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Journ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산동중의약대학학보
- 主管单位: 山东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 山东中医药大学
- 影响因子: 0.5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7-659X
- 国内刊号: 37-1279/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益肾缓哮颗粒治疗缓解期支气管哮喘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益肾缓哮颗粒治疗缓解期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12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益肾缓哮颗粒常规口服。临床治疗6个月后观察疗效及患者肺功能、诱导痰嗜酸性细胞(EOS)直接计数等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诱导痰嗜酸性细胞(EOS)直接计数显著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总有效率治疗组90.24%,对照组73.17%,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益肾缓哮颗粒能改善肺功能,减轻气道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对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有明显疗效。
-
李秀荣运用实脾法治疗肝癌经验
肝癌的发病多由感受邪毒、肝气郁滞、饮食损伤导致,而正气亏虚、脏腑失调则为其发病的内在条件。李秀荣教授提出正虚邪实的概念,以脾虚为本,运用“实脾法”治疗肝癌,扶正培本,并与疏肝健脾、活血化瘀等方法结合,提高肝癌治愈率,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了生命。
-
结直肠癌住院患者死亡时间节律初探
目的:探索结直肠癌住院患者死亡时间节律。方法:采集104例结直肠癌住院死亡患者的临床资料,核对死亡时间并得到的各月份、季度的死亡频数,运用圆分布资料的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Cochran’s Q检验,探索其中的规律。结果:全部患者死亡日期有集中在2月6日左右的趋势(P<0.05)。全部患者第一季度死亡频数相对高(P<0.05),显著高于第二、第四季度(P 多重比较<0.01)。结论:104例结直肠癌住院患者死亡时间存在公历年节律。阳气升发、外散与结直肠癌终末期患者病情的恶化存在密切联系。
-
针刺结合康复吞咽训练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冲脉理论取穴法针刺结合康复吞咽训练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60例中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综合组和康复组,每组各30例。综合组应用冲脉理论取穴法针刺结合康复吞咽训练;康复组采用康复吞咽训练法。两组每日治疗1次,12次为1疗程,治疗4疗程后分别进行洼田氏饮水试验评分,评定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吞咽功能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综合组总有效率100%,康复组总有效率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组治愈时间为(27.51±10.02) d,康复组治愈时间为(38.65±22.20) d,综合组的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康复组(P<0.05)。结论:应用冲脉理论取穴法针刺配合康复吞咽训练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以更好地改善假性球麻痹患者的吞咽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徐瑞荣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经验
认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病机为“虚”、“毒”、“瘀”共同致病,治以清解邪毒、活血化瘀、补益脾肾,可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葡萄膜炎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葡萄膜炎临床疗效及其临床优势。方法:葡萄膜炎患者1354例随机分为两组,中西医结合组680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西医组674例采用西医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复发率、激素不良反应及住院天数进行随访观察。结果:随访观察6个月后,中西医结合组总体疗效明显优于西医组。中西医结合组治愈率53.08%,西医组治愈率34.0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西医结合组视力治疗总有效率82.35%,西医组总有效率61.4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西医结合组总复发率12.35%,西医组总复发率27.4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西医结合组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骨质疏松、向心性肥胖、物质代谢障碍、高血压发生率分别为16.91%、13.09%、18.68%、17.94%,西医组分别为24.48%、22.55%、27.45%、31.31%,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西医结合组平均住院时间(13.09±3.66) d,西医组平均住院时间(16.15±4.52) d,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以“清火柔肝明目、经枢标本兼调”法为主,结合西医治疗葡萄膜炎可以明显提高治愈率和患者视力,减少复发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缩短住院时间,并显著降低激素不良反应。
