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深圳市宝安区肾综合征出血热自然疫源地调查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一种人兽共患的自然疫源地传染病,该病在我国流行范围广,发病人数多,危害比较严重.深圳市既往3次调查都证实存在HFRS疫源地[1~3],已引起卫生部门的关注.多年来特区建设迅速,生态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同时该病疫情呈上升趋势[4],为更好的防治HFRS,宝安区2005年5~6月开展此次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
长江三峡工程坝区气象条件与常见传染病流行相关性研究
长江三峡工程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宏大的工程,从而成为世界上大的旅游资源宝库之一.研究长江三峡工程坝区气象条件的医学意义,对保护医学生态环境,制定疾病防治措施,开发旅游资源,促进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意义.
-
试论当前面临的公共卫生问题与应对策略
人类已进入新的世纪,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成功,我国人民生活正迈入小康水平,生活质量得到极大的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已进入国际先进行列,随着社会卫生生态环境、生活方式的变化,人民的健康仍然面临严峻的挑战,面对新的世纪,如何进一步提高我国人民健康水平,必须掌握当前所面临的健康问题,制定有效的防制对策.
-
地震灾害中的心理卫生问题
2008年5月12日,一场特大地震袭击了四川汶川地区,受灾面积之大,波及范围之广,受灾人群之多,都是历史罕见.在这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面前,人员伤亡、房屋财产损失、交通通讯中断、地理地貌和生态环境的改变都使灾区人民和前往救援的救援人员产生了强烈的心理震撼.
-
韩国老人长寿经
韩国有一些知名的长寿地区,如全罗北道的淳昌郡,全罗南道的潭阳郡、求礼郡、谷成郡.韩国一所大学组织了医学、生态环境、地理、食品营养、老人福利等领域的一百多名专家,对上述地区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调查.根据这个小组的调查结果,居住在上述四个郡的65岁以上人群中,85岁以上的人所占比例特别高.调查小组选出了96位80岁以上的老人(其中包括24位百岁老人,平均年龄为95岁),通过对他们生活习惯等情况的分析,总结出韩国长寿老人的一些共性.
-
让心灵去旅行Travelling
推荐地点:四川—九寨沟推荐理由:在离天很近的地方,总有一双眼睛在守望,她有着森林绚丽的梦想,她有着大海碧波的光芒……这首《神奇的九寨》唱出了九寨沟的美丽与神奇.这个被誉为"人间仙境"、"童话世界"的地方,有着原始的生态环境,一尘不染的清新空气,神妙、奇幻、幽美的自然风光,电视剧《西游记》片尾曲中的瀑布、电影《英雄》中的五花海都是取景于此.在这充满梦幻的世界里,每一个饱经沧桑的人都会再度相信童话的美好.推荐地点:广西-阳朔推荐理由:有人说这是月亮也留恋的地方,山水的胜景自不必说,更难得的是一份超脱世外的闲情.游走在阳朔,可以让身心回归自然的状态.中国人在海外塑造了无数的唐人街,阳朔的西街则是中国的"洋人街".许多外国游客被这里的清风朗月所吸引,在西街开起了咖啡馆和酒吧.在这里,语言不重要,肤色不重要,唯一重要的是生命中不言而明的恬淡和闲雅.
-
长江三峡地区野生太白贝母的生态类型与保护对策
目的 调查长江三峡地区野生太白贝母资源及其生态类型,分析其面临的生态问题,提出保护对策.方法 通过资料查询、产地调查和持续观察,对比分析野生太白贝母代表性生态类型的现状及变化发展趋势,研究资源保护对策.结果 长江三峡地区野生太白贝母分布地域广泛,具有5大生态类型,3个典型生态类型都出现了生态环境恶化和种群数量减少问题,资源亟待保护.结论 三峡地区野生太白贝母资源生态类型多样化明显,但资源破坏严重,个别区域资源已经濒临灭绝,必须采取综合生态保护措施,保护野生太白贝母的生态环境,恢复种群数量.
