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后对其新生儿先天畸形的影响

    作者:连小兰;白耀;徐蕴华;戴为信;郭芝生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患者抗甲状腺药物(ATDs)治疗对其新生儿先天畸形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1983年1月1日-2003年12月31日在北京协和医院分娩的100例妊娠合并甲亢患者及其101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根据妊娠合并甲亢患者的甲状腺功能(甲功)状态及服用ATDs的情况对其新生儿先天畸形发生率、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妊娠合并甲亢患者分娩的101例新生儿中,合并先天畸形7例,新生儿先天畸形发生率为6.9%,显著高于同期出生的新生儿先天畸形发生率的0.9%(212/22 765).其相对危险性为同期出生新生儿的7.9倍( P<0.01).(2)101例新生儿中,其母孕早期合并甲功亢进52例,新生儿先天畸形5例,先天畸形发生率为9.6%(5/52);其母孕早期甲功正常49例,新生儿先天畸形2例,先天畸形发生率为4.1%(2/49),两者新生儿先天畸形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其母孕早期服用甲巯咪唑的12例新生儿中,合并新生儿先天畸形5例,先天畸形发生率为41.7%;其母孕早期服用丙基硫氧嘧啶的28例新生儿中,合并新生儿先天畸形1例,先天畸形发生率为3.6%;其母孕早期未服用ATDs的61例新生儿中,合并新生儿先天畸形1例,先天畸形发生率为1.6%.3者之间新生儿先天畸形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服用甲巯咪唑患者的新生儿先天畸形发生率显著高于服用丙基硫氧嘧啶者(P<0.01)和未用药者(P<0.01).妊娠合并甲亢孕早期服用甲巯咪唑患者新生儿发生先天畸形的危险性,为服用丙基硫氧嘧啶患者的19.3倍;为未服用ATDs患者的42.9倍.对数线性模型分析显示,妊娠合并甲亢患者孕早期服用不同种类的ATDs,对新生儿先天畸形的形成存在显著的差异(P=0.0003).结论妊娠合并甲亢患者其新生儿发生先天畸形的危险性增加.妊娠合并甲亢患者孕早期服用甲巯咪唑可能是导致新生儿先天畸形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妊娠合并甲亢患者应避免选用甲巯咪唑,以减少发生新生儿先天畸形的危险性.

  • 儿童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重症肌无力危象一例

    作者:熊飞;林莉

    患儿,男,4岁,因发现眼突半年入院就诊,查体:T 36.5℃,心率130次/min,消瘦体型,律齐, S1亢进,无杂音,震颤(+),眼征(++),甲状腺Ⅰ°肿大,质软,无结节。甲功三项检测:TSH <0.01 mIU/L,FT321.5 pmo l/L,FT434.53 pmol/L;血常规:白细胞6.3×109/L,中性粒细胞58%,红细胞4.8×1012/L,血红蛋白126 g/L,余检测项目(-)。考虑患儿有突眼、消瘦、多食等高代谢临床表现,再结合甲功:TSH降低, FT3、FT4升高,故诊断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予甲巯咪唑片5 mg,2次/d;普萘洛尔1~2 mg/( kg· d),分3次口服。同时予低碘饮食,避免剧烈运动及精神刺激,嘱患儿1个月后复查。患儿服药后约20 d,甲亢症状有所好转,但有全身无力症状,偶伴双上睑下垂,考虑:甲亢,甲亢性肌病?重症肌无力?收入我院,追问病史,患儿家长诉患儿近3个月偶有“犯困”现象,入院后查体:神志清楚,精神佳,心率120次/min ,律齐,无杂音,肺腹未见明显异常,神经系统检查:布鲁氏征(-),克匿格征阴性(-)。新斯的明药物试验阴性,血清抗Ach-R抗体阴性,肌电图神经重复刺激试验未见异常。患儿入院后病情渐加重,怀疑重症肌无力的可能,予面罩吸氧,溴吡斯的明片2 mg/kg ,每6小时口服1次,静滴甲泼尼龙针剂[20 mg/(kg· d)]。入院后4 h患儿四肢无力加重,逐渐出现吞咽、咀嚼和呼吸困难,并伴有心慌不适,精神转差,口唇发绀,呼吸浅促,双肺闻及较多痰鸣音,血氧饱和度为80%,胸部CT提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诊断为ARDS和肌无力危象,立即予气管插管、机械通气,通气方式为压力控制模式,吸气峰压:30 cmH2 O (1 cmH2 O=0.098 kPa),呼气末正压8 cmH2 O,吸入氧浓度85%,之后逐渐下调呼吸机参数,第4~5天改为间歇正压通气加呼气末正压通气模式,吸气峰压18 cmH2 O,呼气末正压6 cmH2 O,吸入氧浓度45%。并予免疫球蛋白针剂[400 mg/( kg· d )]。患儿入院第4天停用免疫球蛋白及甲泼尼龙针剂,改用泼尼松片[1.25 mg/(kg· d)]。入院第12天呼吸机方式调整为间歇指令通气模式,吸气峰压15 cmH2 O,呼气末正压5 cmH2 O,吸入氧浓度40%。第14天拔管撤机,第20天病情稳定,予溴吡斯的明、泼尼松、甲巯咪唑带药出院。患儿出院后1个月逐渐停用溴吡斯的明,1年后逐渐停用泼尼松,现一直口服甲巯咪唑保持甲功正常,用药期间患儿重症肌无力未再发生。

