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镇痛分娩的护理

    作者:彭爱萍;王建萍;涂青;周毅

    我院2005-01~2005-12实施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镇痛分娩41例,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镇痛分娩的护理报道如下.

  • 低浓度罗哌卡因行单侧CSEA在老年人髋关节手术中的效果观察

    作者:宋晓阳;陈利民;吴明春;罗中兵;沈七襄

    目的观察低浓度轻比重罗哌卡因行单侧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用于老年髋关节手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择期髋关节手术90例,年龄65~93岁,ASAⅡ-Ⅲ级,随机分为两组:罗哌卡因组50例(R组),腰麻用药0.2%罗哌卡因8~10mg,硬膜外注药为0.2%罗哌卡因;布比卡因组40例(B组),腰麻用药0.5%布比卡因8~10mg,硬膜外用药为0.375%布比卡因与1%利多卡因的混合液.术中持续监测NIBP、ECG和SpO2.以Bromage评分测定运动阻滞程度并记录.结果两组麻醉效果均能满足手术要求,术后无任何并发症.R组Bromage评分明显低于B组(P<0.01).R组血流动力学较B组更平稳.结论低浓度、小剂量、轻比重罗哌卡因行单侧CSEA用于老年患者髋关节手术的麻醉不仅可行,而且安全,优于重比重布比卡因.

  • 罗哌卡因在剖宫产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中的量效关系

    作者:陈公锦;王淼;刘庆德;刘冬炎;周金萍

    目的 探讨0.33%罗哌卡因在剖宫产行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时的量效关系.方法 择期剖宫产患者30例,选择L2-3间隙行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根据切皮是否镇痛、腹肌松弛度和患者的反应判断麻醉效果,罗哌卡因的量效关系按序贯法确定,步长为0.1 mL.结果 使50%患者达到麻醉优良时所需0.33%罗哌卡因容量为1.70(1.68~1.71)mL,使95%患者达到麻醉优良时所需0.33%罗哌卡因容量为1.94(1.92~1.95)mL.结论 0.33%罗哌卡因用于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适合于剖宫产手术,当95%患者达到麻醉优良时其所需容量为1.94 mL.

  •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临床观察

    作者:杨坤庆

    目的比较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和单纯硬膜外麻醉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对BP、HR、SPO2、PETCO2及麻醉效果、气腹充气量的影响.方法5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人随机分为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组(CSEA组,n=25例)和单纯硬膜外麻醉组(EA组,n=25例),监测患者于麻醉前、气腹前、气腹10min、30min及解除气腹后10min,5个时间点HR、BP、SPO2和PETCO2的变化,记录腹内压达1.17kPa时的气腹充气量及麻醉效果.结果①气腹后HR、BP、PETCO2均明显变化(P<0.05),EA组BP变化比CSEA组更明显(P<0.05);②CSEA组的气腹充气量明显多于EA组(P<0.05);③CSEA组的麻醉效果优于EA组(P<0.05).结论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对循环影响小,麻醉效果优于单纯硬膜外麻醉,是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高龄患者TURP布比卡因剂量的研究

    作者:杨坤渹

    目的 比较三种剂量左旋布比卡因用于老年人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手术时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的临床效应.方法 60例老年患者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下行TURP.按所用左旋布比卡因剂量不同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例.Ⅰ组用5 mg,Ⅱ组7.5 mg,Ⅲ组10 mg.观察感觉阻滞平面、运动阻滞程度、麻醉效应和不良反应.结果 三组高感觉阻滞平面和到达时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Ⅰ组运动阻滞程度Bromage分级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20 min腰麻高阻滞平面和平面至T10时硬膜外2%利多卡因用量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Ⅰ组麻醉效果较Ⅱ组、Ⅲ组差(P<0.01),但Ⅲ组麻醉中低血压发生率多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 左旋布比卡因7.5 mg用于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老年人TURP中使用,可以达到比较安全而全面完善的麻醉效果.

  • 剖宫产手术中麻醉问题的探讨

    作者:龚艳敏

    剖宫产手术要求麻醉科医生按照母婴平安,不延长产程来处理.麻醉方法既要求起效快,肌松好,又可行术后镇痛.目前,临床中用的较多的麻醉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硬膜外麻醉(EA),一种是腰麻一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根据临床数据对这两种麻醉方法做分析探讨.

