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饮用硝酸钐对大鼠肝肾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作者:申秀英;许晓路;章子贵;巩菊芳;赖红燕

    稀土元素进入动物和人体后的分布与稀土进入方式有关,一般在肝、肺和骨等网状内皮系统的组织中积聚较多,尤其是容易在肝和肺中沉积.轻稀土(La,Ce,Pr,Sm)主要积聚在肝脏,重稀土主要沉积在骨骼.稀土对动物内脏器官的影响因器官而异,其中以肝和肺组织的影响为甚,对心、肾和脾脏的影响不大[1].由于肝脏是重要的解毒器官,肾脏是重要的排泄器官,因此,研究低剂量钐对肝和肾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意义.

  • 动脉灌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及炎性介质变化的研究

    作者:韦举卿;黄政;洪阳;刘淑仁;罗冰松

    目的观察善宁、复方丹参、654-2、VitC及抗生素联合动脉灌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疗效,并探讨NO等炎性介质在SAP发病中的作用.方法SAP病人28例,随机分为腹腔动脉灌注组(SAP灌注组)与外周静脉治疗组(SAP)静脉组),以善宁等药联合灌注治疗,并同时检测治疗前后血清中NO、MDA、IL-6、TXA2水平的变化.结果SAP灌注组的疗效较SAP静脉组显著,NO等炎性介质明显下降(P<0.01),CT胰腺炎症及胰周渗出明显吸收好转.结论早期应用降低胰腺分泌,改善胰腺微循环、抗氧化及抗生素药物行腹腔动脉灌注治疗SAP疗效显著,优于外周静脉途径给药;胰腺微循环障碍及NO等炎性介质是AP发病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且互为因果.

  • 葛根素对敌敌畏中毒大鼠肝脏保护作用的研究

    作者:杜艳秋;赵敏

    目的研究敌敌畏(DDVP)中毒对大鼠肝脏的损害及葛根素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健康Wistar大鼠分为3组,A组(对照组):生理盐水腹腔注射(ip.)和灌胃(ig.);B组(敌敌畏中毒组):生理盐水ip;C组(葛根素组):葛根素150mg/kg ip.B、C组ip,30min后DDVP 30mg/kg ig,灌胃8h后取血,检测GST、MDA.结果 B组(敌敌畏中毒组)与A组(对照组)比较,大鼠血清GST、MDA水平显著升高(P<0.01),C组(葛根素组)血清GST、MDA水平较B组降低(P<0.05).结论急性敌敌畏中毒可使肝脏损伤,血清GST、MDA升高,葛根素可通过降低GST、拮抗脂质过氧化等机制对急性敌敌畏中毒所致肝损伤起保护作用.

  • 1800 MHz电磁辐射对小鼠皮肤细胞的氧化损伤作用研究

    作者:刘欢;王明连;马雪梅;林太凤;刘巧丽;李艳

    目的 研究1 800 MHz电磁辐射对细胞的氧化损伤作用.方法 使用1 800 MHz,比吸收率为2、3、4W/kg电磁辐射辐照小鼠皮肤细胞(JB6),细胞分为辐照组与对照组.辐照结束后,采用流式细胞术,DCFH-DA荧光探针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再加入ROS中和剂富氢水,以观察其对ROS的中和作用.通过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检测丙二醛含量,来评价电磁辐射后细胞氧化损伤程度.结果 比吸收率为2、3 W/kg时,暴露2h内细胞内ROS水平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 W/kg暴露20 min、80 min、120 min后,暴露组细胞与假暴露组比较ROS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加入富氢水后,暴露组与普通培养基暴露组比较,降低了50.79%;4 W/kg暴露120 min后丙二醛含量显著升高(P<0.05).结论 4 W/kg 1 800 MHz电磁辐射会引发细胞内ROS升高并造成细胞氧化损伤.

