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Trauma and Disability Medicine 중국상잔의학
- 主管单位: 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 主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影响因子: 0.45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1-5516/R
- 国内刊号: 李凤鸣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1个月内
1文稿:内容应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文字简练,层次清楚,数据准确,语言通畅。论著字数在4000字以上,其它栏目论文字数在3000字以上。
2文题:力求醒目、简明,能反映出文章的主题(不宜超过20字)。
3作者:文题下写出作者姓名(不宜超过10人),多单位作者用阿拉伯数字在作者姓名右上角标注。
4单位及邮编:作者姓名下分别写出单位,省份、城市(县),邮编。
5摘要及关键词:中文摘要采用第三人称按结构式(目的:、方法:、结果:、结论:)的形式书写。摘要下列3-6个关键词。
6英文摘要:内容包括题目,作者姓名(前三名),单位(所在省、市或县)和邮编,摘要,关键词。格式同中文。
7中图分类号和文献标识码列在正文前。
8正文:大标题居中(临床资料或资料与方法、结果、讨论等)。
9图表:随文放置,表格采用三线表,表上方注明表序和标题。插图须线条清楚,黑白分明,整洁。图标及图注文字应打印,图序和图题打印在图下方。能用文字说明尽量不用图表,能用图表说明的尽量不用图片。
10量、单位及数字:按GB3100-3102-93和GB/T15835-1995标准。
11统计符号:按GB3358-82《统计学名词符号》有关规定书写。
12参考文献:凡投本刊论文一律要有参考文献。参考文献编排格式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列于文后;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并用数字表示,如[1],[2],.并与正文中的指示序号格式一致。参照IS0690及IS0690-2,每一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均以“."结束。各类参考文献条目的编排格式如下。
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序号]主要作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期刊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影响因子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发文量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总被引频次
热门常见问题
-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2019目录?
期刊的2019年目录可以下滑在本站详情页中的“杂志分类目录”栏目中查看。
-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咋样?
期刊是中国康复医学会主办的,是一本国家级期刊,期刊被知网、万方等数据库收录,可以用来晋升中级职称。
-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停刊了吗?
据知网、万方查询,该期刊目前还没有停刊,可以投稿。
-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影响因子?
据万方查看,期刊的影响因子在0.45的分值,不是很高,仅供参考。
-
中国伤残医学是核心期刊吗?
《中国伤残医学》不是核心期刊,是一本普刊,期刊由中国康复医学会主办,是一本国家级刊物。
-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被什么收录?
该期刊被《中国万方数据》、《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等多家数据库收录。
-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首页?
在期刊的官网首页,可以学习医学论文发表须知及格式指导、医学论文格式及写作方法、医学论文格式及写作方法、论文的写作要求等方面。
-
中国伤残医学期刊论文发多长时间可上网查询?
论文上线的速度和数据库的收录快慢相关,一般而言,论文出刊后,2个月左右可以上网查询,具体的还是要看数据库的收录状况的。
-
中国伤残医学投稿见刊快吗?一般要多长时间?
该期刊的投稿到见刊的周期还是可以的,一般在3个月左右。
-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审稿周期多久?
这本期刊的审稿速度还是很快的,1个月的时间就可以收到结果。
-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投稿邮箱是什么?
期刊的投稿邮箱为: zgscyxzz@126.com。
-
中国伤残医学杂志录用查询?
稿件录用后,编辑会发录用通知书,也可以在网站上:www. zgscyxzz.com进行查稿。
-
刊物信息可查
推荐刊物均可到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网站查询正刊
-
严格保密协议
可签署保密协议 ,不透露任何用户信息可跟踪进程,全程协议
-
售后服务保障
1对1服务,7x24小时在线
-
企业信誉保障
15年经验沉淀,实体公司运营
-
急性膝关节损伤患者实施关节镜下射频消融系统治疗 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关节镜下射频消融系统治疗对急性膝关节损伤患者的疗效.方法:以我院2016年10月-2018年2月治疗的急性膝关节损伤患者共85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43),给予对照组常规修补手术,给予观察组关节镜下射频消融系统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自主活动时间及住院恢复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2组通过治疗后,患者膝关节功能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在术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膝关节损伤的患者进行关节镜下射频消融系统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加快患者在术后膝关节康复速度,可临床推广.
-
PFNA闭合复位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应用的优势分析
目的:分析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闭合复位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应用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7年1月医院收治的84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4例采用PFNA闭合复位治疗(观察组),40例采用动力髋螺钉(DHS)治疗(对照组).比较2组的手术相关指标及骨折愈合时间,术后随访12个月,对比2组的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并比较2组的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手术用时、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治疗中应用PFNA闭合复位具有出血少、操作简单、恢复快的优点,可提高髋关节功能的恢复效果,且并发症发生率低.
-
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不同用药方案的药物经济学分析
目的:分析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2种不同用药方案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并对其药物经济学做出评价.方法:将本院在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72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查随机表按照患者的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采用来氟米特治疗,分别研究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ESR、CRP水平、药物治疗费用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ESR、CRP水平更好;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药物治疗费用更少;P<0.05.结论:采用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可使得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提高,同时改善患者的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ESR、CRP水平,不良反应少,且药物治疗费用低,值得采纳.
-
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 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分析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股骨干骨折的儿童患者120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均为60例.对照组应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应用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统计对比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切口长度、出血量、手术时间、愈合时间均较对照组要低,2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儿的治疗优良率为96.7%,较对照组的85.0%要高,2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针对股骨干骨折儿童患者应用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可以有效减轻患儿的手术创伤,加快愈合速度,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和应用.