  •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对比硬膜外自控分娩镇痛始于产程潜伏期、活跃期作用

    作者:徐勤莉;杨传智

    目的: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对比硬膜外自控分娩镇痛始于产程潜伏期、活跃期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7年7月在本院准备分娩的产程潜伏期初产孕妇100例,潜伏期组在产妇潜伏期分娩镇痛,活跃期组在产妇活跃期进行分娩镇痛.结果:在疼痛评分情况方面,潜伏期组和活跃期组VAS评分在宫口7.0~8.0cm之前对比P>0.05,在宫口7.0~8.0cm及宫口开全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下肢肌力改变方面,潜伏期组产妇与活跃期组Bromage评分为0;在血皮质醇浓度方面,潜伏期组和活跃期组增高幅度均小于对照组(P<0.05),潜伏期与活跃组对比(P>0.05);在产程指标方面,潜伏期组和活跃期组自然分娩率较高于对照组(P<0.05),潜伏期组和活跃期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P<0.05),潜伏期组与活跃期组对比,镇痛时间以及舒芬太尼用量均较大(P<0.05).结论:腰麻-硬膜外联合分娩镇痛能够显著降低母体的应激反应,提高自然分娩率,不会延长产程以及胎儿应激水平,从潜伏期开始,脐带血药物浓度不会有明显的增加.

  • 急诊剖宫产手术中不同麻醉方式的效果比较

    作者:周华;杨柳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在急诊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120例,均为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急诊剖宫产术产妇,随机按A组、B组、C组各40例划分,A组行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B组行单纯硬膜外麻醉,C组行静脉麻醉,回顾各组临床资料.结果:A组和C组麻醉起效时间明显早于B组,优良率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3组间C组Apgar 评分略低,但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低血压率高于B组、C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它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急诊剖宫产术中,采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可获得理想镇痛,肌松效果满意,起效快,效果显著.但对重症及不具备椎管内麻醉指征的产妇,可采取静脉全身麻醉,也可获得理想效果.

  •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急诊剖宫产术中的临床效果评价

    作者:卢廷规

    目的:分析在医院急诊剖宫产手术中采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的方法对产妇进行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从自2011年3月到2012年7月来我院进行急诊剖宫产手术的产妇中选出100例,将其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其中一组产妇采取单纯的硬膜外麻醉的方法对其进行剖宫产手术,作为对照组;而另外一组则采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的方法进行剖宫产手术,作为观察组.对两组产妇进行麻醉后,观察产妇在剖宫产的过程中心率与血压的变化,以及麻醉的效果,将这些情况的数据进行整理,汇总成表格,得出结果.结果:对产妇进行麻醉后,产妇的血压和心率都比较平稳,但观察组的麻醉效果要优于对照组,且对各部分脏器的影响比较小,引起的并发症比较少.结论:在对急诊剖宫产的产妇实施麻醉时,采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的方式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该方法完全保留腰麻和硬膜外麻醉的优点,麻醉效果确切,同时减少或消除这两种麻醉方法单独使用时存在的某些缺点,而且其对于脏器的影响较小,副作用较少,是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的麻醉方法.

  • 腰麻-硬模外联合麻醉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

    作者:杨文博

    目的:分析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对产妇分娩的镇痛效果.方法:将100名足月、单胎、正常初产妇分为镇痛组和对照组,产前检查确认可以经阴道分娩,无产科并发症产妇,在宫口开大2~3cm时,自愿选择分为2组,镇痛组:应用腰麻原硬膜外联合麻醉进行镇痛;对照组:未镇痛,自然分娩,在镇痛前后不同阶段行VAS评分,了解镇痛效果及对母婴的安全性.结果:镇痛组在分娩的过程中基本不痛,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腰麻一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分娩镇痛效果确切,又保留了产妇的运动能力,同时不影响产程,对母婴影响小安全有效,是目前较理想的分娩镇痛方法.

