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貌似急性脑血管病的低血糖脑病的观察与护理

    作者:师彩颖;关红艳;赵龙现;顾凤莲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发病率呈逐渐上升,再加上有的病人降糖心切,在家随意乱用降糖药物,这样,低血糖脑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多,尤其在合并感染,发热,进食不足等情况下更易发生.

  • 门诊降糖药物处方合理性分析

    作者:黑娥杏

    目的:探讨分析我院门诊降糖药物处方合理性.方法:选取200份我院门诊处方中含有降糖药物的处方,采用药物管理系统总结和归纳降糖药物处方,并实施分析和总结.详细记录各类降糖药物出现的频次和频率.分析降糖药物单用和联合使用情况.结果:联合使用不合理主要表现在甘精胰岛素注射液联合门胰岛素30注射液,格列美脲联合瑞格列奈,格列美脲联合地塞米松片、氢氯噻嗪片,消渴丸联合格列齐特;给药频次不合理主要表现在格列美脲,甘精胰岛素注射液;使用药剂量不合理表现在二甲双胍肠溶片;未注重降糖药物的不良反应.结论:我院门诊降糖药物处方应用存在不合理现象,需要全面加强门诊降糖药物处方管理,给予患者针对性治疗药物,全面提升医院门诊服务质量.

  • 只有适合没有有效

    作者:张洪军

    常有糖尿病人或家属多方探询,希望推荐"有效"的降糖药物.其实,对糖尿病病人来说,药物只有合适的,没有"有效"的.对于Ⅰ型糖尿病,一经诊断,必须立即并终身接受胰岛素治疗,同时应配合饮食控制和运动治疗.若血糖控制不理想,也可与a-糖苷酶抑制剂(如拜唐苹)或双胍类药物联合使用,但不得服用促进胰岛素分泌的药物.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

    作者:邢丹智;金明珠

    1997年5月~1999年8月,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3例糖尿病足,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3例,男2例,女1例;年龄45岁~70岁。糖尿病病史6年~17年,其中2例间断性服用降糖药物,未能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3例均伴有糖尿病性足部感染及部分坏疽,1例出现右足第五跖骨基底骨髓炎并有坏死骨形成。各病例坏死灶范围为2.5cm×1.5cm~12.0cm×3.5cm。化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10.76~20.68)×109/L,血糖12.3~20.6mmol/L,尿糖(++~++++)。均伴有精神萎糜、嗜睡、纳差、畏寒、 发热、患肢肿痛、跛行、肤色暗红及色素沉着等症状。

  • 降糖药物对2型糖尿病患者心力衰竭的影响

    作者:李娇;赵信科;宋鹏;魏惠平;王志鹏;李应东

    众多降糖药物依照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 (FDA) 规范启动了大型前瞻性心血管安全性试验, 目前已有超过20项试验报道了2型糖尿病 (T2DM) 患者的主要心血管预后, 而且还有许多随机对照试验正在进行中.本文通过检索国内外各大数据库中降糖药的心血管安全性相关文献, 分析发现T2DM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和心力衰竭 (HF) 风险显著增加, 并且不同降糖药物对HF风险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异质性.

  • 噻唑烷二酮类降糖药:罗格列酮(续上期)

    作者:杜光

    4 安全性和耐受性评价 4 600例患者参加的临床试验中,显示罗格列酮单用或与其他药物合用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4.1 单一治疗罗格列酮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类型与安慰药相似

  • 降糖药研究进展

    作者:叶丽美;黄绳武

    查阅近年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选取有代表性的文献进行分析和总结,对胰岛素制剂、具有降血糖作用的单味中药和中药复方制剂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认为降血糖中药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关键词: 糖尿病 降糖药物
  • 糖尿病合并肿瘤患者化学治疗致低血糖的药学监护