-
多功能外固定支架与传统固定法在四肢骨折患者中 的应用效果对比
目的:比较在治疗四肢骨折患者中应用多功能外固定支架与传统固定法的实际效果.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四肢骨折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3例)采用传统固定法,观察组采用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法,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体有效率为95.3%,明显高于对照组72.1%,组间差异比较显著(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6.98%和32.6%),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骨折患者的效果更加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的骨折情况,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应该在临床中加以推广.
-
早期脑室-腹腔分流术同期联合颅骨修补术治疗脑外伤 伴脑积水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早期脑室-腹腔分流术同期联合颅骨修补术治疗脑外伤伴脑积水疗效.方法:抽取本院自2015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33例脑外伤伴脑积水患者,采用随机分类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17)、观察组(n=16),对照组先进行早期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择期进行颅骨修补术治疗;观察组实施同期早期脑室-腹腔分流术同期联合颅骨修补术治疗,分析2组治疗总有效率、临床指标评分、并发症发生率、预后情况.结果:治疗总有效率、临床指标评分、预后情况对比显示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显示,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脑室-腹腔分流术同期联合颅骨修补术治疗脑外伤伴脑积水效果为著,既可改善临床症状、降低残疾程度,又可降低并发症发生概率、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1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与传统包皮环切术的 临床效果对比
目的:对比观察1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与传统包皮环切术在包皮过长与包茎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7年6月就本院实施包皮手术治疗的150例7-14岁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与手术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将实施1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治疗的85例患儿纳入观察组,另外行传统包皮环切术治疗的65例患儿则纳入对照组;对比观察2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2组对比观察,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水肿时间、术后疼痛均优于对照组,但愈合时间较对照组长;而外观满意度95.26%,高于对照组84.62%,并发症发生率4.71%,低于对照组15.38%(P<0.05).结论:1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与传统包皮环切术比较,前者手术效果更为理想,并发症少且美观度高,具有较好的应用优势.
-
中西医结合疗法在胸腰段脊柱爆裂骨折治疗中的 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疗法在胸腰段脊柱爆裂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胸腰段脊柱爆裂骨折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实施西医疗法,观察组采取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比2组患者的疼痛评分、骨折椎体前缘狭窄程度、脊柱Cobbs角指标情况.结果:手术前2组患者的VAS疼痛评分、椎管中矢状径比值及脊柱Cobbs角数据均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2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有所改善,且干预前后差异相比P<0.05,但观察组改善幅度更高,2组相比P<0.05.结论:在常规手术治疗基础上加用骨折基础方能够优化胸腰段脊柱爆裂骨折患者的临床康复效果,减轻其疼痛程度,改善其椎管中矢状径比值及脊柱Cobbs角数据,临床效果较为满意.
-
胸腔闭式引流及胸膜固定术治疗难治性气胸1例 并文献复习
目的:分析难治性气胸的临床特点,归纳胸膜固定术的方法及硬化剂的种类.方法:回顾1例难治性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归纳分析.结果: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肺大疱的患者反复发生左侧自发性气胸,多次住院,先后行胸腔穿刺术、胸腔闭式引流术,肺脏存在持续漏气,遂经胸腔引流管注入硬化剂行胸膜固定术,疗效满意,左肺复张良好,随访3年无复发.结论:胸膜固定术对于难治性气胸有良好的疗效,不良反应少,经胸腔引流管注入硬化剂尤适用于心肺功能差无法耐受手术的患者.
-
多层螺旋CT与DR片诊断肋骨骨折的对比分析
目的:观察多层螺旋CT与DR片诊断肋骨骨折的对比.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7年10月接收的100例肋骨骨折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6排CT以及DR片诊断,并分析6排CT以及DR片诊断肋骨骨折检出情况.结果:DR片诊断检出率为91.0%,明显低于6排CT肋骨骨折检出率(98.0%),x2=5.982,P<0.05.DR片诊断漏诊率为9.0%,明显高于6排CT肋骨骨折漏诊率(2.0%),x2=5.003,P<0.05.结论:对肋骨骨折患者给予6排CT检查可有效补充DR平片诊断的不足,从而提高临床检出率.
-
不同手术入路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指标、HSS 评分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探究不同手术入路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指标、髋关节HS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表法将78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分为前外侧肌间隙入路组(观察组,n=39)及后外侧入路组(对照组,n=39).将2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进行对照比较,记录术前、术后2周膝关节HS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深静脉血栓(DVT)、肢体肿胀、关节脱位]发生率.结果:治疗2周时,HSS评分较治疗前增高(P均<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2周并发症发生率为10.26%,低于对照组的25.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305,P=0.012);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外侧肌间隙入路术式相较于后外侧入路术式更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且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
观察微创取部分腓骨短肌腱手术治疗慢性踝关节 外侧不稳的临床疗效
目的:研讨微创取部分腓骨短肌腱手术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在我院就诊的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患者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为患者进行分组,每组23例,命名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观察组患者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常规康复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疗效,使用AOFAS踝-后足功能量表评价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的踝关节功能,患者治愈后,随访1年,记录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十分显著,高达95.65%,对照组患者疗效表现一般,为69.57%;2组治疗后,AOFAS评分均有提升,观察组提升幅度远超对照组,分值均在90分以上;随访1年发现,观察组出现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极低4.3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达26.09%,观察组无复发现象,对照组复发率为17.39%,P<0.05.结论:使用微创手术取部分腓骨短肌腱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治疗效果表现优秀,患者踝关节恢复情况较好,不良反应率、复发率极低.