  •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对胎头位置异常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

    作者:吴红发;许莉;李建

    目的 分析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对胎头位置异常初产妇分娩结局影响. 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12月期间产房待产胎头位置异常初产妇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 =60,行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和对照组(n=60,不使用麻醉镇痛).详细记录两组产妇胎位转复分娩率、剖宫产率、器械助产使用情况、缩宫素使用情况、产程时间、镇痛效果、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出生后1 min、5 min时的Apgar评分、产后2h内出血量、排尿情况和并发症情况. 结果 观察组第一产程、总产程时间、剖宫产率、器械助产和缩宫素的使用素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观察组产妇胎位转复分娩率和镇痛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产妇(均P<0.05);且观察组未出现新生儿窒息,对照组新生儿窒息2例(5.1%),两组产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胎头位置异常的初产妇分娩时应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镇痛效果佳,能有效的减轻产妇的疼痛,降低剖宫产率,对产妇和胎儿均无不良影响,安全性较高.

  •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复合丙泊酚用于经皮肾镜碎石术

    作者:韩启民

    目的 观察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复合丙泊酚在经皮肾镜碎石中的效果.方法 对行经皮肾镜碎石术的5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0例患者均在CSEA复合丙泊酚下完成手术,无一例中途改用其他麻醉方法 .结论 合适阻滞平面的CSEA辅用适量丙泊酚能较好地阻断应激反应,维持血液动力学稳定,在经皮肾镜碎石术中是一种安全可行的麻醉方法 .

  •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分娩潜伏期镇痛的临床研究

    作者:徐世琴;沈晓凤;赵青松;袁红梅

    目的 探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分娩潜伏期镇痛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0例ASAⅠ、Ⅱ级要求施行分娩镇痛的足月初产妇为观察组(A组),另选200例条件相仿但不给分娩镇痛为对照组(B组),A组在进入产程潜伏期后将2mL麻醉药(罗哌卡因2mg和芬太尼10μg)注入蛛网膜下隙.60min后连接PCA泵,胎儿娩出后停止硬膜外腔给药;B组按产科常规处理.观察、监测并记录镇痛效果(VAS)、神经阻滞评分(MBS)、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催产素的使用情况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A组镇痛效果良好,镇痛前即刻VAS为(7.8±1.3)分,腰麻后10min VAS为(0.8±0.3)分,差异有显著性.A组未见下肢运动神经阻滞,MBS均为0.第2产程时间A组为(39.9±23.1)min,长于B组的(29.3±14.3)min(P<0.01),差异有显著性,但无临床意义;A组的第1、3产程时间、分娩方式、需静滴催产素加强宫缩的产妇及新生儿Apgar评分与B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分娩潜伏期镇痛效果确切,对产妇及新生儿无不良影响.

  • 甲磺酸罗哌卡因用于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肾移植术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朱宇麟;赵鸽;王伟;景桂霞;刘齐宁

    目的 对比观察甲磺酸罗哌卡因、盐酸罗哌卡因和盐酸布比卡因用于腰-硬联合麻醉在肾移植术中的效果.方法 90例肾移植患者被随机分为甲磺酸罗哌卡因组(Ⅰ)、盐酸罗哌卡因组(Ⅱ)和盐酸布比卡因组(Ⅲ).3组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分别注入0.596%甲磺酸罗哌卡因14.3mg、0.5%盐酸罗哌卡因12.0mg和0.5%盐酸布比卡因8.0mg重比重液.观察3种药物对感觉、运动神经的阻滞情况,以及麻醉的不良反应.结果 Ⅰ、Ⅱ组的感觉阻滞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而Ⅰ、Ⅱ组感觉阻滞达到T10和高阻滞平面的时间均长于Ⅲ组(P<0.05),感觉阻滞恢复到T10的时间显著短于Ⅲ组(P<0.05).3组大感觉阻滞时间和大感觉阻滞平面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Ⅰ、Ⅱ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慢于Ⅲ组(P<0.05),术后运动恢复时间快于Ⅲ组(P<0.05),3组的大阻滞程度和大运动阻滞时间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3组围术期不良反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甲磺酸罗哌卡因可安全有效地用于腰硬联合麻醉在肾移植术中的应用,与盐酸罗哌卡因差异无显著性,而较盐酸布比卡因感觉阻滞时间短,运动阻滞程度轻.