  • 葛根伍用川芎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症状及脑组织SOD、MDA的影响

    作者:李锋;王莹莹;高薇;黄敏;郭莹

    目的 比较单用葛根和葛根伍用川芎后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行为学的改变和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葛根组(4 g·kg-1)、葛根伍用川芎组(4 g·kg-1)四组.采用线栓法诱导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各组给药前后行为学的改变,测定脑组织SOD活力和MDA含量.结果 单用葛根及葛根伍用川芎均能显著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症状(P<0.05),提高脑缺血大鼠脑组织SOD活力(P<0.05),降低MDA含量(P<0.05),其中葛根伍用川芎作用尤为显著,在降低MDA含量方面,葛根伍用川芎组效果更好(P<0.05).结论 葛根及葛根伍用川芎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一定的修复作用,且葛根伍用川芎作用尤为显著,葛根与川芎配伍改善大鼠脑缺血具有协同作用.

  • 针刺对实验性兔角膜溃疡胶原酶活性的影响

    作者:时杰;王秋;李学武

    观察针刺治疗对角膜组织中胶原酶活性的影响.制作兔的细菌性角膜溃疡模型,测定针刺治疗后角膜组织中丙二醛(malondina ldehyde,MDA)含量和胶原酶活性.结果:针刺联合抗生素治疗能更有效地减少组织脂质过氧化和活性胶原酶生成.结论:针刺治疗能够影响角膜组织胶原酶的活性,联合抗菌素应用对细菌性角膜溃疡有较好的疗效.

  • 活血化瘀中药丹参及其方药基于中医辨证治疗冠心病的作用机理研究

    作者:张持;赵振宇

    目的:探讨中药丹参及其方药治疗冠心痛的作用机理研究.方法:采用大鼠离体心脏灌流模型、大鼠心肌缺血模型和家兔心房扑动和/或室性心动过速模型,通过考察冠脉流量、常规血流动力学指标(血压、心率、左室内压等)、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血清丙二醛(MDA)含量等指标评价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经过药物治疗后的动物其冠脉流量及SOD含量均有显著增加,血清中丙二醛(MDA)的含量明显降低,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丹参及其方药在治疗冠心病方面具有可靠的作用机理,呈现明显的辨证治疗优势,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 复方仙灵脾注射液对急性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鼠的作用

    作者:李国庆;武继涛;郑绍周

    复方仙灵脾注射液是河南中医学院郑绍周教授研制的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经验方,具有补肾益气、活血通络的功效.

  • 不同地区雷公藤活性氧代谢研究

    作者:林光美;柯玉琴;郭莺;侯长红;孙丹

    目的:为我国雷公藤品种抗性鉴定和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不同地区雷公藤为研究对象;按Bradford方法、Giannoplitis的NBT光化还原法、硫代巴比妥酸(TBA)法等测定,探讨几项与活性氧代谢有关指标的差异.结果:西南地区种源之间在可溶性蛋白含量、SOD活性、MDA含量3个指标上差别明显大于东南地区;个别地区种源的雷公藤几项指标表现出明显的极端性;一些地区的指标检出值都呈现均衡水平.结论:18个地区雷公藤种源的活性氧代谢指标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

