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Medical Aesthetics and Cosmetology 중화의학미학미용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医学美容杂志;中国医学美容杂志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影响因子: 0.6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4657/R
  • 国内刊号: 杜太超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cjmac@cmaph.org
  • 曾用名: 中华医学美容杂志;中国医学美容杂志
  • 创刊时间: 199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中华医学美容杂志编辑委员会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颧骨双L形截骨联合颧弓截骨Z形接合术矫治颧骨、颧弓过高

    作者:高占巍;马海欢;路会;陈波;曾高

    目的 观察颧骨双L形截骨联合颧弓后端截骨Z形接合术,对颧骨、颧弓过高矫治的疗效与预后.方法 32例颧骨、颧弓均过高的患者,在全身麻醉下应用颧骨双L形截骨联合颧弓后端截骨Z形接合术进行矫治.术后6个月后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观察颧骨愈合及面型变化情况并调查患者满意度.结果 32例患者截骨矫治后Ⅰ期愈合,所有患者面部消肿后颧骨、颧弓明显降低,面中份两侧颧弓间宽度明显减少.6个月后随访,骨愈合良好,所有患者均对治疗效果表示满意.结论 颧骨双L形截骨联合颧弓后端截骨Z形接合术,可有效地矫治颧骨、颧弓过高,使患者面型达到一个理想的美学标准.

  • 单侧微小型唇裂的微小皮肤切口修复术

    作者:肖翔辕;周翔;黎冻;莫海雁;梁海洁;李静

    目的 探讨尽可能减少白唇部皮肤切口瘢痕的单侧微小型唇裂(单侧Ⅰ度唇裂)的修复方法.方法 遵循微创技术操作原则,采用鼻堤Z成形术切口,行白唇区、鼻基底区口轮匝肌浅面皮下剥离,部分离断降鼻肌并松解患侧鼻翼基部在上颌骨的粘连,切取患侧口轮匝肌瓣向内向上推进与健侧口轮匝肌重叠缝合,固定于鼻小柱基部患侧皮下深层,结合唇系带松解、去表皮唇黏膜下组织瓣填充于红唇凹陷部位以修复红唇唇裂.结果 7例先天性单侧微小型唇裂修复后均甲级愈合.后随访6~18个月,唇裂鼻堤、红唇凹陷修复效果明显,且患侧鼻孔宽大及唇高短缩畸形亦有改善.结论 鼻堤切口结合去表皮唇黏膜下组织瓣修复单侧唇裂,可在尽可能避免白唇切口瘢痕的前提下,明显改善单侧微小型唇裂存在的鼻堤、红唇凹陷、鼻孔宽大畸形,并延长了患侧唇高,可达到满意的手术效果,并符合微创技术原则.

  • 对腹壁上动脉穿腹直肌点的螺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定位及其意义

    作者:张佳琦;张金明;陈宇宏;冀晨阳

    目的 通过应用螺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血管造影对腹壁上动脉进行定位,以评估乳房再造术后其预防供区并发症的意义.方法 对50例无上腹部手术史患者进行螺旋CT血管造影.建立坐标系,以脐为原点,平脐水平线为X轴,脐垂直线为Y轴.在上述坐标系中定位腹壁上动脉穿腹直肌点(下简称穿肌点)的位置.结果 50例患者在CT检测下共发现392个穿肌点,平均每例7.84个穿肌点.第1象限的穿肌点横轴主要分布在1.45~5.47 cm,纵轴主要分布在2.52~16.38 cm.第2象限的穿肌点横轴主要分布在2.02~6.80 cm,纵轴主要分布在2.30~14.46 cm.结论 螺旋CT血管造影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进行腹壁上动脉穿肌点的定位可以避免术中切取多余的腹直肌,对减少腹壁供区的并发症有很大意义.

