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HCG日雌激素自然降低与促排卵结局的关系

    作者:杜生荣;陈永艳;林运鸿;林典梁;陈清汾;孙艳;郑备红;康跃凡

    目的:探讨HCG日雌激素(E2)降低对促排卵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4月在福建省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因注射HCG日E2上升者791例(上升组)和E2自然下降者485例(下降组).将E2下降组(B组)分为三个亚组:0<△E2≤10%,10%<△E2≤20%,△E2>20%.比较各组的卵子回收率、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及流产率.结果:下降组的卵子回收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均低于上升组(P<0.05),两组的临床妊娠率和流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CG日雌激素下降大于20%与低卵子回收率、低卵裂率、低优质胚胎率相关(P<0.05),但不影响临床妊娠率和流产率.结论:HCG日E2自发下降大于20%影响控制性超排卵的结局.

  • 精子脱尾温育降低小鼠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的受精率

    作者:苗聪秀;燕志光;杨红梅;龙慧;梁红星;于莎;匡延平;吕祁峰

    目的 脱尾的精子头注射是小鼠显微授精的一种常用方法,脱尾对精子造成的膜损伤是否影响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的受精率和卵裂率尚不清楚,该研究拟初步探索精子的机械脱尾等膜损伤以及不同温育条件对ICSI的受精率和卵裂率的影响.方法 首先,用机械吹打法处理小鼠精子悬液,使得部分精子脱尾,于不同温度下孵育,观察孵育温度对ICSI的受精率和卵裂率的影响;然后比较精子化学破膜与吹打脱尾处理后温育一定时间对显微授精的受精率、卵裂率的影响.结果 相对于对照组,对小鼠精子进行吹打脱尾,经37℃下温育12h后的显微授精双原核形成率和卵裂率显著下降(75.6% vs 15.1%,P<0.01;91.1% vs 18.9%,P<0.01),而4℃下温育12h的结果未见正常受精率和卵裂率受显著影响.用Triton-100精子进行化学破膜后温育,尽管其没有机械脱尾法效果显著,也同样明显降低了受精率和卵裂率(P<0.01).结论 该研究初步提示,精子脱尾等破膜损伤在经37℃较长时间温育后会降低小鼠ICSI的受精率,常规小鼠ICSI操作中小鼠精子批量脱尾处理后不宜在37℃下放置过久.

  • 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精子运动参数在体外受精中的应用

    作者:袁平庆;张哲欢;罗琛;全松;褚庆军;赵善超

    目的 探讨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CASA)相关运动参数与行IVF治疗后正常受精率、卵裂率及优良胚胎率的关系.方法 288例患者按受精情况分为正常受精率≥50%组,正常受精率<50%组;根据卵裂情况分为卵裂率≥90%组及卵裂率<90%组;根据优良胚胎形成情况分为优良胚胎形成率≥50%组,优良胚胎形成率<50%组,记录取卵前男方2次精液检查精子运动相关参数的均值,用t检验法确定各组间相关参数的均值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从而判定与试管婴儿正常受精率、卵裂率及优良胚胎形成率相关的精子运动参数.结果 正常受精率≥50%组VCL、VAP、ALH值明显高于正常受精率<50%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裂率≥90%组VCL、VAP值明显高于卵裂率<90%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良胚胎形成率≥50%组与优良胚胎形成率<50%组间VCL、VSL、VAP、LIN、STR、WOB、ALH、BCF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正常受精率、卵裂率与精子运动能力有关;试管婴儿优良胚胎形成率的大小与精子运动参数无关.

  • 卵母细胞第一极体形态对受精结局的影响

    作者:李澎涛;王娜;殷晨星;王博;于晓光

    目的:分析人类卵母细胞第一极体的形态与卵母细胞的受精率、卵裂和发育潜能的关系。方法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技术治疗的63周期765枚卵母细胞,观察MⅡ期卵母细胞第一极体,并根据第一极体形态将卵子分为圆或椭圆(A组),形态碎片化(B组),极体巨大、卵周隙大(C组)等3组。统计卵母细胞的正常与异常受精率、卵裂率和优质胚胎率,分析第一极体形态与卵母细胞受精和发育的关系。结果 A、B两组卵母细胞的正常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明显高于C组,B组与A组相比,卵母细胞的正常与异常受精率、卵裂率没有明显差异,但优质胚胎率显著降低。结论卵母细胞第一极体与卵母细胞的受精和发育潜能相关。第一极体形态可能作为评价人类卵母细胞发育潜能的可能指标。

