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辐射场分布与分析

    作者:孟冰;王希忠;杜俊

    对某医院DSA防护后的辐射场分布的测定结果表明,防护效果较好,且随着距离增加,辐射剂量有下降趋势,可见介入辐射的防护工作是有效的,以后应该进一步重视和加强.

  • 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辐射场分布与分析

    作者:孟冰;王希患;杜俊

    对某医院DsA防护后的辐射场分布的测定结果表明,防护效果较好,且随着距离增加,辐射剂量有下降趋势,可见介入辐射的防护工作是有效的,以后应该进一步重视和加强.

  • DSA在急性下肢动脉血栓介入治疗的应用分析

    作者:康秋红;王晓梅

    目的 研究对于急性下肢血栓患者行DSA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从2016年6月—2018年6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急性下肢动脉血栓患者中随机选取40例,按其入院的排序单双数将其均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患者(n=20),对试验组患者在DSA条件下行导管栓术和溶栓术,对对照组患者行行球囊扩张联合支架置入术,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术后复通率为85.00%(17/20),对照组患者的术后复通率为70.00%(14/20).对两组患者的进行术后1﹑6﹑12个月的随访,研究其通畅率为100%.结论 对于急性下肢动脉血栓行DSA介入治疗,临床定位更为精准,疗效十分理想,值得临床推广.

  • DSA诊断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及评估介入治疗效果的价值

    作者:阳晚吟;王娇;赵晓伟;周鑫

    目的:探讨DSA诊断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及评估介入治疗效果的价值;方法:将2015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98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进行DSA检查及DSA介入治疗.观察DSA介入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疗效情况.结果:98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经DSA检查,发现72例(73.5%)血管异常,26例(26.5%)血管正常;对72例脑血管异常者进行DSA介入、溶栓治疗后,血管完全再通31例(43.1%),部分再通35例(48.6%),未通6例(8.3%);DSA介入治疗后病变面积狭窄度、血管直径狭窄度显著低于治疗前,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DSA可有效诊断及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也是评价治疗效果的有效措施之一,值得临床选择.

  • 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放射影像诊断价值分析

    作者:任超

    目的:评估MRA、CT和DSA三种检测方式对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诊断效果.方法:对2016年4月至2018年3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10例SAH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T检测的阳性率可达90.38%,DSA检测的阳性率可达75.34%.与MRA检测相比,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CT和DSA的检测时间显著比MRA组要长(P<0.05).CT和DSA的检测费用也显著高于MRA组(P<0.05).DSA组在检测时间以及检测费用都显著多于CT组(P<0.05).结论:在三种检测方式当中,CT检测的阳性率高,其次是DSA检测.而检测的费用以及检测时间上,DSA高,CT次之.三种检测方法中,CT检测在SAH诊断中具有好的效果.

  • 步进DSA技术在下肢静脉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邹芸

    目的:探讨使用步进DSA技术行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诊断下肢静脉疾病的应用.方法:利用型号为SIEMENS Artis zeego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器对416例下肢静脉病变的患者进行DSA下肢深静脉造影.结果:根据影像学表现,下肢静脉疾病中发病率高为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PDVI),占51%,其次为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及伴交通静脉功能不全,占26%,第三为深静脉血栓后遗综合症(PTS),占18%,其他下肢静脉病变为髂静脉压迫综合症(Cockett综合症)、深静脉瘤样扩张、先天性静脉发育异常等.结论:DSA下肢深静脉造影为诊断下肢静脉疾病安全有效的方法,对明确诊断、指导临床决定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关键词: 下肢 DSA 静脉造影
  • 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疗效的能谱CT与超声造影的对比分析

    作者:岑裕铭;周丽冰;周林荣;刘伟;陈强

    目的:对比能谱CT和超声造影在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疗效判定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从2017年1月1日到2018年6月30日收治于我院的70例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患者(74个原发性肝癌病灶)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患者进行能谱CT和超声造影,诊断病灶残留及复发的阳性率,后以DSA检查作为“金标准”进行参照,比较两组的诊断准确率.结果:经DSA检查确诊39例病灶残留及复发患者,其中采用能谱CT诊断病灶残留及复发的阳性诊断准确率为94.87%(37/39),采用超声造影诊断病灶残留及复发的阳性诊断准确率为48.72%(19/39).能谱CT的阳性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超声造影,差异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和超声造影相比,能谱CT对于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疗效的诊断价值更为理想,可精确对患者病灶所在位置进行定位,并通过碘基图能够提供更加敏感、准确的存活病灶的血流灌注影像信息.