-
清热凉血中药联合西药治疗急性点滴型银屑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清热凉血中药联合注射用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治疗急性点滴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复发率及安全性。方法:将入选的60例急性点滴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注射用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1.5 g静脉滴注,每日2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清热凉血中药内服治疗,每日1剂,常规水煎,分2次服用。疗程均为2周,治疗结束时观察两组患者的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性指数(PASI)、不良反应,并随访4周观察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3.33%,对照组总有效率56.67%,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随访4周,治疗组无复发,对照组有2例复发(6.67%)。结论:清热凉血中药联合注射用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治疗急性点滴型银屑病是一种安全、有效、复发率低的方法。
-
参阳方治疗60例口腔鳞癌手术后患者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参阳方治疗60例口腔鳞癌手术后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120例口腔鳞癌手术后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0例患者,采用中药参阳方治疗。对照组60例患者,采用安慰剂对照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舌质变化、舌体变化、脉象变化、证型变化、生存期以及免疫功能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淡红舌比率分别为21.67%和6.67%,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85);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舌体变化、脉象变化、证型变化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气虚型患者的生存期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02);DNCB的皮试结果表明,观察组虚证患者的免疫功能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487)。结论:参阳方治疗口腔鳞癌手术后患者疗效良好,能够增强免疫功能,延长生存期。
-
马黄酊湿敷预防跟骨骨折术后刀口皮瓣坏死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跟骨骨折术后刀口皮瓣坏死出现的原因,评价马黄酊湿敷治疗此骨折术后刀口皮瓣坏死的疗效。方法:75例跟骨骨折患者(共82足)行切开复位、植骨、解剖接骨板内固定术。其中马黄酊组32例35足,给予马黄酊湿敷;乙醇组20例22足,给予乙醇湿敷;常规换药组23例25足,常规换药。三组均采用术后放置负压引流管,常规碘伏换药,加压包扎。结果:马黄酊组32例35足中,2足出现刀口皮瓣坏死,1足出现术后刀口感染,刀口皮瓣坏死率5.71%;乙醇组20例22足中,4足出现刀口皮瓣坏死,1例出现刀口感染,刀口皮瓣坏死率18.18%;常规换药组23例25足,10例出现术后刀口皮瓣坏死,2例出现刀口感染,刀口皮瓣坏死率40%。三组肿胀程度,感染率,皮瓣坏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马黄酊湿敷可有效预防跟骨骨折术后刀口皮瓣坏死。
-
实脾法改善慢性肾脏病3-4期患者肾功能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实脾法治疗慢性肾脏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80例慢性肾脏病患者按就诊顺序以1∶1的比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包括饮食和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分别辅助以实脾法常用的两个方剂口服,疗程2个月,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等变化,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2.50%,对照组总有效率52.5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在改善慢性肾脏病中医证候、降低尿蛋白定量、提高血浆白蛋白水平以及调节肌酐清除率、血肌酐、尿素氮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脾法治疗慢性肾脏病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能较好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
