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冠心病伴发抑郁者记忆偏向的研究

    作者:李慧慧;宋玉萍;王玉日

    目的 探讨冠心病伴发抑郁者记忆偏向的特点.方法 对冠心病患者用Beck 抑郁问卷、SDS 抑郁自评量表筛选出单纯冠心病组、冠心病伴发抑郁情绪组(轻度抑郁16 例、中度9 例、重度5 例)各30 例,参加自传体记忆测验.结果 ( 1)冠心病伴发抑郁情绪组总的概括性记忆得分,对不同词性线索词的均显著高于单纯冠心病组(P < 0.01);(2)单纯冠心病组对消极词概括性记忆得分显著高于积极词(P < 0.01),而冠心病伴发抑郁情绪组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3)不同抑郁程度者的自传体记忆概括性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表现为得分随抑郁程度的加深而增高.结论冠心病伴发抑郁个体的自传体记忆概括性存在过度概括化的缺陷;其自传体记忆的概括性水平与伴发抑郁情绪的严重程度有关.

  • 叙事心理治疗视角的自我研究

    作者:柳艳松

    受社会建构论、后结构主义与福柯思想等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叙事心理治疗理论认为自我并非精神实体,而是社会生活中人际互动的结果,是一种“叙述”的过程和语言建构的产物.在叙事心理治疗中,个体讲述自己的人生故事是建立在自己的自传体记忆基础之上的,不同的叙事视角对情绪的调节作用是不一样的,第三人称的回忆视角有助于人们处理负面情绪,使问题变得容易改变,从而以此为契机重新构建积极的自我概念.后指出了叙事心理治疗中自我研究的意义与方向.

  • 老年夫妻婚姻自传体记忆的内容特征

    作者:李逢战;王大华;贾孟华;王岩

    目的:分析老年夫妻婚姻自传体记忆的内容特征。方法对247对老年夫妻进行限时5 min的婚姻自传体记忆快速提取访谈,从事件性质、事件涉及的领域及事件的具体内容三个维度进行分析。结果①事件性质中,共享和支持的性质较多,分别占28.5%和31.3%;事件领域中,不涉及第三方的事情多,占70.1%,其次是牵涉到子女和父辈的事情,分别占13.9%和8.7%;事件具体内容中,关于生命安全、精神生活、休闲娱乐和个人发展的事较多,分别占22.3%、17.5%、15.9%和14.3%。②事件性质和事件具体内容两个维度上,丈夫和妻子回忆的事件数量具有显著差异。③随婚龄增加,不同性质的事件、不涉及第三方的事件、涉及同辈的事件及关于日常生活、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事件都基本呈U形分布,其他方面的事件不具备这种特征。结论老年夫妻婚姻自传体记忆的内容特征基本符合现实状况,也基本符合相关理论的观点。

  • 自传体记忆与阈下抑郁关系的神经机制研究

    作者:梁丽娟;朱唤清;姜红娟;杨娟

    情绪对记忆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记忆与情绪存在很多的相互作用,主要包括积极和消极两方面.本文从神经机制的角度论述了自传体记忆与情绪的关系,不同情绪状况的自传体记忆的大脑神经机制特征,积极情绪状况下,记忆效果比较好;但消极情绪状态下,记忆效果比较差.其次,自传体记忆是关于个人自己生活事件的记忆;阈下抑郁一般指的是具有抑郁症状,但达不到抑郁诊断标准的个体.阈下抑郁作为一种常见的消极情绪状况对于记忆的影响也是很明显的,尤其是对于自传体记忆的干扰具有明显的情绪一致性效应,既消极情感的视角看待所有的自传体记忆.本文重点分析了阈下抑郁对自传体记忆影响的神经机制,包括脑成像、脑损伤以及临床研究方面的研究现状.后对相关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的展望做出了述评.

  • 自传体记忆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作者:戈兆娇;郑莉君

    自传体记忆是记忆研究的一个新热点.与其他记忆不同,自传体记忆并非单纯的认知过程,它具有鲜明的自我特征和情绪色彩.自传体记忆主要分生活片段知识、一般事件知识和具体事件知识几个部分.自传体记忆除受内部自我认知的影响外,还受到外部的父母因素、依恋、事件特征及文化等因素的影响.自传体记忆具有自我功能、社会功能和指导功能.当个体的自传体记忆出现过度概括化,就会导致心理障碍,削弱个体解决问题的能力.

