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生物技术杂志
Chinese Medicinal Biotechnology 중국의약생물기술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
- 影响因子: 0.3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3-713X
- 国内刊号: 11-5512/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醋酸钙-鲍曼不动杆菌复合体的精确鉴定与药敏分析
目的 精确鉴定醋酸钙-鲍曼不动杆菌复合体菌株;检测菌株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敏感性.方法 运用自动化分析仪VITEK 2试卡法对临床分离不动杆菌进行菌种鉴定,对鉴定为醋酸钙-鲍曼不动杆菌复合体的菌株进一步经16S rRNA序列分析确证其准确种属.分别用自动化分析仪VITEK 2和微稀释法测定精确鉴定后的醋酸钙-鲍曼不动杆菌复合体菌株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亚胺培南和厄他培南五种抗生素的敏感性,分析药敏实验结果.结果 共进行了232株不动杆菌的VITEK 2鉴定,其中195株鉴定为醋酸钙-鲍曼不动杆菌复合体.对195株醋酸钙-鲍曼不动杆菌复合体菌株进一步用16S rRNA序列分析确证其准确种属,结果显示173株为鲍曼不动杆菌,22株为醋酸钙不动杆菌.对173株鲍曼不动杆菌及22株醋酸钙不动杆菌分别用VITEK 2和微稀释法进行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亚胺培南和厄他培南五种抗生素的药敏检测.微稀释法药敏结果显示,受试鲍曼不动杆菌对三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均呈现高水平耐药,而对两种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敏感度较高;受试醋酸钙不动杆菌对五种抗生素均呈现较高敏感度.与微稀释法药敏检测结果相比,VITEK 2试卡法药敏结果中受试鲍曼不动杆菌和醋酸钙不动杆菌对各抗生素的药敏检测结果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误差,鲍曼不动杆菌药敏检测结果中阿米卡星符合率低,严重错误率高达34.10%;醋酸钙不动杆菌药敏检测结果中厄他培南符合率低,重大错误率高达40.91%.结论 VITEK 2在不动杆菌种属鉴定中存在局限性,辅以16S rRNA序列分析,方可精确鉴定醋酸钙-鲍曼不动杆菌复合体.鲍曼不动杆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现状严重.用VITEK 2进行鲍曼不动杆菌和醋酸钙不动杆菌对氨基糖苷类和碳青霉烯类的药敏测定时存在不同程度的误差,建议辅以微稀释法.
-
大鼠胰岛素瘤实验模型的建立及其应用
目的 通过移植大鼠胰岛素瘤INS-1细胞至糖尿病小鼠肾包膜下使之形成胰岛素瘤,并诱导其发生凋亡,建立可用于研究胰岛β细胞凋亡机制的动物模型.方法 将5×106 INS-1细胞接种于链脲霉素(STZ)造模的糖尿病小鼠左肾包膜下,监测动物空腹血糖和血清胰岛素水平的变化,当血糖趋近正常后摘取动物左侧肾脏并检测其血糖和血清胰岛素水平的变化;固定包埋摘取的肾脏,进行HE染色以及胰岛素的免疫组化染色,确定胰岛素瘤模型的建立.在胰岛素瘤动物模型中,腹腔给予毒胡萝卜素(TG)或软脂酸钠(PA),监测给药后动物空腹血糖的变化,当血糖浓度出现逆转时,摘取动物左侧肾脏,通过TUNEL原位染色法检测移植瘤细胞的凋亡.结果 将INS-1细胞移植到糖尿病小鼠肾包膜下后,从第9天开始,动物空腹血糖进行性降低,血清胰岛素水平逐渐升高,当动物血糖接近至正常时,摘取动物左肾导致动物血糖显著升高,在摘取的左肾可见明显的移植瘤,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移植瘤细胞为胰岛素阳性.在胰岛素瘤动物模型给予TG或PA刺激后,动物空腹血糖出现逆转,显著升高,血清中胰岛素含量明显降低,摘取动物左侧肾脏后,TUNEL原位染色发现移植瘤内有明显的细胞凋亡.结论 大鼠胰岛素瘤INS-1细胞肾包膜下移植可以建立胰岛素瘤动物模型,应用此动物模型可以在体内研究胰岛β细胞凋亡的机制.
-
重组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A协同增强破伤风类毒素的免疫原性研究
目的 重组超抗原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A (SEA)与Al(OH)3佐剂联合应用协同增强破伤风类毒素(TT)的免疫原性观察.方法 将高、低两个剂量的TT分别与高、中、低3个剂量的重组SEA同时吸附一定浓度的Al(OH)3作为样品组,同时设置高、低剂量TT分别与同样浓度Al(OH)3的吸附组作为对照;各组分别腹部皮下免疫NIH小鼠8只,0.5 ml/只;免疫4周后,摘眼球采血,分离血清,检测各组抗TT抗体的IgG水平.结果 在TT高剂量组,高、中剂量的SEA均能增强抗TT抗体的IgG水平(P<0.05),而低剂量SEA组与对照组相比未能增强TT的免疫原性;在TT低剂量组,3个剂量的SEA均能显著增强TT的免疫原性,P<0.05.结论 TT联合重组SEA及Al(OH)3佐剂能诱导免疫后小鼠产生更强的体液免疫应答,SEA及Al(OH)3佐剂对TT具有协同免疫增强效应.
