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406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子宫内膜病变及病因临床分析

    作者:黄翠芬;邱定周

    目的:探讨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DUB)子宫内膜病理变化及病因分析,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收集2009年1-10月在本院妇科门诊、临床诊断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经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患者472例.经诊断刮宫(简称诊刮)结合病理诊断,确诊功能失调性子官出血患者406例,子宫内膜腺癌6例,慢性子宫内膜炎及其他疾病60例.结果: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406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子宫内膜病变类型:增生过长为37.4%(其中包括单纯性囊腺性、腺瘤样性、不典型性),增殖期为33.5%,分泌期为16.8%,混合期为7.4%.子宫内膜息肉为4.9%.年龄分布在35-50岁较多,但以41-45岁的年龄组多,占24.9%.结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并不是由肿瘤性及炎症性等疾病引起的.大多数是由于卵巢功能紊乱所致.

  • 宫腔镜与腹部B超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效果比较

    作者:耿云霞

    目的 探讨宫腔镜与腹部B超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5年6月收治的临床高度怀疑子宫内膜病变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腹部B超、宫腔镜及组织病理学检查.观察腹部B超、宫腔镜与病理检查的诊断情况;观察腹部B超、宫腔镜检查的敏感度、特异度及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结果 70例患者中,组织病理学诊断异常66例,正常4例;腹部B超诊断异常62例,正常8例;宫腔镜诊断异常65例,正常5例.宫腔镜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均高于腹部B超,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息肉、节育环嵌顿、宫腔粘连、继发或原发不孕、子宫黏膜下肌瘤及正常内膜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及总符合率均高于腹部B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准确性明显高于腹部B超,更有利于患者的病情评估和后续的对症治疗,建议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价值分析

    作者:贺红来

    目的 探讨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本院妇产科经病理诊断确诊的80例子宫内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经阴道超声检查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术后病理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癌及子宫黏膜下肌瘤的患者数分别为20、12、22、26例,超声诊断分别为18、8、18、23例,超声诊断的总符合率为83.75% (67/80);经阴道超声诊断的49例子宫内膜良性病变(包括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增生、子宫黏膜下肌瘤)血流显示例数为14例,显示率为28.57%(14/49),动脉阻力指数(RI) =0.67±0.13;子宫内膜癌血流显示例数为18例,显示率为100.00%(18/18),RI=0.38±0.08,两种血流显示率及R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准确率高,且能敏感地显示病变周围及内部的彩色血流信号及其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有利于子宫良恶性病变的鉴别.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及其受体在不同程度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

    作者:刘超;郭雪桃;王引凤

    目的 检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其受体(IGF-1R)在不同程度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两者在子宫内膜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两者在实验组及对照组中的表达.结果 IGF-1阳性表达在各组间有相应增加趋势,并且线性趋势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461,P < 0.05),IGF-1R在正常和癌两种子宫内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0% 和6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87,P > 0.05);过度表达率分别为0和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11,P < 0.05).结论 IGF-1/1R表达与子宫内膜病变有关,可作为子宫内膜癌的一个检测指标.

  • 子宫内膜下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诊断子宫病变的临床意义

    作者:卢海霞;周良;王小玲;黎粤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在子宫内膜病变诊断上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2012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诊断为子宫内膜病变且行手术治疗的50例患者资料,分析其CDFI超声声像图特征,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子宫内膜良性病变的彩色血流显示率为84%,PW显示中高阻(0.65±0.12);恶性病变的彩色血流显示率100%,PW显示低阻(0.40±0.09),子宫内膜病变部位的血管扩张,血流供给增加,子宫内膜下子宫小动脉彩色多普勒显像较普遍,两组患者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彩色血流显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和频移有利于对子宫内膜病变的性质进行判断,在临床上对明确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价值

    作者:王欣欣

    目的 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CDS)对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06例子宫内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TVCDS,并将检查的结果和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经过研究发现子宫内膜癌的患者均伴有宫腔积液;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复杂性增生的患者其子宫内膜的厚度均>10 mm;子宫内膜复杂性增生和子宫内膜息肉的患者阻力指数(R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复杂性增生、子宫内膜息肉和子宫内膜癌的患者RI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手术病理诊断结果比较,采取TVCDS诊断对子宫内膜复杂性增生、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癌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3.75%、100.00%、95.00%.结论 采取TVCDS诊断子宫内膜病变,检出率较高,且属于一项无创性检查,对子宫几乎无损伤,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黄晓惠