43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3年门诊随访致病因素总结
目的:观察43例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患者斑块变化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随访3年的43例CAS患者,根据Crouse积分标准分为斑块进展组18例与斑块减退组25例,分别观察两组患者随访期间一般情况、临床症状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两组内随访前后比较,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数目、斑块面积与Crouse积分一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吸烟、饮酒、饮食偏嗜、鼾眠及高血压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男性、吸烟、饮酒、饮食偏嗜、鼾眠、高血压可促进CAS斑块进展,积极干预CAS相关危险因素可逆转甚至消退CAS斑块。
-
我国首个埃博拉疫苗获准临床试验对本次疫情更具针对性,具备大规模生产技术条件
日前,由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陈薇团队与天津康希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联合自主研发的埃博拉病毒疫苗通过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与国家相关部门专家的联合评审,获得军队特需药品临床研究批件,将于近期开展人体试验。这是中国首个、世界第三个进入临床试验的埃博拉疫苗,也是全球首个2014基因突变型埃博拉疫苗。
-
张景岳阴阳观之浅析
张景岳在《内经》的基础上,从理论和临床角度进一步发展了阴阳学说,阴阳一体、阴阳互根、阴阳互藏、阴阳互生是其阴阳观的主要内容。他认为阴阳“原同一气”、“一分为二”;“阴阳之理,原自互根”;“阳中有阴”、“阴中有阳”;并提出了“阴中求阳”、“阳中求阴”的治法,形成了“两纲六变”的辨证方法,并据此创立了左归丸(饮)、右归丸(饮)等经典名方。
-
基于专家问卷的中风偏瘫中医康复机器人技术研究
目的:研究中风偏瘫中医康复机器人康复动作。方法:编制中风偏瘫中医康复技术专家问卷,组织问卷调查,根据统计结果,设计康复动作。结果:关节康复专家支持率92.31%,主要进行六大关节的康复,中医穴位按摩专家支持率90.33%。结论:中风偏瘫中医康复机器人康复动作应以关节康复为核心,为体现中医特色设置中医穴位按摩。
-
《金匮要略》“邪哭”刍议
邪哭属于中医情志病范畴,其病位主要在心,亦涉及肝肺;基本病机为血气虚少,神失所养,魂不入舍,魄不安宅;以无故悲伤哭泣、神魂不宁、夜寐多梦易惊为辨证要点,治疗当以养心安神为本。仲景以“邪哭”命名该病,非指其病因,而是强调患者悲伤哭泣的无因性。
-
得气内涵的演变及其与气至、针感的关系
古今文献多以得气、气至与针感等概念来表述针刺感应,而对于三者含义的异同,有多种不同的认识。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学习,分析了得气的内涵,及其与气至、针感的异同及关系。认为得气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内涵,分广义和狭义。狭义得气是针灸治疗的前提,气至为广义得气,是治疗的终目的;针感是针刺后机体的所有感觉。
-
葡萄膜炎中医辨证理论及治法探讨
本文通过阐述葡萄膜炎的病因病机,提出“火热为标,肝胆为枢,五脏为本”的葡萄膜炎病机理论,创建了“经枢标本”的四维辨证体系,并根据上述病机特点,创立了“清火柔肝明目,经枢脏腑兼调”的治疗方法以及基于循证医学方法的规范化评价方案。
-
中医学专业临床教学管理体系的构建研究
中医学专业临床教学管理体系依据中医人才培养规律,由政府、中医药院校、临床教学基地三者相互配合,共同构成,具有全面性和整体性、合理性和规范性、持续性和动态性,保证临床教学规范有序开展,以不断提高中医临床教学质量。
-
浅析痹证、骨痹、骨疣病
基于《黄帝内经》的相关记载,结合现代中医学者的认识,从病因病机、病位、症状、预后的角度辨别痹证、骨痹、骨疣病,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从《内经》阴阳本义探讨《伤寒论》六经证治体系
仲景的阴阳理论与《内经》一脉相承。《内经》本义:只以部位和出入言阴阳,寒热虚实是阴阳出入的结果。本文从阴阳出入的角度解读六经证治体系,认为《伤寒论》三阴三阳是阴阳出入的六种病理状态。运用这一理论,可以更好地指导六经辨证的临床应用。
-
益气活血养阴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系统评价
目的:系统评价中医益气活血养阴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通过数据库检索中英文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将Jadad积分≥1分的文章纳入研究,并提取纳入研究的特征信息。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检验异质性,并根据异质性结果选择相应的效应模型,后绘制漏斗图及Egger回归方程评定有无发表偏倚。结果:终有9项RCT,共846例患者入选,文献质量普遍较低。益气活血养阴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总体疗效优于单纯的西医治疗,其汇总OR=4.57,95%CI(3.09~6.7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01)。结论:益气活血养阴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在总有效率方面可能优于单纯西医治疗组,但尚需更多高质量研究以增加证据的强度。
-
针灸治疗三叉神经痛取穴规律文献分析
