,现有多个前瞻性研究结果证实NAFLD可预测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病的发生,并成为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病的高危人群[2-4].

  • 基于NIHSS评分的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和平衡能力的影响

    作者:潘金梦

    目的 探讨基于NIHSS评分的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和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77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NIHSS评分的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运动功能和平衡能力.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运动能力(FM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Berg平衡量表(BBS)平衡能力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脑梗死患者应用基于NIHSS评分的康复护理,可根据患者神经功能障碍水平实施不同康复护理,进而快速促进患儿运动和平衡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基于NIHSS评分的分组护理在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於春芳

    目的 探讨基于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分组护理在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对其日常生活能力和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6例,随机将其等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NIHSS评分的分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并发症发生率、生存质量及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两组NIHSS评分均较干预前低(P<0.05),Barthel指数评分较干预前高(P<0.05),且观察组NIHSS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Barthel指数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干预后两组健康调查简表(SF-36)各维度评分均较干预前高(P<0.05),且观察组均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治疗患者实施基于NIHSS评分的分组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与生存质量,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 GCS评分与NIHSS评分在脑梗死急诊溶栓后出血的预测价值

    作者:陈连珍;陈明玉;敖春暖;许翠莲

    目的:评估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与Glasgow昏迷评定量表(GCS)评分在预测脑梗死急诊溶栓后出血的护理价值.方法:选择我院69例接受急诊溶栓治疗的脑梗死患者,依据溶栓后有无脑出血将患者分为出血组24例和未出血组45例.两组均按照指南予以静脉溶栓,比较两组溶栓前后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血小板(PLT)、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NIH-SS评分和GCS评分.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与脑梗死急诊溶栓后出血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与溶栓前相比,溶栓后两组的SBP、DBP、PT、INR及GCS评分均增加,NIHSS评分减少(P<0.05),而HR及PLT均无显著变化(P>0.05).与未出血组相比,出血组患者溶栓前的SBP、DBP及NIHSS评分显著较高,GCS评分显著较低(P<0.05),而HR,PT,INR及PLT均无显著差异(P>0.05);出血组患者溶栓后的NIHSS评分较高、GCS评分较低(P<0.05),但SBP,DBP,HR,PLT,PT及INR均无显著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IHSS评分及GCS评分是脑梗死急诊溶栓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NIHSS评分及GCS评分能有效预测脑梗死急诊溶栓后出血的危险性,为临床护理提供预警.

  • 舒血宁注射液联合奥拉西坦对脑梗死患者NIHSS评分及血清SF、vWF水平变化的影响

    作者:王洁;涂明轩

    目的 探究舒血宁注射液联合奥拉西坦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及血清铁蛋白(SF)、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8月至2017年3月某院急性脑梗死患者86例,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舒血宁注射液治疗,试验组予以舒血宁注射液+奥拉西坦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观察统计两组治疗效果,并对比治疗前、疗程结束后两组NIHSS评分及血清SF、vWF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90.70%(39/43)VS 72.09%(3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NIHSS评分、血清SF、vWF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治疗后试验组NIHSS评分、血清SF水平较低,血清vWF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梗死患者予以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同时,加用奥拉西坦治疗,可明显降低患者血清SF水平,提高血清vWF水平,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 缺血修饰蛋白与急性脑梗死 NIHSS 评分的临床研究

    作者:苏宏图;张春荣;石小晶;杨文军;王帅;李霜梅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缺血修饰蛋白( IMA)水平与NIHSS评分的相关性变化规律,以达到IMA可作为急性脑梗死病情的评估指标。方法选择发病24h急性脑梗死患者341例。按照NIHSS评分分为三组,分别为0~8分组(129例);9~16分组(112例);16~24分组(100例)。选取同期本院体检的对照组60例。运用ACB比色法测定血清 IMA。结果发病24h的急性脑梗死患者,NIHSS评分在0~8分组、9~16分组,17~24分组,IMA有显著差异( P<0.01),发病24h的急性脑梗死组血清IMA水平与NIHSS评分呈线性正相关( P<0.01)。结论急性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MA水平均高于健康人,IMA可以作为脑组织缺血敏感的非特异性生化指标,并且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MA水平随NIHSS评分增高而增高。可能作为辅助手段预测病情进展。

  • 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减低与急性脑卒中

    作者:李辉;杜晓莉;杨颖慧;王文远;王肖肖;许蕾

    目的 探讨在急性脑卒中患者中,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减低与卒中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5年5月至2015年10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住院,首次发病,且发病在7d内的急性脑卒中患者(脑梗死或脑出血)82例为急性脑卒中组和同期住院的非脑卒中患者36例为对照组.采集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抽空腹血测定T3,行NIHSS评分.比较T3在两组中的差异,并分析T3和年龄,发病天数及NIHSS评分之间的关系.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18例,急性脑卒中82例(其中脑梗死患者72例,脑出血10例),对照组36例(其中眩晕11例,帕金森病4例,多发性神经炎18例,癫痫3例).①T3减低在急性脑卒中组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4.2% vs 5.6%,P<0.05);②T3减低在中老年组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青年组(P<0.05);③平均发病天数在T3减低组和T3正常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3.3h vs 52.17h,P>0.05);④T3减低在中-重度脑卒中(NIHSS≥8分)组的发生率显著高于轻度脑卒中组(NIHSS<8分)(18.03% vs 42.86%,P<0.05);⑤T3减低组的平均NIHSS评分显著高于T3正常组(8.65 vs 4.48,P<0.05),且T3与NIHSS评分呈负的线性相关(B=-3.222,P<0.05).结论 T3减低发生于脑卒中急性期,多见于老年和中-重度脑卒中患者.T3越低,则NIHSS评分越高,神经功能受损程度越重,推测预后可能越差.

