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老年人群的中国膳食平衡指数尝试性调整与应用
摘要: 目的 建立适合中国老年人群的膳食平衡指数(DBI),为综合评价该人群的膳食质量提供评价工具,并初步验证其有效性.方法 根据老年人的营养需要特点,调整2005年中国DBI的部分单项指标定义和计分取值而成,并利用建立的评分系统对177名住养老机构60岁以上老年人的3天膳食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该 DBI评价系统总体上可反映绝大多数食物种类和营养成分摄入的实际状况,并可综合反映膳食中各营养素摄入不足、过量和不平衡状况的方向和程度.样本人群膳食总体摄入不足,性别、年龄和伙食费对膳食质量均有影响,影响该人群膳食质量的食物种类主要是奶类豆类、蔬菜水果、食用油和动物性食物.结论 采用该针对老年人群的中国膳食平衡指数基本能反映老年人群的膳食质量,并能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
-
天津市1998年煎炸油的卫生状况调查及与10年前的对比分析
为了解当前煎炸油使用中的卫生状况及影响因素,为煎炸食品的卫生监督提供参考,依据当前煎炸食品生产方式,按个体、国营与合资3类,分层随机抽取29、38及30例,共97例煎炸点.进行现场卫生学调查、采样,采用国家标准方法对煎炸油样品的酸价(AV)、羰基值(COV)、极性组份(PC)等指标进行分析,并与1987年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煎炸油的劣变程度因所用煎炸原料油品种的不同而有差别,其中精炼的高烹油低,豆油次之,未精炼的花生油劣变程度高;还可因煎炸食品品种不同而有差别,其中带馅类煎炸食品较高,面食类较低.10年间对比表明COV有所下降,而PC则增高.因此建议:(1)国家指定不易劣变的油种作为煎炸专用油脂,以改善当前煎炸食品的卫生质量;(2)尽早研制出煎炸油卫生质量的快速检测方法,以满足日常卫生监督的需要;(3)对于常温下为固态的油脂的PC测定方法尚需完善;(4)对使用固态油煎炸食物的卫生质量做进一步研究.
-
负载金属饮水除砷材料的研究
目的 研究负载金属多孔材料对饮水中砷的去除效果.方法 以活性炭、活性氧化铝、硅胶、大孔树脂等多孔材料为载体,以铁盐、锆盐等为活化试剂制备负载金属除砷材料,考察材料制备条件及材料的静态和动态除砷作用.结果 选择以活性炭为载体材料、硝酸铁为活化试剂制备饮水复合除砷材料.按现行规范砷限值为0.05mg/L计算,试验的载铁活性炭材料对于三价砷浓度为0.284mg/L和五价砷浓度为0.254mg/L模拟饮水,除砷容量分别可达2.94mg/g和2.56mg/g.结论 以活性炭和硝酸铁制备的载铁活性炭材料具有较好的饮水除砷性能.
-
镉的免疫毒性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的关系
对CdCl2和CdCl2+α-hCRF(α螺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分别染毒的SD大鼠,用[3H-TdR]掺入法测定大鼠脾T、B淋巴细胞增殖转化功能,垂体前叶细胞培养法测定中枢下丘脑和外周血浆中的CRF含量.结果表明单独染镉组有丝分裂原诱导的鼠脾T、B淋巴细胞增殖转化均受到明显抑制,具有剂量-效应关系(P<0.05);动物下丘脑CRF含量伴随着染镉剂量升高(P<0.05);外周血浆CRF含量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当使用拮抗剂α-hCRF后,在含镉染毒各剂量组间鼠脾T、B细胞功能抑制差异无显著性(P>0.05);下丘脑CRF含量在各含镉联合染毒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均较对照组高(P<0.05);外周血浆CRF水平有升高趋势.结果提示单独染镉可引起下丘脑CRF含量升高和免疫功能抑制,联合使用α-hCRF后则能部分改善镉对大鼠脾细胞的免疫功能抑制.镉对大鼠脾淋巴细胞免疫毒作用过程中存在中枢CRF介导的免疫调节机制.