-
L形切开复位传统钢板螺钉固定与跗骨窦有限切开微创钢板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在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治疗中采用L形切开复位传统钢板螺钉固定与跗骨窦有限切开微创钢板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研究样本选自本院2015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20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遵循随机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为L形切开复位传统钢板螺钉固定患者,观察组患者为跗骨窦有限切开微创钢板固定治疗患者,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从2组患者的临床总满意率数据分析,对比得知其中观察组60名患者对于治疗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统计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其中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例数为2例,占据比例为3.3%;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例数为13例,占据比例为21.7%,存在较大差异,差异符合统计学要求(x2=9.6541,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与对照组患者存在较大差异,差异符合统计学要求(P<0.05).结论:在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跗骨窦有限切开微创钢板固定治疗中采用弹力加压包扎,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
骨创伤创面的治疗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 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骨创伤创面的治疗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6月-2018年5月收治的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患者10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统计并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2组疼痛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组织病理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平均愈合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0%(P<0.05).结论: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患者效果显著,能够促进患者更快康复,减轻患者痛苦,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
全髋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 的临床效果比照观察
目的:探讨全髋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比照.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2013年1月-2014年5月9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分成2组.对照组给予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组则给予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2组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转归效果;手术过程平均出血量、手术的平均耗时、手术当中引流量;下肢深静脉血栓、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治疗前后的社会功能评分、生理功能评分、睡眠质量评分、情感功能评分;治疗前后关节功能评分以及关节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转归效果44例(97.78%)(显效36例,有效8例),高于对照组31例(68.89%)(显效19例,有效12例),P<0.05.观察组手术过程平均出血量、手术的平均耗时、手术当中引流量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社会功能评分、生理功能评分、睡眠质量评分、情感功能评分并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社会功能评分、生理功能评分、睡眠质量评分、情感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关节功能评分以及关节疼痛情况并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关节功能评分以及关节疼痛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髋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比照,其中全髋治疗的手术时间有一定程度延长,出血量一定程度增多,但在缓解疼痛和改善关节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各方面均有更高的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
使用高粘度骨水泥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 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使用高粘度骨水泥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4年1月-2016年6月,使用高粘度骨水泥通过PKP治疗37例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比较术前与术后3天VAS评分,X线评价术后椎体前缘椎体高度恢复情况,局部后凸Cobb角及骨水泥渗漏情况.结果:术后3天VAS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后椎体前缘椎体高度恢复良好(P<0.05),局部后凸Cobb角明显改善(P<0.05),仅1例发生轻度骨水泥渗漏,渗漏率2.70%.结论:使用高粘度骨水泥通过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对缓解患者疼痛、恢复椎体高度及矫正脊柱成角、预防骨水泥渗漏效果良好.
-
PFNA和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在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 骨折的优劣差异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和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在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1月-2017年2月间收治的10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对照组50例予以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观察组50例予以PFNA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生物力学指标以及术后1年髋关节功能评分、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大小<对照组,手术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00%,显著低于对照组26.00%(P<0.05).观察组扭转刚度<对照组,轴向压缩、破坏载荷>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年髋关节功能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年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对患者损伤小,并发症少,可更好发挥的生物力学作用,髋关节功能术后恢复快,患者生活质量高.
-
玻璃酸钠联合非甾体抗炎药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意义
目的:评价选择采用玻璃酸钠联合非甾体抗炎药对于膝骨关节炎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选择采用分组对照方法进行调查研究,所有研究对象选择我院收治的膝骨关节炎患者,本研究调查时间为2017年1月-2018年1月选择期间收治的86例患者进行分组对照,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均为43例.对照组患者在进行治疗的时候为患者选择采用玻璃酸钠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选择采用玻璃酸钠联合非甾体抗炎药双氯芬酸钠进行治疗,对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并作比较.结果:评价本研究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VAS疼痛评分和患者的Ly-sholm评分,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在治疗以前,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治疗之后,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更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选择采用玻璃酸钠联合非甾体抗炎药双氯芬酸钠进行膝骨关节炎的治疗,能够有效的帮助患者缓解疼痛,改善患者的相关症状,促进患者的治愈,值得推广应用.
-
磺胺嘧啶银锌霜联合莫匹罗星在烧伤创面治疗中的 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磺胺嘧啶银锌霜联合莫匹罗星在烧伤创面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本院自2016年9月-2018年3月收治的120例烧伤患者,采用随机信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60例)、观察组(6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应用磺胺嘧啶银锌霜联合莫匹罗星治疗,分析2组创面回缩率、创面愈合时间、肉芽改善情况.结果:创面回缩率、肉芽改善情况对比显示,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创面愈合时间对比显示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烧伤创面治疗中应用磺胺嘧啶银锌霜联合莫匹罗星治疗,既可改善创面回缩率及肉芽改善情况,又可缩短创面愈合时间,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全髋关节置换术对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患者手术指标 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目的:研究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患者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4月-2018年4月中的120例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研究,其中60例患者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视作全髋组,60例患者接受半髋关节置换术,视作半髋组,比较2组效果.结果:全髋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时间均多于半髋组,P<0.05;全髋组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短于半髋组,术后3个月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为(72.51±8.77)分,高于半髋组(64.75±7.49)分,P<0.05.结论: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患者接受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手术指标结果更好,但相比之下全髋关节置换术能够更明显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更值得推广.