  • 不同受精方式对临床结局的影响

    作者:梁雪飞;方伟芬;冯贵雪;张波;周红;甘贤优;周莉;谭舒尹;刘茵

    目的 比较常规体外受精(IVF)和卵泡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受精对牺床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我中心进行治疗的674病例共726周期(IVF 648周期,ICSI 78周期),比较两组不同受精方式获得的正常受精率、卵裂率、优胚率、冷冻事、平均移植胚胎散、妊娠率.结果 ICSI组的正常受精率、卵裂率、优胚率、冷冻率、妊娠率、平均移植胚胎数分别为80.88%,93.80%,56.98%,56.32%,34.48%,2.00 ±0.53个,而IVF组为67.52%,97.71%,51.75%,60.65%、41.2%,2.04±O.73个.ICSI组正常受精率、优胚率较IVF组高,但IVF组卵裂事较ICSI高,并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冷冻率、妊娠率、平均移植胚胎数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SI治疗严重男性不育症可获得与IVF治疗女性不孕症相近的临床效果.

  • 比较两种精子处理技术对体外受精胚胎质量的影响

    作者:赵妍;文宏贵;刘红

    目的比较经两种精液处理技术处理的精液对成熟卵的体外受精、卵裂及胚胎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999年12月~2000年4月在重庆妇产科医院生殖与遗传中心进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的60例患者以采卵日时间随机分为两组,将其精液分别用上游法和两层不连续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处理.结果 25例上游法组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分别为94.50%、98.75%、60.34%;35例两层不连续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技术组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分别为94.21%、96.91%、68.75%.结论两种精液处理技术处理的精子在成熟卵的受精率、卵裂率上无差别,而两层不连续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的胚胎质量明显优于上游法组.

  • 染色体异常对体外胚胎发育的影响

    作者:韩芳;刘娟;翁宁;许薇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2001年至2005年在沈阳东方医疗集团生殖中心准备进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95例异常染色体患者(表1),经告知病情后不同意行植入前遗传学诊断坚持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将其按术式分为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和卵浆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两组,与2366名染色体正常者(对照组)分别比较受精率、异常受精率、卵裂率、妊娠率、周期放弃率及流产率.

  • 超排卵对小鼠卵母细胞和胚胎发育潜能的影响

    作者:李培旭;李尚为;彭芝兰;李蕾;黄仲英;马黔红;靳松

    目的 比较超排卵对小鼠卵母细胞和胚胎发育潜能的影响.方法 建立超排卵妊娠小鼠模型,获取孕4 d胚胎,观察获取卵母细胞的数目、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和囊胚形成率,并与自然周期排卵小鼠的比较.结果 超排周期组获取的卵母细胞的数目高于自然周期组;超排周期组的受精率(88.57%)和卵裂率(92.17%)与自然周期组的受精率(92.86%)和卵裂率(96.70%)相似,但超排周期组的优质胚胎率(76.50%)和囊胚形成率(22.50%)低于自然周期组的优质胚胎率(88.64%)和囊胚形成率(43.18%).结论 超排卵能增加卵母细胞和胚胎的数量,不影响受精和卵裂,但会降低优质胚胎率和囊胚形成率,影响卵裂后胚胎的进一步发育的潜能.

  • 两种培养基对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效果比较

    作者:周桦;何峻;周从容

    目的:观察两种培养基在未成熟卵母细胞体外培养时,对卵子成熟及授精后胚胎发育的影响.方法:144枚未成熟卵母细胞随机分为两组行体外成熟培养,组1为囊胚培养基,共培养80枚卵子;组2为人输卵管液培养基,共培养64枚卵子培养,两种培养基除基础液不同,其余组分及含量均相同,比较两组卵子的体外成熟、受精及胚胎发育情况.结果:组1卵子成熟率(86.25%)明显高于组2(60.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卵子的受精率、卵裂率及优胚率无明显差异(P>0.05),但组1有优于组2的趋势.结论:两种培养基均可将未成熟卵母细胞培养成熟,但囊胚培养基更优于人输卵管液培养基,且方便配制,更适用于临床.

