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妇产科杂志
Journal of Practical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실용부과잡지
- 主管单位: 四川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四川省医学会
- 影响因子: 2.5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3-6946
- 国内刊号: 51-1145/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细菌性阴道病患者局部IL-2、IL-10水平的研究
目的:检测细菌性阴道病(BV)患者阴道局部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变化,探讨阴道局部免疫在BV中所发挥的作用.方法:选取BV患者38例作为研究组(BV组),选取同期正常妇女40例作为对照组,用ELISA方法检测两组阴道灌洗液IL-2、IL-10的水平.结果:①BV组阴道灌洗液IL-2水平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07),而IL-10则显著升高(P<0.001);②与对照组相比,BV组阴道灌洗液IL-2/IL-10比值显著性下降(P<0.001).结论:①BV时阴道灌洗液IL-2下降,提示阴道局部活化T细胞及产生细胞因子的能力减弱,宿主的细胞免疫功能低下;②阴道灌洗液IL-10升高,提示阴道局部抑制前炎症细胞因子产生以及抑制T细胞合成细胞因子,具有抗炎效应;③IL-2/IL-10比值下降提示可能出现了Th1/Th2细胞的免疫功能失衡.
-
同源框基因HOXA11及雌激素受体在人良、恶性子宫内膜增殖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同源框基因HOXA11及雌激素受体(ER)在人良、恶性子宫内膜增殖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Wester blot方法检测27例正常增殖期子宫内膜、35例单纯型及复杂型增殖子宫内膜、37例不典型增殖子宫内膜、31例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HOXA11和ER的表达.结果:HOXA11与ER蛋白的表达量由良性到恶性演变的子宫内膜呈下降趋势,组间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且各组子宫内膜中HOXA11与ER蛋白的表达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971,P=0.000).结论:子宫内膜由良性到恶性演变的过程中,HOXA11与ER蛋白的表达量呈下降趋势,这两个指标对子宫内膜恶性病变的进程与预后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
血浆胶体渗透压在子痫前期中的临床应用415例
目的:探讨监测血浆胶体渗透压在415例子痫前期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为子痫前期患者提供新的筛查方法.方法:研究我院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住院分娩的415例子痫前期孕产妇,其中轻度子痫前期296例(A组),重度子痫前期119例(B组),监测其血清总蛋白、白蛋白、24小时尿蛋白,及产前、产后6小时、产后24小时血浆胶体渗透压,将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B组孕产妇在定期产前检查及分娩孕周上低于A组,B组多胎妊娠比例高于A组(P<0.05);②B组血浆胶体渗透压、总蛋白、白蛋白明显低于A组,24小时尿蛋白定量明显高于A组(P<0.05);③B组孕产妇产前、产后6小时、产后24小时血浆胶体渗透压比较,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血浆胶体渗透压可以作为子痫前期患者的监测指标,在临床上为子痫前期患者诊治提供新的筛查方法.
-
腹腔局部细胞因子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玫不孕中的作用
目的:通过测定子宫内膜异位症(EMT)和子宫腺肌病在不孕症患者腹腔液中细胞因子的含量,探讨腹腔局部细胞因子在EMT和子宫腺肌病相关不孕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疑似EMT和子宫腺肌病合并不孕行腹腔镜手术者86例,采用Luminex液相蛋白芯片技术,检测所有研究者腹腔液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白细胞介素(IL)-6、10、17的含量,并分析细胞因子含量与EMT分期的关系.结果:按手术与病理结果终纳入病例共57例,分为4组:Ⅰ~Ⅱ期EMT 13例(EMT轻度组)、Ⅲ~Ⅳ期EMT 14例(EMT重度组)、子宫腺肌病13例(子宫腺肌病组)、EMT与子宫腺肌病并存17例(并存组).正常盆腔26例(对照组).除IFN-γ外,TNF-α、IL-6、IL-10、IL-17、VEGF 5种细胞因子在5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种细胞因子在组间两两比较:①EMT轻度组及重度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EMT轻、重度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子宫腺肌病组5种因子均与对照组相似(P>0.05),TNF-α、IL-6、IL-17 3种因子低于EMT轻度组及重度组(P<0.05),VEGF低于重度组(P<0.05);③并存组细胞因子含量明显高于子宫腺肌病组和对照组(P<0.05),而与EMT轻、重度组分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MT患者盆腔局部细胞因子的异常产生导致盆腔内环境的改变可能干扰正常生殖过程.子宫腺肌病不孕的原因可能有别于EMT,与盆腔局部内环境细胞因子无关.