  •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在头皮缺损伴颅骨外露修复中的应用

    作者:董祥林;秦涛;乔星;温浩;马少林

    目的 探讨外伤致大面积头皮缺损后的肉芽组织创面伴颅骨外露的修复方法.方法 对外伤后头皮缺损肉芽组织创面伴颅骨外露8例患者,在形成新鲜肉芽组织创面后于正常头皮帽状腱膜下埋置皮肤软组织扩张器12只,术中以及注水扩张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适度扩张,保持扩张部位丰富的血液循环.扩张满意后取出皮肤软组织扩张器行扩张后皮瓣修复创面.结果 8例患者均完成头皮缺损创面的修复,扩张器埋置术后以及注水扩张过程中未见感染.结论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可以修复外伤头皮缺损后肉芽组织创面伴颅骨外露.

  • 眶脂肪重置矫正上睑凹陷

    作者:刘翠云;梅红;芦钰;杨放;刘静;陈军梅;顾斌

    目的 探讨上睑眶隔脂肪重置及眶脂肪包膜内脂肪颗粒填充矫正上睑凹陷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48例上睑凹陷者,采用切开法重睑成形术常规切口,水平切开眼轮匝肌,剪开眶隔膜,显露眶脂肪,松解眶脂肪包膜与眶隔膜间的疏松连接,将移位的眶脂肪牵引、复位到凹陷区,并做定位缝合.对眶脂肪容量不足的患者,在凹陷区的眶脂肪包膜内注入适量脂肪颗粒,并向后上方部分推移,达眶上缘空虚的区域,复位眶隔膜以补不足,常规缝合切口.结果 48例(96只眼)中32例(64只眼)获6~42个月随访,平均随访11个月,上睑凹陷消失,重睑线流畅、两侧对称,眼部外观接近美学标准,无并发症.结论 对上睑凹陷患者,施行眶脂肪重新分配和(或)眶脂肪包膜内脂肪颗粒移植,使眶脂肪的位置和容量达到解剖结构上的恢复,有利于眼外形的美化,可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 整形外科技术在面部软组织损伤急诊处理中的应用

    作者:师军涛;秦宏伟;王新征

    目的 探讨整形外科技术在面部软组织损伤急诊处理中应用的临床效果,以及大限度地恢复患者面部形态及功能的整形外科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798例面部软组织创伤患者,采用整形外科技术,根据具体伤情设计不同修复方法,严格遵守无菌无创原则,进行清创、创面修复、皮瓣修复等治疗.结果 790例患者术后Ⅰ期愈合,8例伴有轻微瘢痕,随访6个月至1年,无感染、坏死、明显瘢痕等并发症发生,面部形态及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在面部软组织损伤急诊处理时,尽早应用整形外科技术进行Ⅰ期修复,避免创面自然愈合后发生畸形及功能障碍,无需Ⅱ期手术整形.

  • 面部烧伤后综合康复疗法与单纯中药蒸汽喷雾的疗效比较

    作者:刘惠丽;任铭

    目的 探讨面部深Ⅱ度烧伤愈合后单纯中药蒸汽喷雾治疗与综合康复疗法的疗效比较.方法 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药蒸汽喷雾治疗+压力治疗+物理治疗+康复训练+心理治疗为治疗组(综合康复治疗40例);单纯中药蒸汽喷雾治疗为对照组(40例).3个月后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 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大部分患者色素沉着消失,无瘢痕增生,接近正常皮肤.治愈率72.5%,显效率12.5%,有效率7.5%.对照组部分患者面部仍有轻度的瘢痕增生但已不明显,原色素沉着面积缩小、色素变浅但肤色未接近正常皮肤.治愈率42.5%,显效率12.5%,有效率25.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面部烧伤后综合康复治疗能减少色素沉着、减轻增生瘢痕、提高生活质量等.

  • A型肉毒毒素治疗挛缩性瘢痕

    作者:颜彤彤;陈敏亮;马奎;梁黎明;刘畅;赖林英;付小兵

    目的 探索A型肉毒毒素(botulinum toxin type A,BTXA)治疗挛缩性瘢痕的疗效.方法 选取26例挛缩性瘢痕患者,随机分为A型肉毒毒素组(BTXA组)和曲安奈德组(TAC组,对照组),注射药物治疗前测量各组患者瘢痕长轴长度,并于注射后再次测量其长度,1次/月,共6次,通过比较治疗前后差值评价药物疗效.切取各组瘢痕组织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观察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及肌球蛋白-Ⅱ的表达情况.结果 药物作用1个月后,BTXA组较TAC组瘢痕挛缩程度明显减轻(P<0.05),尤以6个月时差异明显,BTXA组和TAC组瘢痕长轴长度差值分别为(1.23±0.42) cm和(0.56±0.33) cm.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BTXA组瘢痕内α-SMA及肌球蛋白-Ⅱ表达较TAC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 A型肉毒毒素治疗挛缩性瘢痕操作简单、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 埋没导引缝合技术在矫正假体隆鼻术后部分并发症中的应用