  • 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自传体记忆损害情况观察

    作者:陆可可;薛辰霞;董原君;张跃奇;张桂青

    目的 观察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患者的自传体记忆损害情况.方法 选取PTSD 20例(PTSD组)、创伤后未发生PTSD 20例(非PTSD组)及健康体检者20例(对照组),均行自传体记忆测试(AMT)、PTSD自评量表(PCL-C)评分.结果 PCL-C总分及再体验、麻木回避、警觉性增高分项评分PTSD组>非PTSD组>对照组,P均<0.01;AMT总分及积极线索词、消极线索词分项评分PTSD组<非PTSD组<对照组,P均<0.01(PTSD组与非PTSD组消极线索词比较,P>0.05).PTSD组AMT总分与PCL-C总分及再体验、麻木回避、警觉性增高分项评分呈负相关(r分别为-0.801、-0.772、-0.723、-0.741,P均<0.01).结论 PTSD患者自传体记忆具体性减少明显,且创伤后PTSD症状越严重,其对具体自传体记忆的提取越少.

  • 有述情障碍与无述情障碍抑郁症患者自传体记忆比较

    作者:柳艳松;王军;孙玉军;陈新宇;王国强

    目的 探讨有述情障碍与无述情障碍抑郁症患者自传体记忆的差异,以及有述情障碍抑郁症患者的自传体记忆与述情障碍的关系.方法 对29例有述情障碍抑郁症患者以及34例无述情障碍抑郁症患者,采用自传体记忆测评(autobiographical memory test,AMT)评定自传体记忆得分、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20-item Toronto alexithymia scale,TAS-20)评估述情障碍得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测评(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24)评定抑郁得分.结果 ①有述情障碍抑郁症组对消极线索词诱导的过度概括化自传体记忆显著高于无述情障碍抑郁症组[分别为(3.34±1.80)分,(2.51±112)分,t=2.19,P<0.05];②有述情障碍抑郁症组过度概括化自传体记忆总分显著高于无述情障碍抑郁症组[分别为(6.14±2.44)分,(4.86±2.06)分,t=2.21,P<0.05];③在有述情障碍抑郁症组中,述情障碍总分及外向性思维因子分与具体自传体记忆的各因子分及总分均呈负相关(r=-0.502~-0.205,P<0.05),而过度概括化自传体记忆与各因子分及总分均呈正相关(r=0.240~0.611,P<0.05).结论 与无述情障碍抑郁症患者相比,有述情障碍抑郁症患者的过度概括化自传体记忆更为严重,述情障碍能够增加有述情障碍抑郁症患者的过度概括化自传体记忆的严重程度.

  • 抑郁症患者的自我异常

    作者:朱贺;刘爱书;刘明慧

    抑郁症患者存在自我异常已被很多研究结果证实.抑郁症患者存在着消极的自我参照图式,且这种消极的自我参照图式影响着抑郁症状的维持和抑郁症的复发;知觉上的自我存在自我加工和自我识别异常,对自我过度关注;记忆中的自我也存在着异常,其自传体记忆存在过度概括化的现象,过度概括化的自传体记忆也是导致抑郁发作和维持的一个危险因素.本文从自我参照加工、自我面孔识别和自传体记忆三个部分阐述了抑郁症患者的自我异常现象并提出了现研究存在的不足及未来的研究方向,为全面探索抑郁症患者的自我异常提供了思路.

  • 抑郁情绪大学生自传体记忆具体性特点的研究

    作者:赵晓晶;冯正直;宋彬彬;刘庆英;梁小庆;李培培;宋新涛;廖成菊;黄赛;张丽丽;王凤

    目的:探讨抑郁情绪大学生自传体记忆的具体性记忆的特点.方法:采用Beck抑郁问卷、SDS抑郁自评量表对某医学院校500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筛选出符合两个量表评定标准的被试120人,其中抑郁情绪组60人(轻度32人,中度18人,重度10人)、正常对照组印人,参加自传体记忆测验.结果:①男、女大学生对10个线索词、积极、消极线索词的具体性记忆得分无显著差异(P>0.05);正常对照组与抑郁情绪组的各项具体性记忆得分差异显著(P<0.01),前者的各项具体性记忆得分显著高于后者;正常对照组对积极线索词的具体性记忆得分明显高于消极线索词的得分(P<0.01),而抑郁情绪组对积极、消极线索词的具体性记忆得分无显著差异(P>0.05);②不同程度抑郁情绪组的自传体记忆具体性记忆得分有显著性差异(P<0.01),轻度抑郁情绪组的具体性记忆得分显著高于与中、重度抑郁情绪组,中、重度抑郁情绪组的具体性记忆得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抑郁个体的自传体记忆具体性存在缺陷,其形式表现为过度概括化;自传体记忆的具体性水平与抑郁情绪的严重程度有关.