  • DSA介入栓塞治疗对产科大出血治疗效果的影响研究

    作者:徐晓晶

    目的:探讨DSA介入栓塞治疗对产科大出血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5月到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40例产后大出血患者,均施以DSA介入栓塞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DSA表现与临床疗效.结果:经DSA造影检测得知,患者的主要出血情况主要表现为出血侧子宫动脉稍增粗且上行支有造影刺外溢与子宫内造影剂外溢弥散特征,平均手术时间较短,患者的止血情况较好.结论:DSA介入栓塞治疗对产科大出血治疗效果具有积极影响,能够有效地提升止血率,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探讨D SA在下肢静脉造影诊断下肢静脉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顾伟

    目的:探究平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在下肢静脉造影对下肢静脉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2月~2015年4月收治的100例下接受DSA下肢静脉造影患者,采用DSA进行下肢静脉造影,并对其表现进行密切观察。结果正常下肢静脉、产生深静脉血栓、髂静脉压迫综合征、交通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分别有8例、13例、4例、35例、40例,不同病变都有显著的造影表现,便于区别,没有不良反应出现。结论 DSA在下肢静脉造影可以将下肢静脉病变更清晰的显示,对下肢静脉病变的诊断价值显著。

  • DSA与双源CT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对比分析

    作者:卢军平

    目的:对比分析DSA于双源CT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应用情况.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7年12月来我院进行颅内动脉瘤治疗的51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两组患者均采用双源CTA于DSA诊断,分析DS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准确性.结果:双源CTA与DSA所检查出来的肿瘤数量与颈内动脉C3—C5段动脉瘤数量均为56和2个,DSA和CTA检出率为100%.DSA检查出的患者肿瘤长轴、短轴、瘤颈基本数据与CTA检查所得数据无明显差异,观察组检出≤3cm动脉瘤情况优于对照组,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双源CTA和DSA检测颅内动脉瘤的正确率高,但对于≤3cm动脉瘤,采用DSA检查更为准确,值得在颅内动脉瘤检查中广泛推广.

  • 多种CTA成像方式在头颈动脉偏心性狭窄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尹志远

    目的:探究多种CTA成像方式在头颈动脉偏心性狭窄诊断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以26例经临床初步诊断为脑动脉硬化患者的CTA成像及DSA影像资料为研究样本,根据患者动脉狭窄情况随机分为向心性狭窄组以及偏心性狭窄组,再以患者动脉的狭窄程度为依据分为<50%狭窄组和>50%狭窄组,通过VR、MPR等先进技术全面分析患者狭窄部位的分布,探究临床应用中CTA成像技术对于诊断头颈动脉狭窄的准确性.结果:以DSA为评价的标准,经研究可知CTA成像对头颈动脉狭窄诊断的敏感度及阴性预测值都为100%,此外特异度为97.4%,阳性预测值则为73.1%.结论:临床应用中可以通过采用多种CTA成像技术联合应用的方式多方面观察患者动脉狭窄的部位及程度,提高准确率.