-
大鼠脂肪源性干细胞成脂诱导分化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大鼠脂肪源性干细胞(ADSCs)向成脂诱导分化的生物学特性,以探讨ADSCs在治疗盆腔脏器脱垂(POP)中生物工程学的意义.方法:酶消化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ADSCs;相差显微镜观察ADSCs的细胞形态;运用流式细胞术鉴定细胞周期以及细胞表面抗原的表达;对ADSCs进行成脂诱导分化,油红“O”染色观察其向脂肪细胞分化的能力.结果:体外培养的ADSCs增殖迅速,呈成纤维细胞样生长,细胞呈多角形、长梭形,形态均一;细胞周期结果显示G0/G1期细胞占90.60%;表面抗原阳性表达率分别为CD44 99.88%,CD90 99.74%,CD105 95.00%,CD49d 89.56%,CD34 3.04%,CD106 0.85%,CD45 0.26%;成脂诱导实验细胞内出现脂滴,诱导14天后油红“O”染色呈橘红色.结论:ADSCs易于分离培养,具有向成脂诱导分化的功能,提示ADSCs可作为治疗POP的种子细胞.
-
姜黄素、佛波酯对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细胞生长的影响
目的:通过研究抑癌剂姜黄素(CCM)、促癌剂佛波酯(TPA)对体外培养的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细胞增殖、细胞形态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探讨肿瘤细胞SKOV3增殖抑制的效应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测定CCM、TPA不同浓度及不同时间对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增殖的抑制作用,计算细胞生长抑制率.光镜和电镜下观测细胞形态学及超微结构的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结果:TPA具有抑制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细胞增殖的作用,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细胞生长停滞于G1/S期.部分细胞出现凋亡形态学改变.TPA抑制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细胞的增殖,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细胞周期发生G1→S期阻滞.结论:CCM、TPA通过抑制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发生停滞,显著地抑制卵巢癌细胞SKOV3的体外生长.
-
宫颈癌中MTA1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转移相关基因1(MTA1)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0例正常宫颈组织,50例宫颈癌以及淋巴结转移癌组织中MTA1蛋白的表达情况,并与临床病理特征相比较.结果:与正常宫颈上皮相比,宫颈癌与淋巴结转移癌组织中MTA1阳性细胞数量及染色强度均明显增高.正常宫颈中MTA1蛋白定位于细胞核;宫颈癌及淋巴结转移癌组织中MTA1出现了细胞核、细胞浆、细胞膜的多种形式的蛋白定位.宫颈癌中MTA1蛋白的过表达与淋巴转移、浸润深度及脉管浸润有关,与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无关.Kaplan-Meier生存分析未发现MTA1是宫颈癌的不良预后因素.结论:MTA1蛋白的过表达可能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浸润转移密切相关,其与宫颈癌预后的关系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
羊水板层小体计数预测胎儿肺成熟度的评价
目的:检测羊水中板层小体计数(LBC),并对胎儿肺成熟度进行评价.方法:选取82例孕28~40周的单胎孕妇(妊娠合并糖尿痛27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20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16例,正常妊娠孕妇19例)检测其羊水标本中LBC,其中14例测定经过地塞米松促胎肺成熟治疗前后两次羊水,并随访其新生儿是否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根据羊水LBC与新生儿是否发生RDS的关系,建立本实验室羊水LBC预测胎儿肺不成熟与胎儿肺成熟的临界值,并计算相应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随孕妇孕周增加,羊水LBC增加,新生儿RDS的发生率降低;有妊娠合并症的孕妇使用地塞米松促胎肺成熟治疗后,羊水LBC明显增加,可达到同孕周正常孕妇羊水LBC水平;82例新生儿中11例(13.4%)发生了RDS,其中8例LBC<15×109/L,另外3例LBC介于15×109/L~50×109/L.以LBC<15×109/L预测胎儿肺不成熟,灵敏度为72.7%,特异度为100%,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95.9%.以LBC>50×109/L预测胎儿肺成熟,灵敏度为81.7%,特异度为100%,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45.8%.结论:羊水LBC检测因其简便、快速、准确、经济、易于标准化,适于临床开展,可作为预测胎儿肺成熟度的筛查实验.