    作者:丁年羊;桂玲;魏青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肿瘤患者化疗期间低血糖的药学监护,提高用药安全性.方法 通过查阅1例糖尿病合并肿瘤患者化疗所致低血糖的病历资料,分析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原因.结果 结合患者病情、化疗药物、降糖药物等因素,以及调整降血糖方案后未再发低血糖,分析认为导致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原因为药物相互作用.结论 糖尿病合并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的药学监护非常重要,临床药师在审核医嘱时应分析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 口服降糖药门诊处方点评结合PDCA循环管理实践

    作者:李巧

    目的:提高口服降糖药处方合格率,促进该类药物的合理使用,探讨PDCA管理工具在处方点评工作中的应用。方法筛选浙江省东阳市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12月口服降糖药物电子处方,利用PDCA循环逐季点评每张处方的合理性,对不适宜处方进行分类统计,提出改进措施。结果经9个月的持续改进,处方合格率从88.02%提升到99.13%。结论专项处方点评利用PDCA管理工具,为合理用药干预和持续改进提供了参考。

  • 糖尿病诊治现状

    作者:高峰;李利萍

    近年来,我国糖尿病患病率逐年上升,呈现高患病率、低诊断率、低治疗率和低达标率等特征,导致各种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因此对糖尿病早期筛查、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显得尤其重要。该文就糖尿病的临床症状、诊断、分型、病理生理、各种并发症以及现有的治疗手段进行全面综述。

  • 降糖药物不良反应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李秋;王珊;王正春

    目的:分析降糖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特征,旨在指导临床合理应用降糖药物.方法:对2002年1月~2004年5月中国期刊数据库及国内公开发行的医药杂志进行检索,对检索出的52例应用降糖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ADRs)表现、ADRs程度、因果评价、治疗转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降糖药物引起ADRs与人群分布和年龄因素等有关,ADRs临床表现主要是低血糖(28.8%)和变态反应(15.4%).ADRs转归治愈31例,好转21例.结论:糖尿病并发症较多,加之长期合并用药,应嘱咐患者科学使用降糖药物,并密切关注用药过程中的不良反应,避免误诊.

  • 2001~2003年武汉地区医院降糖药物的应用分析

    作者:陈华庭;杨嵘;杨颖达

    目的:了解武汉地区医院降糖药物使用情况和发展趋势.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1~2003年武汉地区医院降糖药物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 a来降糖药物销售金额和用药频度呈上升趋势.胰岛素用量逐年增长.口服降糖药物中磺酰脲类药物销售金额大,而双胍类药物使用频度高.结论:注射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物是控制血糖的有效方法.

  • 降糖药的研究现状及新进展

    作者:张婉珠;梁斌鑫;王维

    糖尿病是一种与胰岛素产生和作用异常、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代谢性疾病.近年来,该病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快速增长,对人类生命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随着对糖尿病病因、发病机制和降糖药物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不断有新的降糖药研制成功,该文综述目前糖尿病治疗药物及其进展.

  • UPLC/MS/MS检测好康舒胶囊中非法添加降糖类化学药物

    作者:顾雪中

    目的:对好康舒胶囊进行添加降糖类化学药物进行检测。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UPLC-MS/MS)法, ACQUITY BEH C18柱(50 mm ×2.1 mm,1.7μm);以甲醇和0.01 mol· L-1的乙酸铵溶液进行梯度洗脱。通过分子离子峰、二级质谱的碎片离子信息及多反应监测( MRM)模式下色谱峰的保留时间等信息,对本品中是否含盐酸二甲双胍等11种化学降糖药物的检出情况进行判定。结果:对11种化学降糖药物检测分析,好康舒胶囊中检出盐酸苯乙双胍及格列苯脲二种化学降糖药物。结论:好康舒胶囊中非法添加了盐酸苯乙双胍和格列苯脲化学降糖药物。

  • 临床常用降糖药物的不良反应及防治策略

    作者:王艳梅;王根杰;张树林;陶秀华

    随着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患者的日益增多,采用降糖药物治疗的同时会存在诸多的药物不良反应(ADR),对患者影响甚大,尤其是特殊人群,易造成生活质量的下滑和经济上的巨大损失.本文从介绍临床常用的各种类型降糖药物的ADR开始,提出如何使用不同类型的降糖药物对DM进行治疗,以及怎样避免ADR对患者的影响等措施,从而营造出健康、安全、和谐的生活方式.