目的: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V2.0版本),挖掘和分析针灸治疗三叉神经痛的选穴配伍规律,并获得新的处方,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并筛选万方、维普数据库中所有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穴位处方,并逐一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采用软件集成的数据挖掘方法,分析针灸治疗三叉神经痛的选穴配伍规律。结果:共筛选出78个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穴位处方,确定了处方中穴位出现的频次、常用穴位组合的关联规则,并获得5个新穴位处方。结论:中医传承辅助系统是一种挖掘和分析针灸选穴配伍规律的重要辅助工具,该系统新生成的穴位处方为临床治疗三叉神经痛提供了参考。
-
四逆汤主治病证谱分布及附子用量分析
检索1979~2013年四逆汤医案209例,分析认为四逆汤的使用原则是:以“寒”为总纲,宜早用而不滥用;附子的常规用量虽无统一认识,但准确的辨证、合理的配伍、充分的炮制煎煮是保障其安全性的必备措施。
-
中文版COX痛经症状量表的信效度检验
目的:对英文版COX痛经症状量表(CMSS)进行本土化,检验其信度、效度。方法:对量表进行编译调试,将其应用于219例患者,对其结果进行信效度分析。结果:中文版CMSS总条目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33;分半信度三项在0.75以上;18个条目的KMO值为0.811,因子分析累积贡献率为51.50%。结论:中文版CMSS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以用于原发性痛经的疗效评价。
-
益肾通络方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大鼠IRS-2蛋白表达及IL-18、IL-10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益肾通络方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模型大鼠黄素化颗粒细胞IRS-2蛋白表达及IL-18、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将30只雌性SPF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正常组、PCOS模型组、中药组,每组10只,建立PCOS大鼠模型。模型组及正常组灌服生理盐水,中药组灌服益肾通络方,造模后3组大鼠均取出卵巢,进行心脏采血,通过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卵巢黄素化颗粒细胞IRS-2的蛋白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大鼠血清 IL-18、IL-10水平的变化。结果:PCOS组的IRS-2蛋白表达增强,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药组的IRS-2蛋白表达较PCOS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PCOS组的IL-18水平升高,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药组IL-18水平显著下降,与PCO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COS组的IL-10水平降低,与正常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的IL-10水平上升,与PCOS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通络方可以调节PCOS大鼠黄素化颗粒细胞IRS-2蛋白表达。 PCOS大鼠黄素化颗粒细胞IRS-2参与PCOS的发病,但是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尚不清楚。同时亦证明了益肾通络方对PCOS的发病可能起到双向调节作用。
-
胸痹痰浊壅塞证动物模型的构建
目的:探讨胸痹痰浊壅塞证动物模型的复制方法。方法:采用中西医结合及病证结合方法造模,根据症状、体征和指标变化及祛瘀化痰中药反证以判断模型是否成功。结果:心电图发现,模型组心肌缺血严重,中药高、低组较模型组有明显改善。模型组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心肌梗死率均比对照组升高(P<0.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P<0.001)。中药高、低剂量组上述指标均比模型组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1)。结论:采用高脂乳灌胃并进行冠状动脉结扎术方法复制的动物模型与人类胸痹痰浊壅塞证的冠心病特征相似,祛瘀化痰类方药治疗有效,说明模型复制成功;该造模方法操作简便,重复性好,适用于胸痹痰浊壅塞证的研究。
-
党参合剂降血脂作用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的党参合剂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脂代谢的影响。方法:42只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模型组、降脂灵组、党参合剂低、中、高剂量组。测定血清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浓度和动脉硬化指数(AI)的水平。结果:党参合剂可明显降低TC、TG、LDL-C水平,同时可提高HDL-C水平。结论:党参合剂具有降血脂、调血脂作用。
-