-
140例胎儿生长受限孕周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32孕周前后胎儿生长受限(FGR)的主要相关因素、脐血流收缩期大血流速度/舒张期末血流速度的比值(S/D)、终止妊娠的时间、方法以及对围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09年9月至2010年8月出生的140例FGR患儿母亲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32孕周组和≤32孕周组,并对两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2孕周组主要相关因素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内科合并症、胎盘因素;>32孕周组主要相关因素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脐带因素.≤32孕周组分娩孕周、新生儿评分、新生儿体重均低于>32孕周组(P<0.05),而围生儿总死亡率、S/D阳性率、早产率高于>32孕周组(P<0.05).结论:≤32孕周的FGR具有高并发症、合并症和S/D阳性率高的特点,可能是其早产、高围生儿死亡、低新生儿评分、低新生儿体重的重要原因,严重影响围生儿预后;而>32孕周的FGR可能是由于较轻程度的合并症持续作用及晚期脐带因素影响,因其发病孕周较晚,胎儿存活率较高.
-
超声检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间质血流变化的预测价值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CDS)检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OEC)间质血流变化的预测价值.方法:术前应用TV-CDS检测60例OEC患者(OEC组)及30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对照组)卵巢间质血流信号及阻力指数RI,术后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有血流显示的囊肿及囊肿周边间质组织标本内的微血管密度(MVD),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①OEC组卵巢间质内血流不丰富,多呈Ⅰ级,频谱呈高阻型,RI值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②经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病程>1年和囊肿长径>4 cm为无血流显示的OEC患者的危险因素;而有血流显示的OEC,其血流显示区域与病程、囊肿类型(单房或多房)、囊肿大小有关(P<0.05).③OEC组卵巢间质内MVD计数(5.87±1.44)显著低于对照组(12.07±1.53),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17.28,P<0.01);MVD计数与超声检查血流分级呈显著正相关(r=0.66,P<0.01),与RI呈显著负相关(r=-0.91,P<0.01).结论:TV-CDS检测卵巢间质血流变化可反映OEC卵巢局部病理改变,可前瞻性预测OEC对卵巢间质组织的破坏.
-
宫颈微偏腺癌16例临床与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宫颈微偏腺癌(MDA)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6例MDA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结合文献讨论.结果:以阴道排大量稀薄黏液为主要症状.病理特征:肿瘤组织学分化良好,腺体浸润深达宫颈间质深层,易侵犯脉管且伴有特殊的间质反应.确诊时ⅡB期患者占50%,28.57%的患者手术时已发生盆腔淋巴结转移,28.57%的患者手术切缘阳性,预后不良.16例中14例行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及淋巴结切除术,另2例因个人原因未手术.结论:对于有临床症状者宜行宫颈细胞学检查早期筛查,若需活检宜深取宫颈组织,必要时锥切.MDA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症状及腺体浸润较深、易侵犯脉管伴特殊间质反应等病理学特征.治疗上根治性手术辅助放疗、化疗可能是较好选择.
