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关于复发性口腔溃疡口腔微生态的探讨

    作者:方尚云

    目的:探讨复发性口腔溃疡与口腔微生态之间的对应关系,以期为有关复发性口腔溃疡疾病的临床诊治提供指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已确诊为复发性口腔溃疡疾病的患者共计30例为A组,选择周期经治疗已处于复发性口腔溃疡愈合期的患者共计30例为B组,并选择无复发性口腔溃疡疾病病史的健康者共计30例为C组.对三组患者唾液标本菌群进行涂片观察并进行统计与记录.结果:三组患者在革兰氏阴性球菌的构成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即A组革兰氏阴性球菌构成为(45.38±2.17),明显低于B组、C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三组患者在韦荣氏菌以及链球菌构成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即A组韦荣氏菌以及链球菌明显低于B组、C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形成、发展与患者口腔微生态菌群构成之间存在相关性,在临床诊治的过程中要关注口腔微生态平衡,以提高治疗效果.

  • 小型猪、大鼠及人口腔常见菌群的比较研究

    作者:李岩涛;李金陆;杨圣辉;夏登胜;张春梅;王松灵

    目的 观察小型猪口腔不同部位常见菌群的分布情况,并与大鼠及人进行比较.方法 选取小型猪、大鼠及人前牙、后牙、舌背和唾液的细菌标本进行培养,对培养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选取的口腔链球菌、放线菌、核梭菌、二氧化碳嗜纤维菌及乳杆菌等5种人口腔中的常见菌群在小型猪口腔中均可发现.其中小型猪与人5种菌群的构成比在前牙区无显著性差异 (P>0.05);小型猪后牙区放线菌的构成比明显低于人(P<0.05);唾液中的变链菌占口腔链球菌的百分比低于人(P<0.05);小型猪舌背二氧化碳嗜纤维菌的构成比高于人(P<0.05);前后牙菌斑及唾液中产黑色素菌占厌氧菌的比例高于人(P<0.05).结论 大鼠的菌群组成与人差异较大,小型猪是目前口腔疾病研究中较为理想的一种大型实验动物模型.

  • 胃寒热微观辨证与舌象及胃镜黏膜象双象诊断模式的建立

    作者:赵玉斌;王慧洁;肖颖

    舌诊是通过观察舌头的色泽、形态的变化来辅助诊断及鉴别的一个简单有效的方法,是传统中医四诊中“望诊”的重点内容之一,是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客观指标。舌质和舌苔的变化征象称为舌象。舌象的变化能较客观地判断正气盛衰,分辨病位深浅,区别病邪性质,推测病情进退,为辨证论治的依据之一。舌为心之苗,脾之外候,苔由胃气所生。脏腑通过经脉与舌相联系,手少阴之别系舌本,足少阴之脉挟舌本,足厥阴之脉络舌本,足太阴之脉连舌本,散舌下,故脏腑病变可在舌质和舌苔上反映出来,舌诊主要诊察舌质和舌苔的形态、色泽、润燥等,以此判断疾病的性质、病势的浅深、气血的盛衰、津液的盈亏及脏腑的虚实等。作为临床为基本、为直接且具重要参考价值的诊病方法之一,舌诊研究经过多年积累,已经对舌苔的形成原理以及各种疾病(包括不同病期)的舌苔变化规律有了一定的认识,这对于中医现代化以及现代临床应用舌诊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柠檬提取物抗变形链球菌附着作用的研究

    作者:张向宇;郭卯丁;李晓眠

    目的 探究天然植物成分(柠檬提取物LPE)对变形链球菌在光滑玻璃表面粘附作用的影响.为开发新型、天然、无毒副作用的口腔局部抑菌剂、预防和控制口腔疾病特别是龋病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细菌附着物洗脱液培养菌落记数方法,检测不同浓度的柠檬提取物对变形链球菌在光滑玻璃表面附着作用的抑制效应;利用扫描电镜观察柠檬提取物对变形链球菌附着形态的影响.结果 柠檬提取物稀释51200倍仍对变形链球菌黏附有抑制作用(P<0.05 ).结论 LPE具有抑制变形链球菌在光滑玻璃表面黏附的作用.

