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斑马技术全新移动打印产品组合,助力中国企业拥抱物联网
企业资产、人员和业务实时可视化产品与服务全球领先的提供商斑马技术公司近日参加了在深圳举办的2015中国物联网与智慧中国博览会,并发布了为中国市场量身打造的ZR系列产品,以及更新的EZ320移动打印机设备。全新移动产品组合以满足中国用户需求为出发点,将超强性能融于小体积中,助力企业实现大价值。
-
东芝 MRAD D50S DR平板校正与故障维修
东芝MRAD-D50S DR数字X线摄影系统采用东芝原厂的小体积、大功率的高频X线发生控制装置,悬吊式X线管球支持系统,配有立式胸片架和固定式拍片床,移动式平板探测器等装置。它运动定位灵活,X线输出平稳,实现了人体各部位及各种特殊检查的数字化摄影,真正实现了各种类型的数字化摄影过程。
-
西门子Telecom154型管道传输系统故障排除
德国西门子Telecom154型气动管道传输系统,是国内近两年来投入使用的一种快捷方便的物体输送装置.它可在封闭的管道中高速传送5Kg以内的小体积物体.
-
STAJIM-5000卡式消毒锅故障维修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及工作效率的提高,在手术种类多、数量大、不定时随即性大的情况下,除常规手术器械外,有时术中需要特殊器械,紧急情况下消毒器械既要达到消毒灭菌的要求,又不能延误手术时间及各种突发性的抢救,小体积快捷的消毒锅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临床和手术室,大大节约了手术中急用器械的消毒使用时间.
-
小体积高产额中子发生器的研究
1 研究目的中子发生器是一种专门产生中子的小型化加速器,中子管更是一种把离子源、加速系统、靶和气压调节系统全部真空密封在一个玻璃或陶瓷管内的超小型加速器.作为小型加速器中子源,具有结构紧凑、轻便、可移动操作简便、单色性好、使用安全、无辐射危害等诸多优点,尤其是中子发生器可依据一定离子流强度发射中子,这也是中子发生器不能被同位素中子源取代的根本特性.随着科技的发展,中子发生器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由初的大直径逐渐发展成小直径、长寿命、耐高温、高产额并且可以批量生产的消耗性产品.对于小体积高产额中子发生器的研制,可以更好的发挥其优势,以便于在各类场合都能够高效便捷的发挥作用.
-
眼科超声波诊断仪的研究
在超声诊断技术不断发展的形势下,各类专科超声设备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其中眼科A/B超是发展迅速的专科超声设备之一.眼睛属于体表小器官,其特点决定了眼科A/B超需要较高的精度和分辨力,并且要采用操作灵活的小体积探头.因此,眼科A/B超一般都选用10MHz的超声频率,使其分辨能力较之普通B超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我们根据目前该技术发展的水平及临床的要求,提出了以下设计方案.
-
舒心安工艺研究
舒心安胶囊是我院治疗心脏病的有效制剂,处方为人参6 g,丹参20 g,赤药15 g,益母草20 g,山楂15 g,麦冬15 g.早期为口服液,为减小体积,携带方便,拟制成胶囊.为此对其提取工艺进行研究.
-
肝再生研究中胆汁淤积性实验动物模型进展
肝脏具备强大的再生能力,它能在各种损伤因素致伤后部分或完全恢复肝脏结构并实现功能重建.这种肝再生理念构成了现代肝外科和肝病治疗的基础.在移植医学中,缩小体积的肝移植物、劈裂肝移植、还有活体肝移植就是基于术后受体的肝再生使肝体积增大并完成功能重建的[1-3].还有"肝桥概念(liver bridging)"已用于治疗急性肝衰,其意义就是进行暂时性的肝功能替代,如运用辅助性肝移植、肝细胞移植或人工肝辅助系统等手段,维持患者生命直到其自体肝完成再牛[4].