-
关节镜清理术在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析关节镜清理术在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为主要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将其分为2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内科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关节镜清理术治疗,对2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0.0%,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Lysholm值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访期间,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关节镜清理术治疗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显著,且患者的疼痛程度较轻,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降低复发率,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比较对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采用过伸牵引复位加 PVP与PKP治疗的效果
目的:对比过伸牵引复位加PVP(经皮椎体成形术)与PKP(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在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我院所有收治的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中随机抽选3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30例患者均为2017年4月-2018年4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根据数字分组法将患者分为例数均等的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过伸牵引复位加PVP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仅接受PKP进行治疗,记录2组患者治疗前后锥体前缘高度、椎体前缘高度恢复率、cobb角与术后骨水泥率,同时评估2组患者术前、术后3天疼痛程度.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椎体前缘高度增加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并且cobb减小程度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VAS评分下降趋势较对照组患者显著,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椎体前缘高度恢复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骨水泥渗透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治疗中,应用PKP对患者的椎体高度具有恢复作用,并且在手术后患者的骨水泥渗透率较低,值得临床大力运用.
-
2种内固定方式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价值研究
目的:探究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在使用2种内固定方式治疗后的治疗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将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40例观察组予以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另40例对照组采用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探讨实施不同治疗对临床指标及并发症的影响.结果:观察组在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上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人工髋关节疗效评分(Harris)上显著比对照组高(P<0.05),且在并发症发生率(2.50%)上显著比对照组(17.50%)低(P<0.05).结论:将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应用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时,不仅术后并发症少,关节功能恢复好,且术中切口小、出血少,手术用时短,更为安全可靠,此方法值得应用与推广.
-
颌间固位钉和牙弓夹板在颌骨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在颌骨骨折治疗中使用颌间固位钉和牙弓夹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017年54例颌骨骨折患者(兼有咬合紊乱征)作为研究对象,按所采取的治疗方式分为2组,其中采用颌间固位钉治疗的34例,采用牙弓夹板治疗的20例,并对治疗后的相关数据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相关指标比较可知,(1)咬合关系的恢复程度:颌间固位钉组优效21人、良好13人、劣效0人,牙弓夹板组优效11人、良好8人、劣效1人;(2)牙周损害情况:颌间固位钉组优效20人、中等12人、劣效2人,牙弓夹板组优效9人、中等7人、劣效4人;(3)口腔卫生状况:颌间固位钉组优效19人、中等14人、劣效1人,牙弓夹板组优效14人、中等5人、劣效1人;(4)操作时长:颌间固位钉组(23.6±5.7)分钟、牙弓夹板组(42.5±6.2)分钟.结论:对于颌骨骨折的患者,要充分依据其病情来选择合适的内固定方法,而采用颌间固位钉牵引复位其疗效更为显著,在咬合关系恢复、牙周损害情况及口腔卫生状况更为优效,且操作时长较短.
-
髓内钉或克氏针治疗锁骨骨折的实践与评估
目的:对比分析髓内钉或克氏针与钢板固定在锁骨骨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4月于我院治疗的锁骨骨折患者48例,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采用钢板固定,观察组采用髓内钉或克氏针固定,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血、感染、骨不连等并发症发病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髓内钉或克氏针比传统的钢板固定对锁骨骨折的治疗效果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护理干预对多发伤患者心理的影响及应用体会: 一项回顾性研究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多发伤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重症监护室、重症监护室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多发伤患者,根据是否进行了护理干预分为观察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观察组给予整体护理,即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心理支持、家庭和社会支持等干预措施,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价,记录治疗过程中2组患者的依从性.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SAS和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依从性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多发伤患者,整体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心理,并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从而有利于患者的治疗,促进患者健康的恢复.
-
浅谈肝脓肿患者的围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围术期肝脓肿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17年5月之间收治的30例肝脓肿患者,对其临床护理观察分析.结果:本组收治的30例肝脓肿患者经优质护理干预后,均康复出院,平均住院时间(26.61±5.41)天.结论:对围术期肝脓肿患者行优质护理干预,不仅可减轻临床症状,还可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
综合护理干预对外伤肝、脾破裂患者的 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外伤肝、脾破裂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外伤肝、脾破裂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予以对照组常规护理,予以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外伤肝、脾破裂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推进患者康复进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提升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
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究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护体方法与效果.方法:对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分析,均根据患者不同病情变化情况给予综合护理干预,了解护理效果.结果:60例患者中有57例存活,其中41例患者恢复良好,14例患者遗留中度残疾,2例患者遗留重度残疾,死亡3例.另外,出现肺炎感染4例,颅内感染2例,均用过对症处理后恢复.结论: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可以取得较好的护理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促使患者尽早康复,降低颅脑死亡率,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围术期护理
目的:探析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围术期护理效果.方法:将2016年3月-2017年12月期间就治于本院的9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选为该次研究对象,均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依据收治时间的不同,将所有患者等分为2组,各占49例.其中一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归为对照组;另一组患者采用围术期护理干预,归为观察组.对比2组手术前后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并比较2组术后疼痛程度(VAS评分)、满意度评分、住院时间.结果:2组术前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Harri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VAS评分更低、满意度评分更高,且住院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PFNA内固定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干预,可改善其髋关节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
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围术期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究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围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将收治于我院骨科实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90肋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时间为2016年5月-2017年5月,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划分对照组及观察组,各组45例;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行围术期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各项时间指标.结果:从护理满意度指标来看,对照组为73.33%与观察组93.33%,相比二者差异较为明显,2组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骨折愈合时间、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指标来看,对照组与观察组各项指标变化幅度相比差异明显,2组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患者实行围术期护理的效果良好,能大大提高护理满意度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客观上降低医疗成本投入.因此值得在临床护理中使用及推广.