    作者:沈清俐

    目的 探讨埋设导引缝合技术矫正假体隆鼻术后部分并发症的效果.方法 采用埋没导引缝合技术矫正隆鼻术后假体偏斜、浮动、下沉等并发症.结果 38例矫正假体隆鼻术后形态良好,出现鼻假体偏斜、浮动、下沉移位的患者,均获得较满意效果.结论 采用埋没导引缝合的方法可在无创和微创的情况下使假体相对稳定,促使扩大、多余的腔穴紧密粘连、缩小,后达到紧密包裹,使假体偏斜的位置矫正,并保持在理想的位置.此方法手术效果良好,是临床可以借鉴的方法之一.

  • 小切口剪除法辅以超脉冲CO2激光治疗腋臭

    作者:孙晶;冯野;周明伟;李香兰;于跃;姜日花

    腋臭是由于顶泌汗腺的过度分泌,其产物在皮肤细菌的分解作用下产生不饱和脂肪酸及氨等物质形成令人不快的异味.腋臭的治疗方法较多,单一疗法很难达到彻底根除顶泌汗腺的结果.我们采用双微小切口剪除术辅以超脉冲CO2激光联合治疗腋臭,更加有效地清除顶泌汗腺,取得满意疗效.一、临床资料患者46例,男26例,女20例,年龄18~54岁,平均26.8岁.病程4~39年,所有患者既往未曾接受过其他治疗.

    关键词:
  • 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治疗汗手症

    作者:齐红莉;谷琪;潘艳;徐永成

    汗手症是指手掌局部汗液分泌过多.手掌多汗症无论春夏秋冬都会流汗,是由于植物神经亢奋引起的,虽然对身体健康并无大碍,但是由于手掌汗液常常淋漓不止,给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严重妨碍了患者的社交活动和心理状态.我们自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通过局部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汗手症,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一、临床资料本组11例,男4例,女7例,年龄19~44岁.所有患者均无神经系统疾病、甲状腺疾病和糖尿病,未接受过其他治疗.另外,A型肉毒毒素为C类药物,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禁用.期望值太高或精神不稳定者禁用.所有患者均签署治疗同意书.

    关键词:
  • 全身麻醉下面部美容整形术后的护理

    作者:李明;于波;李兴菊

    随着社会进步,医学模式由"生物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美容手术在术后护理上要求以人为本,以受术者为中心.为了消除局部麻醉手术受术者的紧张、焦虑、情绪波动等不良反应,抑制过度应激、代谢及心血管反应,使受术者处于浅睡眠状态,达到围手术期无痛医疗的目的,全身麻醉及全身麻醉复合局部麻醉在临床美容手术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在全身麻醉下对于美容手术受术者除了术前的一切准备工作外,术后对受术者的安全监测、心理适应及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部美容术后包扎覆盖面积较大,不易直接观察伤口情况,加之经常需要加压包扎,受术者很易出现不适和压疮.

    关键词:
  • 铒激光微剥脱技术治疗凹陷性痤疮瘢痕

    作者:张轶;沃贝贝;杨建民

    痤疮好发于面部,消退后易产生凹陷性瘢痕,不仅对患者容貌产生较大影响,也曾是整形美容医师面临的较为棘手的难题.以往凹陷性瘢痕多用化学剥脱、砂轮磨削术等方法修复,由于存在术中出血、术后感染及色素沉着等不足,难以达到满意效果[1].2007年12月至2012年4月,我们引进美国Sciton公司的Profile超级平台,应用超脉冲铒激光微剥脱技术,对320例凹陷性痤疮瘢痕患者进行治疗,疗效满意.