关键词: 镉 免疫毒性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 -
1~2年级医学生既往首发自杀意念后自杀未遂风险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大一、大二医学生既往首发自杀意念后不同时间(年)向自杀未遂发展风险,探索促使这一发展过程的危险因素.方法 安徽省3所医学院校(安徽医科大学、皖南医学院和蚌埠医学院)1~2年级共10 297名学生接受自填式问卷调查.其中自制问卷包括既往自杀行为史、儿童期不良经历史、家庭自杀史以及一般人口学资料;专用量表包括抑郁、贝克焦虑、Barratt冲动、攻击以及社会支持量表.有自杀意念向自杀未遂发展速度和风险采用寿命表法进行描述,促使这一发展过程的危险因素则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 10 297名大学生中,16.52%学生称有过自杀意念,1.47%有自杀未遂.自杀意念向自杀未遂发展的累积发生率为8.88%.有自杀意念后的第一年自杀未遂的条件风险高(7.02%),76.16%(n=115)的自杀未遂者发生在有自杀意念后的第一年.Cox回归模型的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父母离婚(OR =2.32,95%CI 1.28 ~4.21)、躯体虐待(OR=1.69,95%CI 1.20~2.37)和一级亲属自杀行为(OR=2.02,95%CI 1.25 ~3.25)等家庭不良事件,青少年行为冲动性(中/低:OR=1.88,95%CI 1.15~3.06;高/低:OR =2.09,95% CI1.30~3.36)以及较高的焦虑评分(高/低:OR=1.60,95%CI 1.10 ~2.33)是自杀意念向自杀未遂进一步发展的危险因素.结论 青少年有自杀意念是近期自杀未遂的高危信号.家庭不良事件、青少年行为冲动性以及严重焦虑状态是有自杀意念者自杀未遂主要危险因素.
-
焦性没食子酸对3种不同水生生物的毒性作用
目的 研究焦性没食子酸对水生生物的毒性作用.方法 以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 Chick)、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和多刺裸腹溞(Moina macrocopa)作为受试对象,探讨不同浓度的焦性没食子酸(pyrogallol)的急性毒性效应.结果随焦性没食子酸浓度的增加藻细胞密度和溞数量明显下降,呈现剂量-效应关系;焦性没食子酸对蛋白核小球藻和斜生栅藻半抑制效应浓度(EC50)分别为19.7mg/L和19.8mg/L,对多刺裸腹溞24h和48h半抑制效应浓度分别为18.25mg/L和13.96mg/L.结论 焦性没食子酸对蛋白核小球藻、斜生栅藻和多刺裸腹溞均属于中毒.
-
冷空气活动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血清儿茶酚胺水平影响的研究
目的 研究冷空气活动过程对儿茶酚胺(CA)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气温变化较大、空气清洁的甘肃省张掖市居民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整群抽样,选择有代表性的区,在每个区内选择健康人和心脑血管患者,分别于冷空气过境前24h、过境时和过境后24h对选取的研究对象进行多巴胺(DA)、肾上腺素(AD)、去甲肾上腺素(NE)的测定.结果 在冷空气过境前、过境时和过境后,病例组和对照组DA水平发生了明显的变化(P<0.05),且对照组DA前、中、后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DA和NE水平前中和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冷空气活动对正常人和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血清儿茶酚胺浓度有不同程度的影响.DA和NE可能在冷空气活动影响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和发展中起关键作用.
-
羟基磷灰石饮水降氟剂的实验研究
对羟基磷灰石合成方法进行优化;以制备的羟基磷灰石为滤料,分别以静态和动态法对羟基磷灰石的除氟性能、降氟剂的再生能力以及相应各项参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实验室动态穿透除氟容量为F-5.6mg/g(穿透点为F-1.0mg/L),动态饱和除氟容量为F-10.7mg/g.以表面涂层法对饱和的羟基磷灰石进行再生,再生效率为46%~64%.
