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胃肠道肿瘤的临床病理诊断分析
目的:分析胃肠道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2月至2018年3月到我院治疗的胃肠道类癌患者22例,收集所有22例胃肠道肿瘤患者的类癌标本,全部标本经HE切片及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观察所有胃肠道类癌病人的临床病理特点,并对所有患者进行术后随访.结果:肉眼:肿块位于胃底2例,胃窦部1例,阑尾盲端8例,回肠8例,直肠3例;形状:结节状12例,息肉状6例,溃疡状4例;胃和肠病变范围直径范围在0.5—5.0cm之间;阑尾结节直径1.0—2.0cm,边界清楚;肿块切面实性,呈灰黄色,质中等,界限清楚,无包膜;显微镜下:癌组织位于黏膜内或黏膜下层,有6例浸润至浆膜层,3例伴有淋巴结转移.22例患者中均接受手术治疗并经病理HE切片及免疫组化染色证实为胃肠道类癌.结论:临床医生应该提高对胃肠道肿瘤的认识,在治疗诊断之前及诊断过程中对患者体内出现的可疑病灶进行病理检查,明确患者的肿瘤性质,尽早治疗,减轻患者的生理疼痛.
-
胃肠道类癌诊疗新进展
类癌( Carcinoid源自德语的Karzinoide ),又称类癌瘤,是一组来源于嗜银细胞的低度恶性肿瘤,其临床表现、组织化学和生物学特征因其发生部位不同而异。90%以上类癌发生于胃肠道,并能分泌多种肽类和生物胺(如5-HT ),引起类癌综合征。人群中消化道类癌发病率约为(1~4)/10万人[1],但因部分患者无典型临床表现而常常被误诊和忽视,所以其实际发病率应该更高些。消化道类癌的好发部位依次为阑尾、小肠、直肠、胃、结肠,消化道外器官依次为肺、支气管、甲状腺、肾上腺、胸腺、卵巢等。其生长缓慢,恶性程度较低,化疗不敏感,但预后相对较好。现将近年来胃肠道类癌的诊断及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
食管不典型类癌一例并文献复习
食管类癌于1969年由Brenner等[1]首次报道,占胃肠道类癌的0.05%和食管恶性肿瘤的0.02%[2].患者年龄平均61岁,多数为男性,男女之比为9.5∶1.类癌多发于胃肠道,原发性食管类癌非常罕见,多为个案报道,其准确发病率难以作出有价值的统计.本文利用万方数据库关键词"食管类癌"搜索1990~2010年数篇报道共20例[3-6],均为个案报道,其中男18例,女2例,男女比例9∶1,年龄45~84岁,平均68岁.我院2006~2010年共收治1253例食道恶性肿瘤,其中食管类癌1例,占总数0.08%,与文献报道符合.本文报道1例食管不典型类癌并复习相关文献.
-
胃肠镜下活检钳净微小类癌2例
胃肠道类癌并不多见,尤其是胃肠镜下活检钳净的微小类癌更是少见.本文报道2例胃底及回肠末端活检钳净的微小类癌,并结合文献,就胃肠道的微小类癌的内镜下表现,诊断及治疗进行复习.
-
98例胃肠道类癌的临床治疗及预后分析
目的:探讨胃肠道类癌的临床治疗方法并对预后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3年8月~2010年3月期间消化科收治的胃肠道类癌98例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结果:肿瘤直径≤2cm,无淋巴转移、未侵入肌层的患者1、3、5年累积生存率(100.00%,97.50%,97.50%),显著高于肿瘤直径>2cm,淋巴转移或侵入肌层患者1、3、5年累积生存率(100.00%,79.31%,53.45%),胃类癌3年以上累积生存率低于其他各组,结肠类癌与肿瘤直径>2cm,淋巴转移或侵入肌层的患者5年累积生存率约为50%左右,P<0.05,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胃肠道类癌的临床治疗方法主要为手术治疗,同时应加强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以提高生存率和预后效果.
-
直肠类癌的诊断及外科治疗
类癌起源于具有胺前体摄取和脱羧作用的神经内分泌细胞(APUD),1914年Gossett揭示这种肿瘤的细胞核具有嗜银性,并指出类癌来自肠黏膜上皮的Kultschitzsky细胞.它可发生于全身多个系统,但常见的是胃肠道.Modlin等[1]报道胃肠道类癌占所有类癌患者的66.9%,其中直肠占13.7%,仅次于小肠,且近年发病率有增高趋势.直肠类癌多属非嗜银性,不产生生物活性胺类,无类癌综合征表现,多呈局限性浸润性生长而少有转移,其组织学结构像癌,具有潜在恶性的特点,生长缓慢,常无特异性临床表现,仅靠病史临床诊断非常困难.现总结直肠类癌的诊断和治疗现状.
-
阑尾类癌的病理、诊断及外科治疗
阑尾类癌(CTA)是阑尾中常见的恶性肿瘤,起源于黏膜上皮下嗜银细胞(亦称嗜铬细胞、Kultschitzsky细胞),又称嗜银细胞瘤.胃肠道类癌中,也以CTA多见,占45%~50%.其发病率较低,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临床误诊率高;确诊多靠术中所见及术后病理检查.因此,特别要熟悉CTA的病理特性,对提高术中确诊率和选择合适的术式实属必要.
-
结肠类癌的诊治、分期及预后
类癌是一组病理形态类似恶性而生物学行为趋向于良性的肿瘤[1],一般认为起源于黏膜腺体腺管的嗜铬细胞,患病率约为1/10万,其中85%发生于胃肠道,以阑尾、小肠、直肠多见,乳腺、胆道、胰腺偶见[2],发生于结肠者罕见.1888年Lubarsch首先描述了胃肠道类癌,1907年Oberndorfer为强调该肿瘤的良性特征将其命名为"carcinoid",1912年Saltykow首先报道了结肠类癌.结肠类癌占全部类癌的5%~6%,主要分布在右半结肠.多见于中老年患者,女性多于男性.类癌中结肠类癌恶性度高.