  • 181名吸毒者口腔微生态的分析研究

    作者:程哲;朱玉真

    口腔常见的微生物有口腔微球菌、链球菌、乳杆菌属、奈瑟氏菌等,一般多不致病.在对我市榆中戒毒所2000年12月入所的吸毒者进行体检时发现2例口腔梅毒、伴发口疮的患者. 为此我们对该人群口腔微生态进行了分析研究.

  • 全冠牙体预备后局部龈沟菌群的变化

    作者:张筱薇;高宁;宋凤宇;张强

    目的:定量观察临床全冠修复患者牙体预备完成1 w内,其龈沟菌丛的变化.方法:选择14颗需进行全冠修复的第一磨牙作为研究对象,以同颌同名牙作为研究对照,分别采集牙体预备前、预备后72 h及1 w时,预备牙和同颌同名牙龈沟菌丛的标本.经细菌接种、厌氧培养、生化鉴定,进行可培养菌计量.比较同一时期预备牙龈沟菌丛与同颌同名牙龈沟菌丛间,以及不同时期预备牙龈沟菌丛间可培养菌量的变化.结果:(1)牙体预备后1 w内,预备牙龈沟菌丛中多数细菌菌量接近或超过预备前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以放线菌为主的G+性杆菌增多明显.(2)同一时期以放线菌为主要的G+杆菌和奈瑟菌的菌量在预备牙龈沟菌丛和同颌同名牙龈沟菌丛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1)牙体预备后,预备牙龈沟菌丛的自然变化过程,与天然牙菌斑形成过程相似,其龈沟菌丛菌量和菌种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多.(2)预备牙龈沟菌丛和同颌同名牙龈沟菌丛间以放线菌为主的G+杆菌和奈瑟菌差异有显著性(P<0.05).

  • 铍对口腔链球菌生长及粘附性能的影响

    作者:刘劲松;范震;麻健丰;高宁

    目的 研究铍离子(Be2+)对口腔链球菌的生长及粘附性能的影响,探讨口腔修复治疗后牙周损伤的微生物机制.方法 含有不同浓度Be2+(5、10、20和40 mg/L)的培养液厌氧培养口腔链球菌24h.检测不同浓 度Be2作用后细菌形态和菌落形成单位(CFU),以及口腔链球菌在唾液包被羟基磷灰石微粒表面的粘附抑制率.结果 铍离子作用后口腔链球菌长链缩短,菌体出现集结趋势.20 mg/L时,菌体表面出现“触角样”变化.随Be2+浓度增加,CFU值减小(P<0.05),口腔链球菌生长抑制.各实验组口腔链球菌粘附抑制率高于阳性对照组(P<0.05),但各Be2+浓度组之间粘附抑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铍离子抑制口腔链球菌的生长和在牙面的粘附,可能会导致修复体周围正常微生态环境失衡,引起牙周疾病.提示临床应尽量选用理化性能稳定的修复材料.

  • 固定矫正器矫正治疗错颌畸形对口腔微生态环境的影响

    作者:刘伟祺

    目的 探讨固定矫正器矫正治疗错颌畸形对口腔微生态环境的影响.方法 选择51例在口腔科采用固定矫正器进行矫正的错颌畸形患者,分别在矫正前后对口腔微生物进行培养,观察并比较矫正前后口腔微生态环境的变化情况.结果 矫正治疗后1个月口腔牙龈卟啉单胞菌、伴放线杆菌、产黑色素类杆菌的检出率较矫正前升高(P均<0.05),而口腔核酸杆菌、衣氏放线菌的检出率与矫正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矫正后2个月、4个月、6个月口腔牙龈卟啉单胞菌、伴放线杆菌、核酸杆菌、产黑色素类杆菌及衣氏放线菌的检出率均高于矫正前(P <0.05或P<0.01).结论 采用固定矫正器矫正治疗错颌畸形会造成口腔微生态的改变,破坏口腔内环境的平衡,容易引起口腔疾病的发生,应早期进行预防及干预治疗.