-
125例妊娠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原发病因与预后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患者的原发病因及其预后.方法:对2004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5例妊娠并发DIC患者的病因及其死亡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125例妊娠并发DIC患者主要病因为产后出血49例(39.2%)、胎盘早剥25例(20.0%)、妊娠期急性肝病15例(12.0%)、重度子痫前期或子痫10例(8.0%)、羊水栓塞10例(8.0%).②26例死亡患者引起死亡的主要病因为羊水栓塞(50.0%,5/10)、妊娠期急性肝病(40.0%,6/15),产后出血(16.3%,8/49),胎盘早剥(16.0%,4/25).③不同病因的DIC死亡患者出现功能障碍的器官不一样.结论:妊娠并发DIC原发病因中以产科因素为主;不同原发病因DIC患者死亡率有明显差异,累及的系统或器官不同.提示临床工作中可根据不同原发病因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
宫颈癌手术治疗后复发的临床病理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宫颈癌手术治疗后复发的临床病理因素,为预防复发,改善预后提供依据.方法:选择1985年1月1日至2005年12月31日间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及1995年1月1日至2009年6月30日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妇科收治的,经手术治疗、有病理诊断、病历资料及随访资料完整的宫颈癌患者424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术后复发23例,401例无复发.对有、无复发两组患者的相关因素,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和Log-rank检验进行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分化程度、临床分期、盆腔淋巴结阳性、术后放疗、术后化疗是影响宫颈癌手术治疗后复发的临床病理因素;多因素COX模型分析显示:盆腔淋巴结阳性、术后化疗是影响复发的独立因素.结论:肿瘤分化程度、临床分期、盆腔淋巴结阳性是影响宫颈癌手术后复发的重要因素,术后辅助治疗可降低复发率.
-
不同作用时间二氧化碳气腹对妊娠中期大鼠胎盘组织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作用时间的二氧化碳(CO2)气腹对妊娠中期大鼠胎盘组织中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的影响;并且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妊娠中期CO2气腹后大鼠胎盘超微结构的变化,判断CO2气腹对胎盘功能的影响.方法:建立妊娠中期CO 2气腹的大鼠模型,接受CO2气腹1小时(处理组1)、CO2气腹2小时(处理组2)和未接受CO 2气腹(对照组)大鼠的胎盘组织行固相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vWF含量变化.透射电镜观察妊娠中期CO2气腹后大鼠胎盘近期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处理组2 vWF的OD值(0.1175±0.0237)高于对照组(0.0732±0.0096)和处理组1(0.0864±0.01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处理组1胎盘的合体滋养细胞超微结构均为正常表现,处理组2有早期缺氧的表现.结论:妊娠中期大鼠胎盘组织中vWF含量在相同气腹压力下随气腹作用时间延长而增加,长时间CO2气腹后其胎盘透射电镜下出现早期缺氧的改变.
-
妊娠期糖尿病筛查和诊断策略的变迁
1妊娠期糖尿病的起源自20世纪50年代,国外就出现了“妊娠期糖尿病”的概念并认为其可能导致胎儿不良结局.针对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诊断标准的研究至今也已有50年的历史,但一直未达成统一.早在1964年美国O'Sullivan和Mahan就应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进行GDM的诊断.
-
早孕期和中孕期超声检查的规范化
超声检查是孕期检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会产科学组日前颁布的《孕前和孕期保健指南(第1版)》中,推荐孕期的常规超声检查次数为4-5次,其中早孕期超声检查作为备查项目,目的在于确定孕周或进行颈后透明层(NT)检查,18~24周的中孕期是系统超声筛查胎儿畸形,这两次超声对于筛查胎儿畸形,避免严重畸形儿的出生都具有重要意义.
-
孕期不推荐常规筛查项目的规范化
目前,我国的孕期保健体系已经基本确立并得到不断的完善.孕期保健在及时发现孕妇的合并症和并发症,预防和治疗孕期相关疾病以及筛查胎儿先天畸形,提高母婴质量等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各地孕期保健和筛查项目标准不统一,水平参差不齐,对一些筛查项目的检测方法、意义和适应证不明确,造成人为的误诊误判和过度检查、治疗.这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也增加了患者的恐惧心理,因此,应该对一些不需要常规检查的项目进行规范.