-
十二指肠类癌分类、诊断及治疗
类癌是一种少见的神经内分泌系统肿瘤,其组织分化较好、生长缓慢,呈低度恶性,因其细胞颗粒有亲银特性,又称嗜银细胞瘤.类癌发病率为1/10万~2/10万,超过70%发生在消化道[1],但因诊断率低,实际发病率可能更高.胃肠道类癌起源于肠腺管基部的嗜银细胞,发病率占胃肠道肿瘤的0.4%~1.8%,十二指肠类癌仅占胃肠道类癌的1.3%[2],占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3.0%[3].其发病缓慢,早期无特异性的临床表现,诊断困难,误诊率高,随着肿瘤进展可出现类癌综合征.现对十二指肠类癌进行阐述,以提高对其认识.
-
胃肠道类癌的诊断现状及进展
类癌比较罕见,多发生于消化道,早期一般表现多无明显症状,缺乏特异性症状容易误诊,本文对胃肠道类癌的常用诊断方法现状及各类新型检测方式进展做一综述。
-
内镜息肉50例临床病理分析
为探讨内镜临床诊断为肠息肉病变中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增生性息肉以及其他病变的发生率,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胃肠间质瘤以及胃肠道类癌的病理诊断及治疗,我们对我院自2006年9月~2007年3月电子肠镜诊断为结肠息肉的病变结合文献资料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
胃类癌17例临床分析
类癌为少见病,多发于胃肠道,胃类癌占胃肠道类癌的2%,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术前诊断较困难.1980年1月-2006年6月收治胃类癌17 例.回顾分析如下:
-
直肠类癌
类癌(carcinoid)属于一种低度恶性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发病率低,其传统部位是胃肠道和呼吸道,胃肠道占3/4.胃肠道类癌大多起源于粘膜层基底部的肠嗜铬细胞(ECL),这些细胞属于具有摄取胺前体和脱羧等生化特性的细胞系,即APUD细胞(amine precursor uptake and decarboxylation cell).APUD细胞可合成和分泌多种胺类及肽类,其结构功能特点与下丘脑神经内分泌细胞极为相似.
-
胃肠道类癌20例内镜诊治及临床分析
类癌属神经内分泌性肿瘤,是临床上相对少见病变,具有潜在恶性,绝大多数发生于消化道,其临床、组织化学和生化特征可因发生部位不同而异,早期常无明显特异的临床表现,后期增大可变为恶性并可发生远处转移.内镜下诊断类癌比较困难,需要结合病理活检等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胃肠道类癌患者内镜及临床资料,以探讨如何提高消化道类癌诊断率及选择合理的治疗措施.
-
胃肠道类癌组织中胃泌素、生长抑素等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性的研究
目的 探讨胃肠道类癌组织胃泌素、生长抑素、5-羟色胺、胰高血糖素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36例消化道类癌组织中4种激素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36例类癌组织中胃泌素表达的阳性率随肿瘤组织分化程度的降低而上升(P<0.05),并与肿瘤的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0.05);生长抑素的表达与肿瘤的分期相关,在淋巴结转移的肿瘤中表达率显著降低(P<0.01);5-羟色胺、胰高血糖素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和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P>0.05).结论 胃泌素、生长抑素可能与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结合,促进或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对胃泌素、生长抑素等激素蛋白的检测可用来预测类癌的生物学行为.
-
直肠类癌患者内镜下透明帽吸引法黏膜切除术的护理
直肠类癌(Carcinoid of Rectum)是胃肠道类癌中较多见的一种,主要起源于直肠黏膜腺体腺管的Kultschitsky细胞,其组织学结构象癌,虽生长缓慢,但具有潜在恶性的特点,有转移复发的可能.以前直肠类癌主要治疗方法为外科手术.本院消化内镜中心于2007年7月至2009年3月对于直肠类癌直径1 cm以内、局限于黏膜下层者应用内镜下透明帽吸引法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 with cap,EMRC)切除8例,效果满意.现将护理及配合总结如下.
-
直肠类癌的内镜诊断和治疗
直肠类癌发生于直肠粘膜内APUD(amine precursor uptake and decarboxylation)细胞,其组织学结构像癌,具有潜在恶性的特点,但生长缓慢,临床少见.近年来文献[1,2]报道直肠类癌占胃肠道类癌的首位,可能与肠镜广泛应用有关.
-
内镜超声检查术对胃肠道类癌的诊治价值初探
胃肠道类癌是一类较为少见的胃肠道恶性肿瘤,普通内镜下常表现为黏膜下隆起病变,常规活检多不能获得正确的诊断信息,易造成误诊和漏诊.
-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消化道早期癌及癌前病变
随着消化内镜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早期消化道癌及癌前病变被发现,淋巴结转移风险低的早期癌可通过内镜下切除,其效果等同于外科手术.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是在内镜黏膜切除术基础上发展而来,其优势在于可以整块切除较大病变.本研究采用ESD治疗符合内镜切除原则的早期消化道癌、癌前病变以及胃肠道类癌,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
胃肠道类癌16例临床分析
胃肠道类癌属内分泌肿瘤的产胺类激素细胞瘤范畴,起源于黏膜腺体腺管的Kultschitzsky细胞(肠嗜铬细胞).85%以上均发生在胃肠道,占消化道肿瘤的0.4%~1.8%.我们统计解放军总院在2000年10月至2003年1月期间经内镜检出胃肠道类癌16例,报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