  • 泌尿生殖道大肠埃希菌感染男性不育患者精浆NO、MDA和SOD含量的变化

    作者:庄东明;王凡;王芳;邓文;李晓霞;于爱莲

    目的 探讨泌尿生殖道大肠埃希菌感染的男性不育患者精浆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和过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变化对生精细胞的影响.方法 60例泌尿生殖道大肠埃希菌感染男性不育患者(A组)、30例无感染不育患者(B组)和有正常生育能力的健康男性30例(C组),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精浆NO的含量,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测定精浆MDA含量,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精浆SOD的活力.选择大肠埃希菌感染不育组中精浆MDA含量>17μmol/L 30例,精浆MDA的含量在7~9 μmol/L之间的正常生育的健康男性20例,测定精子的各项运动参数并进行比较.结果 A、B、C组精浆中NO含晕分别为(137.64±25.87)、(117.17±27.72)和(66.88±20.51)μmol/L,MDA含量分别为(18.44±4.06)、(10.50±2.33)和(7.62±1.52)nmol/ml,SOD活力分别为(93.93±18.93)、(126.71±25.63)和(195.66.±19.26)μmol/L,A组与C组及B组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MDA含量升高主要影响精子直线速度、前向性运动率.其次为平均移动角度、侧摆幅度、直线性百分率.经相关分析,感染性不育患者精浆MDA的含量与NO含量呈正相关(r=0.63),与SOD活力呈负相关(r=0.69).结论 泌尿生殖道大肠埃希菌感染男性不育患者精浆NO、MDA含量及SOD活力异常可能是导致男性不育的原因之一.

  • 中药复方治疗大鼠缺血性脑损伤的药理研究

    作者:许健鹏;董浩;陈之罡;杨健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在缺血性脑损伤时对脑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 75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第1组为伪手术组,其余4组剥离颈动脉后结扎,并切断颈总动脉.第2组为造模组.术后第20h 起,第3、4、5组分别灌喂中药复方水煎液Ⅰ、Ⅱ、Ⅲ号方各1次.给药3h后,第2-5组分别置于低氧环境1h,以后连续给药7天,每天1次.术后第7天从右心房取血,处死动物,取全部右脑,分别测定脑组织和血清中的MDA、NOS、SOD及脑组织钙的含量,并观察海马CA1区锥体细胞的排列情况.结果Ⅰ、Ⅱ、Ⅲ号方均可降低脑组织和血清MDA的含量,并能降低脑组织钙的含量(P<0.05-0.001).Ⅰ号方还可增加脑组织SOD的活性,Ⅱ、Ⅲ号方可降低脑组织NOS的活性.第3、4、5组海马CA1区锥体细胞排列较整齐,坏死数目较造模组减少,其中第4、5组更为明显.结论中药Ⅰ、Ⅱ、Ⅲ号方对缺血性大鼠的脑组织有保护作用.

  • 参龙汤对D-半乳糖诱导衰老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

    作者:陈利平;韩志涛;王发渭;刘毅

    目的 探讨参龙汤对D-半乳糖拟衰老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参龙汤1组(大剂量)、参龙汤2组(中剂量)、参龙汤3组(小剂量)、模型组.采用D-半乳糖诱导的脑老化大鼠动物模型,用通道式水迷宫测定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变化;测定药物处理后各组大鼠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浓度的变化.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游泳时间延长、游泳正确次数降低(均P<0.05).应用参龙汤大剂量处理6周后,大鼠的游泳时间降低,正确次数增加(P<0.05);同时大剂量参龙汤组还能提高D-半乳糖诱导的脑老化大鼠脑组织中SOD的活性,降低丙二醛浓度(P<0.05).结论 参龙汤能改善D-半乳糖诱导的脑老化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提高脑组织中SOD的活性,降低丙二醛的浓度.

