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1-28 富马酸奎的平的致畸变与致突变性
目的研究新药富马酸奎的平的致畸性和致突变性.方法 (1)致畸试验:传统致畸试验方法.选用未交配过的Wistar种大鼠,体重220~280 g,剂量为178.82、71.53、35.76mg/kg(人用量的25、10、5倍),于受孕第6~15 d经口灌胃.(2)Ames试验:预培养平板掺入法,选用TA97、TA98、TA100、TA102 4菌株,根据斑点试验,检测浓度确定为867.00、173.40、43.35、8.67、0.87μg/皿.分别做加S-9与不加S-9试验.(3)染色体畸变试验:CHL细胞体外培养染毒法,根据LC50,染毒浓度定为:250.0、150.0、60.0μg/ml,做活化与非活化系统试验,分别于24和48 h收获细胞.(4)微核试验:30只雄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5组,染毒剂量为216.75、86.70、34.35 mg/kg(分别为1/2、1/5、1/10 LD50),经口灌胃.给药后24 h脊髓阻断处死动物,取材制片.结果与结论富马酸奎的平高、中剂量对孕鼠有轻微毒性作用,对胎鼠骨骼和脏器未产生致畸作用;3项致突变试验均为阴性.
-
低浓度苯、甲苯和二甲苯对接触工人健康的影响
目的 探讨低浓度“三苯”(苯、甲苯、二甲苯)对作业工人的健康危害.方法 对接苯工厂作业场所中“三苯”浓度进行测定,以439名三苯接触工人为苯接触组,以338名非接苯工人为对照组,对2组工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对体检资料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接苯工厂内各检测点的“三苯”8h时间加权平均浓度(C-TWA)及短时间接触浓度(C-STEL)的检测值均低于国家标准.苯接触组工人白细胞计数下降检出率为14.58%,非接触组为8.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苯接触组工人血红蛋白含量下降检出率为19.59%,非接触组为8.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苯接触组女工白细胞计数下降检出率为18.07%,男工为10.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苯接触组女工血红蛋白含量下降检出率为32.53%,男工2.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苯接触组男工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异常率为7.89%,女工0.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苯接触组不同工龄工人白细胞计数下降及血红蛋白含量下降存在线性剂量-反应关系.结论 长期接触低浓度的“三苯”也会损害作业工人的身体健康,应加强防护措施,加大健康监护力度.
-
气相色谱法快速测定面粉中过氧化苯甲酰
过氧化苯甲酰(Benzoyl Peroxide)简称BPO,作为面粉改良剂对面粉有着显著的增白作用.国标GB2760-1996[1]规定面粉中的BPO限定使用量为0.06 g/kg.其测定方法国标GB/T18415-2001[2]一、二法均采用气相色谱法.在使用过程中,我们认为一法测定时间周期较长,且一法样品前处理操作烦琐复杂,二法检测浓度只能勉强满足评价标准.本文在参考国标方法及有关文献[3,4]的基础上,建立了简便快速地测定面粉中过氧化苯甲酰的分析方法,取得了满意的结果.现介绍如下.
-
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与肌钙蛋白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价值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
急性毒鼠强中毒98例分析
目的探索毒鼠强中毒的诊断及解救方法.方法通过检测中毒患者外周血象、肝、肾功能、心肌酶谱、心电图、脑电图及部分患者血、尿或胃内容物毒物鉴定等,并应用安定、苯巴比妥钠、vitB6、二巯基丙磺酸钠、丙戊酸钠、血液灌流等方法解救98例中毒患者疗效总结,同时与既往常规治疗的20例患者进行比较.结果全部病例均有神经系统损害、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肝功、心肌酶增高,血检浓度与受损脏器、范围、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治疗组获得较满意疗效,预后良好,而对照组20例死亡4例.结论毒鼠强中毒者血检浓度越高,受损组织越多,临床症状越重,但只要及时地给予综合处理,重视各脏器的保护,重度中毒者亦能获得痊愈.
-
某市人造合成革企业二甲基甲酰胺职业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目的 探索人造合成革企业二甲基甲酰胺的控制措施.方法 通过对作业场所的改造、加强职工职业健康监护、安全卫生管理等措施,控制作业场所DMF浓度.结果 整治后,作业场所空气中DMF检测合格率由20%提高到86.7%,DMF平均检测浓度由29.2mg/m3降低13.5mg/m3.结论 通过采取综合控制措施,可以有效控制作业DMF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