    关键词:
  • 个性化鼻成形设计及综合鼻成形术的临床效果

    作者:徐彬;谭晓燕;方军

    中国人鼻形较常见的特点是:鼻根起点较低,鼻梁高度不够,常合并鼻尖较低、鼻小柱较短且支撑力较为软弱、鼻尖肥厚、鼻尖点上旋、鼻翼基底宽大、鼻唇角大、鼻孔外露等多种表现[1].对于单纯鼻梁较低者,采用硅橡胶或是膨体聚四氟乙稀(ePTEE)材料制作的假体置入进行单纯隆鼻术可达到良好的效果.而对于还需延长或抬高鼻尖的美容就医者,以自体软骨(鼻中隔软骨、耳甲腔软骨较多选用)支撑塑形较为安全可靠[2].对于合并鼻尖肥大的美容就医者,同时行鼻尖缩窄术等全面综合的个性化手术效果较好[3].

    关键词:
  • 内镜辅助下的再次隆鼻术

    作者:张旭东;徐永成;杜太超

    隆鼻术中鼻假体置入腔隙的操作是在盲视下完成的,容易引发因腔隙的解剖层次过浅而导致的硅橡胶假体晃动、移位,假体轮廓可视,皮肤色泽异常等现象[1-3].而再次隆鼻具有更高的难度且易引发并发症.为了实现手术操作由盲视到可视的转变,我们将内镜系统引入到再次隆鼻术.一、临床资料自2011年11月始,在内镜辅助下完成再次隆鼻术12例,均为女性,年龄20~31岁.原有鼻假体均为硅橡胶,修复术中均采用加强型膨体聚四氟乙烯(e-PTFE)假体.

    关键词:
  • Body-jet水动力吸脂仪在自体脂肪颗粒注射隆乳中的应用

    作者:文学海;翟圣涵

    自体脂肪作为自体组织填充材料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在隆乳术中其优势更为显著,但其大的劣势就是成活率较低,据国内外报道约为50 %~60%.自2008年至今,我们对比应用Body-jet水动力吸脂仪(water-assisted liposuction,Body-Jet德国Human Med AG公司)及传统负压吸引抽吸法进行自体脂肪注射隆乳术,发现水动力吸脂仪简便易行,能提高术后患者满意率.

    关键词:
  • 氨氯地平经皮肤渗透给药对缺血随意型皮瓣成活的影响

    作者:秦永红;张选奋;李爱书;钟琳;刘凯;张瑾

    目的 探讨氨氯地平水凝胶(amlodipine gel)经皮肤渗透给药及其对大鼠缺血随意型皮瓣成活的影响.方法 制备0.5%、1.0%、1.5%、2.0%和2.5%氨氯地平水凝胶.用改良的Franz扩散池测定氨氯地平经大鼠皮肤的累积渗透量.在大鼠缺血随意型皮瓣外用氨氯地平水凝胶7d后,测定皮瓣的成活面积和给药后第2、6小时皮瓣组织中氨氯地平的含量.结果 氨氯地平的累积渗透量随氨氯地平浓度和渗透时间增加而增加(P<0.05).0.5%、1.0%氨氯地平水凝胶中的氨氯地平的累积渗透量<1.5%、2.0%、2.5%氨氯地平水凝胶(P<0.05).1.5%氨氯地平水凝胶组皮瓣组织内氨氯地平的含量均>0.5%氨氯地平水凝胶组(P<0.05).0.5%氨氯地平水凝胶组皮瓣的成活面积为(391.4±65.4) mm2,高于凝胶基质对照组的(192.9±56.8) mm2及空白对照组的(191.0±50.2)mm2(P<0.05),但1.5%氨氯地平水凝胶组皮瓣(265.7±88.3)mm2与两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氨氯地平可渗透进入皮肤组织;0.5%氨氯地平水凝胶可显著提高缺血随意型皮瓣的成活面积.