  • 甲巯咪唑与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阳性血管炎的关系

    作者:陈临琪;张学兰;吴海瑛;郭盛;李晓忠

    目的 研究抗甲状腺药物甲巯咪唑(MMI)与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阳性血管炎的关系.方法 对33例Graves病患儿在服药前及服药后检测血ANCA.同时对我院近年来诊治的2例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raves病)患儿在服用MMI期间出现ANCA阳性血管炎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结果 2例患儿在服用MMI第5~6年出现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阳性血管炎,临床出现血尿、肾功能减退,肾活检示肾血管炎改变,急性肾血管坏死伴新月体形成.经免疫抑制剂等治疗临床缓解;33例Graves病患儿服药前血ANCA均为阴性.有3例患儿分别在服用MMI第2、3个月及2年时出现ANCA阳性,阳性率9%(3/33).临床出现镜下血尿,服药后ANCA阳性率高于服药前(x2=5.3,P<0.05).3例患儿经对症治疗后镜下血尿消失,血ANCA复查转阴性.结论 MMI与ANCA阳性血管炎可能有关,可产生从轻到重的肾脏受累临床表现,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可使症状消失.

  • 131I与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儿童Graves病的疗效对照研究

    作者:陈丹云;陈棠华

    目的对131I与抗甲状腺药物(ATD)治疗儿童Graves病进行前瞻性对比性研究,定量评价两种方法的优劣.方法 80例8至14岁Graves病患儿,根据患儿的年龄、性别、病程、甲状腺大小、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等进行配对,分为131I与ATD治疗组,至少观察2年以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治愈为0分,好转为1分,无效为2分,治疗后出现突眼或突眼加重、甲亢性心脏病、肝功能受损、白细胞减低者分别为2分,治疗后发生暂时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为1分,永久性甲减为2分,甲亢治愈后复发为2分.将两组各自疗效及总得分进行比较.结果 131I治疗组40例总得分34分,中位得分1分,ATD组40例总得分69分,中位得分1.5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31I疗效优于ATD;治疗后两组在发生突眼和对突眼改善的疗效、甲减的发生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131I治疗组治疗后甲亢复发率明显低于ATD治疗组(P<0.05);131I治疗组出现甲亢性心脏病、肝功能受损、白细胞降低等副作用低于ATD治疗组(P<0.05).结论 131I治疗儿童Graves病的综合疗效优于ATD.

  • 甲巯咪唑诱导的低浓度血清IGF-1对高氧所致新生大鼠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影响作用研究