  • 血链球菌对白色念珠菌临床分离株的抑制作用研究

    作者:马晟利;孙辉;李宪国;姜月红;佟忠山;吴晓岩

    目的 研究在体外培养条件下,血链球菌对白色念珠菌临床分离株的拮抗作用.方法 对白色念珠菌临床分离株和血链球菌进行定量混合培养,以白色念珠菌临床株单独培养为实验对照,于培养12、24、36、48、72 h取样,血细胞计数板计数并分析血链球菌对白色念珠菌的生长抑制情况.结果 在混合培养组中,每个时间点取样的白色念珠菌生长均受到了明显抑制(P<0.05).结论 血链球菌对白色念珠菌临床分离株的生长有拮抗作用.

  • 口腔矫正器对错颌畸形患者口腔微生态环境的影响

    作者:刘继华;金作林;闫慧鑫;刘卫锋

    目的:探讨口腔矫正器对错颌畸形患者口腔微生态环境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口腔科进行口腔矫正器治疗的错颌畸形患者48例,分别在矫正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对其口腔微生物进行培养,观察比较错颌畸形患者在矫正治疗前后口腔微生态环境的变化.结果:①矫正治疗后1个月口腔变形链球菌、乳酸杆菌的检出率分别为16.7%、9.3%,均高于矫正治疗前,且变形链球菌在矫正治疗前后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矫正治疗后3个月、6个月口腔变形链球菌、乳酸杆菌的检出率均较矫正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②矫正治疗后1个月牙龈卟啉单胞菌、伴放线杆菌、核酸杆菌的检出率分别为14.8%、13.0%和11.1%,均高于矫正治疗,且牙龈卟啉单胞菌、伴放线杆菌在矫正治疗前后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矫正治疗后3个月、6个月牙龈卟啉单胞菌、伴放线杆菌、核酸杆菌的检出率均比矫正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矫正器的放置破坏口腔微生态环境的平衡,影响牙齿、牙周的健康,应引起临床重视,及早做好预防及干预治疗.

  • 铍对牙龈卟啉单胞菌细胞形态和细胞膜离子含量的影响

    作者:李伟宏;黄睿;林华;李庆艳;郑新颖;吕俏;高宁

    目的:研究铍离子(Be2+)对牙龈卟啉单胞菌细胞形态和细胞膜离子的影响,探讨镍铬合金对牙周损伤的微生物学机制.方法:用含不同浓度Be2+的培养液厌氧培养牙龈卟啉单胞菌24 h.光镜及扫描电镜下观察不同浓度的Be2+对牙龈卟啉单胞菌细胞形态的影响,同时以X线能谱仪分析细胞膜离子含量的变化.采用SPSS 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Be2+浓度大于2.5 mg/L时,牙龈卟啉单胞菌菌体形态改变.牙龈卟啉单胞菌细胞膜表面Na原子和Ca原子含量随Be2+浓度升高呈降低趋势(P<0.05).结论:Be2+会改变细菌形态和细胞膜成分,引起细菌功能变化,从而可能导致口腔正常微生态环境失衡,引起牙周疾病.