-
大鼠30%小体积肝移植模型三种切肝方法的比较
目的:探讨不同肝叶选取和切肝方法对小体积肝移植术后生存率的影响,以建立理想的成功率高的大鼠30%小体积肝移植模型.方法:采用以Kamada的"二袖套法"非动脉化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为基础,建立大鼠30%小体积肝移植模型.实验分为3组:Ⅰ组:中叶供肝的30%小体积肝移植组(n=28);Ⅱ组:右中叶和右叶供肝的30%小体积肝移植组(n=15);Ⅲ组:改进切肝方法的30%中叶供肝小肝移植组(n=36).观察3组术后并发症和7 d生存率.结果:Ⅱ组切肝时间和术后肝后下腔静脉狭窄的发生率明显低于Ⅰ组(11±3 min vs 13±2 min,P=0.0305;0/15 vs 8/28,P=0.036),但胆漏的发生率高于Ⅰ组(4/15 vs 0/28,P=0.011).Ⅲ组肝后下腔静脉狭窄的发生率明显低于Ⅰ组(1/36 vs 8/28,P=0.008),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各组间无明显差别.术后7 d生存率Ⅰ(33%)、Ⅱ(50%)、Ⅲ(60%)组间无统计学差别.结论:采用中叶供肝、改进切肝技术可以建立具有更稳定的大鼠30%小体积肝移植模型.
-
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中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随着影像学检查的普及,许多无临床症状的小体积肾癌被早期发现.保留肾单位手术因具有与根治手术相近的远期疗效且可大限度保留患者肾功能,成为治疗早期特别是T1a期肾癌的常规术式~([1]).近年,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laproscopic partial nephrectomy,LPN)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已接近开放手术.随着国内LPN开展的增多,以下临床常遇问题值得关注.
-
合并下尿路症状/良性前列腺增生和小体积前列腺的膀胱出口梗阻患者的尿动力学特点和显著预测因子
目的:根据下尿路症状(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s,LUTS)/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患者的前列腺体积,探讨患者临床及尿动力学特点。
方法:2004年10月至2013年8月,笔者分析了2039例患者接受尿动力学检查的 LUTS/BPH患者。根据前列腺体积大小将患者分为3组:轻度增生(≤30ml)组、中度增生(31~80ml)组和重度增生(≥81 ml )组。笔者比较各组患者的年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postvoid residual,PVR)、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前列腺体积超声测量及尿动力学研究结果。 -
两种不同方法的大鼠小体积肝移植模型建立的比较
目的探索一种大鼠小体积肝移植模型简单有效的建立方法.方法选取体重相近的SD大鼠作为供受体,采用体外和体外两种方法切除部分肝叶以获取小体积供肝,按Kamada两套管法做供肝植入.比较两种方法的技术并发症.结果体外法在术后肝断面出血、渗血,肝后下腔静脉狭窄和继发血栓,术中因出血引起的低血压休克,相近肝叶静脉误扎引起的回流障碍等并发症发生方面较体内法多.两者总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5%(6/16)和5%(4/78)(P<0.05),而两种方法在无肝期,冷缺血时间及总的手术时间上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选取体重相近的供受体进行体内切除减体积是大鼠小体积肝移植模型建立的可行有效方法.
-
膀胱颈切开防止小体积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后膀胱颈挛缩的回顾研究
目的 比较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UVP)和TUVP+膀胱颈内切开术(TCBNI)治疗小体积前列腺增生的疗效和术后膀胱颈挛缩的发生率.方法 小体积前列腺增生患者51例,均行经直肠前列腺彩超以及尿流动力学检查明确诊断,19例采用TUVP治疗,32例采用TUVP+TCBNI治疗,比较两组之间术前术后的Qmax以及膀胱颈挛缩的发生率和预后.结果 两组之间术后尿流率均较前有改善,TUVP+TCBNI组优于TUVP组(P<0.05),TUVP组术后发生膀胱颈挛缩6例,尿道扩张改善3例,3例再次手术治疗,TUVP+TCBNI组术后发生膀胱颈挛缩2例,均行尿道扩张后好转.结论 对于小体积前列腺增生,TUVP以及TUVP+TCBNI均能改善排尿梗阻症状,但是TUVP+TCBNI组优于TUVP组,且能更有效防止并减轻术后膀胱颈挛缩的发生以及严重程度,应作为治疗小体积前列腺增生的首选术式.
-
小胃肠间质瘤的外科治疗策略
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对于外科临床医生已不再陌生.尽管我国仍然缺乏准确的流行病学数据,但国内普遍认为这种病因不明、无明显地域差异、绝大多数表现为散发病例的少见肿瘤,其发病率应该与西方国家报道的相仿,约为1 ~2/10万[1,2].这些流行病学数据几乎都来自回顾性及横断面调查,对象多数是接受了手术治疗或首诊就合并转移的确诊GIST.然而,随着诊治病例的增多和经验的积累,通过胃镜发现无症状的胃壁黏膜下可疑的小GIST或手术中偶然发现的小GIST并不少见.2006年日本病理学家揭示了胃壁微小GIST极为常见,开启了全球对于小GIST的“发现之旅”.多个病理研究证实,直径≤1 cm的胃GIST在中老年人中常见,发现率可达3%~35%[3-5],显著高于临床GIST发病率.这些小体积GIST是否应该处理,又应该如何处理?
