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Bone and Joint Surgery 중국골여관절외과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 主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影响因子: 0.9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1316/R
  • 国内刊号: 翁习生 郝晓健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北京东单三条9号
  • 曾用名: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 创刊时间: 200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医学科学院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编辑部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患者转子间粉碎性骨折

    作者:毕郑钢;邵明;杨卫良

    目的 探讨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手术方法治疗高龄患者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4年5月-2007年5月,29例Evans分型Ⅲ、Ⅳ、Ⅴ型患者应用髋后侧或前外侧入路钢丝捆绑复位骨折并行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手术,均获得随访.结果 术后随访3~22个月,平均11.5个月.疗效评定:优19例,良10例,优良率100%.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前合并内科疾病患者中有2例心血管疾病患者,1例内分泌系统疾病患者病情加重.结论 保留髋关节动力的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高龄患者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具有内固定牢固及病人早期离床活动髋关节动力充足,并有创伤小、操作简易、避免早期并发症等优点.

  • 预置拉拢缝合法延期闭合骨筋膜室减张切口

    作者:尚剑;袁绍辉;张广东

    目的 观察应用预置拉拢缝合法延期直接闭合骨筋膜室减张切口的效果.方法 2004年6月~2007年9月,因骨筋膜室综合征而行切开减压术导致皮肤缺损患者13例21处创面,年龄21~68岁.小腿皮肤切开减压12例20处创面,前臂皮肤缺损1例.缺损区小5 cm×12 cm,大10 cm×28 cm,于骨筋膜室切开减压同时预置皮肤牵引缝线,于术后3~5 d视肿胀情况每隔1日于换药时逐渐拉拢缝线,一般经3~7次拉拢可使两侧皮缘靠近.延期缝合创口,2周后拆线.结果 21处创口均一期愈合,形成线状瘢痕.随访1~15个月,患肢远端关节活动自如,无肌肉挛缩现象.结论 急性骨筋膜室综合征切开减压后,预置拉拢缝合法延期闭合创口,安全、有效.其优点:1)操作方法简便;2)病程短,费用低;3)局部皮肤质量好,瘢痕小.

  • 6例脊柱骨骺发育不良患者的诊断及治疗

    作者:杨波;金今;翁习生;邱贵兴

    目的 总结分析脊柱骨骺发育不良的临床特点,为更全面地了解该病提供依据,避免误诊.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脊柱骨骺发育不良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总结相关特点.结果 其主要临床特点包括身材矮小、关节疼痛、脊柱畸形、行走困难等.X线片表现主要是椎体扁平、椎间隙狭窄、桶状胸、髋内翻、齿状突发育不全以及关节的退行性改变.结论 脊柱骨骺发育不良有其特征性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可以据此作出明确诊断,但易与粘多糖病(Ⅳ)、多发骨骺发育不良等疾病混淆,诊断时应注意鉴别.

  • 锁定螺钉取出的特点分析——一种新方法尝试

    作者:杨慎达;李庭;王满宜

    目的 探讨锁定螺钉的结构特点并对使用电改锥取该钉进行可行性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07年9月~2008年7月所收治的病例,使用电改锥取锁定螺钉152枚,并尝试使用小切口取出接骨板.结果 共152枚螺钉,均顺利取出.结论 使用电改锥取锁定螺钉相比常规使用手改锥,不仅提高了取钉效率,而且能有效避免因螺钉溢扣而造成的取钉困难.

  • 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膜瓣转移术治疗Perthes病20例的长期观察

    作者:赵德伟;颜景涛;刘宇鹏;王本杰

    目的 探讨Perthes病的显微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对采用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膜瓣转移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早期Perthes病加例患儿进行回顾分析.根据手术前后临床症状、关节活动和X线检查进行评价.结果 术后经过平均10.5年(6-18年)随访,优良率80%.结论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针对早期Perthes病采用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膜瓣转移术是治疗Perthes病的有效方法.