  •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对人脂肪干细胞增殖和成脂分化的影响

    作者:崔冬;张腾;刁建升;易成刚;郭树忠

    目的 探讨自体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rich fibrin,PRF)对体外培养人脂肪来源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s)增殖及成脂分化的影响.方法 将自愿捐献由脂肪抽吸术获取的脂肪组织进行分离培养ADSCs并鉴定.将第3代ADSCs分为空白对照组和1个PRF膜片组(1PRFM组)和2个PRF膜片组(2PRFM组).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培养后1、2、3、4、5、6、7d采用四甲基偶氮噻唑蓝比色法(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在第3、5、7、9、11和14天时采用油红O染色法检测细胞成脂分化情况.结果 随着PRFM剂量的增加,细胞增殖数量和成脂率增加,3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 PRF能明显促进ADSCs增殖和成脂分化,可以作为自体材料应用于脂肪组织工程的研究.

  • 防冻剂或抗氧化剂在不同低温保存条件下对脂肪细胞活性的影响

    作者:王少华;程爱娟

    目的 探讨不同防冻剂或抗氧化剂在不同低温保存条件下对脂肪细胞活性及形态的影响.方法 脂肪颗粒纯化后,实验分为A、B、C、D、E5组.每组分别添加同体积的防冻剂或抗氧化剂,分别储存于-20℃冰箱、-80℃超低温冰箱、-196℃液氮中,于2周、2个月、3个月后测定每组脂肪细胞葡萄糖转移量,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 同一温度,同一时间点,同时添加二甲基亚砜(DMSO)和海藻糖组保存后的脂肪活性明显高于其他各组.在-80℃、-196℃条件下,葡萄糖转移量下降明显低于-20℃,且-196℃各组葡萄糖转移量均大于-80℃各组.结论 防冻剂能明显保持冷冻脂肪细胞活性,DMSO保存效果优于海藻糖,二者联合应用效果更佳;液氮储存的脂肪组织,3个月后仍符合临床移植需求;-80℃冻存的脂肪颗粒2个月以内仍符合临床移植需要.

  • 雌激素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与迁移的影响

    作者:左俊;李勤;陈葵;曾东;张斌;余文林

    目的 探讨雌激素(17β-estrogen,17β-E2)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human skin fibroblast,HSFB)增殖与迁移的影响.方法 分离培养HSFB,传至第4代;(1)四甲基偶氮噻唑蓝比色法(MTT)检测不同浓度17β-E2和17β-E2+雌激素β受体(estrogen β receptor,ER-β)拮抗剂ICI-182780干预24、48、72、96h后HSFB增殖活力;(2)流式细胞仪检测17β-E2和ICI-182780对HSFB周期分布的影响;(3)建立细胞划痕(Scratch-Wound)模型,24、48、72 h后观察HSFB在不同浓度17β-E2和17β-E2+ ICI-182780干预下的迁移情况.结果 (1)MTT显示,48、72、96 h时,10-8、10-9、10-10、10-11、10-12mol/L浓度范围内,均以10-10 mol/L 17β-E2促增殖效应强;并且10-10mol/L 17β-E2组(A组)细胞增殖效应强于ICI-182780+ 10-10 mol/L 17β-E2组(B组)与空白组(C组,P<0.01);(2)A组处于S期的细胞比例多于B、C组(P<0.01),处于G0/G1期的细胞比例则少于B、C组(P<0.01);(3)48 h时,10-6、10-7、10-8、10-9、10-10 mol/L浓度范围内,10-8 mol/L 17β-E2促细胞迁移效应强(P<0.01);24、48、72 h时,10-8 mol/L 17β-E2组(D组)细胞迁移距离均大于10-8 mol/L 17β-E2+ ICI-182780组(E组)及空白组(F组)(P<0.01).结论 10-10 mol/L浓度雌激素促HSFB增殖效应强;10-8 mol/L浓度促HSFB迁移效应强;ICI-182780有效减弱上述2种效应.

