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紫穗槐细胞毒活性部位化学成分研究
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 L.为豆科紫穗槐属多年生落叶灌木.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广泛的分布.全世界有紫穗槐属植物约25种,原产北美,我国引入栽培的只有紫穗槐1种,南北均有栽植[1].紫穗槐在我国又称绵槐、油条、椒条、穗花槐、紫翠槐、苕条[2],多作为水土保持树种.
-
紫穗槐果实挥发油的气相色谱指纹图谱研究
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分析技术对辽宁省不同地区的10批紫穗槐果实的水蒸汽蒸馏提取物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了其化学成分的指纹图谱.
-
HPLC法测定紫穗槐果实中5,7-二羟基-8-牻牛儿基双氢黄酮的含量研究
目的:对紫穗槐果实的中5,7-二羟基-8-牻牛儿基双氢黄酮进行含量测定,初步探讨其在紫穗槐果实中的变异规律及其与地理分布的关系.方法:色谱柱:迪马公司Diamonsil C18柱(200×4.6mm,5μm);流动相:甲醇-0.025mol/L磷酸水(90:10);流速:1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293nm.结果与结论:首次对紫穗槐果实中的5,7-二羟基-8-牻牛儿基双氢黄酮进行含量测定,确定其定量方法.测定结果发现,土质肥沃地区的果实中5,7-二羟基-8-牻牛儿基双氢黄酮的含量较高.
关键词: 紫穗槐 5 7-二羟基-8-牻牛儿基双氢黄酮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紫穗槐种子提取物的抑菌活性研究
目的 研究紫穗槐种子提取物的抑菌活性.方法 将紫穗槐种子乙醇提取物分别通过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选择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为供试菌,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紫穗槐种子提取物的小抑菌浓度(MIC)和小杀菌浓度(MBC),涂布平板法绘制杀菌曲线,电镜下观察药物对细菌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 紫穗槐种子提取物经乙酸乙酯萃取后对供试菌抑制作用较强,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和MBC分别为2.5、5.0 mg/mL;对肺炎克雷伯杆菌的MIC和MBC分别为5.0、10.0mg/mL;杀菌曲线结果表明,药物对供试菌的抑制作用存在浓度和时间依赖性;电镜结果说明,药物的作用可能与破坏菌体细胞壁、改变细胞膜通透性有关.结论 紫穗槐种子提取物具有显著的抗菌活性.
-
紫穗槐的染色体核型分析
目的:对植物紫穗槐的染色体数目、核型、体积等进行了研究.方法:采用常规制片方法,结合显微摄影对染色体的数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紫穗槐体细胞染色体数目2n=40,相对长度组成2n=40=18M2+22M1;核型K(2n)=4X=40=30m+8sm+2st;全体染色体总长28.53 μm,长臂总长17.18 μm,核型不对称系数(AS.K%)为60.22%,属于"2A"型,全体染色体总体积为17.85 μm3.结论:紫穗槐体细胞染色体的数目、核型、体积等清晰准确,可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打下基础.
-
紫穗槐果实提取物的保肝作用研究(Ⅱ)
目的 研究紫穗槐果实提取物的保肝作用.方法 将小鼠肝脏HE染色制成石蜡切片后,光镜观察.结果 正丁醇部位低、中剂量组肝脏结果正常,而高剂量组有一定的肝损伤.结论 紫穗槐果实提取物具有明显的保护肝脏作用.
-
紫穗槐根的紫外光谱法鉴别
目的 研究用紫外光谱法鉴别紫穗槐根与其混淆品.方法 取紫穗槐根19个样品及其2个混淆品,用紫外光谱法测得吸收度比值作为鉴定的依据.结果 紫外光谱显示,紫穗槐根有2个共有峰,其吸收度比值范围在 1.452~1.648之间,而混淆品不在此范围.结论 用吸收度比值范围可鉴别紫穗槐根及其混淆品.
-
紫穗槐果实和叶子的紫外光谱指纹图谱研究
本文通过研究紫穗槐的紫外光谱指纹图谱,鉴别紫穗槐及其混淆品.分别取紫穗槐果实和叶子各19个样品以及6个混淆品,应用紫外光谱法对其共有峰和特征峰进行检测.结果显示:紫穗槐果实有2个共有峰,其峰值比为1.330:1;紫穗槐叶有4个共有峰,其峰值比1.45:1:0.71:0.69.
-
紫穗槐根和枝条的紫外光谱指纹图谱研究
紫穗槐资源丰富,在医药及农学上应用广泛.但其混淆品较多,而且鉴别方法复杂.本文通过研究紫穗槐的紫外光谱指纹图谱,鉴别紫穗槐及其混淆品.分别取紫穗槐根及枝条各19个样品以及2个混淆品,应用紫外光谱法对其共有峰和特征峰进行检测.结果显示:紫穗槐根有2个共有峰,其峰值比为1.537:1;紫穗槐枝条有2个共有峰,其峰值比1.524:1.
-
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紫穗槐根中总异黄酮提取工艺
目的 优化紫穗槐根中总异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 以毛蕊异黄酮-7-O-β-D-葡萄糖苷为指标,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异黄酮含有量.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研究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紫穗槐总异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结果 优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70%,料液比1∶13,提取时间3h,提取次数3次.在此条件下,紫穗槐根总异黄酮的提取率为5.59%.结论 该工艺简便可靠,提取率高,可为紫穗槐根中总异黄酮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关键词: 紫穗槐 根 总异黄酮 提取工艺 Box-Behnken响应面法 -
紫穗槐果实挥发油提取工艺的动力学模型研究
目的 建立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紫穗槐挥发油的动力学模型.方法 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紫穗槐挥发油,采用两种数学模型对挥发油提取过程实验数据进行拟合.结果 动模方程为y=Bmax/kd+x,提取量与提取时间的关系方程为Y=(Y0-NS)★exp(-K★X)+NS.结论 数学模型拟合程度高,结果稳定,可适用于紫穗槐挥发油提取过程的优化控制.