  • Pilon骨折的手术治疗策略

    作者:杨光;汤欣;刘谟震

    目的 探讨Pilon骨折的手术时机和固定方式的选择,并对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同顾性分析的方法,总结2005年1月~2008年1月,我院手术治疗的Pilon骨折患者54例.其中,男43例,女11例,年龄16~62岁,平均38岁.开放骨折9例(Gustilo Ⅰ型5例,Ⅱ型4例),闭合骨折45例.骨折按Ruedi-Allgower分类:Ⅰ型6例,Ⅱ型27例,Ⅲ型21例.手术在连硬麻醉下进行,Ⅰ型骨折采用微创经皮接骨板内固定术,Ⅱ型和Ⅲ型骨折患者人院后一期行外同定架临时固定或行跟骨牵引,二期行切开复位LCP钢板内固定.结果 本组患者随访时间6~37个月,平均16.2个月,骨折愈合时间3~6个月,平均3.8个月,无一例发生延迟愈合或不愈合,切口均一期愈合,7例发生创伤性关节炎.根据Mazur评分系统评估疗效,优42例,良7例,可5例.结论 手术治疗Pilon骨折的疗效肯定,选择适当的手术时机,正确的固定方式,术后功能锻炼,可以有效的降低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

  • 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治疗四肢皮肤缺损伴发感染创面

    作者:李绍光;刘智;刘树清;孙天胜;李京生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治疗四肢皮肤缺损伴发感染创面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治疗的四肢皮肤缺损伴发感染创面25例患者,清创后VSD敷料覆盖创面,应用VSD技术5~7d,待肉芽生长、创面新鲜后行中厚皮片植皮治疗.结果 平均应用VSD技术1.4次,伤口感染控制,创而缩小,肉芽新鲜,给予植皮治疗后创口愈合,创面愈合时间平均为15 d.结论 VSD技术是治疗四肢皮肤缺损伴发感染创面的有效方法.

  •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肿瘤的临床研究

    作者:王宇;米川;邑晓东;李淳德;卢海霖;施学东;王冰;朱天岳

    目的 评估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肿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2005年4月~2007年3月,使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肿瘤患者20例,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1年使用VAS及SF-36评分系统对患者的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统计学分析方法采用Oneway ANOVA(P<0.05).结果 20例手术均成功完成,6例术后片可见椎旁静脉骨水泥栓塞,1例可见肺部少量骨水泥栓塞,但均无明显相关症状.术后1周及术后1年的VAS及SF-36评分较术前评分明显改善,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01);术后1年评分较术后1周评分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P>0.495).结论 经皮椎体成形术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骨水泥渗漏常见,但有临床症状者极少.

  • sclerostin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闵理;王以朋

    硬化性狭窄病(sclerosteosis)和Van Buchem病是两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而致严重骨肥大的疾病.根据目前研究,SOST基因以及其转录蛋白sclerostin与以上二两种疾病有关,并证实sclerostin是通过抑制Wnt信号传导通路来调节骨代谢,而并非抑制骨形态发生蛋白(BMP)来阻止骨形成.同时,SOST基因及其转录蛋白sclerostin对于骨质疏松症、肾脏透明细胞癌等疾病也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其临床应用前景十分乐观.

  • 髋臼骨折内固定术后异位骨化

    作者:李绍良;鲁谊;王满宜

    异位骨化(HO)常见于髋臼骨折内固定术后,有报道称髋臼骨折术后HO的发生率平均可达到51%.HO主要与髋臼骨折内同定的手术人路有关,Kocher-Langenbach入路与改良的髂股扩展入路术后更容易出现HO.主要依靠血液中的碱性磷酸酶水平和影像学检查诊断.髋臼骨折术后HO主要采用Brooker分型,由于该分型与髋关节的功能相关性不强,Moed对原始的Brooker分型进行了改良.目前常用的预防手段有非甾体类抗炎药和小剂量的局部放疗或两者联合应用.手术是髋臼骨折术后HO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手术时机的选择尚有不同的观点,近年来有学者主张早期切除HO以防止关节僵硬.