-
民间镇痛用药胡豆莲的资源与生态环境调查
保护民间珍稀濒危药用植物,是为了更好地挖掘和开发传统医药,更好地服务于人类.通过对民间镇痛用药胡豆莲资源和传统适生环境的调查研究,掌握其资源现状及生境条件,以便为珍稀濒危药用植物的保护和研究提供技术支持和参考.
-
太子参道地产区生态环境分析
目的 对太子参道地产区生态环境进行分析,为苏产太子参GAP实施和发展道地药材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搜集、整理道地产区气象资料,用性状观察和理化测试分析土壤的理化性质.结果 太子参道地产区气候温暖湿润;土壤砂质,养分充足,重金属和农残量均达<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2001)二级标准.结论 太子参道地产区生态环境良好,符合无公害标准要求.
-
车前的本草考证
通过本草学考证,结合现代有关车前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的研究结果,表明本草文献中关于车前的记载与现代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历代使用车前的正品药材为车前科车前属植物车前Plantago asiatica L..
-
天柱山药用植物资源考察
安徽省潜山县境内的天柱山,为大别山向南延伸的山脉,位于北纬31°18′~31°23′,东经116°25′~116°30′,距潜山县城23 km,自然保护面积在80 km2左右,其中风景区35 km2。 天柱山,不仅其风光秀丽,且植物资源也十分丰富,但对其药用植物的分布及生态环境还未见系统报道,为此我们曾对天柱山进行了长达2个多月的野外实地考察采集了大量标本。通过考察对天柱山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取得了初步了解,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条件,并编写了《天柱山植物名录》。1 药用植物资源 天柱山在地貌上,是以侵蚀为主的中低山区,土地属山地棕壤型,pH在5~7之间,略呈微酸性及酸性反应,有机质含量约5%左右。 天柱山地处中亚热带北缘,年降雨量在1 900 mm左右,这里空气清新湿润,雨量充沛,水源丰富,因而使得天柱山植被良好,在“中国植被区划”上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域,东部(湿润)常绿阔叶林区域,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北缘[1]。 天柱山独特的地理环境,使其植物种类繁多,尤其盛产中药材,可以说是一个天然的中药宝库,当地居民采集,使用中药材也具有悠久的历史。 野白术、天麻、石耳及石斛为天柱山的四大名贵药材,它们生长环境苛刻,分布范围较小,野生天麻只分于海拔950 m的铜锣尖一带,民间用于治头痛、头晕,效果奇特。石耳只分于天柱峰的悬崖峭壁上;野白术、石斛只有在高海拔人迹罕至的地带才可采集到。现在这些药材由于无控制地人为采挖,使得它们越来越少。
-
一次性全口龈下刮治与分区龈下刮治的临床效果及术后全身反应的研究现状
龈下刮治及根面平整是牙周基础治疗的主要方法,可有效去除龈下病原微生物,改变龈下菌群生态环境,达到治疗目的.临床医生通常采用的是分区龈下刮治及根面平整(quadrant scaling and root planning Q-SRP)的方法,即将全口分为4个象限,间隔一定时间分次治疗.
-
菌斑细菌的适应性耐酸能力
牙菌斑是一种寄居在牙齿表面的以细菌为主体的生态环境,是细菌在牙齿表面上生存、代谢、致病的空间.菌斑内的致龋菌群分解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而产酸,使得菌斑微生物持续生活在酸性环境中.龋活跃菌斑的pH值经常低至4.3,这种低pH值对菌斑菌群产生巨大的生态压力.只有那些能够在低pH值环境中生存代谢的细菌--也就是耐酸菌--在菌斑这样的生态环境中较其它微生物有选择性的优势,并在致龋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除了固有耐酸性(constitutive acid tolerance)之外,许多菌斑细菌还可通过发生耐酸反应(acid tolerance response , ATR)而产生适应性耐酸能力(adaptation acid tolerance)[1,2].对于多数细菌而言,其固有的适pH值范围均较窄,这是由于酸性pH值会损害酶和细胞壁.耐酸反应是指指数期生长的细菌在亚致死性的低pH值生长一定时间,能产生酸适应,抵抗致死性酸化的杀伤.适应性耐酸能力对菌斑细菌生存以及代谢碳水化合物产酸致龋的性能意义重大.
