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Medical Aesthetics and Cosmetology 중화의학미학미용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医学美容杂志;中国医学美容杂志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影响因子: 0.6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4657/R
  • 国内刊号: 杜太超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cjmac@cmaph.org
  • 曾用名: 中华医学美容杂志;中国医学美容杂志
  • 创刊时间: 199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中华医学美容杂志编辑委员会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在校大学生面颈部和身高体重的测定分析

    作者:郭丽丽;陈旻静;刘林嶓;温立霞

    目的 探讨不同身高或不同体重汉族在校大学生面颈部指标的差异.方法 调查对象为200名年龄20~24岁、平均(22.9±1.7)岁、汉族在校大学生,男女性各100名;对其身高、体重、面宽、面高、颈高、颈围、颈宽、肩宽、颌颈角、颈胸角、颈肩角、颈枕角、颈背角等进行测量评价.结果 男性不同身高的面高、颈高、颈宽、肩宽、颌颈角、颈胸角、颈肩角、颈枕角、颈高面高指数、颈宽面宽指数、颈宽肩宽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不同身高的面宽、面高、颈高、颈宽、肩宽、颈高面高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不同体重的颈高、面宽、颈围、肩宽、颌颈角、颈高面高指数、颈宽面宽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不同体重的面宽、面高、颈围、颈宽、肩宽、颈肩角、颈枕角、颌颈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不同身高或不同体重的其余面颈部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身高或不同体重男性颈高、颌颈角、颈高面高指数有差异;面高、颈胸角、颈肩角、颈枕角、颈宽面宽指数、颈宽肩宽指数与身高有关.女性不同身高颈高有差异;不同体重颈围、颈宽、肩宽、颈肩角、颈枕角有差异.

    关键词: 面颈部 测量 体重
  • 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系统评价

    作者:姚泉;陈季玲;罗蔓;张祥明

    目的 系统评价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检索Cochrane、Medline、Wiley、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及万方医学数据库,以血管瘤、普萘洛尔、婴幼儿为关键词,检索自2008年6月至2013年5月间有关单纯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临床研究.对有效率和不良反应进行描述性评价.结果共纳入23篇文献.16篇为非随机、非对照研究,其中14篇为病例报告,2篇为随访研究;6篇为临床对照试验;1篇为随机对照研究(RCT).纳入患儿共716例,均未曾接受过其他治疗,初始治疗平均年龄为(4.5±0.5)个月,日均用药量为2.1 mg/kg,平均疗程为(9.7±9.2)个月,治疗总有效率为96.5%(691/716),复发率为8.6%(28/32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223/716),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心率减慢(73例),胃肠道反应(52例),睡眠改变(35例),其中5例因严重不良反应而终止治疗.结论 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少,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方法,但治疗过程中应注意严重不良反应导致的生命危险,严格选择适应证.

  • 普萘洛尔联合咪喹莫特治疗增生期婴幼儿血管瘤的临床效果

    作者:张杰;孟箭;李志萍

    目的 评估普萘洛尔联用咪喹莫特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53例增生期血管瘤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4例,口服普萘洛尔并外涂咪喹莫特治疗;对照组19例,给予门诊随访观察及常规诊疗,比较两组患儿的血管瘤变化情况,并评价观察组患儿服药前后的心率、血糖、肾功能、肝功能等.结果 经过6个月的治疗,有效率观察组为97.1%(33/34),对照组为57.9%(11/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心率有变化,其他如血糖和肝功能、肾功能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普萘洛尔和咪喹莫特联用对婴幼儿增生期血管瘤有明显抑制和治疗作用,可以加速血管瘤的消退,其不良反应轻微,安全性高.