  • SOX9家族在软骨细胞生命周期的调控作用

    作者:黄爱兵;邱勇;钱邦平

    构成肢体的大部分骨骼是经软骨内骨化的方式发生的,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成熟软骨细胞的过程中,众多转录因子参与了调控,其中SOX9家族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SOX9通过与DNA特定区域结合,促进问充质细胞聚集,维持软骨细胞增殖,抑制其向肥大软骨细胞分化.L-SOX5,SOX6共同参与了SOX9调控的软骨内成骨过程,起协同作用.本文就这三种SOX蛋白参与的软骨内调控WOE制及作用进行综述.

  • 小儿脊柱脊髓损伤

    作者:赵栋;邓树才;杨建平

    小儿脊柱脊髓损伤相对少见,占全部脊柱脊髓损伤的1%~10%.由于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小儿脊柱在解剖和生物力学方面的特殊性,小儿脊柱脊髓损伤的诊断、治疗和成人有一定区别.幼儿以颈椎高位损伤相对常见,2岁以下幼儿的颈椎损伤约80%表现为高位损伤.随着年龄增大(>8岁),儿童脊柱解剖特点和损伤类型逐渐接近于成人表现.尽管小儿脊柱脊髓损伤相对少见,由于影像学特征以及幼儿不能很好配合的特点,使得小儿脊柱脊髓损伤的准确诊治比较困难.本文针对这一情况,结合小儿不间发育阶段脊柱解剖特点、脊柱脊髓损伤特点及其具体诊治进行综述.

  • 低强度超声波促进骨折愈合过程中I、X型胶原蛋白的基因表达

    作者:张保中;邱贵兴;吴志宏

    目的 研究低强度超声波刺激下骨折处I、X型胶原的基因表达规律,从分子水平探索低强度超声波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兔双侧桡骨骨折模型,采用左右自身对照.36只新西兰雄性大白兔,分为6组.右侧骨折处每日行超声刺激20rain,左侧不行刺激.分别于术后3、7、10、14、21、28d取骨折处骨痂及纤维组织,进行骨痂厚度的测量和组织学观察.RT-PCR方法半定量分析I、X型胶原mRNA的表达规律.结果 自术后10d开始至28d,实验侧的骨痂厚度明显高于对照侧.术后10、14、21、28d HE染色显示成软骨细胞及成骨细胞提早出现而且量多,细胞外基质合成增加.I型胶原mRNA表达于术后14、21d含量明显高于对照侧,软骨内细胞外基质蛋白合成增加,增加新骨基质的含量.X型胶原mRNA表达于术后14d明显高于对照侧,术后21d达高峰,然后下降.结论 低强度超声波作用可以增加骨折处骨痂含量,其加快骨折愈合通过刺激骨痂增生,使矿化过程提前发生所致.低强度超声波刺激可以增加I、X型胶原的mRNA含量,促使软骨内成骨过程中软骨细胞的增多和细胞外基质的钙化.