  • 铍对口腔链球菌细胞膜元素含量及过氧化氢产量的影响

    作者:刘劲松;范震;麻健丰;高宁

    目的:研究铍离子(Be2+)对口腔链球菌细胞膜元素含量及抗菌性能的影响,探讨镍铬合金修复体对牙周损伤的微生物学机制.方法:含有不同浓度(5mg/L、10mg/L、20mg/L和40mg/L)Be2+的口腔链球菌培养液厌氧培养24h.X线能谱仪分析细胞膜元素含量变化,ABTS-HRP法检测细菌产生H2O2的能力.采用SPSS11.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口腔链球菌细胞膜钙元素含量减少,钠元素先升高后降低,磷元素升高.Be2+浓度为40mg/L时,口腔链球菌H2O2产量显著下降(P<0.05).结论:Be2+会改变口腔链球菌细胞膜元素含量,降低H2O2产量,从而导致修复体周围正常微生态环境失衡,引起牙周疾病.

  • 全口义齿修复对口腔微生态影响的初步探讨

    作者:于卫强;田菲;郭晓奎;张富强;叶冬霞

    目的:初步探讨全口义齿修复对口腔微生态的影响.方法:选取11例全口义齿修复后7d的患者,收集口腔不同软组织位点、唾液及义齿表面的菌斑,构建细菌16S rRNA基因文库.采用焦磷酸测序技术针对细菌的16S rRNA 基因序列的V2-V3可变区进行序列分析,完成口腔菌群的物种鉴定.结果:11例全口义齿修复患者共测得64800条序列,其中37416条序列为缓症链球菌、溶血孪生球菌、黏液罗氏菌、卟啉单胞菌、动物咬伤奈瑟球菌、苛养颗粒链菌、鲍曼不动杆菌、香茅醇假单胞菌、毗邻颗粒链菌和梭杆菌,为口腔优势菌种.全口义齿组织面的物种与唇颊前庭区和口底菌种较为相似,而全口义齿光滑面的物种与口底及舌腹区黏膜菌种的相似度较高.结论:全口义齿修复对口腔菌群的影响仍有一定局限性,口腔菌群组成不同还受到个体差异等多因素影响.

  • 益生菌含片联合基础牙周治疗对慢性牙周炎伴口臭患者口腔微生态的影响探讨

    作者:李永强;张英;周芳;陈智慧

    目的 研究益生菌含片联合基础牙周治疗慢性牙周炎(CP)伴口臭患者口腔致病菌群及对唾液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66例CP伴口臭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给予基础牙周治疗,研究组给予益生菌含片、基础牙周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口腔致病菌群及患者唾液中IL-6、IL-10、MMP-9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8周后,2组牙周探诊深度(PPD)、口气值(OS)、牙龈出血指数(BI)、挥发性硫化物(VSCs)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唾液中聚合梭杆菌(Fn)、福赛坦菌(Tf)、中间普氏菌(Pi)、牙龈卟啉单胞菌(Pg)和伴放线菌杆菌(Aa)检出率均显著降低(P<0.05).唾液中IL-6、MMP-9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L-10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且研究组上述指标变化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12%,与对照组的21.21%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2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益生菌含片联合基础牙周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牙周症状,抑制口腔致病菌,改善口腔内微生物环境和口臭,且安全有效.

  • 高通量测序方法分析实验室培养对人体口腔唾液菌群的影响

    作者:石雨婷;夏文君;邹岩;漆正楠;段胜仲;唐子圣

    目的 研究实验室培养对口腔唾液菌群结构及其多样性的影响.方法 本实验选取6个健康且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志愿者,采集口腔唾液菌群样本并进行实验室培养.基于Illumina Hiseq测序平台,我们利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实验室培养对人体口腔唾液细菌的影响,分析了培养前后的菌群物种丰度和菌群结构差异.结果 高通量测序一共得到618个OTUs,测序分析显示人体口腔唾液菌群在实验室培养前后,菌群生物多样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菌群构成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TUs Venn图显示实验室培养前后,人体口腔唾液菌群拥有大约78.4%相同物种.结论 16S rDNA高通量测序分析显示,人体口腔唾液菌群在实验室培养前后具有相似性.