  • Q开关钕∶钇-铝石榴子石激光器两种模式治疗双侧面部获得性太田痣样斑的临床效果

    作者:姚庆君;卢宁;宋爱华;涂增烽;党艳茹;刘玉琴

    近年来,双侧面部获得性太田痣样斑(acquired bilateral nevus of Ota-like macules,ABNOM)在美容科门诊较为常见,是一种好发于中青年女性的对称分布于双侧颧部的真皮色素增加性疾病[1].以往采用药物、磨削、剥脱术等方法均难以消除,影响美观,给患者带来痛苦.随着调Q开关激光的推广应用,近年来有取得较好疗效的报道[2-3].其中Q开关钕∶钇-铝石榴子石(Nd∶YAG)激光器1064 nm激光较为常用.常规采用小光斑高能量的治疗模式,在亚洲人普遍存在治疗后色素沉着高发和部分暂时性色素脱失的现象;而大光斑低能量模式多用于黄褐斑治疗.由于对ABNOM少有医师关注,故罕见疗效分析报道.2008年10月至2013年3月,我们采用新型Q开关Nd∶YAG激光器1064 nm激光大光斑低能量和小光斑高能量两种不同模式治疗ABNOM 87例,并对两种不同治疗模式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 睑缘色素痣的切除与美容修复

    作者:黄海滨;郑春梅;张可佳;董雪;邵帅;赵自然

    眼睑是面部重要的结构,保证眼睑的形态结构的完整对于其正常功能有着重要的意义.睑缘色素痣作为眼睑部位的病变,其治疗方案的选择要求较高.为此,我们对2008年1月至2014年10月在我科行睑缘色素痣手术治疗的20例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总结了临床经验及手术技巧.

    关键词:
  • 精细修复技术在面部外伤急诊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韩童;李江;陈文萍

    随着现代生活中成人和儿童各种部位急诊创伤发生率的增加和大众对于医学美容要求的提高,人们不再满足于功能的重建,对外形的修复效果也越来越重视,而精细修复技术的临床应用迎合了人们这一需求.我们将整形外科清创精细缝合技术应用到急诊外伤患者的处理之中,获得满意效果.

    关键词:
  • 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作种植导板引导下多颗牙种植手术的护理

    作者:张琳;徐燕华;陈明;谭包生

    种植牙是指由于龋病、牙周病、外伤、先天缺失等原因导致牙列缺损或缺失后,在牙槽骨上种植钛金属种植体,待形成骨结合之后在其上进行义齿修复的方法,是目前义齿修复的常用方法.由于种植体植入的位置、方向和角度因手术医师的熟练程度不同而有所不同,因此当有多颗牙缺失的时候,难度增加.20世纪70年代,Francois Duret成功地把工业制造业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作(CAD/CAM)应用于口腔固定修复的设计和制作,大大提高了义齿的修复精确度.近年来,随着牙种植学的飞速发展,CAD/CAM技术也开始应用于多颗牙种植的术前设计、手术导板以及种植体上部修复(个性化基台)的制作[1].

    关键词:
  • 糖尿病慢性溃疡患者与非糖尿病者脂肪干细胞形态及增殖能力的差异

    作者:许言文;李加辅;朱瑞祥;马少林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与非糖尿病者脂肪干细胞(ADSCs)形态及增殖能力的差异.方法 将分别从糖尿病患者与非糖尿病者脂肪组织中分离培养ADSCs,用高倍显微镜(×200)下观察两种细胞镜下形态,用CCK-8法检测两种细胞的增殖能力.结果 糖尿病患者ADSCs明显较非糖尿病者的ADSCs肥大,且形状不规则.糖尿病患者ADSCs与非糖尿病者ADSCs的A值第1天分别为0.210±0.002,0.390±0.006;第2天分别为0.250±0.015,0.443±0.023;第3天分别为0.368±0.014,0.726±0.033;第4天分别为0.783±0.060,1.642±0.070;第5天分别为1.767±0.072,3.153±0.067;第6天分别为1.810±0.072,3.170±0.021.第4天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ADSCs与非糖尿病者ADSCs在镜下形态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并且糖尿病患者ADSCs在增殖能力上也低于非糖尿病者,提示这种差异可能与糖尿病患者溃疡创面难以愈合有紧密的相关性.