  • 经皮注射外源性BMP和DCN治疗骨不连的实验研究

    作者:韩昕光;毕郑钢

    目的 经皮注射外源性骨形态发生蛋白(BMP)和核心蛋白多糖(DCN),观察单独应用和联合应用两种因子治疗骨不连的效果.方法 选10只新西兰大白兔,制作骨不连动物模型,将10只兔的20条桡骨随机分成4组,具体分组情况如下:1)BMP-2组;2)BMP-2+DCN组;3)DCN组;4)空白组.通过影像学、生物力学及组织学检测比较骨不连接区的成骨效果.结果 X线检查骨不连区有骨吸收、断端硬化、髓腔封闭及少量不规则骨痂.外源性注射成骨因子4周后,镜下观察BMP-2+DCN组的骨不连接区组织成骨较其他3组明显.影像学观察注射BMP-2组和BMP-2+DCN组肢体骨折区成骨量明显增多,DCN组和空白组则较少.生物力学检测,空白组与DCN组的压缩刚度及大负荷无显著差异,但均低于BMP-2组与BMP-2+DCN组;BMP-2+DCN组的刚度与大负荷均明显优于其他3组(P<0.05).结论 BMP-2复合纤维蛋白胶具有较好的骨诱导作用,可作为BMP-2理想的载体之一.骨不连接区联合应用BMP和DCN局部注射治疗较单独应用BMP的效果明显,能促进骨不连接区陈旧性组织成骨,单独使用DCN效果不明显.

    关键词: 骨不连 BMP DCN 骨诱导
  • 瘦素对于体外培养人类软骨细胞增殖的影响

    作者:李兵;吴志宏;肖军;邱责兴

    目的 探讨重组人类瘦素对体外培养软骨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方法 选用本院膝骨关节炎(OA)患者行关节置换及外伤致膝关节截肢患者术中取出OA软骨块和正常软骨块,种植于25 cm培养瓶中,采用组织贴块法分离培养软骨细胞,及时传代,选用第2代细胞,进行Ⅱ型胶原免疫组化签定后,以不同浓度的重组人类瘦素刺激培养的第2代软骨细胞,以CCK-8检测不同时段的细胞增殖活性,并比较光镜下细胞形态的变化.结果 Ⅱ型胶原免疫组化证明分离出的是软骨细胞,在不同浓度、不同时段和不同人群,重组人类瘦素刺激对于软骨细胞的增殖影响有统计学差异(P<0.05),光镜下的细胞形态变小,出现丝状伪足.结论 瘦素可抑制体外培养的软骨细胞增殖,可能在OA的发病和进展中起重要作用.

    关键词: 瘦素 软骨细胞 增殖
  • 阻断Rho/ROCK信号传导通路治疗大鼠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

    作者:吴滨奇;毕郑钢

    目的 观察阻断Rho/ROCK信号传导通路对大鼠脊髓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 大鼠脊髓损伤动物模型随机分为3组,每组40只:1)假手术组:大鼠只行椎板切除术,不进行脊髓横断;2)对照组:大鼠脊髓横断损伤,腹腔注射生理盐水;3)Fasudil组:大鼠脊髓横断损伤,腹腔注射Fasudil.于不同时间点用RT-PCR检测RhoA mRNA水平、HE染色组织病理学观察及NF免疫荧光染色评价.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脊髓损伤腹腔注射Fasudil组,BBB评分显著升高,RhoA mRNA水平显著降低,可见大量NF阳性纤维,部分纤维穿过脊髓横断部位,向尾端延伸.结论 阻断Rho/ROCK信号传导通路能较好地促进轴突再生及损伤脊髓运动和传导功能的恢复.

  • Essex-lopresti损伤1例报告

    作者:韩琳;党育

    1 病例简介1.1 临床资料女性患者,18岁,因左肘部跌伤后疼痛、活动受限1d人院.查体:头颅五官端正无畸形,心、肺、肝、脾未见异常.专科检查:左肘关节外侧略肿胀,内侧可见面积4.0 cm×5.0 cm的皮下瘀斑,左桡骨小头处压痛明显,左前臂旋转活动受限,左肘关节侧方应力试验阳性.

  • 多孔钽金属棒在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中的应用

    作者:翁习生;翟吉良

    多孔钽金属棒为新采用的用于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一种方法.由于其兼具人体松质骨结构和力学支撑特性,与传统的股骨头髓芯减压结合替代多种骨移植取得了较好的早期临床效果.本文重点介绍了钽金属棒的材料特性和结构特点,应用钽金属棒的手术要点、临床效果及存在的问题.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z1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