-
人膜转运蛋白ABCA1及清道夫受体CLA-1表达上调剂的筛选和活性研究
目的 筛选上调人ATP结合盒转运体A1 (ABCA1)和人清道夫受体(CLA-1)表达的新型活性化合物,为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提供先导化合物.方法 应用本实验室已经建立的ABCA1和CLA-1表达上调剂的高通量筛选模型对20 000个化合物进行筛选,从中获得能上调ABCA1和CLA-1表达的化合物,对其及结构类似物进行活性测定,并进行初步的构效关系研究.结果 化合物5033171和5242411具有较好的上调ABCA1和CLA-1表达的活性,在ABCA1上调剂模型上的EC50分别为2.10和3.87 μmol/L,在CLA-1上调剂模型上的EC50分别为1.37和1.57 μmol/L.构效关系研究结果提示苯并噻唑的6位有长链烷基取代对增加活性有利.结论 化合物5033171和5242411是活性很好的ABCA1和CLA-1上调剂.
-
鼠疫组分疫苗诱导小鼠体液免疫应答研究
目的 通过检测鼠疫组分疫苗免疫小鼠诱导的体液免疫应答,对其免疫原性进行评价.方法 将小鼠随机分成4个实验组,免疫后5周内眦采血,检测血清中抗F1抗原和rV抗原IgG及IgA抗体;充分暴露气管,沿气管上端剪一楔形口,用PBS冲洗肺泡制备肺冲洗液,检测肺冲洗液中抗F1抗原和rV抗原IgG及IgA抗体.结果 血清中可产生较高效价的抗F1抗原和rV抗原IgG抗体以及较低效价的抗F1抗原IgA抗体.肺冲洗液中可检测到抗F1抗原和rV抗原的IgG抗体,但无特异性IgA产生.结论 鼠疫组分疫苗能诱导小鼠产生较强的血清抗体应答,肺冲洗液可检测到一定的IgG抗体,该疫苗有希望成为我国新一代鼠疫疫苗.
-
新型核苷衍生物十八烷氧乙基替诺福韦酯的体内外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研究
目的 评价新型核苷衍生物十八烷氧乙基替诺福韦酯(ODE-TFV)在体外及体内的抗乙型肝炎病毒的活性并研究其改善肝脏病理的作用.方法 分别以乙型肝炎病毒基因转染的人肝癌2.2.15细胞和DHBV感染的1日龄北京鸭为体外和体内模型,评价ODE-TFV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活性.结果 2.2.15细胞培养法实验结果显示,ODE-TFV抑制HBV DNA复制的IC50值为(0.38±0.18)μmol/L,抑制活性较阳性药TFV-DF和3TC分别强约18倍和13倍;ODE-TFV 100 mg/kg和200 mg/kg组,在给药7d和停药3d显示有显著性的DHBV-DNA抑制活性(P< 0.01、P<0.05);在鸭体内模型中,ODE-TFV 100 mg/kg和200 mg/kg能够明显改善DHBV引起的肝细胞坏死和炎细胞浸润,有一定量效关系.结论 ODE-TFV不仅在2.2.15细胞内对HBV-DNA有抑制活性,而且能有效地抑制鸭体内DHBV-DNA的复制,并具有改善肝脏病理的作用.
-
miRNAs在非小细胞肺癌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肺癌位列全球癌症相关死亡因素之首,五年生存率小于15%.其中,约85%的肺癌患者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1].miRNAs是一类小的、非蛋白编码的RNA,主要生理功能包括调控细胞和器官的生长、发育,调节细胞增殖和凋亡,参与代谢和应激反应等[2].随着分子水平研究的发展,临床已逐步开始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分类靶向治疗,并取得部分成效.然而,潜在的肿瘤异质性相关机制依旧为人所知甚少[3].本文简要概括了miRNAs与肺癌的研究历史及研究成果;全面叙述了miRNAs在正常细胞和NSCLC细胞中可能存在的作用机制;强调了miRNAs在非小细胞肺癌的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中起的作用;总结了miRNAs对NSCLC患者的治疗做出的贡献;客观地评价了miRNAs在NSCLC中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及现今其科学研究仍旧存在的问题.
-
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在临床上的应用研究
1988年,法国Gluckman等采用脐带血移植治疗先天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以来,脐带血作为造血干细胞(HSCs)代用品治疗血液病备受人们关注[1].脐带血造血干细胞(umbilical cord blood hematopoietic stem cells,UCB-HSCs)移植成功,带动和拓展了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UC-MSCs)和非常小类胚胎干细胞(very small embryonic-like stem cells,VSEL-SCs)移植的建立和应用.本文着重论述UCB-HSCs、UC-MSCs和VSEL-SCs移植在临床上的应用.