-
盐酸克林霉素栓的制备与临床应用
细菌性阴道病(BV)为育龄妇女常见的阴道感染,占外阴、阴道感染的(40~50)%.本病的特征为阴道生态环境的改变,即BV患者阴道内乳酸杆菌的优势地位被加德纳阴道杆菌或混合性厌氧菌群所取代[1].
-
恩施州不同地区野生旋覆花的生长特性及伴生植物的调查
目的 分析恩施不同地区野生旋覆花的生长特性情况及其伴生植物群落特征,为其大面积规范化种植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典型样地调查法,对恩施不同地区的野生旋覆花的分布特点、种群密度、生存土壤情况和伴生植物等进行研究.结果 野生旋覆花主要分布在东经109°~110°、北纬29°~30°,海拔490~1 800m阳光较为充足的区域.其生长区域的土壤以黄棕壤、沙壤、黑壤为主,地表层多为腐殖土.伴生植被类型主要为草本,群落结构包括灌木和草本2个层次,灌木层种类极少或无灌木.伴生植物共计21科37属39种,其中草本植物占优势(19科35属37种),菊科植物多,比重系数为54.13%.结论 野生旋覆花对生态环境要求不高,可依据本研究成果实现旋覆花大面积规范化种植,发挥其观赏价值及药用价值.
-
药材道地性研究进展
药材的道地性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从药材的化学成分、遗传水平、文献医术考证、生态地理环境等方面综述了二十年来学者对于药材道地性研究的概况,为药材道地性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与对策
随着高校改革的不断深化,高等教育从过去的精英教育逐步向大众化教育过渡,高校校园生态环境的剧烈变化与社会竞争程度的日益加剧,给生活在其中的大学生提出了更多的机会与挑战.在激烈的竞争和复杂的环境中,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如何加强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高等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本文根据时代发展趋势,试图系统地分析与阐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诱导因素,并提出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与措施,旨在抛砖引玉,以期引起对该问题的高度重视.
-
超越冲突: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重构--从医学地理学看和谐社会的构建
2005年初,胡锦涛在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关于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样就明确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人与自然的和谐,其实质内涵是营造一种人与自然共生共存的生态环境,使这种环境更适合人类的健康、生存与发展.因为人的健康,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是与自然、环境紧密相连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的健康就是环境与人处在协调和谐关系之中.当人与地理生态系统和各要素处于平衡时,人群的健康状态才能保持,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健康会受到影响,疾病即会发生.因此,自然和环境的状况与变化对人群健康水平和疾病发生起着极重要的作用.而当前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就是基于人与自然的剧烈冲突,生态环境日趋恶化,人类健康面临重大威胁这一现状提出来的.
-
从生态平衡对中医的思考
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有着极其重要意义,在上古时代人们对万物宇宙的认识用阴阳概括,在医学上运用五行演释阴阳理论.今天为加快阴阳理论研究,从生态系统来认识理解补充阴阳观点,可以获得丰富而有价值的启示.1 生态系统及生态平衡生态系统是由生物(植物、动物、微生物)和非生物环境(阳光、温度、水分、空气、土壤)两个部分组成.它是在特定领域中全部生物即生物群落及其物理环境相互作用的统一体.是由生物群落及其生存环境共同组成的动态平衡生态系统,生物群落同其生态环境之间以及生物群落内同其生态环境之间以及物种之间不断进行物质能量交换,并处于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动态平衡中.它的平衡也是生态系统内稳定.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紧密相连,要保持生态平衡,必须有三个条件:①生物群落及物理环境相互作用.②其内部有能量流动交换以及生物多样性交换.③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功能.
-
文化生态与健康
文化是人类存在的方式,人类是靠这种本质力量解决人与自然、社会、人之间的矛盾关系[1].因此,文化本质上是人的生存与健康的必要条件.文化环境本身是由人类所创造,又反过来塑造人的气质和体质.文化因素渗透和影响到人类活动的一切方面,从而也决定和影响到人的健康,成为维系人的健康的生态环境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