-
外伤性肋骨骨折的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研究临床护理对外伤性肋骨骨折的护理效果.方法:将62例外伤性肋骨骨折病患,按数字法分为对照组31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31例行临床护理.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2组VAS评分比较(P>0.05),经护理后观察组VAS评分和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0.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90%;护理满意度96.7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19%,所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外伤性肋骨骨折病患行临床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心理护理在肋骨骨折内固定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在肋骨骨折内固定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收治于我院骨科96例肋骨骨折患者视为研究主体对象,纳入时间为2016年7月-2017年7月,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参照划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组48例;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行心理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焦虑量表评分、抑郁量表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从焦虑量表评分及抑郁量表评分指标来看,对照组与观察组护理前后各项指标变化幅度相比差异明显,2组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生活质量指标来看,对照组与观察组躯体疼痛、健康状况、生理职能及生理机能各项指标相比差异明显,2组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肋骨骨折内固定术患者实行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良好,能有效改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改善生活质量,有利于加快机体康复速度.因此值得在临床护理中使用及推广.
-
仙灵骨葆与甲钴胺联合推拿和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 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仙灵骨葆与甲钴胺联合推拿和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观察对象为我院于2015年1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38例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19)与对照组(n=19),给予对照组仙灵骨葆与甲钴胺治疗,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给予观察组推拿与牵引治疗.对2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及治疗后疼痛改善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明显较高(P<0.05);入院时2组VAS疼痛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2组VAS量表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且与同时期的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评分明显较低,2组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仙灵骨葆联合甲钴胺治疗的基础上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推拿牵引,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症状,促进预后改善,应大力推广.
-
康复锻炼对骨科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康复锻炼对骨科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6年6月-2017年4月90例骨科患者分组(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给予康复锻炼.比较2组骨科创伤愈合总有效率;愈合平均时间、疼痛持续的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后患者疼痛水平、生活自理水平、生存质量;残疾概率.结果:观察组骨科创伤愈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愈合平均时间、疼痛持续的时间、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疼痛水平、生活自理水平、生存质量相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疼痛水平、生活自理水平、生存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残疾概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锻炼对骨科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大,可显著减轻患者疼痛,加速骨科创伤的愈合,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生活自理和生存质量改善,降低残疾概率,值得推广应用.
-
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在糖尿病下肢骨折病人康复护理中 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究早期康复训练在糖尿病下肢骨折病人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3月-2018年3月这一时间段收治的糖尿病下肢骨折患者74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依据护理模式的差异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综合性护理干预的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训练,比较组间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FM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下肢骨折患者中采用早期康复训练,不仅可以促使患者的有效康复,提升其肢体运动功能,而且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有利于良好护患关系的构建,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
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围术期护理在髋关节 置换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围术期护理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价值,为选择合理护理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研究对象为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80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2组(每组40例),其中,一组患者采用传统护理干预(对照组),另一组患者采用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围术期护理干预(观察组).将上述2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手术前后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的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髋关节置换术中,将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患者的围术期护理中,可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
浮针结合康复训练对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 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浮针结合康复训练对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方法:于2017年2月-2018年3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在该时间段内总共选取100例被确诊为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案例.按照随机数字法的原则将所有患者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浮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康复训练进行治疗.观察和对比2组患者的疼痛程度以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疼痛感无明显差异,数据达到统计学标准(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感受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之前,2组的生活质量数据差异不显著,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在干预之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数据相对于对照组存在明显优势,数据差异明显,达到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浮针结合康复训练对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程度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显著,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肢体运动能力,可以为患者提供优质生活帮助,值得临床推广.
-
疼痛控制护理用于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对其康复 的影响分析
目的:观察并分析创伤性骨折患者应用疼痛控制护理所具有的术后康复效果.方法:选取84例来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创伤性骨折患者为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2组,接受临床常规护理干预的为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疼痛控制护理干预的则为观察组.统计2组患者的术后康复效果,并进行对比与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的VAS疼痛评分、SDS(抑郁)评分、SAS(焦虑)评分以及住院天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关节功能评分则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行手术治疗的创伤性骨折患者,通过采取疼痛控制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其疼痛,促进心理状态及关节功能的改善,值得重视.
-
中医骨伤手法配合中药内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 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与分析中医骨伤手法配合中药内服在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本院2015年9月-2017年9月期间内接收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中,随机抽取92例患者,将其进行奇偶排序,46例奇数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中医骨伤手法配合中药内服进行治疗,46例偶数患者作为对照组,仅接受中医骨伤手法进行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后颈椎功能障碍指数评分、疼痛评分以及临床症状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NDI、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眩晕评分、头痛评分、恶心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比较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骨伤手法配合中药内服能够显著的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各项症状,促进患者颈部功能的恢复,临床价值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
中药硬膏贴敷在急性痛风性关节肿痛疗效的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硬膏贴敷在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肿痛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在同等整体护理水平的基础上将40例痛风性关节肿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8例予秋水仙碱等药物治疗,观察组2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中药硬膏贴敷治疗.2组均在治疗3天后将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结果:经精心治疗及护理,观察组消肿镇痛生效时间明显缩短,疼痛程度明显减轻,消肿镇痛作用优于对照组,其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硬膏贴敷是发挥中医药特色的有效消肿止痛治疗方法,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临床疗效,值得推行.