    目的 探究子宫内膜病变患者通过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后取得的临床成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病变患者80例,且均在2014年1月~2016年6月入院,依随机分组标准分为观察组(40人)和对照组(40人).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治疗方法分别为米非司酮治疗和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从临床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生存质量状况三方面入手,针对相关内容进行分析.结果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7.5%)比观察组(92.5%)低(P<0.05);针对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发生率(5%)显著低于对照组发生率(25%),两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在生存质量方面,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得分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 子宫内膜病变患者通过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后取得的临床成效显著,在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使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且患者生存质量显著改善,存在一定推广价值.

  • 宫腔镜检查在子宫内膜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宫腔镜检查在子宫内膜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236例疑为子宫内膜病变患者进行宫腔镜检查,同时经宫腔镜下行定点活检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236例患者中子宫内膜炎33例,子宫内膜息肉61例,子宫内膜癌26例,子宫黏膜下肌瘤49例,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21例,萎缩性子宫内膜14例,正常子宫内膜32例。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准确率为90.3%、灵敏度为89.7%、特异度为93.8%、阳性预测值为98.9%、阴性预测值为58.8%、约登指数为0.835。结论宫腔镜检查作为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子宫内膜细胞学检查筛查子宫内膜病变可行性探讨

    作者:王维琴;伊丽奇;陈双凤

    目的:探讨应用子宫内膜细胞采集器(endometrial sampling device for cytology esdc)采集子宫内膜细胞,结合薄层液基细胞学技术,进行子宫内膜细胞学检查(ect,endometrial cytology test)筛查子宫内膜病变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3年10月至2014年4月于我院妇科门诊就诊需行子宫内膜活检患者100例,同时进行ect检查和分段诊断性刮宫术,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取材满意率、诊断结果、出血量及疼痛感觉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应用esdc采集子宫内膜细胞,结合薄层液基细胞学制片技术,进行ect检查,与分段诊刮术取材行组织病理学检查比较,诊断子宫内膜病变,在取材满意率、诊断结果符合率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在出血量、疼痛感觉方面有显著性差异。ect检查在诊断子宫内膜癌及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病变方面灵敏度为83.3%,特异度为92.1%。结论应用子宫内膜细胞采集器采集子宫内膜细胞,进行ect检查,筛查子宫内膜病变是完全可行的,并且具有简单方便、易于操作、出血量少、几乎无痛等优越性,适用于症状人群及高危人群的常规筛查。

  • 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价值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3月至2012年5月间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00例子宫内膜病变超声检查资料。结果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共100例,其中子宫内膜息肉36例,子宫黏膜下肌瘤32例,子宫内膜癌23例,子宫内膜增生过长4例,8例误诊。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2%(92/100)。结论经阴道超声可对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重要依据,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较高的价值。

  • 腹部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观察

    作者:吐热古丽·赛地克;买尔哈巴·吐尔洪

    目的 了解诊断子宫内膜病变患者应用腹部超声方式的临床价值.方法 随机抽取本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由于阴道不规则出血或者排液等相关临床症状而接受检查的患者4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腹部超声检查诊断,并和治疗后病理检查结果 相对比.结果 患者子宫内膜增生的符合率达到92.3%,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符合率达到86.7%,子宫肌瘤的诊断符合率达到84.6%,子宫内膜炎的诊断符合率达到91.0%,子宫内膜癌的诊断符合率达到80.0%.结论 对疑似子宫内膜病变的患者应用腹部超声进行诊断能够有较高的检查灵敏度,且准确度令人满意,有利于医生更好的判断患者疾病种类并为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提供可靠数据支持,值得临床推广.