  • DSA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唐力明

    目的 探索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患者,应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介入检查对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8月至2018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患者,对其采取DSA术进行检查,并针对形成急性动脉血栓的患者展开介入治疗,对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指征改变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69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患者经过DSA检查后发现19例血管正常;45例患者血管异常,其中后交通动脉瘤6例,大脑动脉闭塞9例,脑动脉畸形10例,大脑动脉狭窄32例.对45例血管异常的患者进行溶栓治疗后,血管完全再通的患者20例,血管部分再通的患者27例,血管未通的患者6例.患者病变较治疗前改善情况显著,各个指标治疗后比较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患者,应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介入检查提高了疾病的检出率,对治疗提供了依据,具有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 原发性肝癌TACE治疗术后MDCT和DSA的应用价值分析

    作者:张元春;许风英;张建辉

    目的:本研究应用多层螺旋CT和DSA对原发性肝癌TACE治疗术后肿瘤残留、复发及转移病灶的检出进行对照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TACE治疗后的原发性肝癌患者60例,全部肝癌病例均于TACE治疗术后4~8周对其进行腹部MDCT增强扫描及肝动脉造影检查,在原发性肝癌行TACE术后,比较以上两种方法在检测肿瘤残留、肿瘤复发及肝脏内转移、肝外其它脏器转移病灶的应用价值.结果:CT检出阳性病灶46个,假阳性1个.有39个阴性病灶,有6个假阴性病灶,CT的诊断灵敏度88.24%,准确性91.76%,特异性97.06%,阳性预测值97.83%,阴性预测值84.62%.DSA发现阳性病灶48个.36个为阴性病灶,2个为假阴性.灵敏度96.00%,特异性100.00%,准确性96.47%,阳性预测值100.00%,阴性预测值94.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43,p<0.05).结论:在评价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残留、复发及转移时应综合考虑各种检查方法的优势与缺陷,将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多种检查方法有机的结合才能为临床提供客观、全面、准确的诊断依据.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TACE CT DSA
  •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部动脉100例的结果探析

    作者:路建刚;温亮;王刚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部动脉的价值.方法:于2017年08月—2018年08月,对本院收治的100例经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确定为颈动脉狭窄患者进行观察分析,所有患者均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分析血管超声诊断准确率.结果:颈动脉行血管超声检测,对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闭塞的敏感度为46.00%、34.00%、48.00%、65.00%,特异度为95.00%、98.00%、98.00%、97.00%,准确度为95.00%、96.00%、97.00%、99.00%,相比DSA检测结果,超声检测颈部动脉轻中度、闭塞的一致性较好.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结果与DSA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可有效评估斑块易损性,在诊断颈动脉狭窄中,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探讨DSA检查和介入治疗在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的应用

    作者:陈杰

    目的:分析探讨DSA检查和介入治疗在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7月确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77例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将所有患者分别进行DSA和CTA检查,比较两者颅内动脉瘤的检出情况,随后将两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和研究组(39例),其中对照组采取保守治疗,研究组采取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分别进行CTA和DSA的颅内动脉瘤检查,DSA的检出率优于CTA,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检查中DSA的检出率高于CTA,并且患者通过介入治疗能够有效促进病情的恢复,减少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的情况,有利于改善预后.

  • 原发性肝癌的64排128层螺旋CT肝动脉血管成像与DSA对照分析

    作者:蒋光仲;邓俊耀;陆佳华;叶梅英;蒋河君;唐名杰;唐祖军

    目的:探讨64排128层螺旋CT肝动脉血管成像对肝动脉解剖及变异显示的价值,将结果与DSA进行对照研究,旨在探讨原发性肝癌的CTA表现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2015年1月—2018年9月期间在我院经临床、CT和病理确诊为原发性肝癌并进行介入栓塞治疗的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均进行64排128层螺旋CT肝动脉血管成像检查,其中43例病人有两次或两次以上64排128层螺旋CT增强检查,并将其结果与DSA检查结果相比较.结果:(1)对比肝动脉的正常解剖及变异情况,采用不同后处理技术的肝动脉显示情况,CTA在显示肝动脉的1、2、3级血管与DSA相仿(P>0.05),在显示末梢血管方面较DSA差(P<0.05);(2)以DSA为标准,CTA对肝动脉解剖变异的诊断符合率为100.00%(P>0.05);(3)CTA检查显示门静脉癌栓检出率明显高于DSA(P<0.05);(4)43例患者治疗后碘油沉积呈完全型6例、缺损型9例、斑块型22例、稀疏型6例;6例患者肿瘤病灶栓塞好,其中1例又出现新发病灶,37例病灶仍有供血,4例患者原肿瘤动脉已栓塞,通过肝右动脉或肝左动脉的侧支动脉供血,CTA检查未显示,DSA造影检查发现,1例病人右侧膈肌动脉供血血管已栓塞,但肝右动脉仍然参与供血,3例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肝内转移灶,CTA发现原病灶复发4例,DSA发现6例.结论:64排128层螺旋CT可较好地显示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肝动脉血管成像结果,且可对介入治疗提供指导.