  • 脂肪干细胞的研究与应用

    作者:何云帆;董自清;鲁峰

    2001年,Zuk等[1]在成熟的脂肪组织中提取出具有自我更新及多向分化潜能的一类细胞,并命名为脂肪干细胞(ADSCs),从而拉开了ADSCs研究的序幕.体外实验证实,在特定的条件下,ADSCs可以分化为脂肪细胞、骨细胞、软骨细胞、肌细胞、神经细胞等[2].作为细胞疗法中的核心成分及理想的种子细胞,ADSCs已经在再生医学和美容医学领域中展示出优异的应用潜能,并在一系列初步的临床试验中取得成效.目前,ADSCs的研究与应用正在从临床研究逐步向临床应用阶段过渡.截至2015年12月,在美国国立卫生院官方网站(www.clinicaltrials.gov)上已注册的ADSCs临床试验项目就已达178项,世界范围内登记注册成体干细胞临床研究方案则已达数百项.

    关键词:
  • 脂肪干细胞分泌功能在组织修复再生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耿祎楠;陈敏亮;梁黎明;赖琳英;白馨月

    创面及组织缺损是我们在临床上所面临的一大难题,尤其对于难愈性创面及大面积缺损的治疗,处理起来更为棘手.近年来,随着组织工程学及再生医学的快速发展,激起了人们对干细胞研究的热潮,也为创面及组织缺损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骨髓干细胞(BMSCs)是先被分离出来的间充质干细胞(MSC),但在应用过程中人们发现其取材困难、数量少、患者遭受痛苦较大,从而限制了BMSCs的临床应用.自从2001年Zuk等[1]首次从脂肪组织中分离出脂肪干细胞(ADSCs)以来,ADSCs以其众多的优点已成为干细胞领域研究的热点.与其他间充质干细胞相比,ADSCs取材方便,来源丰富,易于培养,无免疫原性及可多向诱导分化等,是组织工程学中理想的种子细胞.而ADSCs的大部分生物学作用的发挥有赖于其分泌的各种细胞因子.下面就ADSCs的生物学特性、分泌功能及在组织修复再生中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关键词:
  • 面部注射填充剂致视力丧失的研究进展

    作者:冀宇;吴溯帆

    软组织填充剂具有操作简便和效果显著的特点,广泛使用于面部塑形和年轻化治疗.然而,面部注射填充会导致视力丧失,目前文献已报道几十余例[1].多见于自体脂肪注射和透明质酸等面部填充剂注射的病例[2-3].这是一种极少见但极严重的医源性并发症.有些视力丧失是一过性的,有些却是永久的.

    关键词:
  • 鲜红斑痣的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高琳;王刚

    鲜红斑痣(port wine stains,PWS)是一种毛细血管的异常扩张,新生儿中发生率为3‰.鲜红斑痣按其发展进程可表现为粉红、红色、浅紫色或深紫色的斑片,扩张后期可发展成为突出于表皮的血管结节.83%的鲜红斑痣出现在头颈部,并沿三叉神经分布.大部分鲜红斑痣是先天性,但创伤或手术也可导致后天获得性鲜红斑痣[1].

    关键词:
  • 鼻唇沟注射透明质酸致皮肤坏死一例

    作者:盖君;王华;刘文阁

    目前,注射透明质酸和肉毒毒素类的微整形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由于操作不规范或使用假冒伪劣产品而产生的各种并发症也越来越多[1-3].我们曾收治1例因注射填充鼻唇沟而造成血管栓塞导致鼻唇沟和鼻背皮肤坏死患者,现报道如下.病例患者男,48岁,自感鼻唇沟较深显得苍老而到一家个人美容院咨询治疗,在“美容师”的建议下行双侧鼻唇沟注射透明质酸(即修饰用透明质酸钠凝胶),每侧2 ml.

    关键词:
  • 精心磨砺20年的创新成果:《医学美学与美容医学名词》的编审和出版

    作者:刘林嶓

    在玉羊迎金猴的喜庆之际,也迎来了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医学美学与美容医学名词》(科学出版社2015年11月出版).1996年10月,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和中华医学会医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的指导下,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分会组织相关专家开始对医学美学与美容医学学科的“基本名词”进行审定.经审定明确的619条基本文词汇编于2002年公布的《医学名词7》(科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一书中[1].紧接着2003年春,两级“名词审定委员会”又指令编写该“基本名词”的核心班子马不停蹄地启动附以定义的《医学美学与美容医学名词》(以下简称“名词”)的编写和审定工作,至今整整20个春秋.“名词”前言介绍,该书经数十名专家20年的精心磨砺,荟萃了2034词条和定义.全书具有如下学科特色.

