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Urology 중화필뇨외과잡지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6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0-6702
- 国内刊号: 11-2330/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邻近受侵器官一并切除的肾癌根治术
目的探讨肾癌根治术邻近受侵器官一并切除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4例肿物直接侵犯至周围器官的肾癌患者施行邻近受侵器官一并切除的手术,其中左肾连同结肠脾曲、部分降结肠切除7例,部分胰体、胰尾、脾脏切除者5例,单纯连同脾脏切除者3例;右肾连同结肠肝曲切除4例,肝右后叶部分切除者4例,十二指肠降部部分切除1例.24例中部分腰大肌切除5例,合并结肠系膜部分切除者7例.术后9例行免疫治疗.结果本组24例无手术死亡,住院期间无严重并发症出现.术后21例获随访,随访时间3~240个月,1、3、5、8年生存率分别为90.5%(19/21)、42.9%(9/21),33.3%(7/21)及19.0%(4/21).结论对于局限于周围器官受侵的肾癌,外科手术切除仍然是首选.患者条件允许时,将邻近受侵器官一并扩大切除,能达到肾癌根治切除的要求,在有一定普通外科经验的条件下,手术较为安全.有可能延长生存时间,并为后续的系统性治疗创造有利条件.
-
游离腹膜管重建黏膜剥脱输尿管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腹膜重建黏膜剥脱输尿管的可行性,探索治疗输尿管黏膜袖状剥脱的新方法.方法成年杂种犬12条,随机分为重建组和对照组,每组6条.首先制作输尿管黏膜剥脱模型,黏膜剥脱3~5 cm.重建组采用游离腹膜管植入黏膜缺损段,并留置输尿管支架管;对照组仅留置支架管.术后10周行IVU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术后10周重建组IUV示术侧肾脏形态大小正常,无肾积水,输尿管均可全程显影,腹膜替代部分输尿管无明显狭窄;对照组IVU示术侧肾脏均不显影或仅显示增大模糊轮廓,输尿管均未显影.对照组犬输尿管腔均严重狭窄或闭锁.重建组犬腹膜组织被完整成熟的移行上皮替代,输尿管无明显狭窄,上皮下可见丰富的新生血管.结论输尿管黏膜剥脱>3 cm时,仅留置支架管将导致输尿管狭窄或闭锁;利用游离腹膜管替代输尿管黏膜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
部分胃体-窦部代膀胱术的临床应用及长期随访
目的探讨部分胃体-窦部代膀胱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胃代膀胱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膀胱镜及尿动力学检查结果.男17例,女13例.年龄21~69岁,平均55岁.原发病为膀胱癌24例,结核性膀胱挛缩6例.结果术后新膀胱贮尿功能良好,患者经尿道排尿,膀胱容量280~580 ml,平均385 ml;大尿道压20~60 cm H2O,平均49 cm H2O;充盈期膀胱压5~15 cm H2O,平均12 cm H2O;大膀胱压35~65 cm H2O,平均55cm H2O;排尿期大膀胱压28~60 cm H2O,平均46 cm H2O;大尿流率10~28 ml/s,平均18 ml/s;剩余尿量5~85 ml,平均20 ml.随访9个月~24年,平均8.2年,无水、电解质代谢紊乱,无输尿管返流,无尿失禁及肾功能损害.4例出现会阴部、膀胱区疼痛;5例出现遗尿,术后3~6个月逐渐缓解;1例因膀胱结石再次手术.术后3.5年膀胱肿瘤复发1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结论部分胃体-窦部代膀胱术后并发症少,相关生理指标接近正常.
-
肾盂内高压灌流对肾单位结构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建立肾盂内高压灌流的动物模型,观察肾盂内高压灌流对肾单位结构的影响,探讨经皮肾镜时肾盂内灌流的安全压力. 方法建立活体猪的肾盂内高压灌流动物模型(n=10),在无加压灌流至40.00kPa(1 kPa=7.5 mm Hg)高压灌流间,每6.67 kPa作为一个压力级别灌流10 min,穿刺获取肾实质组织,分别在光镜(HE染色、六胺银染色)及透射电镜下观察各级压力梯度下肾小球、肾小囊及近曲肾小管的形态变化.结果肾盂内灌流压在6.67~20.00 kPa时,肾单位各结构保持完整;当肾盂内灌流压达到26.66 kPa,透射电镜下可见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细胞器扩张,胞质内空泡形成,微绒毛紊乱、脱落等细胞受损表现;当肾盂内灌流压达33.33~40.00 kPa,可观察到肾小囊基底膜断裂、肾小囊壁破裂,红细胞及蛋白质漏入肾小囊,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微绒毛脱落、胞质内大量空泡形成,细胞膜及细胞器膜破裂等结构损伤表现.结论肾盂内灌流压力超过26.66kPa可对肾单位造成结构破坏,进行经皮肾镜手术过程中,应注意保持肾盂内压不超过26.66 kPa,避免对肾单位造成结构破坏.
