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ELISA法检测血清HBsAg前带现象的探讨
HBV表面抗原免疫检测的方法主要有凝聚试验、放射免疫测定(RIA)、酶联免疫测定(ELA)、免疫层析测定以及化学发光免疫测定(TRFLA)等,国内检测HBV血清学指标的方法大多是ELISA法[1].ELISA和RPHA是HBsAg筛选常用的方法,ELISA法具有灵敏度较高的优点,被普遍应用于临床及预防等领域[2];RPHA法检测血清HBsAg作为一种较传统和经济的方法,在本市一些单位一直延用,在检测工作中,常出现病人不知以何家结果为准的困惑.为了解两法在检出率、特异性、假阳性、假阴性方面的差异,本实验室对809例血清标本分别用ELISA法和RPHA法进行检测,结果如下.
-
1996-2005年宝山区婚检中梅毒监测分析
我所从1987年在婚前检查中开展梅毒监测以来,自1996年起陆续发现快速血浆反应素(RPR)阳性病例,至2005年底已累计339例,RPR阳性者的血清送上海市性防中心做梅毒螺旋体血球凝聚试验(TPHA),结果全部为阳性,诊断为梅毒,患者由本所专职医生进行治疗及随访.现对10年中梅毒监测情况作回顾分析.
-
3例布鲁士杆菌病误诊分析
布鲁士杆菌病(brucellosis)简称布病,是由布鲁士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急、慢性传染病,又称马耳他热或波状热.潜伏期1~3周,临床特点是缓慢起病,长期发热、多汗、虚弱、全身痛和关节痛,因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多误诊为感冒、关节炎等.现将2000年7月-2011年4月本院误诊的3例布病患者临床资料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病例1]患者,男性,43岁.以“发热待查”入院.体温40.0℃,心率110 min-1,血压120/80 mrnHg,意识清晰,咽部无充血,双侧扁桃体及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腹未见异常,神经系统检查正常.实验室检查及胸部X线检查正常,血沉增快.腹部B超提示:胆囊壁毛糙,胆管结石.按“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胆石症”抗炎及对症治疗,2周后好转出院.此后,该患每1个月左右发热1次,体温37.5℃左右,持续5~7 d自行退热.后得知其经常喜食涮羊肉,布鲁士杆菌凝聚试验呈阳性,确诊为布鲁士杆菌病.
-
胶乳凝集法在梅毒血清学检测中的应用
梅毒螺旋体检测,以FTA-ABS、TPH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但操作复杂,给临床应用带来不便.梅毒螺旋体胶乳凝聚试验(TPLA)检测是将特异的梅毒螺旋体免疫活性蛋白47K、17K、15K包被于聚苯乙烯颗粒上,制乳液,当血清中存在梅毒螺旋体抗体时,发生凝聚反应,易观察.为了探讨TPLA在梅毒血清学检测中的应用,笔者以TPHA试验为对照,进行以下研究.
-
国内外HBsAg ELISA试剂对比研究
目前,临床领域用于免疫检测的方法主要有凝聚试验放射免疫测定(RIA)、酶联免疫测定(EIA)、免疫层析测定以及化学发光免疫测定(CLIA)和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TRFLA)等手段.凝聚试验由于灵敏度低而逐渐淘汰,放免存在核辐射危害、污染环境、操作复杂等缺点受限,化学发光和时间分辨荧光由于试剂价位高,免设层析不能使结果数据化等因素而使推广受限,酶联免疫测定的是近几年被广泛应用的HBsAg检测方法.
-
重庆市发生布鲁氏菌病1例报告
1997年3月,我们单位接诊了一位布鲁氏菌病患者,因该病在重庆市具有典型意义,现报告如下.患者,男,52岁,某院校动物养殖专业副教授,长期从事家畜寄生虫研究.从1992年开始,到达县、云阳县、贵州遵义等地进行山羊寄生虫病研究,先后解剖近百只健康和患病山羊.1995年9月下旬发病,发病前1周解剖过1只重病山羊,工作时未戴手套,无防护措施.18个月后,来我单位就诊.患者自发病开始,出现寒战、间歇性发热、多汗、乏力、咳嗽、腹泻、全身肌肉关节疼痛、双手及脚关节红肿、下颌及颈部淋巴结肿大、肝脾轻度肿大等症状和体征.胸片:肺野有小斑点状和网状阴影;肺功能:轻度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中度阻塞性肺气肿,小气管功能下降;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出现神经性异常;血液:白蛋白降低,白/球蛋白比例倒置,心肌酶谱增高,心肌激酶常在200~5 000单位,ALT增高;骨髓象:粒系比例增高,伴左移;血培养:有香味黄杆菌;血清学试验:布鲁氏菌的虎红平板凝聚试验(RBPT)弱凝集,血清凝集反应(SAT)1∶100.
-
对现行《药品标准》中溶血与凝聚试验方法的修改建议
中草药注射剂,特别是静脉给药中的中草药注射液,对其溶血与凝聚试验的把关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