黑地黄丸对5/6肾切除大鼠肾衰竭模型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通过观察黑地黄丸对5/6肾切除大鼠肾衰竭模型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探讨该方对肾脏的保护机制。方法:7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7组:空白组,模型组,尿毒清组、洛丁新组,黑地黄丸高、中、低剂量组。除空白组外,其他各组大鼠行5/6肾切除术,建立肾衰竭大鼠模型,分别连续给药12周后测定血浆血管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血管紧张素I(ATⅠ)、血管紧张素II(AT Ⅱ)。结果:与尿毒清组比较,黑地黄丸高剂量组大鼠血浆AT Ⅱ含量降低(P<0.05),ET、AT Ⅰ含量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黑地黄丸高组剂量组大鼠血浆CGRP含量显著升高(P<0.01)。结论:高剂量黑地黄丸能降低肾衰竭大鼠血浆ET含量,升高血浆CGRP水平,减少AT Ⅰ、AT Ⅱ合成,有效改善肾衰竭大鼠的血液动力学,对肾衰竭大鼠的肾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
肝泰煎剂对荷瘤小鼠肿瘤生长抑制整体效应及生存期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肝泰煎剂(GTJJ)方对荷S180及荷H22瘤小鼠肿瘤生长抑制效应及生存期的影响。方法:荷S180腹水瘤小鼠造模后随机分成对照组、GTJJ 组、环磷酰胺(CTX)组和GTJJ+CTX 组;荷H22肝癌小鼠造模后随机分成对照组、GTJJ 组、顺铂(DDP)组和GTJJ+DDP组。第2天开始用药,于第13天拉颈处死动物,取出瘤组织,称重。生存期观察的动物模型为荷H22昆明鼠,其截尾期以生理盐水对照组出现第一只动物死亡为止,记录小鼠存活时间。结果:①对荷S180昆明鼠肿瘤生长抑制作用:各用药组肿瘤明显缩小,GTJJ组抑制率为34.3%,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GTJJ+CTX组抑制率为80.5%,显示出较好的与西药协同作用。②对荷H22昆明鼠肿瘤生长抑制作用:GTJJ组肿瘤抑制率42.3%,抑瘤作用明显(P<0.05),GTJJ+DDP组抑瘤率为47.6%,优于其他各组。③对生存期影响:GTJJ组及各DDP组荷H22昆明鼠生存期及中位生存天数明显延长,生存期明显提高,GTJJ组生命延长率为46.15%,GTJJ+DDP组生命延长率为8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肝泰煎剂对小鼠S180腹水瘤、H22肝细胞癌肿瘤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能延长荷H22昆明鼠生存期,与西药配合有协同作用。
-
HPLC-ELSD法测定肺痨灵合剂中黄芪甲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HPLC-ELSD法测定肺痨灵合剂中黄芪甲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色谱柱为Agilent XDB C18柱(4.6 mm×1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33:67),流速为1.0 mL/min,进样量为10μL。 ELSD参数:漂移管温度为101℃,氮气流速为2.7 L/min。结果:黄芪甲苷线性范围是1.326~9.282μg,r为0.9981,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20%, RSD为0.88%。结论:HPLC-ELSD法灵敏、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肺痨灵合剂的定量分析与质量控制。
-
不同型号大孔吸附树脂对莱菔子水提液中萝卜苷的吸附性考察
目的:研究不同型号大孔吸附树脂对莱菔子水提液中萝卜苷的纯化效果,筛选适合萝卜苷纯化的佳型号树脂。方法:以萝卜苷的纯化效率为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莱菔子水提液和洗脱液中萝卜苷的含量,选择佳型号大孔树脂。结果:X-5型大孔吸附树脂对萝卜苷的纯化率为86.2%,表明X-5型树脂更适合莱菔子中萝卜苷的纯化。萝卜苷在X-5型树脂上的吸附平衡时间为4h。结论:采用X-5型大孔吸附树脂纯化莱菔子中萝卜苷是可行的。
-
国家级中医药数据中心成立
12月29日,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数据中心在京揭牌。据悉,该中心是首个国家级中医药数据中心。
该数据中心主任、中国中医科学院常务副院长刘保延介绍,加强中医临床研究数据库建设,实现中医临床科研信息共享,是“十二五”期间中医药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目标。该数据中心将以研究实施中医药数据的采集、存储、汇交、共享、分析和应用为总体目标任务,重点构建中医药大数据资源平台、建立中医药数据标准和共享管理系统,并逐步提供中医药数据分析和再利用支撑服务。 -
地方性克汀病诊断新标准发布
1月4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推荐性卫生行业标准《地方性克汀病和地方性亚临床克汀病诊断》,该标准自2015年4月1日起施行,原卫生部于1999年发布的旧版诊断标准同时废止。
-
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的方法及作用概述
查阅近10年有关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的相关文献,从穴位埋线减肥的方法及作用方面对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进行综述。
-
莫诺苷的药理药效作用研究进展
从神经保护、降低血液黏度、抗凝血、抗血小板聚集、保护内皮细胞和心肌细胞、抑制黑素形成、促进骨折愈合、抗糖尿病肾病等方面综述了莫诺苷的药理药效作用。通过归纳梳理其机制研究,推测莫诺苷为一种具有心肌细胞和神经保护作用的新型单体化合物。
-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年撰稿须知
关键词: 山东 -
输注与介入类医用耗材灭菌技术获突破
12月12日,威高集团第一条医疗耗材产品辐照消毒灭菌生产线建成并投产。此项输注与介入类医用耗材灭菌技术,由威高集团与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共同开发,实现了灭菌技术新突破。