    关键词:
  • 脂肪移植的现状与未来

    作者:宋建星;陈育哲

    1893年,Neuter首次报道用自体脂肪移植修复组织缺损,自此为软组织填充物的选择开辟了新的方向;在这1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自体脂肪移植曾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坏名声”[1],特别是1991年Ersek[2]的3年调研指出:脂肪移植充其量就是胶原蛋白的作用,但是脂肪移植可以引起结节、囊肿及诱发肿瘤等并发症,结果令人失望.随后美国国家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对脂肪移植发出了禁止令.2006年Coleman[3]发表了“脂肪移植不仅仅是永久性填充剂”的文章,使得人们对脂肪移植有了新的认识,并在欧洲和日本掀起了“脂肪移植热潮”,不久美国FDA解除了脂肪移植的禁止令.目前,其已经成为在整形美容领域常应用的手术之一,形成了Coleman、FAMI[4]和CAL[5]三大主要脂肪移植技术体系.

    关键词:
  • 眶周脂肪移植术后局部包块并发症的治疗

    作者:梁伟中;艾红梅;王英勇;刘畅;王阔远;赵作钧

    目的 探讨眶周脂肪移植术后局部包块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 对37例局部包块患者进行修复,15例局部包块应用打碎取出法(适用于包块表浅者);10例局部包块应用抽吸法(适用于包块表浅者);12例局部包块应用切开取出法(适用于前两种方法失败者或包块接近睑缘者).结果 将切除的包块进行病理检查,病理表现可见大量慢性炎性细胞及脂肪坏死空泡,其内含有脂滴,周围有异物巨细胞及组织细胞;亦可见纤维化及脂肪坏死区域内增生的纤维组织.35例随访3~12个月,医师与受术者双方满意27例,基本满意6例,不满意2例;2例失访.结论 应用个性化治疗方案,可以明显改善眶周脂肪移植术后出现局部包块这一常见并发症.

  • 自体脂肪颗粒与富血小板血浆联合应用于面部年轻化的临床效果

    作者:齐向东;周婕

    目的 探讨自体脂肪颗粒与富血小板血浆(PRP)联合应用于面部年轻化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30例自觉面部出现松垂或局部凹陷导致衰老容貌,要求进行自体脂肪填充美容就医者.填充术前及填充术后3个月随访时进行标准照相及三维扫描,美容就医者通过视觉模拟量表(VAS)对填充效果进行评分.医师通过填充术前和填充术后的影像资料,对美容就医者临床效果进行评价,并对美学结果及满意度分析,统计医师与美容就医者的评价差异.结果 医师满意度VAS评分为(7.9±1.0)分,美容就医者满意度VAS评分平为(8.0±1.2)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美容就医者评分小于7分的主要原因为面部凹陷改善未达到美容就医者要求,以及脂肪颗粒吸收较多导致填充效果不明显.有4例美容就医者填充术后出现明显的淤血及肿胀,均在7d内消失,没有美容就医者反映有明显不适.结论 PRP技术有效提高了移植脂肪存活率,以及医师和美容就医者的满意度.

  • 自体脂肪移植重塑颧部脂肪垫的临床效果

    作者:秦晓;鲁树荣;梁军;黄小林

    目的 探讨自体脂肪移植重塑颧部脂肪垫的临床效果.方法 美容就医者共418例,其中女413例,男5例.年龄18~61岁,平均28.6岁.采用脂肪移植重塑颧部脂肪垫,面中部各亚单位移植脂肪量为泪沟1.2 ml,睑颊沟1.2 ml,颊中沟0.5 ml,颧颊部4.8 ml,鼻唇沟0.5~1.0 ml,鼻翼基底及鼻旁三角1.2 ml,提上唇肌1.2 ml,颧大肌1.2 ml,颊肌1.3 ml,上唇3.5 ml,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进行满意度测评.结果 185例中面部凹陷患者随访3个月至3年,其中156例通过一次脂肪移植即可使整个中面部由凹面型变成凸面型,颧部脂肪垫饱满圆润,达到有吸引力的年轻的自然外观.VAS满意度超过80.0%.有12例需要进行二次脂肪移植.结论 脂肪移植能够有效的重塑颧部脂肪垫,获得满意的外观.