-
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p53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p53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组织中的表达及与BTCC临床参数的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LDP法检测86例BTCC组织及10例正常膀胱组织中p53蛋白及VEGF的表达.BTCC病理分级(WHO):G126例,G248例,G312例;临床分期(UICC):浅表性66例,浸润性20例;随访10个月~8年,复发30例.结果BTCC组织中p53与VEGF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6.5%(40/86)和66.3%(57/86).正常膀胱组织p53及VEGF均无表达.p53表达与VEGF表达呈明显正相关(P<0.05);二者均与BTCC的组织学分级显著相关(P<0.05);浸润性肿瘤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浅表性肿瘤(P<0.01).p53阳性和VEGF阳性表达的肿瘤复发迅速,p53阴性而VEGF阳性表达较阴性表达者预后差.结论p53和VEGF与BTCC组织学分级和预后密切相关.BTCC是典型的血管依赖性病变,p53可能通过p53-VEGF调节旁路途径促进BTCC的肿瘤血管形成,联合检测p53和VEGF的表达可作为判断BTCC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
阴茎鳞状细胞癌区域性淋巴结转移的预测因子
目的探讨阴茎鳞癌原发灶组织病理学特点对患者区域性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作用.方法回顾分析72例阴茎鳞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其中58例行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9例行一侧或双侧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按WHO 2004年阴茎癌分型分级标准及AJCC 2002年TNM分期标准重新分型分级分期,并记录原发灶浸润深度、脉管中有无癌栓、区域性淋巴结转移数目、部位等指标.结果8例原发灶为疣状癌者均未发生区域性淋巴结转移,5例基底样鳞癌者均发生淋巴结转移,9例疣性鳞癌中3例(30.0%)、50例经典型鳞癌者中15例(33.3%)发生淋巴结转移,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40例原发灶为Ta及T1者中6例(15.0%)发生区域性淋巴结转移,32例T2及T3者中17例(53.1%)发生淋巴结转移,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4例G1、31例G2、17例G3患者中分别发生淋巴结转移5例(20.8%)、10例(32.3%)、8例(47.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有转移者其原发灶浸润深度平均9.3 mm,无转移者为2.7mm,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阴茎鳞癌原发灶的病理分型、分期和浸润深度与区域性淋巴结转移之间关系密切.综合运用这些指标可以预测淋巴结的转移状况以指导临床治疗.
-
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专用手术刀具的临床应用
目的对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专用手术刀具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进行临床应用评价.方法在传统电切刀的远端添加保护襻组成膀胱肿瘤切除专用手术刀具.使用该种手术刀具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48例,使用方法与普通电切刀近似.男26例,女22例.年龄23~76岁,平均43岁.肿瘤分期Tis者1例,T0~T1者47例.肿瘤分级G1~G2者36例,G3~G4者12例.瘤体直径0.5~8.0 cm.肿瘤位于膀胱顶部4例,左侧壁11例,右侧壁9例,前壁4例,后壁13例,颈部7例.肿瘤单发31例,多发17例.术后常规卡介苗膀胱灌注1年,每3个月行膀胱镜检查1次.结果48例平均手术时间(23±10)min.术中18例(37.5%)发生闭孔神经反射,未出现膀胱穿孔病例;无瘤体后部的正常膀胱黏膜误切.46例术后随访1年,14例复发,均为远位新生膀胱肿瘤,术后3个月时发现1例,4~6个月时3例,7~9个月时6例,10~12个月时4例.结论使用该专用手术刀具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容易控制切除深度,可大限度地避免膀胱穿孔,并可保护大体积肿瘤后部盲区的正常黏膜以免误切.