-
中医药工作要与医改“合上拍”
1月12日,2015年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在京闭幕。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在闭幕式上指出,中医药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各地中医药管理部门要认识、适应、引领新常态,创新中医药发展思路,通过与国家全面深化医改整体部署有机结合,推动事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
我国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回顾与展望
近10年来,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申报、调研、理论研究、人才培养、宣传教育等多个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我国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应在保护制度构建、保护名录编制等方面进一步深入开展。
-
马钱子配伍减毒研究概述
从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两方面概述了马钱子配伍生地黄、甘草、赤芍、肉桂、麻黄、地龙、洋金花、黄连后对马钱子毒性的影响。
-
中医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研究进展
从视网膜静脉阻塞的分型辨证、分期辨证、单方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等方面对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中医治疗进展进行概述,并对运用中医方法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疗效进行总结与应用前景展望。
-
魏晋以前针灸治疗中风文献研究
检索魏晋以前针灸治疗中风的古籍文献,研究魏晋以前针灸治疗中风的治则治法和取穴规律。魏晋以前针灸治疗中风的主要治则是补虚泻实;主要治疗方法有巨刺法、放血法、燔针劫刺法、灸法;取穴规律主要是循经取穴和分部取穴,经脉以阳经和督脉为主,部位以头面四肢为主。
-
中医髓理论源流探析
依据“髓是一种物质”的观点,系统梳理不同时期中医髓理论的发展演变情况:先秦至汉时期对髓的性质、生理、病理及髓病证治疗有了初步认识和阐述,中医髓理论的雏形基本形成。魏晋隋唐时期中医髓理论内容得到丰富与发展,认识到髓病证的病因既有因虚致病,也有外邪侵髓所发;孙思邈提出“凡髓虚实之应主于肝胆”观点;方剂与灸法的使用丰富了髓病证治疗学内容。宋金元时期从解剖学角度说明髓是人体必不可少的物质之一,元代滑寿首次提到“脊髓”概念,该时期髓理论已运用于骨伤科,髓病证治疗中出现风药配伍。明清时期髓理论更加完善,对中医脑髓的深入研究,丰富了髓理论内容,中医髓理论体系日趋成熟。
-
以文化人厚重基础--中医学核心课程体系建设与实践成果简介
2014年教学成果奖评审中,我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山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实现了学校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项中零的突破。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自1989年开始评选,每四年评选表彰一次,是教育部组织的高级别奖项之一,被视为与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并列的国家级奖励,代表了我国高等教育教学工作的高水平。山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与国家级教学成果同步开展,代表了山东省高等教育教学工作的高水平,是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选的前提与基础。
学校高度重视教育教学改革,尤其是2012年入选山东省首批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建设之后,学校党委、行政深入教学一线,带领广大教职员工商讨教育教学改革方案、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在2014年度教学成果奖评审中,我校获奖质量与数量为历届高,体现了学校在特色名校建设过程中,在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创新、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优化以及学生素质教育的全面提升等方面的新成效。
自本期起,本刊对我校取得的教学成果作系列介绍。 -
中风循证病机-证治体系构建
在分析病机、证候、治法、方药内在逻辑关系基础上,以“遵循临床证据可构建切合现代中医临床的中风病机-证治体系”为工作假说,以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结果为依据,按照“病证结合-系统评价-获得疗效-以方测证-评价病机-构建体系”的研究思路,构建了中风循证病机-证治体系,并进一步提出了中风的核心病机假说。
年 | 期数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
2011 | 01 02 03 05 06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
2008 | 01 02 03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
2003 | 01 02 03 04 05 06 |
2002 | 01 02 03 04 05 06 |
2001 | 01 02 03 04 05 06 |
2000 | 01 02 03 04 05 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