  • 经腹及经阴道超声联合应用对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价值

    作者:李娣;毛旭华;王舜华;曲向阳;刘伟

    目的:探讨经腹及经阴道超声检查对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60例经腹部超声检查疑有子宫内膜病变的绝经后妇女,经阴道进行检查,对声像图进行对比、分析。结果:60例经腹及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病例,经诊刮、宫腔镜及手术后病理检查证实,经腹超声诊断符合率50.1%,经阴道超声诊断符合率94.0%。结论:经阴道超声较经腹超声分辨率高,对子宫内膜结构显示清晰,对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价值高。

  • 子宫内膜息肉和Ⅰ期子宫内膜癌的MRI特征分析

    作者:王雪;黄雅南;朱欢乐;白光辉;周璐;周盼盼;叶信健;陈裕;严志汉

    目的 分析子宫内膜息肉及Ⅰ期子宫内膜癌的MR平扫、DWI及增强扫描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子宫内膜息肉13例,Ⅰ期子宫内膜癌19例,对其MR平扫、DWI及增强扫描特征和ADC伪彩图、ADC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3例子宫内膜息肉在T2WI表现为稍低信号或等信号,在DWI呈低或稍高信号,ADC伪彩图以绿色为主,增强扫描呈持续渐进性强化.19例Ⅰ期子宫内膜癌在T2WI表现为等或稍高信号,在DWI呈高信号,ADC伪彩图以蓝色为主,强化方式为快迸慢出型.13例内膜息肉ADC值[(1.45±0.25)×10-3mm2/s]高于19例Ⅰ期子宫内膜癌的ADC值[(0.74±0.09)×10-3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肿块内纤维核、囊变、出血、窄基底、肿块带蒂及完整结合带在子宫内膜息肉(9/13、10/13、7/13、8/13、3/13、13/13)中出现的概率均高于子宫内膜癌(3/19、3/19、0/19、2/19、0/19、2/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RI对子宫内膜息肉及Ⅰ期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较大价值.

  •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子宫内膜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相世峰;项剑瑜;王为知;张淑平;金鑫行;王廷昱

    目的 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 DWI)以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在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息肉及子宫黏膜下肌瘤变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经病理证实的子宫内膜癌25例、子宫内膜增生6例、子宫内膜息肉4例、子宫黏膜下肌瘤变性1例,所有病例行常规MRI及DWI检查,测量并比较所有子宫内膜病变的ADC值.结果 25例子宫内膜癌在DWI上均呈明显高信号,平均ADC值为(0.78±0.06)×10-3 mm2/s;6例子宫内膜增生在DWI呈略高信号,平均ADC值为(1.41±0.12) ×10-3mm2/s;4例子宫内膜息肉在DWI呈略高信号,平均ADC值为(1.33±0.07)×10-3mm2/s,1例子宫黏膜下肌瘤在DWI呈等信号,ADC值为(2.19 ±0.25)×10-3mm2/s.子宫内膜增生与子宫内膜息肉ADC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DWI与ADC值能有效区分子宫内膜病变的水分子扩散差别,对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绝经后服用他莫昔芬的乳腺癌妇女子宫内膜ras基因p21ras蛋白的表达

    作者:徐肖文;屈王蕾;郑敏;董剑达;邱少飞

    目的 研究他莫昔芬对乳腺癌患者的子宫内膜腺细胞p21ras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ras基因突变与他莫昔芬相关性子宫内膜病变的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对2005年1月~2008年10月于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乳腺外科手术绝经后乳腺癌患者进行随访,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服用他莫昔芬前和服用3年以上的正常子宫内膜和他莫昔芬相关性子宫内膜息肉中的p21ras蛋白表达.以同时期于我院治疗的绝经后子宫脱垂患者的子宫内膜、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及子宫内膜癌患者为对照组.所有对照组患者,均无化疗和放疗及雌、孕激素服用史.结果 乳癌组中,服药3年以上和他莫昔芬相关子宫内膜息肉组中,p21ras的表达率分别为25.5%(5/20)、27.27%(6/22),与正常未服药的内膜及子宫内膜癌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在对照组中,p21ras在正常内膜组、内膜息肉组、子宫内膜癌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33%(1/30)、13.33%(4/30)、70%(14/20),表达率逐渐增加,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21ras蛋白在子宫内膜腺细胞上的过度表达与子宫内膜病变关系密切.使用他莫昔芬后,引起的p21ras蛋白的表达增加,可能是这一人群子宫内膜癌发病率增高的主要原因.