-
恶性淋巴瘤侵及泌尿生殖系统三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恶性淋巴瘤侵及泌尿生殖系的临床特点.方法报告恶性淋巴瘤侵及泌尿生殖系3例.例1,男,68岁,主诉为右侧腰部不适1个月.CT扫描示右肾门处4.0 cm×5.5 cm软组织影,密度均匀,右腰大肌自肾下极至髂内肌水平弥漫增粗,内见低密度软组织影.例2,男,72岁,主诉为左下肢肿胀2周.CT检查示左精囊软组织肿物,直径2.5 cm;左髂动脉分叉处6.5 cm×4.5 cm软组织肿块.例3,女,48岁,主诉为发热1个月.CT检查示双侧肾上腺区8.0 cm×6.0 cm,7.0 cm × 6.5 cm实性占位,界限清晰,密度不均.结合文献复习,对此类疾病的发病率、临床特点、手术治疗和预后进行总结.结果3例患者均手术治疗,原发部位分别为腹膜后及盆腔淋巴结,肾脏、精囊、肾上腺受累各1例,病理类型均为非霍奇金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例1术后2个月死亡.例2、3术后行CHOP方案化疗,分别随访4个月、2年,均无瘤生存.结论淋巴瘤侵及泌尿生殖系统临床症状不典型,预后较差.此类患者手术效果不佳,治疗应以化疗、放疗为主.手术探查对于明确诊断有积极意义.
-
后腹腔镜肾盂成形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盂成形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UPJ)梗阻的适应证选择、手术技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后腹腔镜肾盂成形术治疗的13例UPJ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中男7例,女6例,年龄11~47岁.钬激光腔内切开失败1例,高位输尿管开口1例,狭窄段>2 cm或UPJ完全闭锁3例,单纯重度肾积水4例,异位血管压迫2例,合并肾盂结石2例.结果13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120~200 min,平均175 min;出血量60~110 ml,平均75 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7.5 d(5~8 d).围手术期无并发症.随访3~19个月,UPJ吻合口无狭窄,肾积水、肾功能均得到改善.结论后腹腔镜肾盂成形术是治疗UPJ梗阻的有效、可行的微创手术,可以替代开放手术,成为腔内切开治疗失败、高位输尿管开口、异位血管压迫或伴有重度肾积水、结石的UPJ梗阻患者的首选术式.
关键词: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 后腹腔镜 -
U-100双频激光治疗尿路结石
目的探讨U-100双频激光碎石治疗尿路结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及提高输尿管上段结石碎石效果的新方法.方法U-100双频激光治疗尿路结石162例,男97例,女65例,年龄19~82岁,平均41岁.其中尿道结石7例,膀胱结石26例,输尿管下段结石45例,中段32例,上段38例,肾结石14例.其中双侧尿路结石¨例,单侧多发性结石7例,合并中、重度肾积水89例,IVU不显影17例,既往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32例,结石包裹、输尿管远端狭窄25例,合并尿路感染9例,以往有开放手术史13例,急诊碎石12例,同时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18例.结石直径4~50 mm,平均12 mm.U-100双频激光碎石机光纤730 μm,激光能量120 mJ,频率5~10 Hz,脉冲36~21 500∑,平均1300∑.将结石粉碎至直径1~2 mm为成功标准.结果本组碎石成功率94.4%(153/162),2例膀胱多发结石者碎石不易中转开放手术,3例输尿管上段结石上移滑入扩张肾盂者改行ESWL治疗,3例因输尿管穿孔或内膜撕脱中转开放手术,1例经皮肾镜致肾脏大出血而终止碎石.33例输尿管上段结石采用输尿管气囊导管阻断输尿管腔,激光碎石成功率为93.9%(31/33).1~3个月结石排净率为98.7%(151/153),1例输尿管结石合并狭窄者有"石街"形成,需再次输尿管扩张、补充激光碎石,另1例肾盂结石者有多量小结石残留于肾下盏.结论U-100双频激光碎石术治疗尿路结石疗效好,安全.输尿管气囊导管阻断输尿管腔可提高输尿管上段结石激光碎石成功率.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肾积水不显影的肾功能评估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一侧梗阻性肾积水不显影肾脏的肾功能评估价值.方法收集48例因一侧梗阻性肾积水IVU不显影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肾内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并与肾穿刺造瘘24 h引流量比较.结果24 h引流量分别为肾无功能组(110±80)ml(31例)、肾功能改善组(430±50)ml(13例)、肾功能恢复组(720±70)ml(4例),3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造瘘前肾无功能组、功能改善组和功能恢复组肾内动脉RI分别为0.81±0.01、0.75±0.01、0.65±0.03,肾实质厚度分别为(0.18±0.04)cm、(0.35±0.09)cm、(0.44±0.02)cm;肾造瘘后肾内动脉RI分别为0.76±0.04、0.68±0.02、0.60±0.04,肾实质厚度分别为(0.46±0.04)cm、(0.53±0.01)cm、(0.68±0.03)cm.相关分析显示24 h引流量与RI呈显著相关性(r=0.54,P<0.05). 结论当RI>0.81时,肾功能基本不能恢复.彩色多普勒超声在IVU不显影的积水肾功能评估中有重要临床意义.