-
紫穗槐种子体外抗肿瘤活性部位的筛选
目的 筛选紫穗槐种子体外抗肿瘤的活性部位.方法 利用溶剂法从紫穗槐种子中提取总有机成分,利用乙醇-水梯度洗脱的D101大孔树脂柱层析法获得各极性部位,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检测各部位的主要成分,利用噻唑蓝(MTT)法评价各部位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 D101大孔树脂柱层析获得的各部位高效液相色谱色谱峰差异明显.90%乙醇洗脱(F90)部位具有显著的细胞毒性,用药72 h时对A549、HepG2、MCF-7、HCT-116的IC50值分别为8.58±0.59、5.57±0.44、6.94±0.52、9.03+0.63 μg·mL-1,其它各部位的细胞毒性均不明显.化学成分指认表明,F90中的主要成分为鱼藤酮类似物.结论 D101大孔树脂柱层析法可以有效的将紫穗槐种子中的化学成分进行极性分段,90%乙醇洗脱部位为抗肿瘤活性部位,主要活性成分为鱼藤酮类成分,但其确切的化学成分和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
紫穗槐中黄酮类化学成分的体外抗癌活性研究
目的:研究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 L.中黄酮类成分的体外抗癌作用.方法:以A375-S2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MTT法对获得的化合物进行抗癌活性初筛,测定其IC50值.结果:对紫穗槐石油醚提取物及醋酸乙酯提取物中8个黄酮类化合物5,7-二羟基-8-牻牛儿基双氢黄酮(AF1)、6a,12a-去氢鱼藤素(AF2)、6a,12a-去氢-α-毒灰叶酚(AF3)、灰叶素(AF4)、去氢色蒙酮(AF5)、7,4′-二甲氧基异黄酮(AF6)、5-羟基-7,4′-二甲氧基异黄酮(AF7)、7,2′,4′,5′-四甲氧基异黄酮(AF8)进行了体外抗肿瘤活性考察,结果表明除AF1之外,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癌细胞A375-S2作用,化合物AF2~AF8对A375-S2细胞的IC50值分别为176.2、93.5、86.3、105.2、245.6、261.6、135.8μmol/L.结论:紫穗槐中抑制人恶性黑色素肿瘤细胞A375-S2作用的物质基础是异黄酮类化合物.
-
紫穗槐果实中三种黄酮类成分含量测定
目的:采用RP-HPLC法同时测定紫穗槐果实中7,2',4',5'-四甲基异黄酮、灰叶素及5,7-二羟基-8-拢牛儿基双氢黄酮3个黄酮类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 Eclipse XDB-C18色谱柱(4.6 mm×150mm,5μm);以甲醇(A)-0.025 mol/L磷酸水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10 min(62%A~65%A),10~15 min(65%A~70%A),15~20 min(70%A~90%A),保持10 min;检测波长为295 nm(0~10 min)、270 nm(10~21 min)、293 nm(21~30 min);流速:1.0 mL/min.结果:7,2',4',5'-四甲基异黄酮、灰叶素及5,7-二羟基-8-钝牛儿基双氢黄酮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509~0.2545μg(r=0.9998)、0.0506~0.2528μg(r=0.9999)、0.0659~0.3297 μg(r=0.9999);加样回收率(n=5)分别为100.48%、99.89%、99.76%.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紫穗槐果实的质量分析.
-
紫穗槐果实化学成分
从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 L.果实的石油醚部分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5,7-二羟基-8-牻牛儿基双氢黄酮(5,7-dihydro-8-geranyl-flavanone,Ⅰ)、灰叶素(tephrosin,Ⅱ)、7,4′-二甲氧基异黄酮(7,4′-dimethoxyisoflavone,Ⅲ).化合物Ⅰ和Ⅲ为首次从紫穗槐中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中国产的紫穗槐果实中分离得到.
-
紫穗槐根的指纹图谱分析及指标成分含量测定
目的:采用HPLC法建立紫穗槐根的指纹图谱,并建立同时测定紫穗槐根中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芒柄花苷、毛蕊异黄酮、芒柄花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Diamon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A)-0.2%磷酸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60 nm.对采集的10批紫穗槐根进行测定,运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2004A)版进行相似度评价,运用SPS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建立了紫穗槐根的HPLC指纹图谱及4种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10批紫穗槐根的HPLC指纹图谱共标定16个共有峰,相似度均在0.90以上.结论:该方法建立的紫穗槐根HPLC指纹图谱特征性强、重复性好,为紫穗槐根的鉴定及质量控制提供了参考.
-
UPLC测定紫穗槐果实中的amorfrutin A和amorfrutin B
目的 测定紫穗槐果实中amorfrutin A和amorfurtin B的含量.方法 采用UPLC法同时测定amorfrutin A和amorfrutin B的含量,用Hypersil BDS C18色谱柱(100 mm×4.6 mm,2.4 μm),流动相为0.2%冰醋酸水溶液-乙腈,梯度洗脱,流速1 mL· min-1,检测波长268 nm,柱温30℃.结果 amorfrutin A和amoffrutin B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8.0 ~360.7 ng(r=0.9999)、18.5 ~370.7 ng(r =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3%(RSD=1.6%)、99.8%(RSD=1.4%).结论 所用方法准确、简便、重复性好,可用于紫穗槐果实中amorfrutin A和amorfrutin B的定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