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一种新型恒温恒湿吸氧装置的研制与应用

    作者:田焕阁;杨瑞贞;于艳霞

    氧疗是针对缺氧状态而采取的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通过氧疗可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增加动脉血氧含量,促进组织的新陈代谢,维持机体生命活动,对某些疾病如心脏疾病、肝脏疾病、肾脏疾病、肺脏疾病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能起到重要的辅助治疗作用,已经成为缺氧者进行治疗和家庭保健的重要措施之一[1].

  • 脑卒中患者氧疗依从性差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作者:李良

    氧气疗法(oxygen therapy)是指通过给氧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和动脉血氧饱和度,增加动脉血氧含量,纠正各种原闪造成的缺氧状态,促进绀织的新陈代谢,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一种治疗方法.脑卒中是指局部脑组织由于缺血或出血而发生坏死所致的脑软化.

  • 肺心病动脉血氧分压与心电图S—T T的相关性探讨

    作者:陈璞莹;孙利

    目的:探讨心肌对缺氧是否敏感;方法:利用近2年在我科住院的50例次肺心病患者,采用同步测动脉血氧分压与心电图来观察动脉血氧分压与心电图S—T段、T波的关系;结果:心肌对缺氧并不敏感;结论:肺心病患者有重度低氧血症才引起S—T段下移,T波倒置,肺心病患者轻、中度的低氧血症很少引起S—T、T的改变。

  • 婴儿巨细胞病毒肺炎血清SP-D和MBL水平变化及意义

    作者:张诒勋;李兴矗;刘冰;朱亚芹;梁志强

    目的 探讨血清肺表面活性蛋白D(SP-D)、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在婴儿巨细胞病毒(CMV)肺炎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临床诊断为CMV肺炎住院患儿101例,男女比例1:1.1,平均年龄(2.69±1.02)个月;按肺部体征与肺外并发症严重程度,将其分为重症肺炎组(48例)和轻症肺炎组(53例);选择同期住院的非感染性疾病患儿作为对照组(55例).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各组患儿血清SP-D、MBL水平,并对重症肺炎患儿行血气分析检测动脉血氧分压(PaO2).结果 重症肺炎组[(150.08 ±52.59) ng/ml]和轻症肺炎组[(109.67 ±31.39) ng/ml]血清SP-D水平较对照组[(41.33±16.42) ng/ml]均明显升高(P<0.01),且重症肺炎组SP-D水平高于轻症肺炎组(P<0.01);三组间血清MBL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肺炎患儿血清SP-D水平与PaO2呈显著负相关(r=-0.565,P<0.01).结论 血清SP-D水平与婴儿CMV肺炎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而MBL水平与其无关.检测婴儿CMV肺炎血清SP-D水平,对病情严重程度的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 开胸手术病人围手术期动脉血氧分压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

    作者:杨莉荣;孙丽娟;胡晨虎

    研究开胸手术围手术期血氧分压变化规律,有助于客观的把握手术指征和有效的制定手术、麻醉及术后处理方案。笔者对50例贲门癌、食管癌、肺癌手术病人围手术期动脉血氧分压进行了监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全组50例,男42例,女8例,年龄54~73岁,平均62.4岁。其中贲门癌13例,食管癌21例,肺癌16例。13例贲门癌行食管胃弓下吻合术,21例食管癌行食管胃弓上吻合术16例、颈部吻合术5例,肺癌病人均行肺叶切除术。

  • 主观用力呼吸困难与限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运动的标准的关系

    作者:温华;康健;刘刚;宋玉;侯显明;于润江

    目的: 探讨主观用力呼吸困难不宜作为限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运动的标准.方法:选择稳定期COPD患者26例,进行症状限制性心肺运动负荷试验.运动终止后立即用血气分析仪监测此状态下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max).Borg Scale(BS)被用于判定患者运动时主观出现用力呼吸困难的程度.结果:BS与PaO2max负相关(r=-0.673,P<0.01),15例患者因感到呼吸困难而终止试验,其中9例发生血氧分压下降,但只有4例PaO2max<60mmHg.2、BS与ΔPaO2负相关(r=-0.44,P<0.05),即BS与患者运动时发生的氧分压降成正相关.结论:单凭主观出现用力呼吸困难不宜限制患者进行运动.