    作者:闫丽;韩梅;赵堪兴

    目的 了解甲巯咪唑(MMI)对氧诱导的新生大鼠视网膜病变的影响,以期进一步明确低浓度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是否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方法 实验研究.新生SD大鼠96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循环氧组:幼鼠出生后在循环氧条件下饲养14 d后,置于空气环境中4 d,母鼠饮用普通自来水;对照组及MMI组:幼鼠皆于空气中饲养18 d,母鼠分别饮用普通自来水和含0.1%MMI的水;"循环氧+MMI"组:循环氧组实验条件下的母鼠饮用含MMI的水.每组取右眼进行视网膜铺片和二磷酸腺苷(ADP)酶染色,左眼行石蜡切片后计数突破视网膜内界膜的细胞核数目,对视网膜血管进行评估;用放射免疫分析法进行血清IGF-1的测定.同时观察各组新生鼠体重的变化.采用x2检验方法比较各组新生血管发生率,成组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各组视网膜无血管区占整个视网膜面积的比值、视网膜血管密度、内界膜前血管内皮细胞核计数和各组间血清IGF-1浓度.结果 循环氧组同"循环氧+MMI"组相比,NV的发生率分别为26%和57%(x2=4.38,P=0.04);视网膜内界膜前血管内皮细胞核计数分别为(33.17 ±3.06)和(65.64±3.85)(t=17.73,P=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循环氧+MMI"组视网膜无血管区占整个视网膜面积的6.37%±1.23%,其余各组视网膜血管发育至周边部;对照组、MMI组、循环氧组及"循环氧+MMI"组间视网膜血管密度分别为95.21±6.17、52.57±4.14、68.82±3.71、64.20±4.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31.74,P=0.00);血清IGF-1含量分别为(536.43±32.65)、(235.94±29.09)、(526.50±26.83)、(227.24 ±19.59)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78.57,P=0.00).饮用普通自来水的对照组和循环氧组幼鼠生长发育基本正常,而饮用MMI的MMI组和"循环氧+MMI"组幼鼠可见明显的生长发育迟缓.结论 研究显示MMI能加重高氧诱导的新生大鼠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低浓度血清IGF-1可能是非氧相关调节中重要的因素之一,其调控新生血管形成的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 惠尔血治疗他巴唑引起急性粒细胞缺乏一例

    作者:吴石白;窦京涛

    他巴唑引起急性粒细胞缺乏已有许多报道,以往治疗方法常采用激素、抗生素、输注白细胞等,随着惠尔血等刺激白细胞生成药物的面世,有助于提高粒细胞缺乏的治愈率及减少死亡率.现就我科使用惠尔血治疗他巴唑所致急性粒细胞缺乏一例的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甲巯咪唑乳膏的含量

    作者:赵维娟;张梅;许景峰;徐琳

    目的建立甲巯咪唑乳膏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Hphypesic ODS柱为固定相,甲醇-水(30∶7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51nm.结果甲巯咪唑在0.2~12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100.21%,RSD为1.34%.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专属性强,适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 136例甲巯咪唑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作者:李祥霞

    目的 为临床安全、合理使用甲巯咪唑提供参考.方法 对136例甲巯咪唑引起的不良反应的临床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136例不良反应中,41-65岁人群多,占44.9%;严重的、一般的不良反应构成比分别为29.41%、70.59%%;严重病例临床表现以肝损害和粒细胞缺乏为突出,肝损害不良反应可发生在用药后7天至3个月内,粒细胞缺乏症可发生在用药后9天~2个月内.结论 甲巯咪唑引起的不良反应不容忽视,临床使用时应注意用药剂量,加强用药肝功、血象监护,防止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甲巯咪唑致多关节炎综合征1例

    作者:安艳华;王旭东;曹秋梅

    1例23岁女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接受甲巯咪唑(30mg?d-1)治疗6周后出现多发、游走性关节肿痛,查白细胞、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血沉增快,抗核抗体(ANA)1:320,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类风湿因子(RF)、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阴性。停用甲巯咪唑1周后症状好转,1月后症状完全缓解,复查抗核抗体1:100。

  • 1例甲巯咪唑致粒细胞缺乏症患者的药学监护

    作者:丁庆明;薛建文

    目的通过回顾1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应用甲巯咪唑致粒细胞缺乏症的诊疗过程的,探讨药师如何依据患者的病理生理情况完成药学监护.方法药师与临床医师密切配合,预估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治疗粒细胞缺乏症的治疗终点、合理选择和调整抗菌药物的品种、根据肾功能状况确定给药剂量,以及对患者进行的用药教育.结果患者共住院28d,粒细胞缺乏症得到纠正,感染得到控制,顺利地完成了131I放射治疗.结论临床药师加入临床治疗团队,提供药学服务可以提高临床药物治疗效果.

  • 甲巯咪唑引起肝损害

    作者:刘晨云

    患者女,42岁.因甲状腺功能亢进、结节性甲状腺肿,服用甲巯咪唑10 mg,3次/d,利血生、普萘洛尔治疗1月.出现乏力、食欲不振、尿黄、皮肤重度黄疸,实验室检查显示:ALT 1 670 U/L,AST 1 524.3 U/L,TBil 289.3 μmol/L,DBil 129.3μmol/L,ALB 28.9g/L,A/G0.7,B超提示:肝回声偏粗.停用甲巯咪唑,其他药继续使用,并给予保肝治疗.1月后,患者症状逐渐好转,肝功能恢复正常.