  • 多次给予羟乙基淀粉或高渗氯化钠溶液对实验性脑出血大鼠局部氧化损伤和炎性反应的影响

    作者:彭宇明;安立新;王保国

    目的 探讨多次给予羟乙基淀粉或高渗氯化钠(NaCl)溶液对实验性脑出血(ICH)大鼠脑组织局部炎性反应和氧化损伤的影响.方法 清洁级雄性SD大鼠167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n=20)、ICH组(M组,n=38)、氯化钠组(N组,n=55)和羟乙基淀粉组(H组,n=54).采用立体定向技术向大鼠右侧尾状核注入自体血50μl建立ICH模型,S组仅刺入基底节,但不注血.N组分别于造模后2 h、24 h、48 h、72 h静脉输注7.5%NaCl溶液5 ml/kg,H组分别于造模后2 h、24 h、48 h、72 h静脉输注6%羟乙基淀粉(130/0.4)30 ml/kg.S组和M组分别于造模后2 h、24 h、48 h、72 h随机取5只大鼠断头处死,N组和H组则在上述时间点于进行输液治疗前、后各抽取5只大鼠处死.测定血肿周围区脑组织匀浆中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含量;观察生存情况.结果 N组IL-6在24 h、72 h输液后高于M组(P<0.05).H组TNF-α在24 h、48 h输液前低于M组(P<0.05).M组SOD在48 h、72 h降至低;N组和H组SOD在24 h、48 h和72 h输液后均高于M组(P<0.05);H组在72 h输液后MDA明显低于M组(P<0.01).结论 多次给予6%羟乙基淀粉(130/0.4)或7.5%NaCl溶液可降低实验性脑出血脑组织局部的氧化损伤,减轻炎性反应,可能具有脑保护的作用.

  • 还原型谷胱甘肽对大鼠局灶性脑梗死后丙二醛、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表达的影响

    作者:鲁雅琴;宋焱峰;侯一平

    目的 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对大鼠短暂性局灶性脑缺血时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模型组和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组(1200 mg/kg),缺血2 h再灌注6 h后观测各组的神经行为变化,脑梗死体积,脑组织病理学变化,脑组织MDA含量和SOD、GSH-PX活性.结果 还原型谷胱甘肽可以改善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引起的神经行为障碍,减少脑梗死体积(P<0.05);可以降低脑组织MDA含量,提高脑组织GSH-PX、SOD活力(P<0.05).结论 外源性谷胱甘肽可通过提高GSH-PX、SOD活力,降低MDA含量,增强机体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及减少大鼠脑组织氧自由基的堆积而发挥对脑缺血再灌注时的保护作用.

  • 电针对急性脊髓损伤大鼠白细胞介素-1β表达变化的影响

    作者:孙为增;王新家;林丽艳

    目的 观察电针治疗对脊髓损伤(SCI)大鼠脊髓组织白细胞介素(IL)-1β表达变化的影响,探究其与脊髓损伤后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选用2月龄SD大鼠80只.随机将大鼠分为对照组和电针组.采用Allen法建立大鼠急性SCI模型,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两组大鼠脊髓神经元胞浆IL-1β及胱氨酸酶(caspase-3)变化,用比色法检测其脊髓组织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两组大鼠脊髓神经元和胶质细胞凋亡.结果 治疗结束时,与对照组相比,电针组IL-1β和caspase-3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P<0.01),IL-1β和caspase-3阳性细胞的平均灰度值明显提高(P<0.01);MDA水平明显降低(P<0.01),SOD水平明显升高(P<0.01);TUNEL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P<0.01).结论 电针治疗后,急性脊髓损伤大鼠脊髓IL-1β及caspase-3表达减少,减轻了脊髓损伤后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

  • 别嘌呤醇对伴高尿酸血症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患者血清NO、MDA、SOD及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

    作者:孙继明;向小平;王文栋;杨新春

    目的 通过观察试验组和对照组用药前后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患者血浆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D)的变化来探讨别嘌呤醇对伴高尿酸血症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患者内皮功能及氧自由基的影响.方法 78例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患者被随机分为别嘌呤醇组(常规治疗+别嘌呤醇,38例)和对照组(常规治疗,40例),分析NO、MDA、SOD在1周治疗前后浓度的变化及EDD的变化.结果别嘌呤醇治疗7 d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血SOD浓度明显升高(P<0.05),血MDA显著下降(P<0.05),而试验组NO及肱动脉EDD有上升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别嘌呤醇能显著增加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患者血SOD,降低血MDA,因而减轻此类患者氧化应激的程度,进而可能对该类患者内皮舒张功能产生积极影响.