  • 不同压力呼吸末正压通气对开胸手术单肺通气期间肺内分流及氧合的影响

    作者:庞义娟;冯艳华;李艳辉;王丹;麻海春;王艳芬

    目的:研究不同压力呼吸末正压通气(PEEP)对单肺通气(OLV)期间肺内分流及氧合的影响,探讨OLV期间应用的佳PEEP值.方法:选择ASA Ⅰ-Ⅱ级择期行开胸手术OLV患者30例,患者侧卧位后分别于双肺通气30 min(T1)、单肺通气30 min(T2)、通气侧肺5 cmH2O 30 min(T3)及通气侧肺10 cmH2O 30 min(T4)时行血气分析,记录各时间点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pH、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及气道峰压(Ppeak),并计算肺内分流(Qs/Qt).结果:与双肺通气比较,OLV时PaO2明显下降,Qs/Qt明显升高(P<0.05).T2到T3期间PaO2从(200.20±145.25) mmHg上升到(299.55±138.83)mmHg,Qs/Qt下降(P<0.05).T3到T4期间PaO2从(299.55±138.83)mmHg下降到(237.30±135.57) mmHg,Qs/Qt有所升高(P<0.05).OLV时Ppeak值从T2(21.15±3.60) cmH2O上升到T4 (27.20±3.78) cmH2O(P<0.05).结论:OLV期间,通气侧肺应用PEEP 5cmH2O能有效提高PaO2,减少Qs/Qt,防止低氧血症的发生,血流动力学稳定,不影响手术操作,是较合适的PEEP值.

  • 用无创呼吸机对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慢阻肺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评析

    作者:马小梅

    目的:探讨用无创呼吸机对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慢阻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9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53例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慢阻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方案将这53例患者分成试验组(27例)和参照组(26例).为参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疗法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为试验组患者加用无创呼吸机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血PH值、心率、呼吸频率、动脉血氧分压的水平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的水平.结果:在进行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PH值、心率、呼吸频率、动脉血氧分压的水平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的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结束后,试验组患者的血PH值、心率、呼吸频率、动脉血氧分压的水平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的水平均明显优于参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无创呼吸机对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慢阻肺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很好,可有效地提高其动脉血氧分压的水平,缓解其二氧化碳潴留和呼吸困难的症状.

  • 用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肺心病的效果观察

    作者:杜鹏博

    目的:探讨用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肺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蓝田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42肺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142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为观察组患者加用低分子肝素钠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血气分析指标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经过治疗,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SaO2(血氧饱和度)的平均值和PaO2(氧分压)的平均值均更高,其PaCO2(二氧化碳分压)的平均值、血浆粘度的平均值、全血粘度的平均值、纤维蛋白原的平均值、红细胞沉降率的平均值和血小板的平均值均更低,P<0.05.结论:用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肺心病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和血液循环.

  • 糖皮质激素治疗老年肺源性心脏病的效果研讨

    作者:黄信介

    目的:探讨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老年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在江安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46例老年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这46例患者分为参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有23例患者.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为治疗组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 d后、治疗7 d后其PaO2(动脉血氧分压)的水平、PaCO2(血二氧化碳分压)的水平及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治疗7 d后,治疗组患者PaO2的水平高于参照组患者,其PaCO2的水平低于参照组患者,其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老年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

  • 呼吸衰竭患者血氧与血乳酸浓度相关性的探讨

    作者:赵宏胜;王忠勇;练晓琪;张彬

    目的 探讨呼吸衰竭患者血乳酸(LAC)浓度、血氧分压(PaO2)及其预后的相互关系,为判断此类患者的组织缺氧提供有价值的生化指标.方法 用美国NOVA PHOX PLUSL血气、电解质、血乳酸仪测定呼吸衰竭患者的血LAC浓度和血气.结果 患者的动脉血气、乳酸在治疗期间都有显著变化(P<0.01).pH值与PaO2值越低,预后越差,而PaCO2值和血乳酸浓度越高,预后越差.其PaO2与血LAC呈明显的负相关(r=0.512,P<0.01).结论 血LAC与病情的危重程度有良好的相关性,血LAC的测定有助于了解组织细胞缺氧情况.呼吸衰竭患者需同时监测血气和血LAC.