-
原发性附睾透明细胞癌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原发性附睾透明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组织化学特性和诊治方法及预后.方法报告1例原发性附睾透明细胞癌患者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复习讨论.患者,男,43岁,因左侧阴囊无痛性包块1个月就诊.体检于左附睾头部可扪及1.0 cm结节,表面光滑、质硬、无触痛.结果行左附睾切除术.组织学以大片透明样癌细胞、腺管样结构为特征.免疫组化示高分子量细胞角蛋白抗体(AE)(++),AE3(+/-),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间质瘤(-).术后双肾MRI排除占位性病变,膀胱B超未见异常.术后15 d行左睾丸切除术,病理未见透明细胞癌组织.随访15个月,患者无瘤存活.结论原发性附睾透明细胞癌经病理检查才能确诊,应与转移性癌及肾源型腺瘤相鉴别,治疗以根治性手术为主.
-
前列腺液白细胞计数与临床症状的相关分析
目的分析慢性前列腺炎(CP)患者前列腺液(EPS)中白细胞(WBC)计数与症状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调查2004年9月至2005年4月CP患者1426例.年龄14~68岁,平均33岁.病程3个月~20年,平均20个月.应用国际前列腺炎症状评分表(NIH-CPSI)测评症状严重程度,EPS常规化验计数WBC数目.对EPS中WBC计数、有无脓细胞与CPSI评分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426例中非炎症组(EPS中WBC<10个/HP)357例,炎症组1069例(EPS中WBC≥10个/HP),2组的CPSI总评分分别为20.55±6.17和19.89±7.26,P>0.05.炎症组1069例按EPS中WBC计数又分为4组,分别为10~20、21~30、31~40、>40个/HP,4组分别377、392、240、60例,CPSI评分分别为19.40±7.59、20.04±7.14、20.68±7.20、18.82±6.05,P>0.05.EPS中有脓细胞者CPSI评分为20.77±6.98,无脓细胞者为19.40±7.00,P>0.05.结论CP患者前列腺内炎症程度与临床症状无平行关系,CP的各种症状表现是多种致病因素、多种发病机制作用的结果.
-
肾脏偶发瘤诊治体会
目的提高肾脏偶发瘤的术前诊断率和手术治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66例肾脏偶发瘤患者的术前影像学特点诊断、治疗方法及预后.患者中男40例,女26例;年龄33~67岁,平均52岁.均因体检或行临近器官检查发现肿瘤.肿瘤位于左肾36例,右肾30例.肿瘤直径1.2~4.8 cm,其中>3.0 cm者4例.结果66例患者中肾癌36例,行肾癌根治术30例,肾切除术6例;肾错构瘤24例,肾囊肿6例,均行手术治疗.B超诊断肾癌26例,准确率72.2%;CT诊断32例,准确率88.9%.结论肾脏偶发瘤的术前诊断是关键,影像学检查对术前诊断的意义大.术中可疑病例应行冰冻病理检查,以提高肿瘤的手术治愈率,偶发肾癌的术式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决定.
-
嗜酸性膀胱炎二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嗜酸性膀胱炎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对嗜酸性膀胱炎2例进行临床分析并结合文献复习,从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和诊治方法及疗效等方面总结.例1,男,63岁,主要表现为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性肉眼血尿,伴尿频、尿急、排尿困难和腹痛,无明显过敏史,膀胱镜检查示膀胱底部有5 cm×3 cm范围增生隆起,高出黏膜0.2~0.4 cm.例2,女,42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尿频、尿急、排尿困难和耻骨上疼痛并伴间断血尿,无明显过敏史,膀胱镜检查见膀胱底及膀胱颈部菜花样肿瘤病变,大小约4 cm×3 cm×2 cm,高出黏膜0.3~0.4 cm.B超、CT及IVU等影像学检查2例均表现为膀胱壁增厚和占位性病变.2例均行经尿道病变电切术并辅以皮质激素、抗生素治疗.结果2例患者术后病理均为嗜酸性膀胱炎.术后随访6个月,排尿异常症状消失,B超、CT及IVU等影像学及膀胱镜检查未见膀胱占位性病变.结论嗜酸性膀胱炎临床少见,易误诊为膀胱肿瘤,膀胱镜检查与组织活检和切除组织的病理检查是诊断的必要步骤,治疗方法包括经尿道膀胱病变切除术并辅以非特异性的药物治疗.