    关键词: 甲巯咪唑 肝损害
  • 甲巯咪唑致肝损害及粒细胞减少

    作者:金振波

    1例36岁女性患者,因患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给予甲巯咪唑10 mg,3次/d,普萘洛尔10 mg,3次/d治疗.服药23 d后,患者出现皮疹、食欲下降和恶心.实验室检查示:WBC 1.6×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80×109/L;ALT 125.0 U/L,AST 62.0 U/L.停用甲巯咪唑,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水飞蓟宾、氯雷他定及非格司亭治疗后好转.患者WBC为4.30×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为3.1×109/L,ALT和AST分别为27.0 U/L和17.0 U/L.

  • 甲巯咪唑致药物性狼疮

    作者:李征寒;吴东红;徐滨华;柳杰;王立平

    1例35岁女性患者因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给予甲巯咪唑(10 mg,1次/d)、维生素 B4(10 mg,3次/d)和鲨肝醇片(50 mg/片,1片/次,3次/d)口服。服药1周,因白细胞计数降低,甲巯咪唑减量至10 mg,1次/d,同时加用盐酸小檗胺片(4片,3次/d)。服药16 d,患者出现发热,体温高至37.8℃,四肢出现红色皮疹、瘙痒,伴周身关节疼痛。服药10 d,双手食指及中指近端指间关节、右手食指及中指掌指关节轻微肿胀、压痛(﹢),双腕关节、双踝关节及双膝关节压痛(﹢)。实验室检查:红细胞沉降率41 mm/1 h,C反应蛋白31 mg/L,抗核抗体( ANA)1:310,组蛋白抗体( AHA)(﹢)。停用甲巯咪唑,其他药物继续原剂量口服。随后,患者关节疼痛和肿胀情况逐渐好转。停药半年后, ANA和AHA转为阴性。

  • 甲巯咪唑致胆汁淤积型肝损伤

    作者:王璐;纪立伟

    1例51岁女性患者因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服用甲巯咪唑5 mg,1次/d,10 d后出现皮肤瘙痒、恶心、呕吐、大便呈灰白色,第15天停用甲巯咪唑.实验室检查示丙氨酸转氨酶(ALT) 184 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 115 U/L,总胆红素(TBil) 41.6 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 28.6 μmol/L,碱性磷酸酶(ALP) 342 U/L.考虑为药物所致胆汁淤积型肝损伤.遂静脉滴注脱氧核苷酸钠注射液150 mg,1次/d和注射用复合辅酶400 U,2次/d.保肝治疗第7天ALT 150 U/L,AST 67 U/L,TBil28.7 μmol/L,DBIL19.1 μmol/L;第13天ALT 93 U/L,AST57 U/L;第28天ALT 62 U/L,AST45 U/L,TBil 11.1μmol/L,DBil 5.8 μmol/L.

  • 甲巯咪唑引起唾液腺肿大

    作者:叶玉妹;张彤;杨慰

    患者女,53岁,于2000年3月16日入院.入院查体:神志清醒,对答切题,言语较多、重复,情绪激动,面色尚华,浅表淋巴结无肿大,颈部对称,气管居中,面部无红肿,双侧甲状腺不肿大,无结节,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界不扩大,HR 78次·min-1,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及.

  • 甲巯咪唑致急性重度黄疸伴肝性脑病

    作者:姚鸿萍

    1例50岁女性患者因甲状腺功能亢进口服甲巯咪唑2.5 mg,2次/d.约5个月后,出现乏力、小便黄,10 d后发展为皮肤、巩膜重度黄染.实验室检查:丙氨酸转氨酶54 U/L,天冬氨酸转氨酶105 U/L,总胆红素628.6 μmol/L,直接胆红素542.7 μmol/L,总胆固醇1.7 mmol/L,总蛋白60 g/L,白蛋白33 g/L,碱性磷酸酶130 U/L,总胆汁酸145.2 μmol/L,γ-L-谷氨酰转肽酶83.1 U/L.停用甲巯咪唑,改为口服泼尼松(10 mg,4次/d)和普萘洛尔(10 mg,3次/d),同时给予保肝和退黄治疗.约1个月后,患者突发心慌、烦躁、答不切题,反应迟钝,实验室检查示血氨浓度25 μmol/L,诊断:肝性脑病Ⅰ期.给予保肝及治疗黄疸和肝性脑病的药物.1周后患者肝性脑病症状缓解,3周后黄疸减轻.