-
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术后SSI风险的单因素及Logistic 多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胸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后手术部位感染(SSI)的风险因素.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7年1月于我院接受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的患者495例进行研究,根据术后情况分为感染组与非感染组,计算感染率,采用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对术后手术部位感染风险因素进行判断筛选.结果:495例病例术后SSI发生率为3.43%(17/495),经单因素分析,白蛋白浓度、手术时间、术前血糖值、ASA评分、术中出血量、手术节段数、异体移植物使用等7个指标与感染预测相关;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独立的危险因素依OR值大小依次为ASA评分、术前血糖值、术前白蛋白浓度、手术时间.结论: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后SSI的发生是多因素共同参与下的病生理结果,围术期应根据风险预测因子强化感染风险排查及预防,以降低术后SSI的发生率.
-
髋关节置换后凝血纤溶相关指标监测对预防诊断下肢 深静脉血栓的价值
目的:探析髋关节置换后凝血纤溶相关指标监测对预防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2月在我院接受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120例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根据彩超监测结果,将其分为观察组(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n=20)和对照组(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n=100),所有患者术后均接受凝血纤溶相关指标监测,对2组患者入院第2天、术后1天、术后4天、术后7天的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降解产物进行测定和对比分析.结果:2组患者入院第2天的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测定结果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在术后1天、术后4天、术后7天的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检测结果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入院第2天、术后1天、术后4天、术后7天的D-二聚体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诊断上,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尤其是D-二聚体是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首选无创检查方法,可为临床治疗和干预提供科学依据,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预防性临床护理对骨创伤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的影响分析
目的:研究预防性临床护理对骨创伤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名骨创伤患者,按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将常规护理用于对照组患者,将预防性护理用于观察组患者,对比2组患者治疗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以及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35.00%,显著高于观察组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91.25%,高于对照组的满意度72.50%,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骨创伤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行预防性临床护理,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改善患者不良情绪表现,强化生活质量.
-
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全面分析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发生原因,以及临床护理干预对策.方法:以我院2016年3月-2017年5月期间接诊的120例断指再植术后患者为观察对象,使用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2组,即对照组、观察组,均为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给予预见性护理,比较2组护理满意度、血管危象发生率、再植指成活率,以及住院时间.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血管危象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16.67%,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00%、再植指成活率96.67%,均高于对照组80.00%、78.33%,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发生和多种因素有关,如心理、环境、疼痛等,因而对其提供预见性护理,有助于预防血管危象,使其早日康复出院,进而促进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效果显著.
-
术前访视在骨科老年患者的应用
目的:研究探讨术前访视在骨科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为2017年1月-2018年4月,研究对象选择就诊于我院骨科的97例老年患者,应用数字随机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7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施加术前访视,比较2组的术前血流动力学指标、不良情绪评分、疾病不确定感评分,并比较2组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在血流动力学指标方面,进入手术室后,观察组的平均动脉压、心率与入院时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而对照组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均较入院时增高(P<0.05).在不良情绪方面,进入手术室后,2组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较入院时明显下降(P<0.05),而观察组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在疾病不确定感评分方面,进入手术室后,2组的疾病不确定感评分均较入院时降低(P<0.05),而观察组的疾病不确定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骨科老年患者手术开始前,对患者实施术前访视,可有效减轻患者术前心理及生理应激反应,使其对护理服务更加满意.
-
呼吸训练对脊髓损伤患者肺功能康复的Meta分析
目的:评价呼吸训练对脊髓损伤肺功能康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从数据库中检索呼吸训练治疗脊髓损伤肺功能下降的公开发表随机对照研究文献,将纳入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和安全性总结.结果:共纳入11篇文献,meta分析显示呼吸训练在肺部感染率、第1秒呼气量、大通气量指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11篇文献中无不良事件和副作用的描述.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呼吸训练对脊髓损伤肺功能康复安全有效,是治疗脊髓损伤肺功能下降的有效手段.本研究存在不足之处,文献的样本量偏小,纳入总体属于低质量文献,缺少长期的随访信息.
-
快速康复在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的应用及其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快速康复在临床中用于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的效果.方法:选择于2016年8月-2018年3月期间到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高龄髋部骨折患者,遵照随机数字表法的分配法则,分为对照组(n=35)、观察组(n=35).予以对照组行常规护理,予以观察组行快速康复护理,比较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在其围术期内行快速康复干预,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概率,并提高健康情况,从而提升生活质量,临床价值可观,应当推广.
-
心理干预与康复在Colles骨折石膏外固定中 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在Colles骨折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中对患者腕及手指关节功能的影响,观察早期心理干预对患者抑郁及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Colles骨折的患者,观察组患者30例采取早期康复及心理分析、干预治疗,于骨折石膏托外固定后2、6、12周分别进行评定.结果:30例观察组患者经早期康复与心理分析、干预治疗后,康复评定中的VAS评分、腕及手指关节活动度、握力、Gart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系统;自评抑郁量表、自评焦虑量表均优于对照组康复治疗.结论:早期康复与心理干预在Colles骨折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中对腕及手指关节功能恢复及心理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综合护理干预在四肢创伤骨折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 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在四肢创伤骨折患者术后疼痛护理中采取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观察分析.方法:将2015年1月1日-2016年6月30日在我院收治四肢创伤骨折术后患者给予疼痛护理100例为对照组.2016年7月1日我院开展综合护理干预,运用于2016年7月1日-2017年12月31日收治另100例四肢创伤性骨折术后患者疼痛护理为观察组.将2组患者术后12小时、1天、3天、5天、7天疼痛VAS评分,平均住院时长及护理满意度对照.结果:观察组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为100%,对照组为75%,观察组患者在术后不同时间段疼痛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对于四肢创伤骨折术后患者运用疼痛护理时,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明显降低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效果理想.