  • 单肺通气时持续气道正压对动脉氧合的影响

    作者:郭长春;任永功;李文志

    目的利用自制的气道正压装置,对单肺通气下开胸病人的无通气肺施加持续气道正压,观察无通气肺接受不同水平的持续气道正压时对动脉氧合的影响.方法 19例需在单肺通气下开胸手术的病人(ASA:1~2级),随机分成2组,组Ⅰ(n=10):对无通气肺施加0.294 kPa (3 cmH2O)的气道持续正压(CPAP-3);组Ⅱ(n=9):对无通气肺施加0.490 kPa (5 cmH2O)的气道持续正压(CPAP-5).于手术前侧卧双肺通气时、单肺通气时、肺血管结扎前的单肺通气加CPAP-3(组Ⅰ)或单肺通气加CPAP-5(组Ⅱ)肺切除后侧卧双肺通气时采血气.结果与双肺通气相比,两组单肺通气时PaO2明显降低(组Ⅰ:22.93±9.47 kPa,组Ⅱ:20.44±8.42 kPa).组Ⅰ应用CPAP-3后PaO2显著增加(从单肺通气时的22.93±9.47 kPa 增加到36.27±10.13 kPa)(P≤0.05),组Ⅱ应用CPAP-5后PaO2显著增加(从单肺通气时的20.44±8.42 kPa 增加到52.93±8.53 kPa)(P≤0.05).而组Ⅰ和组Ⅱ两组间在双肺通气和单肺通气时PaO2的比较无差异.在组ⅡCPAP-5时PaO2(52.93±8.53 kPa)明显高于组ⅠCPAP-3时PaO2(36.27±10.13 kPa).结论 CPAP(0.29 kPa 和 0.490 kPa)用于无通气肺可有效改善单肺通气时的动脉氧合.

  • 动脉血和混合静脉血的氧监测在心脏术后中的应用

    作者:王忠勇;赵宏胜;缪爱风;钱捷;崔晓莉

    目的研究37例心脏术后病人的动脉血和混合静脉血的氧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37例病人分别于术后入ICU时(术后Ⅰ组)、术后6~18 h(术后Ⅱ组)及术后8~24h(术后Ⅲ组),测定动脉血pH值、氧分压(PaO2)、氧饱和度(SaO2)和混合静脉血pHv值、氧分压(PvO2)、氧饱和度(SvO2)及计算出氧利用率(O2ER).结果心脏术后病人的氧耗明显增加(P<0.01),SvO2与O2ER呈明显的负相关,术后Ⅰ组、术后Ⅱ组及术后Ⅲ组的r值分别为-0.9198、-0.9260及-0.9166(P值均<0.001).结论SvO2是衡量心脏术后病人组织氧供需平衡的良好指标.

  • 单肺通气期间肺萎陷侧低流量通气对肺内氧合的影响

    作者:蒋平;秦宏洋;王艳

    目的 探讨食管癌患者单肺通气期间肺萎陷侧持续低流量通气对动脉血氧分压及氧合的影响.方法 选取择期进行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在单肺通气期间萎陷侧肺直接与大气相通,不做任何处置;实验组在单肺通气期间对萎陷侧肺持续通入0.5 L/min纯氧和0.5 L/min空气,并于不同时间点进行动脉血气分析,记录氧分压,计算氧合指数.结果 实验组在T1时间和T2时间点的动脉血氧分压及氧合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食管癌患者单肺通气期间肺萎陷侧持续低流量通气有助于提高动脉血氧分压、改善氧合.