  • Ⅱ型糖尿病3种治疗方案的成本-效果分析

    作者:简洁

    目的:评价3种口服降糖药治疗方案所产生的经济结果.方法:对212例Ⅱ型糖尿病患者所用的口服降糖药物治疗方案,用成本-效果分析方法进行比较.结果:3种治疗方案的成本有极显著的差异(P<0.01).结论:二甲双胍为合理治疗方案.

  • 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调节2型糖尿病糖脂代谢研究进展

    作者:李玲;于文君;严妍;李蕊;李妍

    胰高血糖素样肽-1 (glucagon-like peptide-1,GLP-1)受体激动剂类药物是一类新型抗糖尿病药物,可呈血糖依赖性地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减慢胃排空、增加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从而起到控制血糖的作用.本文对GLP-1受体激动剂近年来的国内外文献进行综述,从其对血糖、血脂及体质量等方面的影响展开分析,并比较了不同GLP-1受体激动剂之间,及与其他降糖药物之间的疗效差异,旨在阐明此类药物在改善2型糖尿病代谢方面的作用特点.

  • 门诊患者降糖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作者:张庆;胡敏燕

    目的:评价我院门诊降糖药物使用情况.方法:药物利用指数(drug utilization index,DUI)作为分析判断药物利用情况指标,并对降糖药物间联合使用和降糖药物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共抽取处方7 692张,使用降糖药物共13种,其DUI≤1.降糖药间联用处方2 963张,降糖药联用其他药物药物处方3 423张,不合理联用处方84张,分别是磺酰脲类之间联用,降糖药联用利尿剂、β-肾上腺能受体阻滞剂、H2受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时剂量未调整.结论:本院使用降糖药物基本合理,药物联合使用中存在不合理情况.

  • 儿童及青少年降糖药物超说明书用药调查分析

    作者:李娜;蔡鸿福;郑斌;刘茂柏

    目的:了解糖尿病儿童及青少年患者中超说明书用药的情况,并分析原因,为儿童及青少年糖尿病用药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统计2013、2014年全年的糖尿病儿童及青少年门诊处方,参照药品说明书的内容,判断使用降糖药物的处方是否存在超说明书用药以及超说明书用药的类型,计算超说明书用药发生率.结果:817张处方中,超说明书用药共475张,占总处方数的58.14%,主要是超年龄用药,占总处方数的53.98%,其次还存在用法用量和联合用药超说明书的问题.口服降糖药超说明书用药情况较为突出,发生率为62.30%.结论:降糖药在儿童及青少年糖尿病患者中超说明书用药的发生率较高,主要为超年龄使用,尤其是口服降糖药.儿童及青少年用药的特殊性是造成超说明书用药的重要原因.临床应用应该以药物说明书为基础,尽可能规范超说明书用药行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 810例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降糖药物使用及趋势分析

    作者:胡丽萍;邹润梅;徐焱成

    目的 分析近年来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降糖药物的使用情况及趋势.方法 选取武汉某三级甲等医院确诊的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810例,将患者用药方案分为4组,分析各组患者用药前后血糖水平以及近几年来各种降糖药物使用趋势.结果 用药后各组患者血糖水平明显改善,睡前注射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药物以及三餐前皮下注射短效胰岛素联合睡前注射长效胰岛素的治疗方案近几年来应用逐渐增多.结论 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以及三餐前短效胰岛素联合睡前注射长效胰岛素方案,逐渐成为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的趋势.

624 条记录 25/32 页 « 12...22232425262728...313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