  • 不同联合阻滞方法用于拇指再造术的对比研究

    作者:王德明;张元信;何旭;徐颖

    目的探讨臂丛神经阻滞联合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用于足趾移植再造拇指术的麻醉效果和可行性.方法50例拟做足趾移植再造拇指术患者,随机双盲分成两组,臂丛神经阻滞联合CSEA组(实验组,n=25)和臂丛神经阻滞联合硬膜外麻醉(EA)组(对照组,n=25).两组均先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观察20min后,选择L3-4间隙穿刺,实验组采用腰麻并置入硬膜外导管备用;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麻醉.术中监测患者的血压(BP)、心率(HR)、心电图(ECG)、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观察镇痛效果和肌松效果,并记录术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及用药情况.结果实验组CSEA起效快(P<0.01),局麻药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镇痛效果和肌松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CSEA麻醉后血压较基础血压下降明显(P<0.01),同时心率增快(P>0.05).对照组EA麻醉前后各时间点血流动力学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两组均无头痛等术后并发症.结论臂丛神经阻滞联合CSEA用于足趾移植再造拇指术,与联合EA相比,具有起效快、麻醉等待时间短、麻醉效果确切、局麻药用量小、肌松好,又具有硬膜外阻滞不受时间限制、便于术后镇痛、术后并发症少的优点,是值得临床推广的一种联合麻醉方法.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剖宫产手术中不同麻醉方式的效果比较

    作者:宋庆迎

    目的 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剖宫产手术的佳麻醉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单纯硬膜外麻醉(EA),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静脉麻醉(IA)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剖宫产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麻醉显效时间、阻滞效果;血压变化、不良反应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EA在起效慢、阻滞不够完善;CSEA组平均动脉压(MAP)低、低血压发生率较高;IA组新生儿Apgar评分与其他两组相比略有偏低,但无统计学意义;3组不良反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剖宫产手术,麻醉采用CSEA操作方便,麻醉平面易控制,成功率高,是一种较好的麻醉方法,对于各种原因未能成功实施椎管内麻醉及重症产妇,可选择IA.

  •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输尿管镜下碎石术30例报告

    作者:景卫;曹灵敏;陈素伟

    用输尿管镜及气压弹道碎石行输尿管及尿道结石碎石技术,由于其安全、创伤小,近几年来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我们选取30例输尿管结石碎石手术分别行硬膜外和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对其临床资料进行了比较.

  • 腰麻-硬膜外自控镇痛联合应用维生素B6-叶酸合剂在分娩镇痛的效果观察

    作者:邹云琴;李明亮;喇建英;梁登辉;姜保慧;高原

    目的 探讨产程潜伏期加用维生素B6-叶酸合剂对腰麻-硬膜外自控镇痛分娩效果及母婴的影响.方法 将112例单胎、足月初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两组均采用腰麻-硬膜外自控镇痛分娩,观察组加用维生素B6-叶酸合剂,对比两组镇痛效果、镇痛起效时间、芬太尼使用量、新生儿Apgar评分等.结果 观察组镇痛起效时间及芬太尼用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潜伏期给予维生素B6-叶酸合剂可能有助于缩短腰麻起效时间并减少芬太尼麻醉药品的剂量.

  • 经皮肾镜碎石手术不同麻醉方法的临床分析

    作者:陈伟元;熊冠球;张彩玲

    目的 探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与全麻用于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的优劣.方法 120例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腰麻-硬膜外麻醉(CSEA)组和全麻组,每组各60例.连续监测两组患者血压(M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分别于麻醉前(T0)、截石位(T1)、仰斜位(T2)、术中1 h(T3)、术中2 h(T4)及术毕(T5)记录各组数据,记录两组病人术后完全清醒时间、镇痛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各时间点的血压(M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镇痛效果无显著性差异,全麻组出现6例体温低并术后苏醒延迟,CSEA组在手术3 h后有2例患者主诉全身疲乏,难以忍受肾区的显露.结论在患者状态好、准备充分的情况下,腰麻-硬膜外麻醉(CSEA)可以做为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 首选,患者条件差,预计手术时间长则选择全麻.

  •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老年人股骨头置换术的观察

    作者:冼业兰;苏秀娥

    目的 观察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老年股骨头置换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76例股骨头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组(CSEA组)和硬膜外麻醉组(EA组),各38例,分别评定麻醉起效时间、维持时间、麻醉平面;止痛效果;术中MAP、HR、RR、SPO2的变化.结果 麻醉起效时间、止痛效果CSEA组优于EA组(p<0.05);EA组血压比CSEA组波动大(p<0.05).结论 CSEA应用于老年患者股骨头置换术是安全可靠的麻醉方法之一.

237 条记录 9/12 页 « 12...4567891011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