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非甾体抗炎药治疗骨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的Meta分析

    作者:施文;王永铭;程能能;陈斌艳;李端

    目的根据现有临床资料评估中国骨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服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利用Meta分析的方法综合国内1990~2001年关于NSAID疗效和不良反应的随机对照研究文献19篇.统计有效率累计入选病例共1 732例,统计不良反应累计入选病例2 925例. 结果不同类型NSAID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存在较大的异质性,有效率(95%CI)萘丁美酮66.7%(61.9%~71.4%)、美洛昔康68.4%(59.2%~77.6%)、萘普生64.5%(59.8%~69.1%)、尼美舒利79.8%(75.7%~84.0%)、布洛芬77.2%(70.7%~83.8%)、双氯芬酸77.1%(69.2%~85.0%)、恶丙嗪65.8%(59.5%~72.0%).不良反应发生率(95CI)萘丁美酮16.3%(12.5%~20.0%)、美洛昔康10.2%(4.2%~16.2%)、萘普生29.2%(24.8%~33.6%)、尼美舒利20.2%(16.0%~24.3%)、布洛芬16.7%(14.7%~18.8%)、双氯芬酸19.3%(11.9%~26.7%)、恶丙嗪12.7%(8.9%~16.7%).结论中国骨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服用NSAID的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因药品而异.连续用药2~8周,萘丁美酮、美洛昔康等常用NSAID的有效率在59.2%~85.0%之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在4.2%~33.6%之间.

  • 类风湿关节炎二线药物不良反应回顾性调查

    作者:姜林娣;赵耐青;倪立青

    目的比较不同二线药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撤药率,为临床医生选择二线药物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由经过训练的调查员调查864例RA病人以往服用过的二线药物,对这些药物有无不良反应和有何种不良反应. 结果上腹不适为二线药物常出现的不良反应.甲氨喋呤的胃肠道不良反应(32.3%)多见;青霉胺和风痛宁突出表现为皮肤瘙痒性皮疹(分别为20.6%和13.7%).青霉胺肾脏损害症状出现危险性明显高于其他药物(是对比危险率的14.5倍).雷公藤常见的不良反应是月经周期的紊乱(14.4%).柳氮磺吡啶主要是上腹不适(39%)、纳差(7.3%)、恶心(7.3%).眼部不适、视力下降(19.6%)是使用氯喹常见的不适主诉.二线药物不良反应程度是有差别的.不良反应是引起各种二线药物撤药的主要原因, 甲氨喋呤撤药率低.甲氨喋呤和青霉胺联用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结论熟悉二线药物不良反应,有利于临床医师选择药物和治疗方案.注意监测和对症处理不良反应,二线药物仍然是安全的.

  • 病例-时间-对照设计

    作者:王涛;詹思延;胡永华

    药物流行病学研究中,如果已知或预知药物的疗效,药物实际上是被选择性地给予特定严重程度的病人,因而药物的使用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存在很强的关联,同时疾病的严重程度还与研究的结局,如药物不良反应密切相关,研究中如果不考虑这些因素,结果就会出现指示性混杂(confounding by the indication)[1].指示性混杂对非实验性研究会产生致命的影响.为此,1995年Suissa[2]提出了病例-时间-对照设计.该设计的应用条件是药物暴露随时间发生变化,暴露在两个或多个时间点进行了测量.

  • 药物流行病学研究的迫切性和特殊性

    作者:詹思延

    药物在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或调节生理机能过程中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益处,但有时也会产生药害(drug misadventures),如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 ADR)和不合理用药所致的药物毒副反应等.上世纪国外曾发生16起重大药害事件,累计死亡2万余人,伤残万余人.伴随着医药事业突飞猛进的发展,药害日趋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严重问题.Lazarou等[1]对美国1966~1996年的39项前瞻性研究进行的meta分析表明,住院患者中6.7%发生严重ADR,0.32%为致死性ADR,由此推算全美国每年有220万住院病人发生严重ADR,10.6万人因此死亡,居住院病人死因的4~6位.据统计,我国约有5 000万~8 000万残疾人,1/3为听力残疾,其致聋原因60%~80%与使用过氨基甙类抗生素有关.因此控制药害刻不容缓.

  • 药物性肝炎28例统计分析

    作者:李剑;李优军

    药物性肝炎(Drug induced Hepatitis)是指由于药物或代谢产物引起的肝脏损害,目前至少有600余种药物可以引起肝炎.表现为肝细胞坏死、胆汁淤积、慢性肝炎或肝硬化等.本文分析28例药物性肝炎的病因,以加深对药物性肝炎的认识.