  • NT-proBNP快速检测在 AECOPD 患者病情评估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何少峰;李燕玲;戢德宇;卢建华;杨自力

    目的:探讨NT-proBNP快速检测在AECOPD患者病情评估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oche Elecsys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浆NT-proBNP浓度,全自动血气分析仪测定PaO2水平,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患者LVEF值。结果 AECOPD患者伴不同程度低氧血症,血浆NT-proBNP浓度<300 pg/ml组18例,≥300 pg/ml组82例,两组低氧血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低氧血症组60例,非低氧血症组40例,两组血浆NT-proBNP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心功能不全组76例,心功能正常组24例,两组血浆NT-proBNP 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浆NT-proBNP快速检测可用来评估早期AECOPD患者的病情,指导AECOPD患者的临床治疗。

  • 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疗效观察

    作者:赵琦;吕福祯;毛梓源

    目的 探讨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长期大量口服 N-乙酰半胱氨酸对动脉血氧分压(PaO2)及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 确诊的30例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给予泼尼松口服,治疗组给予口服泼尼松加 N-乙酰半胱氨酸 600 MG/次,3次/d,连续服用6个月.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第4,8,12周测定 PaO2及观察临床症状的缓解情况.结果 30例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入院时均有干咳、呼吸困难症状,测定 PaO2 均有下降.其中Ⅰ型呼吸衰竭患者19例,经过治疗,PaO2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临床症状改善.两种治疗方法相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治疗效果有显著性.结论 长期大量口服 N-乙酰半胱氨酸对改善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临床症状及提高 PaO2 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 经皮氧和二氧化碳分压监测值与动脉血氧和二氧化碳分压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周俊领;卢君强;庄瑞强;张海刚;胡深;宋伟健

    目的 探讨经皮氧(PTCO2)和经皮二氧化碳分压(PTCCO2)和动脉血氧(PaO2)和二氧化碳分压(PaCO2)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10月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收治的34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时(T0)、入院1 h(T1)、入院4h(T2)、入院8 h(T3)、入院12 h(T4)抽取动脉血检测PaO2、PaCO2水平,同时在相同时间节点检测PTCO2、PTCCO2水平,采用线性回归和Pearson分析两种检测方法相关性.结果 T0、T1、T2、T3、T4时间节点,PTCO2水平均低于PaO2水平,PTCCO2水平均低于PaCO2水平.线性回顾分析得出,PTCO2、PTCCO2水平和PaO2、PaCO2水平在各个时间节点均有良好相关性,TCO2和PaO2相关性:PTCO2 =-10.1 +0.98 xPaO2;PTCCO2和PaCO2相关性:PTCCO2=23.5 +0.31×PaCO2.Pearson分析得出,PTCO2和PaO2水平呈正相关性(r=0.955,P=0.000);PTCCO2和PaCO2水平呈正相关性(r =0.698,P=0.000).结论 PTCO2和PTCCO2与PaO2和PaCO2有良好相关性,对于动态监测PaO2和PaCO2水平患者,可用PTCO2和PTCCO2替代.

  • 肺心病患者内皮素、血管紧张素Ⅱ、心钠素、动脉血氧分压测定及其相关性的研究

    作者:鹿翠香;刘志梅;邵亚军;于井方

    为研究肺心病患者动脉高压形成过程中内皮素(ER-1),血管紧张素Ⅱ(AT-Ⅱ),心钠素(ANP)的作用及其与动脉血氧分压(PaO2)的相关性,我们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了30例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浆ET-1、AT-Ⅱ、ANP及动脉血氧分压值,并与健康人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显示肺心病患者的ET-1、AT-Ⅱ、ANP均显著高于健康人(P<0.01,P<0.05,P<0.01),PaO2显著低于健康人.PaO2于AT-Ⅱ存在负相关,AT-Ⅱ与ANP存在正相关,PaO2与ANP及ET-1无相关性,ET-1与ANP、AT-Ⅱ无相关性.提示低氧为肺心病形成过程中的重要因素,AT-Ⅱ、ANP、ET-1可能参与肺心病的病理生理过程,AT-Ⅱ,ANP意义更大.