-
早孕期和中孕期胎儿非整倍体血清学筛查的规范化
胎儿非整倍体血清学筛查发展至今已有20余年的历史,目前应用于临床的主要是对21-三体综合征和18-三体综合征的筛查,筛查指标有母血清PAPP-A、总HCG或游离β-HCG、AFP、μE3、抑制素A.在不同的孕期,各筛查指标联合应用形成了多种筛查方案,如中孕双联筛查、中孕三联筛查、早孕筛查、早中孕联合筛查、酌情筛查等.目前国内主要以中孕AFP、游离β-HCG双联筛查及加μE 3的三联筛查为主,其检出率约50%~60%.部分地区开展了早中孕联合筛查、酌情筛查等,虽然结果提示这些方案可能获得更高的检出率,但其检测流程及风险评估方法更为复杂,对各环节的质量控制有更高的要求.除筛查方案外,影响检出率的因素还包括:孕妇信息采集是否准确、血清标本的质量、检测与风险评估方法是否合适、阳性切割值的选取等.因而在质量控制体系尚不完善的情况下,盲目增加筛查指标,不但无益于提高检出率,还会造成更大的浪费.当前影响我国产前筛查水平的关键问题是良好的质量控制体系亟待建立.以下谈谈筛查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和操作流程的规范.
-
孕期保健的新理念
孕期保健是产科医师的一项重要工作,但是我国孕期保健欠规范,存在一些问题:①许多产科医生没有及时系统地更新孕期保健的理念.孕妇往往非常重视孕期保健,通过网络获得孕期保健的一些知识,而有些知识常常误导孕妇,许多产科医生都有同感,孕妇提出的许多问题我们不能很好作答.②医生盲目开出许多检查项目,没有卫生经济学概念,没有针对性,没有计划性,而一些关键的检查项目义常常漏掉,导致医疗纠纷.
-
孕期健康教育及指导的规范化
妊娠期健康教育是围生期保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预防和减少母胎并发症的发生、保障母婴健康至关重要.同时,妊娠期又是矫正日后生活习惯的关键时期,妊娠期间所形成的生活习惯将会影响到女性以后的健康状况.所以,系统规范的孕期健康教育对于产后延续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远期健康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
孕期营养素补充的规范化
孕期营养素摄入增加比在其他任何时间都更明显,保证充足的营养素摄入对胎儿的生长,维持母体和胎儿的健康均十分重要.孕期推荐摄入量较非孕期增加25%以上的营养素包括:蛋白质、α-亚麻酸、碘、铁、锌、叶酸、烟酸、维生素B12、维生素B1和维生素B6,其中蛋白质、铁、叶酸、维生素B6更是增加50%以上.但孕期常见的营养素应该摄入的量对于围生保健专业人员并不十分熟悉,本文将简要介绍.
-
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35例临床分析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育龄妇女的常见病,一般好发于卵巢、直肠子宫陷凹、盆腔腹膜和子宫肌壁等,其他部位也可发生,但较少见.由于近年来剖宫产率逐年增加,术后并发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例也逐年增多.我院自2002年1月至2009年12月共收治35例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经手术配合药物治疗,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
急性髓性白血病M2型化疗期合并双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1例
1病例报告患者,28岁,以确诊急性髓性白血病M2型[伴t(8;21)]3月余,发现双侧附件肿物1周,于2009年3月27日入我院.3个月前(妊娠19周)出现面色苍白、心悸、乏力,无明显头晕、大汗,视物黑矇,当地医院查血常规:WBC 13.97×109/L,Hb51g/L,PLT 26.4×109/L,于2008年12月转来我院,结合骨髓穿刺骨髓细胞形态学诊断为:急性髓性白血病M2型[伴t(8;21)]合并妊娠.盆腔B超检查提示:双侧卵巢大小回声正常.
-
妊娠晚期链球菌中毒性休克综合征1例
1病例报告患者,19岁,G1P0.因妊娠39周,畏寒、发热6小时于2010年6月13日来我院就诊.患者6月13日11时饮用饮料后出现畏寒、发热,2小时后到私人诊所就诊,体温高达41℃,建议到上级医院就诊.末次月经:2009年9月14日,预产期:2010年6月21日,平时月经规律,孕期无正规产前检查.
-
妊娠合并甲型H1N1流感18例临床分析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11月至2010年3月本院收治的18例妊娠合并甲型H1N1流感孕产妇.年龄21~41岁,平均年龄26.7±4.5岁,孕6+1~38+4周,平均孕周20.7±3.5周,初产妇14例,经产妇4例,住院天数5-9天.初产妇>30岁3例(16.7%).发病时间:孕早期3例(16.7%),孕中期3例(16.7%),孕晚期12例(66.7%).