  • 丁苯酞治疗血管性痴呆患者的疗效及对其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作者:陈鑫;姜童子

    目的::观察丁苯酞治疗轻中度血管性痴呆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其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轻中度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患者给予丁苯酞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吡拉西坦治疗。两组患者均给药8周。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 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 ADL)和临床痴呆程度量表( CDR)评估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检测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丙二醛( MDA)含量。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MMSE、ADL评分较治疗前有显著增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SOD和MDA与治疗前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性意义。结论:丁苯酞可有效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2450MHz微波对受孕母鼠血清自由基的影响

    作者:杨瑛杰;于蕾;季宇彬

    目的:考察2450MHz微波对受孕母鼠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的影响.方法: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5 mw/cm2、10 mw/cm2、20 mw/cm2组.首先分笼辐照2周,后合笼,继续辐照雌鼠至第19天,处死,取血测试.应用试剂盒测定受孕母鼠血清中GSH、MDA、SOD的含量.结果:2450MHz微波能够影响受孕母鼠血清中GSH、MDA 及SOD的含量,其中MDA的含量随辐射强度的增加而升高(P < 0.01).SOD 5mw/cm2 组同对照组相比降低非常显著(P < 0.01),而其他组同对照组并无显著差异.GSH含量在5mw/cm2 组高,且随强度增加含量下降,同对照组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 < 0.01).结论:2450MHz微波对受孕母鼠会对受孕母鼠造成氧化损伤,损伤程度随微波强度增加而增大,但是对GSH、SOD的影响仍有待研究.

  • 心脏不停跳对体外循环术后炎性反应的影响

    作者:杨丽娟;丁敏;王霞;薛涛

    目的评价心脏不停跳手术减轻体外循环(CPB)术后炎性反应的效果.方法先天性心脏病患者4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不停跳组)和对照组(停跳组).实验组在浅低温(31℃~34℃)体外循环、心脏跳动状态下手术;对照组在冷晶体停跳、中度低温(28℃~30℃)CPB下手术.分别在术前(T1)、CPB结束后即刻(T2)、2h(T3)、6h(T4)、24h(T5)采集血标本,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ɑ),白细胞介素8(IL-8),丙二醛(MDA)含量.结果 CPB结束后两组TNF-ɑ、IL-8、 MDA含量均较术前明显升高;实验组IL-8含量在CPB后各时点均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TNF-ɑ、MDA含量在体外循环后即刻、3h及6h较对照组为低(p<0.05、<0.01),在24h两组无差异(P>0.05).结论心脏不停跳手术可以减少细胞因子的释放,减轻CPB炎性反应.

  • 黄芪甲苷乳膏对光老化小鼠皮肤组织MDA含量及SOD、GSH-px活力的影响

    作者:陈刚;陈斌;吕中明;施伟庆;冀琛;李燃;闫宁;张银娣

    目的 研究皮肤外用黄芪甲苷对紫外线照射引起的小鼠光老化皮肤的影响.方法 BACB/C小鼠随机分成6组:正常对照组(A)、模型组(B)、模型+基质组(C)、模型+黄芪甲苷低剂量组(D)、模型+黄芪甲苷中剂量组(E)、模型+黄芪甲苷高剂量组(F).模拟UV长期照射,造成皮肤光老化小鼠模型.给药组照射同时外用黄芪甲苷乳膏.用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皮肤结构改变;以生化分析方法测定MDA含量及SOD、GSH-px活性;测定UVB小红斑量,计算日光防护系数(SPF)值结果模型组小鼠皮肤组织MDA含量明显增加,SOD、GSH-px活性明显降低(P<0.01),病理切片呈现光老化状态;与模型组比较,黄芪甲苷高剂量组可显著降低MDA含量,提高SOD、GSH-px活性,(P<0.01);随着外用黄芪甲苷乳膏时间延长,小红斑量不断增高,90d时SPF=25.结论 黄芪甲苷乳膏对紫外线照射引起的小鼠皮肤光老化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一方面是黄芪甲苷本身具有清除自由基的作用;另一方面黄芪甲苷可以通过提高SOD、GSH-px活力来达到抗氧化的目的 .

183 条记录 1/10 页 « 1234567891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