-
治疗性抗体高表达CHO细胞株构建策略
单克隆抗体(MAbs)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因而被大量用于各种疾病尤其是癌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2009年,包含生物抗体药物在内的重组蛋白获得了990亿美元的市场销售额[1],突出的重磅炸弹级药物包括:美罗华利妥昔单抗(rituximab,美国Genentech和BiogenIdec公司研制)、赫赛汀曲妥珠单抗(trastuzumab,美国Genentech公司研制)、阿伐斯汀贝伐单抗(bevacizumab,美国Genentech 公司研制)、艾比特思西妥昔单抗(cetuximab,美国ImClone 公司和Bristol-Myers Squibb公司研制)和修美乐阿达木单抗(adalimumab,美国Cambridge抗体公司和Abbott公司研制)等.表1为2011年部分单克隆抗体药物的全球销售情况[2].以上抗体均由大规模培养的经过基因改造的宿主细胞(host cell)来生产表达.对于治疗性抗体而言,为了满足其生物活性,需要进行正确的折叠和翻译后修饰,因此用于生产治疗性抗体的宿主细胞往往是哺乳动物细胞,主要包括:Sp2/0骨髓瘤细胞、NS0小鼠骨髓瘤细胞、HEK293人胚胎肾细胞和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inese hamster ovary,CHO),其中以CHO细胞用途为广泛.
-
BCRP/ABCG2的结构功能及相关抑制剂研究
化学治疗是临床上治疗癌症的一种主要方式.研究发现多重耐药菌(multi-drug resistance,MDR)主要是由一类被称为ABC转运蛋白超家族(ATP 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s)的膜蛋白所引起的,它们能够利用ATP水解提供的能量将化学治疗药物排出细胞外,导致肿瘤细胞呈现抗药性.BCRP/ABCG2 (breast cancer resistant protein)属于ABC转运蛋白超家族G亚族的第二位成员,是造成多种癌细胞产生MDR的主要原因之一.
-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宏基因组学中的应用
随着生命科学及研究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命现象的了解更加深入.微生物因为其在工业、农业、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各方面的重要地位,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关注.自然状态下,微生物几乎无处不在,无论是在自然环境如土壤、海洋甚至一些极端环境(如酸矿水)中,还是在人类和动物的皮肤、口腔、肠道中,微生物都与它们所在的环境相伴相生.除生存环境极为广泛以外,微生物的数量还极为庞大,以人类为例,人类的基因总数只占人类身上微生物基因总数的1%左右[1].这些微生物是环境能量、物质代谢的重要中间环节和组成部分,它们有些可以代谢生成周围其他生物所必需的底物,而有些则会代谢生成毒性物质,导致环境污染,或者宿主的疾病.因此,对微生物的研究显得极为重要.
-
基于DNA的无机纳米材料组装
纳米材料由于其独特的光、热、电、磁学性质,已数年持续成为研究热点.而生物分子,包括多肽、核酸适配体、蛋白质以及DNA,与纳米材料间的相互作用也引起了国内外研究工作者的持续关注.而利用生物分子的高度选择性和特异性来诱导纳米材料组装,对于构建纳米结构单元的器件和实现纳米材料的周期性组装,成为获得有序的纳米结构为有效的方法之一[1],也已经成为纳米科技领域所面临的巨大挑战[1-3].
-
如何用SAS软件正确分析生物医学科研资料ⅩⅩⅢ.结果变量为多值有序变量的高维列联表资料的统计分析与SAS软件实现(一)
当观测结果是定性资料时,人们习惯将资料整理成列联表形式.比如"2×2列联表资料"、"R×C列联表资料"和"高维列联表资料"等.所谓高维列联表,也就是表中涉及到的定性变量的个数k≥3.对于高维列联表资料,根据结果变量的性质可将其分为以下三类:一是结果变量为二值变量的高维列联表;二是结果变量为多值有序变量的高维列联表;三是结果变量为多值名义变量的高维列联表.本文将详细介绍结果变量为多值有序变量的高维列联表及其用SAS软件实现统计分析的内容.
-
临床用间充质干细胞的质量控制研究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潜能的细胞.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属于中胚层的一类多潜能干细胞,主要存在于结缔组织和器官间质中,如骨髓、脂肪、脐带、羊膜组织,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强大的增殖能力和免疫调节功能,在适宜的体内或体外环境下具有分化为肌细胞、肝细胞、成骨细胞、软骨细胞、基质细胞等多种细胞的能力.间充质干细胞由于具备多向分化和免疫调节功能,因此在治疗一些退行性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方面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注射液的长期稳定性研究
近年来随着干细胞研究的快速发展,干细胞逐渐在医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为适应临床使用的需要,各种干细胞制品制剂诸如新鲜制剂、冻存制剂、凝胶剂、组织工程细胞装置相继被开发.美国、加拿大、韩国的一些干细胞药物相继完成临床前研究进入临床试验阶段,这些都标志着干细胞从实验室技术向着药物的方向发展.干细胞向药物转化过程中的药学研究是药物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基础,参照药物研发技术规范进行干细胞药物制剂稳定性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