  • 口腔益生菌与口腔常见疾病的关系

    作者:黄思妺;李军;吴秦;李文献;黄留玉

    人体口腔是一个存在多种微生物的复杂的微生态系统.正常的口腔中大约寄宿着上千种不同的细菌.口腔菌群一旦失调就会导致口腔疾病的出现,例如龋齿、牙周病长期困扰着患者和临床医生,而传统的预防治疗方法又存在种种弊端.乳酸杆菌是广泛应用的益生菌,在调节胃肠道生态平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口腔疾病的预防方面国内外学者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此文对近几年关于口腔乳酸杆菌的研究应用、作用机制以及应用前景做一概述.

  • 唾液对宿主龋病敏感性的生物学研究

    作者:邹静;周学东

    唾液是口腔微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护口腔生态平衡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一方面是口腔微生物生长繁殖的天然培养基,另一方面又具有一定的抗龋作用,如唾液的缓冲作用、抗菌作用、清洁作用等.近许多研究表明,遗传因素所引起的唾液有机组成不同可能导致口腔微生物在牙面的定植不同,唾液对微生物的清除作用有差异.因此,在评价唾液对龋病的作用时应考虑遗传因素对龋敏感性的影响,考虑唾液中的有机组成对龋病的影响,本文拟从遗传生物学的角度探讨宿主的龋病敏感性.

  • 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口腔微生态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净;孙勤国

    复发性口腔溃疡(recurrent oral ulcer,ROU),又称复发性阿弗他性口炎、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是口腔黏膜疾病中高发的一种溃疡性损害,一般人群患病率在5%~25%,全球高在美国,达60%,有地区、种族、年龄和性别的差别,不同的种族和社会经济阶层其发病率波动于5%~50%不等[1-2]。本病好发于唇、舌、颊、软腭等部位,发病具有周期性、复发性、自限性的特征,疼痛剧烈,病情顽固,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本病病因复杂,各方面的病因研究表明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所致,主要有免疫功能异常、细菌及病毒感染、遗传因素、微量元素缺乏等,但尚无确切定论。而治疗方面,目前临床也尚无根除性的治疗。本课题组自创口疡清方治疗ROU ,前期已立项两个课题进行研究,如口疡清方对ROU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免疫功能的影响,并将该方应用于临床,疗效满意,经课题相关研究推测认为,该方对机体免疫功能的调节具有重要的作用,亦可以调节口腔菌群[3-4]。而近年来众多病因研究认为口腔微生态的失衡可能是造成 ROU 发病的重要因素,因此下一步欲选择从细菌、病毒微观学入手,为 ROU 的病因找到新的突破口。本文将近年来复发性口腔溃疡口腔微生态的新进展综述如下。

  • 聚合酶链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在口腔微生物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沈会平;苏健裕;彭帅;朱啸;石磊

    目的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 )技术,分析健康人的口腔菌群及其菌种组成的多样性.方法 抽取8名健康人唾液样本,分别提取唾液细菌总DNA,PCR扩增16SrDNA并进行DGGE 和系统发育树分析.结果 8名健康人唾液样本的DGGE指纹图谱条带差异性较大,仅有65%相似性,表明采用PCR-DGGE 对口腔微生物多样性的检测是可行的.结论 PCR-DGGE 技术可较灵敏、直观地反映口腔微生物多样性情况.

  • 牙周炎致病菌的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检测

    作者:孟庆伟;赵尔扬

    牙周病病因学研究逐步深入,凸显出龈下微生物检测的重要性.正常微生物群是宿主不可缺少的一个生理系统,是一个动态的相对稳定的协调的微生态,是机体健康的保证和象征,一旦打破这种平衡状态,就易引起菌群失调,诱发牙周组织病变.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为龈下微生物的研究提供了快速有效的技术和方法.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具有可靠、可重复、快速和容易操作等优点,可以说是分析牙周炎致病菌的一种有力的工具.

25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