  • 家兔超排效果及显微穿刺对其受精卵体外发育影响的研究(摘要)

    作者:向红;纳冬荃;刘苹

    目的:探索家兔超数排卵的影响因素和受精卵显微穿刺操作的适宜条件.方法:采用FSH+HCG激素组合的处理方法,比较性周期不同阶段、品种和季节变化对家兔超数排卵的影响;将受精卵暴露体外(23℃、18001x)不同时间段后观察其体外培养的发育情况;用含0.02%胰酶的水解乳蛋白液洗胚,分析不同洗胚时间受精卵的卵裂率;在显微穿刺操作过程中,比较不同粗细穿刺针,不同的穿刺时间对受精卵体外发育的影响.

  • 卵泡液瘦素、睾酮与卵细胞受精率、受精卵分裂率的关系

    作者:邹余粮;叶连红;曹缵孙;范粉灵;毛文军

    目的探讨卵泡液瘦素、睾酮对卵细胞受精率、受精卵分裂率的影响,寻求预测卵细胞质量的指标,以提高试管婴儿的成功率.方法留取在本院进行试管婴儿治疗的38个促排卵周期穿卵时的卵泡液,用ELISA法、RIA法分别测定卵泡液瘦素、睾酮水平,根据测定结果分为高瘦素组与低瘦素组、高睾酮组与低睾酮组,观察并记录不同组别之间卵细胞受精及受精卵分裂情况.结果卵泡液瘦素与睾酮呈正相关(r=0.684,P<0.05),低瘦素组受精率、受精卵分裂率高于高瘦素组(P<0.05),低睾酮组受精率、受精卵分裂率高于高睾酮组(P<0.05).结论卵泡液瘦素、睾酮对卵细胞受精率及受精卵分裂率有影响,可作为卵细胞质量的预测指标.

  • 反复多周期促排卵对小鼠母体卵巢组织及胚胎发育潜能的影响

    作者:梁琳琳;朱桂金

    目的:比较多周期连续促排卵对小鼠卵巢组织和胚胎发育潜能的影响.方法:建立反复多周期促排卵小鼠模型(A组),观察其卵巢组织内各级卵泡数形态并计数.统计获取的卵母细胞及受精卵数,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和囊胚形成率,并与单次促排卵周期小鼠(B组)、自然周期排卵小鼠(C组)比较.结果:B组获取的卵母细胞数及受精卵数显著增多(41.6±11.0).而A组获取的卵母细胞及受精卵数显著降低(5.5±2.9),但初级卵泡形态异常率(33.34%)和次级卵泡形态异常率(27.14%)显著高于C组(8.33%、5.62%)与B组(10.34%、8.97%)(P<0.01);卵裂率(44.83%)、优质胚胎率(0)和囊胚形成率(0)均显著低于C组(88.07%、75.09%、74.74%)和B组(81.05%、69.02%、66.94%)(P<0.01).结论:单次促排卵能增加卵母细胞和胚胎的数量.但多次连续促排卵会增加卵巢内异常的初级卵泡和次级卵泡数,降低卵母细胞质量.同时,会降低优质胚胎率和囊胚形成率,影响卵裂后胚胎进一步发育的潜能.

  • 212个周期卵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入术的临床效果

    作者:韩金兰;曹英;董曦;曹翔;彭献东;严敬明

    目的:分析本中心212周期卵胞质内精子显微注入(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的结果.方法:采用短方案超排卵后,分析其得卵率,ICSI后的卵裂率、妊娠率及妊娠率与女方年龄的关系.结果:超排卵后每个周期的得卵率10.6个,ICSI后的卵裂率为87.04%,妊娠率为32.55%,妊娠结果为6例流产,63例分娩,获新生儿74个.此外,妇女年龄与ICSI成功率有关.结论:男方因素不孕夫妇用ICSI及胚胎移植后,能获得较好的妊娠效果,女方年龄与ICSI妊娠成功率有关.

33 条记录 2/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