  • 褪黑素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生物学活性的调控

    作者:谢有富;戴丽冰;刘思隽;杜高伟;谭艳艳

    目的 探讨褪黑素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生物学活性的调控.方法 分离培养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采用四氮唑复合物/硫酸酚嗪甲酯(XTT/PMS)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β1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含量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细胞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胶原Ⅰ和胶原ⅢmRNA表达,评价褪黑素和褪黑素受体拮抗剂(luzindole)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生物学活性的影响.结果 褪黑素抑制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抑制效果呈浓度依赖性(P<0.05);高浓度褪黑素(10-3 mmol/L)可降低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产生TGF-β1 (P<0.05)和α-SMA mRNA、胶原Ⅰ mRNA的表达(P<0.05);褪黑素受体拮抗剂能阻断褪黑素对细胞产生TGF-β1和α-SMA、胶原Ⅰ mRNA表达的抑制作用(P<0.05);但褪黑素对该细胞胶原ⅢmRNA表达无影响(P>0.05).结论 褪黑素可通过与受体结合调控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生物学活性.

  • 脂肪来源干细胞在自体脂肪移植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赵建辉;易成刚;郭树忠

    随着社会的进步,美容外科的蓬勃发展,利用自体脂肪移植进行软组织填充已经成为热门的研究领域之一.自体脂肪移植可用来填充各种先天或后天形成的组织缺损,例如乳腺癌切除术后的乳房重建、颜面萎缩等,也可用于各种美容手术,如隆乳、隆颏等.目前,自体脂肪移植是软组织填充的首选材料,因为自体脂肪具有来源丰富、取材方便,无需手术切口及无异物导致的并发症等优点.自体脂肪移植术和脂肪来源干细胞移植在整形外科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现将自体脂肪移植以及脂肪来源干细胞在自体脂肪移植中的作用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关键词:
  •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后移位至下腹、会阴一例

    作者:苗小金;张永玉;董岩;雷旭光

    病例 患者女,41岁,15年前在新疆某美容院行聚丙烯酰胺水凝胶(polyacrylamide hydrogel,PAHG)注射隆乳术,注射量不详,注射后乳房形态良好,无明显不适.5年前发现双侧腹股沟上方出现包块,无疼痛等不适,包块随体位变化有移动性,并逐渐增大.同时,乳房体积呈缩小趋势.近1个月来,右侧大阴唇出现类似下腹部包块样改变,来我院就诊.查体:双侧乳房扁平,未触及明显结节及包块.双腹股沟区可见皮下包块,大小分别为:右侧20.0 cm×8.0 cm,左侧15.0 cm×8.0cm.皮肤无破溃,触之呈橡皮泥样改变,随体位变化或手推动可轻度移动(图1a).右侧大阴唇明显膨隆,触感特点同腹股沟区.门诊行乳腺、腹壁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双侧乳腺后间隙、胸壁、腹壁下、右侧背部及右盆底会阴间隙内可见多个团块状、条片状长T1及长T2信号灶,边缘较清晰但不规则.子宫直肠陷凹内可见少量液体信号影(图2).

    关键词:
  • 隆颏术后颏部形成慢性窦道一例

    作者:薛斌;赵作钧;陆尤;王秀艳

    隆颏术后感染并不多见[1],感染后颏部形成慢性窦道者更是少见.2011年6月我们治疗1例外院隆颏术后发生颏部慢性窦道患者,现将诊治过程介绍如下.病例 患者女,26岁.就诊前4个月在某美容院经口内切口行硅橡胶假体隆颏术,术后7d拆线,伤口愈合良好,但颏部肿胀、有压痛,未予治疗.术后1个月,颏下红肿逐渐加重,至某正规医院整形外科就诊,诊断为颏部脓肿,给予切开引流治疗,术中没有发现脓肿与颏部假体有关,术后给予换药治疗,但是经久不愈,伤口反复破溃流脓.患者为换药来我院门诊,见颏下有一直径5 mm的溃疡面,有肉芽增生及脓性分泌物,用镊子探查,窦道通向颏前,深约10 mm,考虑为隆颏术后颏部感染,形成慢性窦道(图1a).