  • 微脂肪颗粒移植在矫正泪槽畸形中的应用

    作者:夏正义;巫文云;朱燕;董颖

    目的 探讨自体脂肪颗粒组织经机械推注后得到的微脂肪颗粒在矫正泪槽畸形(泪槽及睑颊沟)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美容就医者共10例,均为女性,平均28岁.肿胀麻醉下,抽取大腿部脂肪颗粒,经“细胞分样筛”分离纯化,取得大小均匀一致的无条索状纤维组织的脂肪颗粒.将部分脂肪颗粒经机械性推注,得到乳状微脂肪颗粒.将无条索状纤维组织的脂肪颗粒及乳状微脂肪颗粒分别注射填充于泪槽畸形的眼轮匝肌深层和浅层.于术后3~12个月,由手术医师、美容就医者及第三方进行术后疗效评价.结果 10例泪槽畸形,9例均为1次移植,1例经2次移植完成.术后随访3~12个月,泪槽畸形外观得到明显改善,呈现出睑颊区皮肤质地柔软、饱满流畅的年轻化外观,无感染、无血肿、无脂肪液化、无色素沉着、无局部硬结等并发症发生,疗效满意.结论 改良后的纯化法处理脂肪颗粒移植,在矫正泪槽样畸形治疗中应用效果好.

  • 自体脂肪联合富血小板血浆在面部年轻化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畅;陈育哲;许雅娟;曲琦;陈俊

    目的 探讨自体脂肪联合富血小板血浆(PRP)填充面部年轻化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35例美容就医者分为两组,单纯自体脂肪组(FAT组)20例和自体脂肪联合PRP填充组(PRP组)15例.面部脂肪填充量平均34 ml,于腹部或大腿处用18G吸脂针连接负压抽吸脂肪颗粒,离心2 min后,除去下层水分和上层油脂.利用威高PRP提取套装提取PRP,按1∶5的比例将PRP与脂肪颗粒混合,随后在面部凹陷处进行多点、多隧道、多层次的注射.对并发症、脂肪存活率及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 两组美容就医者均未出现感染、血肿、脂肪液化坏死、局部凹凸不平等并发症.PRP组较FAT组面部皮肤质地光泽改善更明显,美容就医者自身评价中,PRP组中均有皮肤质地改善及肤色提亮较为明显的描述,而FAT组均未有对肤质改善的描述.PRP组较FAT组脂肪存活率略显提高,但差异不明显.结论 PRP应用于自体脂肪填充手术,操作简便,可提高脂肪存活率,效果稳定,是面部年轻化的一种安全、理想的方法.

  • 面部骨膜下及多解剖层次组织脂肪移植治疗面部凹陷的临床效果

    作者:乔爱军;王沛森;张振;任冲

    目的 探讨面部骨膜下及多解剖层次组织脂肪移植治疗面部凹陷的临床效果.方法 96例面部凹陷患者选择大腿外侧、后侧部及臀下部作为脂肪供区,行脂肪抽吸术,将吸出的脂肪进行静置沉淀后获取脂肪颗粒,在面部凹陷处行骨膜下及软组织多解剖层次内移植注射.面部单侧单部位填充量为每次0.5~22 ml,间隔4~8个月后可给予二次充填.对术后效果和并发症进行评价.结果 96例患者面部填充部位形态饱满,皮肤质地改善,皱纹减轻.术后随诊6~24个月,发生局部硬结者3例,2例给予局部按摩、热敷、中药治疗于6个月后逐渐消失,1例给予手术取出后痊愈.无血肿、无感染、无液化、无钙化等并发症.结论 骨膜下及软组织多解剖层次自体脂肪移植治疗面部凹陷,脂肪移植后成活率高,适用于面部凹陷患者的整形美容治疗.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3 04
1997 01 02 03 04
1996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