  • 自我概念对失独者延长哀伤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作者:张宇迪;贾晓明

    目的:考察自传体记忆的功能在失独者的自我概念和延长哀伤之间的中介效应,以及该中介效应是否受到依恋安全性和不安全性的调节.方法:采用中国成年人一般自我概念量表、生活经历回想问卷、成人依恋问卷和延长哀伤问卷对105名失独者进行调查.结果:①自传体记忆的功能在失独者的自我概念和延长哀伤之间发挥部分中介效应.②依恋不安全性能调节上述中介过程,对依恋不安全性得分较高的失独者来说,自传体记忆功能的中介效应不显著;对依恋不安全性得分较低的失独者来说,自传体记忆的功能起完全中介效应.③依恋安全性对上述中介过程不发挥调节效应.结论:较高的依恋不安全性具有“破坏作用”,能够阻止失独者自我概念对自传体记忆功能的激活,使得自传体记忆功能的中介作用失效.

  • 大学生冗思与抑郁的关系:具体性自传体记忆降低的中介作用

    作者:肖晶;孔天竺;张祯;于萍

    目的:探讨大学生的具体性自传体记忆降低特征对于冗思与抑郁症状关系的中介作用.方法:323名大学生完成了自传体记忆测验、冗思反应方式量表以及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结果:冗思得分越高,抑郁症状的得分就越高;而具体性自传体记忆的降低在冗思与抑郁症状之间具有部分的中介效应.结论:大学生的冗思既可以直接影响其抑郁症状,也可以通过具体性自传体记忆的降低来间接影响其抑郁症状.

  • 大学生过度概括化自传体记忆与日常应激对抑郁症状影响的追踪研究

    作者:肖晶;闫菁;候文颖;于萍

    目的:探讨大学生过度概括化自传体记忆与日常应激对抑郁症状的影响机制.方法:以北京某高校204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学生日常社会和学业事件量表、自传体记忆测验和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每1.5月追踪测量1次,共测量6次.结果:①随着日常应激水平的增加,高水平概括化自传体记忆的大学生,抑郁症状得分更高(p=0.04,F(1,529)=4.26,P<0.05).②随着日常应激水平的增加,消极词汇自传体记忆测试中,表现出高水平概括化自传体记忆的大学生,抑郁症状得分更高(β=0.05,F(1,529)=7.43,P<0.01).结论:过度概括化自传体记忆可能在日常应激与抑郁症状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

  • 羞耻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相关研究及理论

    作者:戴赟;王觅;钱铭怡

    既往研究支持羞耻与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症状的严重程度间存在显著相关,且羞耻能预测PTSD症状的严重程度.近十年来学者们对羞耻在PTSD的发病与症状维持中所扮演的角色提出了多种理论解释,本文选取其中较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四种理论进行介绍和总结.包括:基于羞耻和内疚的创伤理论,认知理论的观点,创伤性羞耻的时程差别理论和自传体记忆的观点.建议未来的研究可以从自传体记忆和临床疗效学研究两个方向进行展开.

  • 慢性疼痛、抑郁症患者的自传体记忆对照研究

    作者:刘衔华;姚树桥;赵巍峰;杨文辉;谭芙蓉

    目的:探讨慢性疼痛、抑郁症患者自传体记忆的特征及其与情绪的关系.方法:应用自传体记忆测验(AMT)、目测类比疼痛定级法(VAS)、汉密尔顿抑郁评定量表(HAMD)、贝克抑郁表(BDI)和贝克焦虑量表(BAI)对正常人、慢性疼痛患者、抑郁症患者各40人的自传体记忆、情绪和疼痛进行了评估.结果:①正常组的具体性记忆明显多于临床组(P<0.05),慢性疼痛组的具体性记忆明显多于抑郁组(P<0.05);②正常组的过度概括化记忆明显少于临床组(P<0.05).而两个临床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③正常组和疼痛组的反应时快于抑郁组(P<0.05);④BDI总分与AMT的具体性记忆存在显著负相关(P<0.61),与无相关记忆/缺失、反应时存在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慢性疼痛患者和抑郁症患者的自传体记忆都存在过度概括化特征,提示慢性疼痛、抑郁可能通过相同的神经心理机制影响自传体记忆信息加工.