  • 颁布实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背景与意义

    作者:高磊;肖永红

    抗菌药物是临床应用广泛的药物之一.由于种类繁多,药物特征各异,临床合理应用存在较多困难,目前我国抗菌药物滥用现象较为普遍,由此导致细菌耐药性快速增长、药源性疾病日渐增多、患者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增加、社会医药资源浪费等,为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尽量减少抗菌药物滥用导致的不良后果以及为临床用药提供基本的指导,卫生部将颁布实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使用指导原则>,本文介绍<指导原则>出台的有关背景与意义.

  • 输液时掌握3点趋利避害

    作者:冀连梅

    "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这句广泛流传的话非常正确,但要认识到这里面包含着选择.有选择时选择前者,可以规避由输液带来的输液反应、严重药物不良反应、静脉炎等风险;但没有选择时,要理性接受后者.因为在急救病人以及治疗危重症病人时,输液的给药方式能够及时将药物送入血液,免去了药物通过小肠被吸收再进入血液的步骤,因此可以让药物更快地发挥药效.另外,输液不需要病人的主动配合,即使病人意识不清、无法吞咽药物,也能通过输液的方式高效地为病人补充水分、补充营养、调节水和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等.因此大家一定要有理性的思维,知道不该输液时不滥用输液,但该输液时不能盲目地拒绝输液.

  • 漏服药还可以再补吗

    作者:苍爱军

    在日常生活中,有人经常会因为种种原因漏服药物,特别是一些需要长期服药的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病患者.实际上,漏服药物会对血压、血糖的控制造成影响.此时有的患者会选择多吃一次,将上次漏掉的补上.这样做科学吗?随意补服和加量药物,对健康无益.如果遇到漏服的情况,要视药物的种类和具体情况选择补服的办法.但无论是哪种情况,都不建议"合二为一"加量补服,以免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甚至引起药物中毒.

  • 人命大如天

    作者:赵继才

    全国每年5000多万住院病人中至少有250万人与药物不良反应有关,引起死亡约达19万人之多,平均每天死亡约520人.远的不说,就在前不久的安徽泗县疫苗事件中,就因为种种原因造成数百名小学生发生异常反应,其中一名小学生不幸死亡.

  • 药物不良反应的应对方法

    作者:益民

    关键词: 药物不良反应
  • 我院药物警戒制度的建立与实践

    作者:赵敏;叶建林

    目的 针对临床用药存在的问题和安全隐患实施有效干预,逐步探索、建立、健全医院药物警戒体系。方法 收集、整理2010年我院全年临床呈报的药物不良反应及药物配伍问题,采用药物警戒干预机制、业务院长药事查房、药师与临床医生沟通、药物不良反应监测领导小组和药事委员会发挥职能等手段,对存在安全隐患的药物或用药因素进行干预。结果 2010年临床科室上报药物不良反应393例,实施干预的药物不良反应143例,占上报总数的36.4%。结论 医院应重视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分析、评价工作,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保障公众用药安全。

  • 我院临床合理用药质询的做法和成效

    作者:尹强;杨峰;张新玲

    随着抗菌药物在临床日益广泛的应用,其不合理的应用现象也越来越突出,由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导致的药物不良反应、细菌耐药性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加重等问题,已成为影响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的重大隐患[1-2].

  • PDCA管理在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的应用

    作者:赵国光;王欣;李永忠;王育琴;王力红

    目的 医疗质量管理的核心是保证患者安全,用药安全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因素.综合医院做好药物不良反应监测,调动医务人员主动上报药物不良事件并持续改进,是医院安全文化面临的挑战.方法 通过采用PDCA循环医疗质量的管理方法,制定药物不良反应上报标准,分析我院2005年~2009年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情况,提出持续改进的措施.结果 5年来,我院上报各种药物不良反应2 850例次,平均每年570例次,住院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8%.其中严重药物不良反应43例次,发生率为0.49‰,占药品不良反应的比例为1.51%.我院在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数量和质量上逐年提高,初步形成了用药安全文化.结论 PDCA循环管理可以有效地改进医院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提高医务人员主动上报的自觉性.针对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各个环节的持续循环管理,可以大程度地降低风险、保证患者医疗安全.药物不良反应漏报及其改进措施将是今后医院做好此项工作的重点.

  • 43例脉络宁注射液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作者:常晓红;于玥

    目的 了解脉络宁注射液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中国医院知识仓库CHKD期刊全文库2002~2007年收载的期刊杂志,对其中43例与脉络宁注射液不良反应有关的文献报道进行分类统计及分析.结果 在所有43例不良反应中,主要的为过敏,共加例,占46.51%.结论 提倡在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的同时,应加强用药监测.