    关键词:
  • 整形与美容外科的微创概念和诊疗范畴研究

    作者:李东;赵润蕾;安阳;晏晓青;钱维;林晓曦

    在医学领域里,"微创技术"一词的出现至今已有30年历史,微创的概念也逐渐被普通外科、骨科、妇产科、泌尿外科、胸外科、耳鼻喉科等外科领域的学科所认同.因此,微创表述的主要是一种诊疗理念,不单纯特指哪个学科、某种技术或术式[1],而且也并非因"微创外科"一词出现才有微创的诊疗理念.外科领域很多学科有关微创的认识甚至微创的技术应用均远先于"微创技术"一词的出现.就整形外科而言,其诞生之初的基本原则、手术操作基本技术无不显示出微创的观念.可以认为"微创"原则是整形外科的建科之本.然而,当今世界微创观念在外科领域的发展迅速,因此认真总结整形与美容外科领域的微创理念和内涵,明确其诊疗范畴有利于推动整形外科与医疗美容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
  • 三种小切口术式治疗腋臭的疗效及并发症的对比研究

    作者:苏晓光;李清怀;赵雪莲;张锤;张春莉;张卓男

    目的 观察小切口顶泌汗腺刮除术、剪除术及负压抽吸术治疗腋臭的术后并发症、疗效及皮肤病理变化,探讨3种术式的各自优劣.方法 选择中、重度双侧腋臭患者75例,共150术区.将术区随机分为刮除术组(A组)、剪除术组(B组)及抽吸术组(C组),进行各自术式治疗.结果 A组并发症发生率28.30%,总有效率94.34%;B组并发症发生率6.38%,总有效率97.87%;C组并发症发生率4.00%,总有效率78.00%.A、B两组,A、C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B、C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B两组治愈率及有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C两组,B、C两组治愈率及有效率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HE染色:A、B组真皮组织部分破坏,未见到真皮及皮下组织内的顶泌汗腺组织;C组真皮少许破坏,可以见到真皮下方多处顶泌汗腺残留.结论 小切口顶泌汗腺刮除术和剪除术疗效较好,抽吸术疗效较差;剪除术和抽吸术并发症较少,刮除术并发症较多;剪除术是3种术式中疗效好、并发症少的术式.

  • 微等离子束对动物皮肤组织的作用效应

    作者:樊昕;石翠萍;韩悦;安俞熙;刘丽红;岳丹霞;杨蓉娅

    目的 观察应用微等离子束对皮肤组织的结构变化及其超微结构变化的作用效应,初步探讨微等离子束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30只豚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40 W、10 kJ,60 W、10 kJ和80 W、10 kJ的微等离子束照射,每只豚鼠背部划分为实验侧和空白对照侧2个等分区域,于作用后即刻、1周后和1个月后分别切取实验侧及空白对照侧皮肤行组织病理和透射电镜检测.结果 不同剂量设置作用于豚鼠皮肤即刻变化明显不同,40 W、10 kJ作用时,表皮基本完整,真皮浅层胶原组织可见轻微均质化;60 W、10 kJ作用时,表皮局灶性出现点阵状改变,真皮浅层胶原组织出现点阵化和明显均质化;80 W、10 kJ作用时,表皮完全汽化缺失或者坏死变性,真皮浅中层胶原组织出现大面积均质化.1周后皮肤浅层胶原组织结构逐渐致密,排列有序,1个月后皮肤浅层胶原组织明显增厚,排列致密.透射电镜显示,作用后表皮细胞较完整,细胞间结构正常,但真皮胶原丧失正常结构,细胞结构消失,大量细胞凋亡明显,1个月后仍可见少量细胞凋亡,但胶原结构逐渐恢复.结论 微等离子束对皮肤组织作用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其主要靶组织为真皮胶原组织,可以明显刺激皮肤新生胶原的增生.

  • Mohs手术历程及中国皮肤外科发展趋势

    作者:邓军

    皮肤外科学是皮肤科学固有的亚分支,是指用有创和微创手段诊治皮肤疾患或矫正皮肤缺陷的一门学科,融合了皮肤科学理论和外科、成形美容技术.Mohs手术(亦称Mohs显微描记手术)是由美国医师Frederid Mohs在19世纪40年代针对皮肤肿瘤开创的手术,该手术的诞生和发展对皮肤外科学具有里程碑意义.Mohs手术既能够有效切净皮肤肿瘤,又保证了术后缺损小.直至今日,Mohs手术仍被公认为治疗常见皮肤恶性肿瘤的金标准,是皮肤外科学作为皮肤科学亚学科存在的重要标志.

    关键词: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3 04
1997 01 02 03 04
1996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