-
辣椒辣素灌注对大鼠膀胱组织的影响
目的了解膀胱灌注辣椒辣素后局部的组织学反应.方法选用66只雌性SD大鼠,体重201~225 g.随机分成对照组(n=18),100 μmol/L辣椒辣素膀胱灌注组(n=24)和2 mmol/L辣椒辣素膀胱灌注组(n=24).辣椒辣素经尿道插管注入膀胱.大鼠分别于1 h(n=6),1周(n=6),4周(n=6)和8周(n=6)处死,取出膀胱,测湿重并行光镜检查.结果3组间及各组不同时间膀胱湿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00 μmol/L组镜下仅显示固有层表面轻度的血管扩张;2 mmol/L组可见膀胱黏膜糜烂,水肿,固有层毛细血管扩张及肌层表面的局灶性损伤.黏膜层的改变于l周后开始修复.8周后黏膜层恢复正常.结论对大鼠行100 μmol/L辣椒辣素膀胱灌注是一种安全的治疗方法.过高剂量的辣椒辣素可引起可逆性的黏膜损伤和炎性改变.
-
尸肾移植1806例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尸肾移植术后人/肾存活率的危险因素.方法对1984年2月至2003年12月1806例尸肾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应用Kaplan-Meier分析计算1、5、10、15和20年人/肾存活率和移植肾半寿期.对可能影响人/肾存活率的各因素,如受者性别、年龄、移植时间、移植次数、透析时间、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移植肾功能恢复延迟(DGF)、急性排斥、慢性排斥、感染、高血压、糖尿病和免疫抑制剂等进行Log-Rank单因素分析和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找出影响人/肾存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总体1、5、10、15、20年人存活率分别为92.28%、87.20%、78.60%、63.45%、47.59%;肾存活率分别为84.61%、73.64%、57.31%、46.77%、31.18%;总体移植肾半寿期为(11.94±0.84)年.2001-2003年的1年人/肾存活率达95.51%和91.72%.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表明,高龄、DGF、糖尿病、感染、急性排斥和多次移植是影响移植肾存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前4者是影响患者存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吗替麦考酚酯(骁悉)可显著提高移植肾存活率.结论骁悉等新型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显著提高了移植肾存活率,积极防治感染、心脑血管疾病等术后并发症是进一步提高人/肾存活率的关键.
-
囊性肾乳头状细胞癌阴茎转移一例报告
肾细胞癌发生阴茎转移非常罕见,2005年3月我科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
后腹腔镜手术治疗下腔静脉后输尿管三例报告
2002年6月至2004年11月,我们开展后腹腔镜治疗下腔静脉后输尿管3例,均获得成功.现报告如下.
-
膀胱巨大平滑肌瘤一例报告
膀胱平滑肌瘤为临床较为少见的良性肿瘤.我院2004年6月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
体外冲击波碎石致肾破裂一例报告
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致肾破裂临床少见,2003年11月我院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
肾移植后输尿管狭窄诊治体会
肾移植术后移植肾输尿管狭窄是影响移植肾功能的重要因素.我院1995-2005年收治移植肾输尿管狭窄患者11例,现报告如下.
-
冻存睾丸活检组织用于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
我中心2004年用冻存睾丸组织解冻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6例,现报告如下.
-
女性膀胱出口梗阻电切术改进
自1992年以来,我们对女性膀胱出口梗阻患者采用一种新的电切术进行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同一切口行双睾丸切除及膀胱造瘘治疗晚期前列腺癌伴尿潴留
2004年5月以来,我们采用同一切口行双睾丸切除及膀胱造瘘治疗晚期前列腺癌伴尿潴留患者27例,取得良好手术效果.现报告如下.
-
应用J-1型脱细胞异体真皮治疗复杂尿道狭窄二例报告
2002年9月-2003年1月,我们采用J-1型脱细胞异体真皮修补重建狭窄段尿道治疗复杂尿道狭窄患者2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经电切镜外鞘输尿管镜弹道碎石治疗膀胱结石27例报告
2003年5月至2005年8月,我们经27 F电切镜外鞘,输尿管镜弹道碎石治疗膀胱结石27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糖尿病膀胱研究进展
糖尿病膀胱(diabetic cystopathy,DCP)又称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碍,DCP作为糖尿病引起的泌尿系统并发症,发病率高,占糖尿病患者的25%~85%[1],因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DCP的发病机理、临床诊治已成为泌尿科、内分泌科、神经科医师共同关注的问题.现将研究近况综述如下.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前列腺移行区组织中表达的研究
我们通过研究正常及增生前列腺移行区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及其受体的表达,探讨IGF在前列腺发病过程中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年 | 期数 |
2019 | 01 02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0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1999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199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