  • 甲巯咪唑致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作者:杨水源;童艳丽;曾泗宇;梅清华;卢慧勤

    1例52岁男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因术后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给予甲巯咪唑(10 mg,2次/d)和普萘洛尔(10 mg,3次/d)鼻饲。第4天,患者颈部、躯干、双上肢前臂出现散在红色丘疹,甲巯咪唑剂量减半,并静脉滴注地塞米松(10 mg,2次/d),鼻饲氯雷他定(10 mg,1次/d)。第6天患者面部、颈部新发斑丘疹,部分融合成片,躯干、颈部可见水泡形成,伴高热;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见气道充血、糜烂及血性痰液。停用甲巯咪唑,继续抗过敏治疗。第7天患者出现大面积表皮剥脱,诊断为大疱性表皮松解症,静脉滴注人免疫球蛋白(20 g,1次/d)和甲泼尼龙(60 mg,2次/d)。第12天,皮损创面渗液减少,停用人免疫球蛋白,甲泼尼龙予减量至40 mg,2次/d。1个月后,患者皮肤表皮基底呈鲜红色,有少量脓性分泌物,停用甲泼尼龙。6个月后,患者皮肤创面愈合,多处形成瘢痕。

  • 甲巯咪唑致肝损伤、皮疹及关节炎综合征

    作者:李立;石蕊;卢姗;潘丹

    1例29岁女性患者因甲状腺功能亢进遵医嘱口服甲巯咪唑20 mg、1次/d,用药前肝功能正常.用药14 d后,患者血清ALT 122 U/L,AST 87 U/L,停用甲巯咪唑并予保肝治疗.9 d后,患者ALT 42 U/L,AST 35 U/L,遵医嘱再次口服甲巯咪唑片10 mg、1次/d.再次用药第9天,患者全身出现皮疹伴瘙痒,右肘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双肩关节及膝关节疼痛,实验室检查示ALT 134 U/L,AST 109 U/L,诊断为药物性肝损伤、药物性皮疹和药物相关关节炎综合征.再次停用甲巯咪唑,给予抗过敏、保肝及止痛治疗.10 d后,患者皮疹基本消退,ALT 36 U/L,AST 24 U/L,关节疼痛稍有改善,可自主活动,偶有活动受限.

  • 甲巯咪唑致胆汁淤积型肝炎

    作者:袁菱;沈巍;李爽;杨青;童德银

    1例32岁女性患者因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口服甲巯咪唑10 mg、3次/d,3周后出现乏力、食欲减退、尿液发黄、全身皮肤瘙痒.停用甲巯咪唑,实验室检查示总胆红素(TBil)463.1 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 348.9 μmol/L,丙氨酸转氨酶(ALT) 142 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 64 U/L,碱性磷酸酶(ALP)499 U/L.考虑为甲巯咪唑所致胆汁淤积性肝炎,给予还原性谷胱甘肽、多烯磷脂酰胆碱、促肝细胞生长素、前列地尔、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甲泼尼龙琥珀酸钠静脉滴注,熊去氧胆酸胶囊口服.13 d后,实验室检查示TBil 432.3 μmol/L,DBil 260.6 μmol/L,总胆汁酸(TBA) 564.0 μmol/L.因皮肤瘙痒未改善,8d内行4次血浆置换.末次血浆置换后3d,实验室检查示TBil 271.3 μmol/L,DBil 175.3 μmol/L,TBA 483.0 μmol/L,继续保肝及退黄治疗.末次血浆置换后47 d,实验室检查示TBil 22.4 μmol/L,DBil 8.3 μmol/L,ALT 35 U/L,AST 20 U/L,ALP 114 U/L,TBA 47.0 μmol/L.末次血浆置换后51d,患者皮肤瘙痒症状消失,皮肤巩膜无黄染,尿液颜色正常,体力恢复正常.

  • 甲巯咪唑相关肌痛

    作者:陈亚宁;郭启煜;黄火高;姚合斌

    1例45岁男性糖尿病患者,因甲状腺功能亢进给予甲巯咪唑10 mg,3次/d.1个月后,患者反复出现肌痛,每次持续1 min.检测肌酸激酶(CK)为746 U/L.停用甲巯咪唑2周后,肌痛消失,血CK水平恢复正常.再次口服该药,肌痛再次出现,遂停用.

645 条记录 4/33 页 « 12345678...323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