-
经皮椎体成形在非骨质疏松单节段椎体创伤性压缩 骨折中的修复作用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在非骨质疏松单节段椎体创伤性压缩骨折中的修复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8年2月收治的非骨质疏松单节段椎体创伤性压缩骨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予以经皮椎体成形治疗,观察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与修复前相比,60例患者修复后1天、3个月、6个月、12个月、18个月目测类比评分、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修复后3个月,患者目测类比评分、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均趋于稳定水平;修复后60例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以及材料宿主反应,安全性高.治疗满意度调查显示:满意41例,较满意17例,不满意2例,治疗满意度为96.7%.结论:经皮椎体成形在非骨质疏松单节段椎体创伤性压缩骨折中的修复作用突出,值得推广.
-
不稳定型腕舟骨骨折行可吸收螺钉治疗的术后 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不稳定型腕舟骨骨折行可吸收螺钉治疗的术后护理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本院自2015年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不稳定型腕舟骨骨折患者62例,所有患者均实施根据可吸收螺钉治疗,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31)、对照组(n=31).予以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予以观察组患者常规护理+强化护理干预.分析2组腕舟骨关节功能、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腕舟骨关节功能、护理满意度对比显示,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显示,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不稳定型腕舟骨骨折患者行可吸收螺钉治疗过程中,采用强化护理干预,护理效果显著,既可提高腕舟骨关节功能,又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微创切口结合3D打印技术在骨盆骨折前环损伤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微创切口结合3D打印技术在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前环损伤的可行性、手术要点及近期临床疗效.方法:术前对2015年8月-2017年10月收住入院的30名骨盆骨折前环损伤患者进行3D打印骨盆模型,并体外模拟复位,手术切口为经髂前下棘、耻骨结节的微创切口.30名患者中,男18例,女12例.骨盆骨折按Tile分型:B1型5例,B2型21例,C1型4例.观察内容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管神经等重要组织损伤情况、术后骨折复位及功能恢复情况等.结果:30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41.6±8.1)分钟,平均出血量为(30.6±11.3)ml.根据Matta标准评价复位情况,其中优22例、良8例;根据Ma-jeed标准评价功能恢复情况,优21例,良9例.结论:微创切口结合3D打印技术在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前环损伤中具有手术切口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功能恢复好等优点,近期疗效满意.
-
某三甲医院医护人员颈椎病发病率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某三甲医院医护人员颈椎病发病率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参加2017年全院性集中体检的259名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并收集相关资料,统计分析颈椎病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结果:(1)共发放259份调查问卷,终有效回收248份,有效回收率为95.8%(248/259).248名医护人员中,51人罹患颈椎病,患病率为20.6%(51/248).其中,颈型30人(58.8%),神经根型10人(19.6%)、脊髓型2人(3.9%)、椎动脉型3人(5.9%)、交感神经型5人(9.9%)、混合型1人(1.9%).(2)236人在院内体检中接受了进一步的X线摄影检查.结果发现,186人合并椎体增生(78.8%),且主要以C4-C5常见;102人(54.8%)合并存在生理曲度变直,112人合并椎间隙变窄(47.5%),76人合并椎间孔缩小(32.2%),52人合并项韧带钙化(22.0%),12人合并生理曲度后弓(5.1%).(3)Logistic多因素分析发现,年龄、工作年限、工作岗位、工作紧张程度的提高、手机使用时间是影响医护人员颈椎病发生的独立性危险因素(P<0.05).随着年龄、工作年限及每天使用手机时间的延长,医护人员发生颈椎病的风险也明显提高,临床一线医护人员的颈椎病发生风险显著高于行政管理人员.结论:医院人员颈椎病发生率较高,对高危人群应加强健康教育,定期体检.
-
罗哌卡因与左布比卡因超声引导下锁骨上臂丛神经 阻滞麻醉效果及对膈肌麻痹影响的比较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与左布比卡因超声引导下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及对膈肌麻痹影响的比较.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8年3月在我院行择期单侧上肢骨折手术患者120例,男66例,女54例,年龄18-65岁,身高150-178 cm,ASA分级为Ⅰ-Ⅱ级,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罗哌卡因组(R组)和左布比卡因组(L组),每组60例.2组均在超声引导下进行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R组的麻醉药物选用0.3%罗哌卡因20ml,L组选用0.3%左布比卡因20 ml.记录2组患者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感觉阻滞持续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持续时间;记录2组患者术后6、12、24小时的VAS评分;记录2组患者术后首次按压镇痛泵时间、48小时内镇痛泵按压次数和舒芬太尼使用剂量;记录阻滞前、阻滞后30分钟时2组患者平静呼吸及用力呼吸时膈肌移动度,通过膈肌移动度的变化反应膈肌麻痹情况;术毕进行麻醉效果评定;记录2组患者麻醉相关并发症如局麻药中毒、呼吸困难、声音嘶哑等发生情况.结果:与L组比较,R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均明显延长(P<0.05),感觉阻滞持续时间和运动阻滞持续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R组术后12小时VAS评分明显升高(P<0.05),R组术后首次按压镇痛泵时间明显降低(P<0.05),R组阻滞后30分钟平静呼吸及用力呼吸时膈肌总麻痹明显降低(P<0.05).结论:0.3%罗哌卡因与左布比卡因20 ml用于超声引导下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均可达到良好的麻醉与镇痛效果,但罗哌卡因的膈肌麻痹率更低,术后运动恢复更快,安全性更高.