  • 创伤的自传体记忆模型

    作者:陈颜;缪绍疆

    自传体记忆是人类独有的记忆系统,是自我将所经验到的事件与其观点、解释、评价整合而形成的对个人史的内在表征.它服从于个人目标,以此来定义"我"是谁,是自我记忆系统的核心部分.基于自传体记忆层级模型认为,创伤致使个体自传体记忆缺损,其语义记忆、情节记忆、感觉信息和情感无法整合到自传体记忆库中.当创伤威胁到语义记忆时,个体可能会产生许多与自我认同相关的问题;对情境化情节记忆的编码和整合失败会导致创伤性事件记忆的不完整和混乱;当感觉信息和情感未能与情节记忆和语义记忆进行整合时,创伤患者的记忆将以闯入性的意象为主要表征形式.此外,记忆评估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个体对创伤的遗忘.

  • 不同场认知风格个体的羞耻与悲伤记忆差异

    作者:王觅;高隽;汪智艳;张智丰;钱铭怡

    目的:考察场依存、场独立个体在羞耻、悲伤记忆上是否存在差异.方法:采用自我报告的方法考察被试的羞耻、悲伤记忆.结果:①在回忆字数、提及他人次数上,情绪与场认知风格出现交互作用.②场依存个体更多的提及情绪性行为、他人在场,但场独立个体更多的报告了他人评价.差异边缘显著.③悲伤回忆中提及情绪词次数显著多于羞耻回忆,且更多的报告事件发生时间.④被试在羞耻回忆中,提及他人多于提及自我,思维中自我少于其他描述中自我.⑤场依存被试悲伤回忆中提及他人次数多于提及自我次数,思维中自我均少于其他描述中自我.⑥悲伤回忆中提到情绪性行为次数、思维句数均多于羞耻回忆.结论:本研究结果支持场独立、场依存者情绪记忆有差别的假设,并且有情绪特定的差异.

  • 自传体记忆的大脑结构基础

    作者:王凤;冯正直

    自传体记忆是关于个人生活事件的记忆.目前,自传体记忆已经成为继内隐记忆之后的又一个记忆研究的热潮,关于自传体记忆大脑结构基础的研究也取得了丰富的成果.本文结合新近的研究成果,就自传体记忆的脑结构基础进行了相关综述.

  • 自传体记忆过度概括化现象及其机制的临床研究

    作者:张镇;张建新

    自传体记忆过度概括性是指个体不能按要求提取特定时间内的具体事件或情节,而倾向于回忆那些类别化和重复性的事件.本文主要综述临床领域对过度概括现象的研究状况,主要包括:情绪和创伤障碍中的过度概括性现象:自传体记忆临床研究的主要方法;过度概括性产生的机制;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局限.

  • 依恋视角下自传体记忆提取的差异

    作者:刘晨;陈旭

    自传体记忆是关于个人生活的记忆,依恋理论为自传体记忆的理解提供重要的理论框架.本文以个体依恋风格的差异为视角,根据Conway和Pleydell-Pearce's的自我记忆系统(Self-Memory System)总结出在自传体记忆提取的过程中,依恋系统具有目标导向、防御排斥和情绪调节的作用.安全型相较于非安全型依恋的个体在自传体记忆提取的数量、具体性、准确性、通达性和情绪强度、情绪唤醒度上具有优势.未来研究可以从依恋系统的激活,焦虑型、回避型依恋在记忆提取中具体成分的差异,依恋与不随意自传体记忆提取的关系上来探讨.

  • 回溯式时距估计的计时机制

    作者:杨莲莲;黄希庭;岳童;刘培朵

    回溯式时距估计是以记忆为主要成分,且事后才知要对两个相继事件之间的间隔时间或某一事件持续时间的长短进行估计.可分为近时和远时的回溯式时距估计,两者的计时机制与记忆有关,但各有侧重:前者侧重短时或长时记忆,直接证据来源于即时回忆单一或多个认知任务以估计时间,间接证据则聚焦于物理、生理、心理因素的影响;后者侧重自传体记忆,可从问卷或访谈的测量方式以及主客体特征的影响两个方面来寻找证据.今后需以整合的观点深入探究回溯式时距估计的计时机制,拓展回溯式时距估计行为测量的研究,并开展对回溯式时距估计神经生物学基础的探讨.

21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