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小儿消化功能紊乱性疾病(4)
(接上期)``15.吃牛奶会引起过敏吗``小儿对牛奶过敏主要发生在婴幼儿时期,发生率约1%.因为牛奶中含有多种蛋白质,它们对婴儿来说是一种异性蛋白质,易引起过敏,其中有一种叫β-乳球蛋白,会损害小肠黏膜,是主要的过敏原.小婴儿肠道通透性较高,如果对致敏的牛奶蛋白处理和清除功能紊乱,会使小肠黏膜致敏,发生一系列的过敏表现.
-
腹泻病患儿血清β-乳球蛋白IgG测定的临床意义
小儿腹泻病可由感染和非感染因素引起.目前食物过敏因素引起的小儿腹泻病已被人们所重视,认为大多数喂牛奶的婴儿有牛奶蛋白的抗体存在.有关婴幼儿奶制品过敏的临床研究,国内报道不多,为了探究牛奶蛋白过敏与小儿腹泻病的关系,本院自1998年至1999年对96例住院的小儿腹泻病儿进行有关临床检测,现分析如下.
-
应用流式细胞技术研究乳球蛋白-2在卵巢上皮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治疗反应和预后的相关性
背景与目的:为寻找新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更高的预后标志物,探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乳球蛋白-2(Mammaglobin-2,MGB-2)的表达与卵巢上皮性癌患者治疗反应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flow-cytometry technology,FCM)检测85例原发性卵巢上皮癌组织中MGB-2的表达,分析其与卵巢上皮性癌临床病理因素、治疗反应、生存时间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MGB-2表达阳性率为78%.其中治疗后CA125下降不满意患者的阳性率(85%)显著高于下降满意者(62%,P=0.018);复发患者(83%)高于未复发患者(67%),但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97).单因素分析显示,MGB-2表达阳性患者的中位数生存时间(25个月)明显短于阴性患者(>39个月,P=0.021).结论:MGB-2阳性表达与卵巢上皮性癌患者的治疗反应和预后不良相关.
-
乳腺癌激素受体状态和腋窝淋巴结转移与骨髓微小转移的相关性
乳腺癌骨髓转移很早就可能发生,骨髓微小转移与乳腺癌激素受体表达的相关性研究不多.采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PCR),通过扩增乳腺组织特异性基因乳球蛋白(hMAM)mRNA反映乳腺癌患者骨髓微小转移,探讨乳腺癌骨髓微小转移与激素受体状态、HERⅡ基因表达和腋窝淋巴结转移状况的相关性.
-
山羊奶预防婴幼儿牛奶过敏的研究现状及意义
牛奶过敏是小儿常见的食物过敏之一,在欧美发达国家.婴儿牛奶过敏发生率达2%~7.5%[1],牛奶过敏是指机体对牛奶蛋白的高反应性.牛奶中含有多种蛋白质,其中K,α-乳清蛋白、β-乳球蛋白是引起牛奶过敏的主要过敏原.山羊奶是一种营养完全的的食品,含有能促进人类生长发育以及维持健康的必须营养成分,它所含各种营养成分的比例.大体适合人类的生理需要[1].
-
转基因药物研究简介
1 转基因动物与植物1976年,Jaenisch利用反转录病毒感染胚胎方法进行转基因.1980年,Gordon首次利用原核注射方法开展动物转基因研究.1982年,Palmiter将大鼠生长激素基因注射到小鼠的原核中获得了体形明显大于正常小鼠的"超级鼠"[1].1984年魏格纳等报道,将兔DNA片段(基因)注射到鼠受精卵中,再将注射过的鼠受精卵移植到假孕母鼠子宫内,结果生出的某些小鼠全部组织均含有兔的某一基因.这种带有外来基因的动物就是转基因动物.转基因动物可以按孟德尔遗传规律将外来基因遗传给后代,并且外源基因可在转基因鼠中发挥正常功能.1987年,美国和英国科学家又创立了激活转基因鼠乳腺中的外源基因的方法.诱导小鼠产生的外源蛋白分子,成功地在小鼠乳汁产生了人组织纤酶原活化因子(TPA)和绵羊β-乳球蛋白,而且这种技术推广到产乳动物(绵羊、山羊、牛、猪等)也获得了成功.
-
牛初乳功能特性研究综述
牛初乳(Colostrum)又称胶乳,是奶牛分娩后7天、特别是3天内所分泌的乳汁.牛初乳色黄,有苦味和异臭味,其蛋白质、脂肪、无机盐以及维生素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常乳.因其含丰富的乳蛋白和乳球蛋白,耐热性能差,加热至60度以上即开始形成凝块,故不能直接出售,也不能直接混入常乳中用于常规乳品加工.随着现代乳品工业和生物科学的发展,牛初乳,作为一种新型的功能性食品,其独特的功能组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将就牛初乳的功能特性和保健作用作一简单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