  • 肝硬化患者低动脉血氧分压和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宇川;张尤历;范钰

    肝硬化患者可合并多种脏器功能异常,其中肺功能异常临床并不少见,应引起重视.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低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与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77例诊断明确的肝硬化患者纳入研究,其中Child-Pugh A级24例,B级29例,C级24例.行动脉血气分析以比较各级患者的PaO2和PaCO2.对低PaO2血症者,予吸氧4 h后复查动脉血气.结果:Child-Pugh A、B、C级肝硬化患者的低PaO2血症和低PaCO2血症发生率依次增高,PaO2和PaCO2检测值依次降低.三组低PaO2血症的发生率分别为20.8%、48.3%和79.2%(P<0.05),PaO2均值分别为10.72 kPa±1.27kPa、9.85kPa±1.38 kPa和9.13kPa±1.09 kPa(P<0.05);低PaCO2血症的发生率分别为29.2%、65.5%和91.7%(P<0.05),PaCO2均值分别为4.74 kPa±0.64kPa、4.27kPa±0.54kPa和3.78 kPa±0.83 kPa(P<0.05).低PaO2血症者吸氧后低PaO2血症显著改善(9.42 kPa±0.84 kPa对11.74 kPa±0.86kPa,P<0.01),而低PaCO2血症则未见改善(4.27kPa±0.34 kPa对4.35 kPa±0.46kPa,P>0.05).结论:低PaO2和低PaCO2是肝硬化患者存在肺功能异常的一项参考指标,并可能与肝损害程度有关.低PaCO2并不是低PaO2的继发结果,而可能是反映肝硬化患者肺功能异常的独立因素.

  • 肝癌合并急性肺栓塞12例临床分析

    作者:王新林;宋锦文;魏璇;王英峰;宋福婷;苟秋霞

    目的 分析肝癌合并急性肺栓塞临床特点、相关危险因素、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及其预后.方法 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肝癌合并急性肺栓塞患者12例,均行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及经导管内肺动脉溶栓术,术中给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 36 mg动脉灌注,18 mg/次,间隔30 min;术后给予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5000U,皮下注射,1次/12 h,连用7d;7d后改为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次,1次/d,连用9~12个月.结果 肝癌合并急性肺栓塞治疗后复查胸部CT血管成像(CTA),与治疗前对比栓子栓塞程度明显改善,其中双侧主干及其主要分支不完全性栓塞完全开通率33.3% (4/12),单侧主干及其主要分支完全性及不完全性栓塞完全开通率66.7% (8/12),二级分支以下完全性及不完全性栓塞完全开通率100%.在临床症状方面治疗后12例休克或血压下降完全恢复正常;5例右心室功能不全者完全临床治愈3例,部分临床缓解2例;3例肺栓塞三联征者完全临床治愈2例,1例临床缓解.在实验室检测方面12例治疗后肺动脉压力由(45.73 ±2.42)mm Hg降为(25.21±1.69) mm Hg;D-二.聚体由(5.72±4.19) mg/L降为(0.86±0.17)mg/L;动脉血氧分压由(78.48±3.74)mm Hg恢复至(91.23±2.53)mm Hg,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肝癌合并急性肺栓塞,伴有肺动脉主干或主要分支血栓形成,需行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及经导管内肺动脉溶栓治疗,经皮导管内溶栓治疗常用于出血风险高的高危或中危肺栓塞患者,应在有经验的医院进行治疗,导管直接溶栓优于系统性溶栓,导管溶栓时溶栓药剂量可以减低,从而降低出血风险.术后需继续抗凝治疗,其临床疗效肯定.

167 条记录 4/9 页 « 12345678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