  • 头颈部CTA在中青年非高血压性自发性脑叶出血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付建立;程强

    目的:探讨头颈部CTA在中青年非高血压性自发性脑叶出血早期病因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自发性脑叶出血患者的CTA检查,以DSA为金标准,评价CTA在自发性脑叶出血中的应用价值.结果:23例患者中,动脉瘤患者8例,其中大脑中动脉3例,前交通动脉2例,后交通动脉2例,右侧颈内动脉鞍上段1例;AVM6例,其中1例伴有动脉瘤;烟雾病4例,其中1例伴有动脉瘤,5例病因不明.12例行手术治疗,6例行内科治疗,4例转院,1例死亡.结论:头颈部CTA对中青年非高血压性自发性脑叶出血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价值,可以作为病因诊断及指导治疗的首选方法.

  • 64排螺旋CT在冠状动脉成像的应用研究

    作者:郭雄全;龙金观;黎浩华;叶宁;梁杰;覃金凤;薛元领

    目的:探究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状动脉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将2012年10月—2015年10月在我院进行诊断的6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对这60例患者分别给予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以及DSA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下的检出率与诊断准确率.结果:将常规冠状动脉造影作为诊断标准,64排螺旋C T在冠状动脉狭窄诊断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达到96.7%、94.6%.结论:对疑似冠心病患者给予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能够有效检测出冠状动脉疾病的病变情况,对冠状动脉疾病进行有效筛查,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可以在临床中得以推广应用.

  • 双低个性化心脏CTA扫描与DSA的对照分析

    作者:岳玉雪

    目的:探讨双低个性化心脏CTA扫描与DSA的对照结果.方法:选取我院70例冠心病患者.常规组:开展DSA造影;观察组:实施双低个性化CTA扫描;结果:两组患者的噪声、BMI与评分相比较,差距较小,P>0.05,无统计学意义,在心率和ED方面两组对比,存在一定差距(P<0.05).观察组扫描冠心病检出率94.26% 与常规组观察组扫描冠心病检出率91.43%,两组对比,不存在较大差距,无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双低个性化心脏CTA检查过程中,根据BMI、心率、管电流等对患者开展分离,这样既可保证诊断准确率,不影响图像质量,还可减少辐射剂量.

  • DSA子宫输卵管造影在不孕症中的临床分析

    作者:郝颖

    目的:分析并研究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子宫输卵管造影在不孕症患者临床诊断和治疗过程当中的作用.方法:本研究选择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所有研究对象入院时间为2016年3月—2018年3月,本研究选择在此期间我院收治并且在DSA上完成的2000例子宫输卵管造影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于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患者子宫输卵管造影的结果.结果:对于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本研究2000例患者完成了子宫输卵管造影,患者存在双侧输卵管通畅的347例,双侧输卵管阻塞的患者80例,存在有一侧输卵管通畅但另一侧输卵管阻塞的患者282例,而一侧输卵管通畅,另一侧输卵管通而不畅患者508例,一侧输卵管阻塞另一侧输卵管通而不畅患者35例,子宫输卵管畸形20例,两侧输卵管积水186,两侧输卵管通而不畅542例.本研究部分患者造影以后,两个月~六个月之间自然受孕.结论:通过对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对于子宫输卵管造影,能够实现多角度、连续动态的对于患者子宫输卵管进行观察,能够清晰客观的对于患者的图像进行处理,提升患者的诊断价值,对于患者治疗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769 条记录 38/39 页 « 12...31323334353637383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