-
火麻仁蛋白对小鼠抗疲劳和免疫调节功能的初步研究
目的 研究火麻仁蛋白对小鼠抗疲劳和免疫调节的作用.方法 通过游泳时间、血乳酸和血清尿素氮测定观察小鼠的抗疲劳能力,应用免疫器官相对重量称重、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测定、以及脾脏T淋巴细胞亚群分类实验研究小鼠的相关免疫学指标.结果 火麻仁蛋白能明显延长小鼠游泳时间、降低血乳酸值、增加肝糖原含量;并且火麻仁蛋白明显增强小鼠Con A诱导的脾淋巴细胞转化和迟发型变态反应,提高小鼠抗体生成数和半数溶血值,增强小鼠巨嗜细胞吞噬能力,增加小鼠外周血液中T淋巴细胞百分比.结论 火麻仁蛋白可能增强小鼠抗疲劳能力和可增强小鼠免疫调节作用.
-
芦荟全叶粉90天亚慢性毒性研究
为了观察芦荟全叶粉长期食用对健康的影响,选用健康断乳SD大鼠88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22只,雌雄各半,分别给予芦荟全叶粉0、2、4、8g/kg BW(按0、2.5%、5%、10%比例)掺入基础饲料喂饲90天.结果表明,芦荟全叶粉使大鼠排便量增加,粪便松软;雄性8g/kg BW剂量组大鼠体重增长明显缓慢(P<0.01)、食物利用率降低(P<0.01),4g/kg BW剂量组食物利用率下降(P<0.05),体重影响不明显,2 g/kg BW剂量组和雌性各剂量组对大鼠体重、食物利用率无影响.雄性8g/kg BW剂量组和雌性各剂量组肾/体比值增大(P<0.01),4、8g/kg BW剂量组睾丸/体比值增大(P<0.05).芦荟全叶粉对大鼠血液学指标,尿NAG酶,血清转氨酶、血脂、肌酐等生化指标无影响,8g/kg BW剂量组血清BUN升高(P<0.01).病理检查,除2 g/kg BW剂量组结肠粘膜无色素沉积外,各剂量组均可引起肾小管上皮、肠系膜淋巴结、结肠粘膜固有层色素沉积和肠系膜淋巴结增生,而肝、脾、睾丸(或卵巢)等脏器未见有意义的病理改变.本实验条件下,芦荟全叶粉有作用剂量为2g/kg BW(芦荟甙11.8mg/kg BW).
-
心理病理症状在童年期虐待与医学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关联中的中介作用
目的 分析心理病理症状在童年期虐待和医学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关联中的中介作用.方法 整群选取安徽省某医科院校4007名大一、大二在校医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童年期虐待评定问卷、非自杀性自伤行为条目列表和心理亚健康自评问卷进行童年期虐待经历、自伤行为和心理病理症状等信息调查,使用Pearson相关、线性回归和Sobel检验分析三者间的关联.结果 童年期躯体、情感、性虐待、总体虐待评分与心理病理症状评分和自伤行为频率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心理病理症状在童年期各种虐待经历和自伤行为之间起到部分中介效应,Sobel检验显示中介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8.33%~ 9.96%(男性)和6.06%~ 10.36%(女性)(P<0.01).控制年龄、家庭居住地、经济状况、独生子女状况、父母学历等混杂因素后仍存在中介效应,Sobel检验显示上述中介效应仍具有统计学意义,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7.93 %~9.96%(男性)和6.10%~ 10.20%(女性)(P<0.05).结论 心理病理症状在童年期虐待经历和自伤行为的关联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减缓医学生心理病理症状有助于预防和控制有童年期虐待经历者的自伤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