  • 34例灯盏细辛注射液的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作者:胡燕琴

    目的 分析我院灯盏细辛注射剂临床应用时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收集我院2005年3月-2009年3月应用灯盏细辛注射剂致不良反应(ADR)34例案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灯盏细辛注射剂所致不良反应中,ADR出现短的时间为5min,迟为连续用药10d发生,发生在中枢神经系统22例次(24.72%)、心血管系统20例次(22.47%)、全身20例次(22.47%),皮肤及附件15例次(16.85%),消化系统12例次(13.48%),合计89例次.结论 临床应重视灯盏细辛注射剂使用过程中的监测,制药企业应进一步提高药物纯度和生产工艺,完善药品说明书相关内容,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 重视中成药引起的肾损害

    作者:赵娅;白冰;李春晓

    目的 探究中成药引起肾损害的主要因素,提出预防措施,促进临床安全用药.方法 汇总《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临床用药须知》及文献资料引起肾损害的中成药品种,从药物因素、临床因素、机体因素等多方面对造成肾损害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能够引起肾损害的中成药品种多但相对明确,引发肾损害的主要因素包括药物本身的毒性、临床不合理使用、联用肾毒性药物及患者本身机体因素等.结论 中成药有致肾损害风险且病例数呈逐年上升趋势,临床医师使用具肾损害风险的中成药时,除根据患者病情,对证治疗外,尚需关注患者自身生理病理的具体情况、用药疗程以及合并用药的情况,尽量避免或减少肾损害的发生率.

  • 浅谈中药药源性疾病的预防

    作者:张明生;周亚军

    分析中药药源性疾病(drug-induced disease)发生的原因及普遍性和危害性,强调预防中药药源性疾病重要性,对如何预防中药药源性疾病进行了阐述.

  • 临床药师在医院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监测中的作用

    作者:陈燕

    近年来,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频发,应该积极寻找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对策,促进中药注射剂安全、合理应用.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一般包括三方面:药物因素、医源因素、患者因素[1].临床药师可以在这三方面对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进行监测,并发挥积极作用.

  • 某院2013年599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作者:罗茂玉;黄庆水

    目的:了解我院药物不良反应的特点与规律,加强不良反应监测,为我院用药安全和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3年ADR报告数据,按照患者性别与年龄、给药途径、药物类别、ADR类型、药物剂型、每季度不良反应数量等项目,对599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99例ADR病人中,从性别上看,男性301例,占50.25%,女性298,占49.75%;从年龄上看,中年期多,250例,占41.74%,其次为老年期227例,占37.89%,青年期81例,占13.52%,少年期2例,占0.33%,12岁以下患者39例,占6.51%;从给药途径分析,静脉给药(滴注489例、推注3例)占82.14.%,其次为口服80例,占13.36%;从药物类别看,中药制剂为111例,数量多,占18.53%,其次为抗感染药107例,占17.86%,中枢神经用药71例(11.85%),心血管药物60例(10.01%),营养药60例(10.01%);从药物剂型来看,注射剂引发的ADR多,达513例,占85.64%,其次为片剂51例,占8.51%;从ADR类型看,一般不良反应390例(占65.11%),新出现的一般不良反应199例(占33.22%),严重和新出现严重不良反应10例,占1.67%;一到四季度不良反应数量分别为209例、173例、146例,71例,逐季递减。结论我院药物ADR主要与患者年龄、给药途径、药物类别和药物剂型等因素密切相关,药物ADR绝大多数为一般ADR,严重ADR较少,应加强监测,以保证临床用药安全。

  • 抗精神病药物致高泌乳素血症的中医药治疗

    作者:毛稚霞;王勇

    随着社会竞争的激烈、身心压力的增加,精神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长的趋势.目前对于精神疾病的仍是以药物治疗为主,且需要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在治疗精神疾病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也称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过程中很少出现锥体外系不良反应,也因此广泛用于临床.长期应用这类药物在获效的同时,可以引起糖、脂代谢紊乱,甚至发展为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等[1].很多女性患者服药后,还可出现血清泌乳素水平升高、闭经[2-3].据国外调查,女性患者因高泌乳素血症引发的闭经、性功能障碍等是众多药物不良反应中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大的症状之一[4].现就抗精神病药物致高泌乳素血症的中医药治疗综述如下.

4211 条记录 7/211 页 « 12...45678910...21021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