  • 围绝经期子宫内膜病变引起异常子宫出血的诊疗现状

    作者:李海燕;杨有莲

    异常子宫出血(AUB)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的女性,而且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就诊的女性患者中以围绝经期妇女居多,其中大部分就诊患者的主要病因为阴道不规则出血.AUB可以引起女性患者不同程度的贫血,长时间的子宫出血得不到有效的治疗不仅影响女性的健康,还可引起大量的经济消耗,这对围绝经期妇女的身心健康均造成一定不良影响.引起围绝经期出血的病因比较复杂,不同病因引起的AUB治疗方法各不相同,因此,应充分掌握围绝经期AUB的诊断方法,从而加强临床医师对该类疾病的认识.

  • 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绝经后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价值

    作者:王东宁;陶杨;罗丹丹;吕伶俐;杨华萍;杨慧兰

    目的 探讨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绝经后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4月深圳市龙岗区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绝经后子宫内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量所有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判断病变区域血流情况.结果 120例子宫内膜病变中,良性病变98例,恶性病变22例,良性病变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小于恶性病变患者[(7.2±3.8) mm vs (10.8±4.3) mm,P<0.01];36例萎缩性子宫内膜未见血流,其余62例良性病变患者子宫内膜血流阻力指数大于恶性病变患者[(0.61±0.07) vs (0.34±0.05),P<0.01],舒张期末流速低于恶性病变患者[(8.6±3.4) cm/s vs (14.7±5.6) cm/s,P<0.01],收缩期峰值流速与恶性病变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5.8±5.2) cm/s vs(27.9±6.6)cm/s,P>0.05].结论 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辨率高、操作简单、无创伤,可作为绝经后子宫内膜病变首选的检查方法.

  • 经阴道超声在子宫内膜病变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琴

    子宫内膜病变是妇科常见的疾病之一,临床症状常表现为育龄期妇女出现长期不规则阴道流血,月经量明显增多且经期延长,绝经期后妇女再次出现阴道流血或者排液现象.阴道超声检查是大多数患者容易接受的检查方式,可通过阴道超声二维、彩色多普勒甚至三维能量多普勒检查观察内膜形态、血流分布等情况.阴道超声检查可初步诊断是否存在子宫内膜病变,是一种快捷的筛查子宫内膜病变的方法.

  • 阴道超声对绝经后子宫出血的诊断价值

    作者:黄星敏;杨清香

    目的:通过经阴道超声对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子宫内膜病变的超声声像图的分析,确定子宫内膜病变的程度.方法:选取130例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在诊刮术前常规行阴道B超检查,测量子宫内膜厚度,观察病灶范围,然后行诊刮术,诊刮物送病理检查.结果:在130例患者中,有78例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的子宫内膜>5 mm,其中10例经病理确诊为子宫内膜癌,52例子宫内膜厚度≤5 mm者,病理检查未发现1例子宫内膜癌.结论:阴道超声检查可作为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进行诊刮术前的一种筛选手段.

  • 子宫腔脱落细胞的DNA倍体分析技术应用于子宫内膜病变筛查的研究

    作者:华诏召;曾莉;曹俊岩;熊薇;罗德毅;张向华;刘璇;程力

    目的 探讨子宫腔脱落细胞的DNA倍体分析技术应用于子宫内膜病变筛查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5月就诊于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疑似子宫内膜病变患者500例为研究对象,采集子宫腔脱落细胞标本,采用Feulgen染色和全自动DNA倍体分析系统分析患者DNA倍体情况,同时行分段诊断性刮宫术检测,以分段诊断性刮宫术检测结果为金标准,观察DNA倍体分析对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分段诊断性刮宫术检测发现,子宫内膜癌39例(78.0%),癌前病变98例(19.6%),子宫内膜量增生258例(51.6%),正常子宫内膜105例(21.0%).子宫腔脱落细胞DNA倍体分析子宫内膜癌检出率相似于病理检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腔脱落细胞DNA倍体分析癌前病变检出率相似于病理检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病理活检结果为金标准,DNA倍体分析筛查子宫内膜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度分别为92.7%、83.8%、86.2%,DNA倍体分析筛查子宫内膜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度分别为94.9%、67.7%、69.8%.结论 DNA倍体分析对子宫内膜癌的筛选敏感性高,可用于子宫内膜病变的早期筛查,具有一定临床推广价值.

444 条记录 6/23 页 « 12345678...22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