-
试析骨折速愈汤对于改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中医症状 评分及关节疼痛程度的临床影响
目的:观察骨折速愈汤对于改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中医症状评分及关节疼痛程度的临床影响.方法:将40例患者按区组随机化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例,对照组1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手法复位和小夹板固定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另外使用骨折速愈汤;2组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掌倾角、尺偏角情况,进行各项中医症状评分和关节疼痛程度评分.结果: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各项中医症状评分和关节疼痛程度评分均出现下降,但是观察组患者的中医症状评分和关节疼痛程度评分明显比对照组患者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骨折速愈汤能够有效改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中医症状评分,缓解患者的关节疼痛程度,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和运用价值.
-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肢体功能恢复的康复 护理研究现状
髋部骨折是骨折中的常见部位,多发于老年人,随着老龄化在我国的进程发展,髋部骨折的发生率有逐年升高趋势,对髋部骨折患者手术治疗是佳治疗方案[1-3]. 相关报道指出:髋骨骨折是老年群体中多见与严重的一种骨折,超过4%的髋部骨折患者会在住院期间死亡,大约30%的患者在1年内死亡[4-5]. 存活患者中有近半可恢复到伤前状态,而仍有高达20%的患者会永久性失去独立生活能力. 髋部骨折是引起老年行动障碍的常见原因[6]. 对该病的治疗近年来临床主要应用手术治疗的方式以帮助患者尽早恢复髋骨功能,降低患者并发症率与死亡率. 但有报道称当前老年髋骨骨折患者中介于25% -75%的患者术后4个月-1年时间其髋关节功能、肢体功能通过康复护理能恢复到受伤前状况,故加强老年髋骨骨折患者术后肢体功能恢复的康复护理对其机体的康复与提升生活质量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对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干预的过程中,建议住院期间康复医生介入病房指导患者循序渐进地实施功能锻炼,出院康复期建议以家庭为主要护理场所,依据患者自身状况制定个性化训练方案. 但由于患者普遍存在依从性差的问题,应对出院患者给予持续性康复护理策略,应用家庭访视、电话跟踪指导等方式,帮助患者甩开思想包袱,能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配合康复训练,以全面有效促进术后身心功能恢复. 现对老年髋骨骨折患者功能恢复现状、影响恢复的相关因素,测评方式与康复护理模式和策略综述如下.
关键词: -
颈椎退行性疾病手术治疗的进展分析
临床骨科较为多发且常见的一种疾病则为颈椎退行性疾病.近几年来,此疾病发病率逐年攀升,且发病日益年轻化,已逐步发展为影响人类身体健康的独立性危险因素之一.目前临床治疗颈椎退行性疾病的主要手术方式为后路手术、前路手术、前后路手术联合等,本文现对颈椎退行性疾病手术治疗状况作出分析,以为此后治疗颈椎退行性疾病提供一定参考信息.
年 | 期数 |
2019 | 01 02 04 05 06 07 08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
2005 | 01 02 03 04 |
2004 | 01 02 03 04 |
2003 | 01 02 03 04 |
2002 | 01 02 03 04 |
2001 | 01 02 03 04 |
2000 | 01 02 03 04 |
-
未知
-
未知录用情况: 已投直接录用选择周期: 1个月内
我的文章是6月13号投的稿件,7月4号就被录用了,没经修改直接被收录,感觉效率很高,建议大家可以试一试。
-
未知录用情况: 已投修改后录用选择周期: 1个月内
审稿速度很快,11月10号投的稿件,半个月左右退修,经修改后于12月8号收录,前后历时一个月的时间,效率很高,以后还会再来投稿的,希望期刊可以发展的越来越好。
-
未知录用情况: 已投修改后录用选择周期: 1个月内
10月19号投的稿件,历经两次的修改,11月16号收录,感觉期刊还是很好中的,一般参照专家给出的问题进行修改,都可以被收录的,祝大家投稿顺利。
-
未知录用情况: 已投修改后录用选择周期: 1个月内
我是10月24号投的稿件,一周后送外审,11月7号返修,一个专家建议修改后接受,一个专家建议小修后录用,经修改后于11月20号录用,历时一个月的时间,还是很快的。
-
未知录用情况: 已投修改后录用选择周期: 1个月内
在中国伤残医学上投了一篇个例报告,投稿到录用历时一个月的时间,审稿专家给出的修改意见很中肯,编辑人也很好,很有耐心的帮助我解决问题,整个流程很顺利,大家有合适的文章课可以投稿试试。
-
未知录用情况: 已投修改后录用选择周期: 1个月内
12月26号投的稿件,初审花了一周的时间,1月13号退修,小修后于22号录用,编辑的态度很好,有问必回,值得称赞。
-
未知录用情况: 已投修改后录用选择周期: 1个月内
我是12月12号在中国伤残医学上投的稿件,22号收到退修通知,修改返回后于1月收录,期间编辑给予了我很多的指导,很感谢,以后还会再来投稿的。
10月份在中国伤残医学上投的稿件,11月收到录用通知,历时一个月的时间,效率很高,推荐大家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