-
27卷3期疑难病案讨论选登
1诊断①早期妊娠;②系统性红斑狼疮(SLE);③右下肢静脉血栓形成;④α-地中海贫血携带者.2诊断依据2.1患者,35岁,已婚,停经65天,医院早孕B超检查核实胎龄无误.宫体增大如孕2月大小.符合早期妊娠诊断.
-
27卷7期疑难病案
患者,21岁,因孕27+6周,阴道流液3+天,转移性右下腹痛1天于2010年10月4日入我院.停经30余天于深圳某诊所B超检查提示宫内妊娠.孕期未行产前检查,3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大量阴道流液,色清亮,无腹痛及阴道流血,至外院就诊,诊断为“胎膜早破”,予以抑制宫缩、抗感染治疗.1天前突然出现中腹部阵发性疼痛,间隔时间及持续时间不详,开始尚可忍受,后逐渐加重.数小时后转为右下腹疼痛,无放射痛及牵扯痛,无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中膀胱损伤经阴道修补6例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中经阴道修补损伤膀胱的可行性和手术技巧,寻找微创治疗膀胱损伤的新路径.方法:膀胱破裂6例,均位于后壁.平均年龄40.6岁(35~65岁),6例均有不同程度的盆腔粘连,其中3例既往有剖宫产手术史,粘连严重,1例为子宫峡部肌瘤.术中均经阴道行膀胱修补术.结果:6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术后1周拔除尿管后排尿通畅,无尿潴留及尿瘘形成.结论:经阴道修补膀胱破裂创伤小、安全、可行,是治疗妇科手术中膀胱损伤可选择的微创技术.
-
陈旧性异位妊娠致腹腔巨大包块误诊为卵巢绒癌1例
1病例报告患者,43岁,G3P3.因发现盆腔包块伴下腹痛1+月,于2008年11月6日收入我院.患者入院前1+月因下腹痛,到当地医院B超检查发现盆腔包块(具体不详).伴月经淋漓不尽及下肢乏力.予输液治疗(具体不详)后腹痛加剧而到我市某医院就诊,该院B超检查提示子宫内实质性占位和少量腹水,后患者转入我院,门诊以“盆腔包块”收入院治疗.发病后患者精神尚可,食欲下降,体重下降5+kg,二便正常.有3次顺产史,未置宫内节育器,近期无妊娠史.
-
孕27周,阴道流血2次
1病历摘要患者,39岁,因孕27+6周,阴道流血2次于2010年11月13日入院.末次月经:2010年5月2日,预产期:2011年2月9日.孕期未定期产前检查.2010年10月19日无明显诱因出现较多量阴道流血,量约350 ml,伴血凝块,无腹痛,遂至外院就诊,彩超检查提示胎盘位置正常,妇科检查提示:宫颈口见一红色赘生物嵌顿,大小约7 cm×5 cm×3 cm,质硬,表面不光滑,与宫颈关系密切,有接触性出血.
-
女性恶性肿瘤患者生育前治疗对生育功能的影响
恶性肿瘤治疗有可能损害恶性肿瘤患者的生育功能,保留生育功能的治疗可以提高生育前恶性肿瘤生存者的生育力.近年来,众多学者对女性恶性肿瘤患者生育前治疗对生育功能的影响、后代的影响以及妊娠后的复发情况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对此进行综述,并讨论了女性相关恶性肿瘤生存者的生育情况.
-
胎盘滋养细胞离子通道及其与子痫前期关系的研究进展
胎盘构成了母胎间物质交换的主要屏障.研究发现,在人类胎盘有氯离子通道、钙离子通道、钠离子通道和钾离子通道等的存在,这些通道与胎盘生理功能的调控密切相关,但其机制尚不清楚.目前离子通道功能改变与子痫前期关系的研究正在逐步开展.作者简要总结了胎盘离子通道研究的新进展,并讨论了离子通道与子痫前期可能的关系.
年 | 期数 |
2019 | 01 02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
2003 | 01 02 03 04 05 06 |
2002 | 01 02 03 04 05 06 |
2001 | 01 02 03 04 05 06 |
2000 | 01 02 03 04 05 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