-
针点电离室的特性及其在IMRT剂量验证中的价值
调强放疗(IMRT)使用小野和不规则野达到靶区剂量适形的目的.调强野的特点是高剂量梯度和缺乏电荷平衡,相邻子野之间在靶区内可能存在无数接点.标准探测器体积太大,往往不能被贡献原射线到探测器所在部位的所有子野覆盖,致使读数偏离吸收剂量.因此,多倾向于采用小体积电离室验证IMRT的剂量,籍此克服大体积探测器的缺点[1-4].本研究拟通过实测探讨0.015 cm3针点电离室的特性,并与0.6 cm3电离室比较,确认其在IMRT剂量验证中的价值.
-
252 Cf自发裂变中子源的防护
252Cf在α衰变过程中,自发裂变释放出大量中子,并伴随很强的、能量区间为0~6.5 MeV的光子辐射.252Cf可制成小体积的密封中子源,用于中子后装治疗机.因此,对252Cf的防护,既要考虑对中子的屏蔽,又要考虑对光子的屏蔽,只有这样才能保障放射工作人员和相关公众的安全与健康.
-
多设备搭载Apple Watch移动医疗顺风车
随着各种高科技传感器的逐步发展和成熟,可穿戴设备已经成为了未来智能化高科技移动设备的主流趋势.同样,手表也可以成为下一个重要的可穿戴科技产品的新品类.Apple Watch自上市亮相以来,不断为大家带来惊喜,它真正地将一台强力的计算机设备浓缩到了如此精巧的小体积里.
-
塑料及玻璃安瓿开启方法对注射剂不溶性微粒污染的影响
玻璃安瓿是小容量水针剂的主要包装形式,临床使用量大,护士在掰开抽取药液的过程中可能会引入不溶性微粒,微粒的多少取决于安瓿的质量和操作者的动作.因此,选择适宜的安瓿材质和开启安瓿的方法,对于减少引入的不溶性微粒和保护操作人员都是有意义的.我国现行药典尚未限制小容量注射剂中不溶性微粒的数量,而<美国药典>(第24版)规定小体积注射液每个容器≥10μm微粒不得超过3000个,≥25μm的微粒不得超过300个.
-
高频彩超对小体积恶性乳腺叶状肿瘤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对小体积恶性乳腺叶状肿瘤的诊断价值,提高小体积恶性PTB的术前诊断率。方法回顾分析4例经手术病理确诊的小体积恶性乳腺叶状肿瘤的声像图表现,并与该研究在同一台机器同一探头操作、预设条件一样前提下,病灶大小接近的,患者年龄相仿的,病灶深度差不多的6例纤维腺瘤的声像图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肿块小者2.1cm×1.8 cm,大者4.6 cm×3.7 cm;小体积恶性乳腺叶状肿瘤的CDFI表现:血供较丰富,Ⅱ级1例,Ⅲ级3例。纤维腺瘤的CDFI表现:血供较稀疏,0级1例,Ⅰ级4例,Ⅱ级1例。结论小体积恶性乳腺叶状肿瘤的CDFI表现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容易分辨,对于诊断小体积恶性乳腺叶状肿瘤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
生物监测包制作的改进
医院消毒技术规范要求必须每周进行1次生物监测,并做好记录。我院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生物监测包由16条全棉41 cm ×66 cm 治疗巾折叠码放成23 cm ×23 cm ×15 cm 大小体积。生物监测包必须一用一洗,在实际工作中,常常会出现由于治疗巾洗涤、高压蒸汽灭菌造成纤维老化、布质损耗,厚度会有变化,所以在治疗巾数量不变的情况下,体积可能达不到,影响生物监测效果。由于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每日开始灭菌运行前应进行 BD 测试,BD 测试合格后,灭菌器方可使用。一次性 BD 测试包由1张 BD 测试图、40张12 cm ×12 cm 硬纸片、皱纹纸外包装组成,每次 BD 测试完成后,取出测试包内的 BD 测试图纸,查看测试结果并记录存档。消毒供应中心有多台预真空灭菌器,故每日运行前的 BD 测试应使用相对应的多个一次性 BD 测试包,由此产生大量的整齐划一、洁白方正,耐高温、吸水性强的废弃硬纸片,弃之可惜。笔者受 BD 试验的启示,将 BD 试验包二次使用,制作成生物监测包,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制作方法介绍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