  • 载脂蛋白CⅡ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的动态变化及意义

    作者:徐玉;李林芳;谷建芳;王雪笠;王丽;王静;冯连元;郑华城

    目的 探讨载脂蛋白CⅡ(ApoCⅡ)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的动态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取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脑梗死组,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对照组血清中ApoCⅡ含量以及脑梗死组患者发病第1、7、14天血清中ApoCⅡ含量的变化,并在每个时间点对脑梗死组患者进行NIHSS评分.结果 每个时间点脑梗死组ApoCⅡ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脑梗死组发病初期血清ApoCⅡ含量高,随着病情的恢复,脑梗死组血清ApoCⅡ含量呈逐渐降低的趋势.脑梗死组ApoCⅡ水平与NIHSS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83,P<0.00).结论 ApoCⅡ水平异常与急性脑梗死发生密切相关,并与急性脑梗死病情严重程度存在着明显的相关性,监测其水平变化对于脑梗死的预防、病情改善有重要意义.

  • NIHSS评分对急性脑梗死颅内大动脉闭塞的预测价值

    作者:许晓敬;贾阳娟;韩凝;余叶菁;王建华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NIHSS评分与大动脉闭塞之间的关系,并分析该评分对动脉闭塞是否具有预测价值。方法前瞻性登记急性脑梗死患者211例,其中178例符合入组标准。依据头颅MRA判定大动脉是否闭塞,将患者分为动脉闭塞组及非动脉闭塞组,并应用NIHSS评分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验证NIHSS 评分预测动脉闭塞的有效性并确定其佳截断点。结果头颅MRA显示,动脉闭塞组35例(19.66%),NIHSS评分中位数为3(IQR 2-10),非动脉闭塞组143例(80.34%),NIHSS评分中位数为2(IQR 1-4),动脉闭塞组NIHSS评分明显高于非动脉闭塞组(P<0.05)。ROC曲线结果提示,NIHSS评分预测动脉闭塞的有效性在临床评估时间<6h时较高,曲线下面积为0.829(P<0.05),NIHSS评分佳截断点为7.5(灵敏度83.3%,特异度95.0%)。临床评估时间超过6h时,NIHSS评分的预测价值下降(P>0.05)。结论 NIHSS评分预测急性脑梗死颅内大动脉闭塞的有效性呈时间依赖性,临床评估时间在发病6h内预测价值较高,随着评估时间的延长而降低。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甲状腺素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作者:程业东;孟玉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甲状腺素水平与ACI的临床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无甲状腺疾病史的首次发生ACI患者的病例资料,按血清甲状腺素水平(T3、T4、TSH)和临床特点,血液检验指标分类及分析,并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估.结果 低T3组患者血清T3值0.65±0.17nmol·L-1低于正常组血清T3值1.34±0.28nmol·L-1(P<0.01);T4、TSH值两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低T3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明显高于正常T3组(P<0.01),血清T3水平与入院时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呈负相关.低T3组临床神经功能改善程度明显低于正常T3组(P<0.01).结论 血清低于T3水平与ACI的临床严重程度及临床神经功能改善程度具有相关性,严重低T3水平可能是ACI患者神经功能短期预后的一个预测因素.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水平与病情程度相关性研究

    作者:田新英;郭承达

    目的:测定急性脑梗死患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MIF)水平,分析MIF与脑梗死病情程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和正常对照组19例。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MIF水平。同时检查、记录患者的入院和出院NIHSS评分,判断MIF与临床资料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脑梗死组血清MIF水平明显降低,且轻、中、重度脑梗死组血清MIF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脑梗死患者血清MIF与NIHSS评分之间未发现明显相关关系;但随着脑梗死程度的加重,血清MIF水平有进一步降低的趋势。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MIF水平明显降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病情的严重程度,进一步证实炎症机制参与了脑梗死的病理过程。

  •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不同时间窗急诊溶栓治疗脑卒中的临床疗效

    作者:高坚

    目的 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不同时间窗急诊溶栓治疗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福鼎市医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84例,按照不同溶栓时间段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患者均采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对照组患者于发病后0~4.5 h行急诊溶栓治疗,观察组患者于发病后4.5~6 h行急诊溶栓治疗.治疗后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后2 h、24 h、7 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后6、12、18个月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ugl-Meyer)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评分;治疗后6个月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6个月,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及治疗后2 h,两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 h、7 d,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7 d,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12个月,观察组患者Fugl-Meyer评分、ADL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8个月,两组患者Fugl-Meyer评分、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两组患者社会功能、生理功能、躯体疼痛、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溶栓治疗脑卒中可将治疗时间窗合理延迟至患者发病6 h内.

  • 脑心通胶囊辅治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疗效观察

    作者:邵丽芬;高阁欣;张梦云;王云清;陈洁

    目的:观察脑心通胶囊辅治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40例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拜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瑞舒伐他汀降低血脂、稳定斑块,替米沙坦稳定血压、二甲双胍及拜唐苹降低血糖等针对危险因素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脑心通胶囊。比较2组临床疗效,并于治疗前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 NIHSS)评价患者神经功能,并采用 Barthel 指数量表(BI 评分)评价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 NIHSS 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降低,BI 评分均有所升高,且观察组降低或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脑心通胶囊可以改善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缺损程度评分,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421 条记录 7/22 页 « 12...45678910...212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