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镉离子对公牛精子功能损伤的机制

    作者:

    目的:重金属比如镉(Cd)作为工业污染物广泛分布在环境中,研究人员已经鉴定了这些污染物能影响男性生殖系统.本文研究的目的是测试Cd在10~1 000 μmol/L的浓度范围在体外对荷斯坦(Holstein)公牛精子膜和DNA完整性、活动率和精子顶体胞吐能力的影响.方法:用PBS处理公牛精液样本后进行精液分析.脂质过氧化试验评估精子膜完整性.明胶消化试验测定公牛精子顶体胞吐作用的能力.单细胞凝胶电泳(SCGE)检测单个细胞内DNA断裂和不耐碱的破坏.结果:脂质过氧化(LPO)显著增加,表明了Cd对精子膜完整性的破坏作用.这种影响在Cd浓度为1 000 μmol/L时特别明显.LPO与活动精子百分率之间呈负相关(r=-0.94, P<0.001).明胶消化试验表明Cd引起公牛精子顶体胞吐作用的百分率下降.发现在LPO率和消化环百分率之间呈负相关(r=-0.97, P<0.001).彗星试验获得的数据表明Cd能诱导精子核中的DNA断裂.接近93%的DNA损伤为双股断裂.LPO氧化率与DNA断裂百分率之间的相关性为0.95 (P<0.001).结论: 总体上,Cd诱导公牛精子膜损伤、活动率降低、DNA断裂、以及顶体反应率降低而导致精子功能损伤.进入雄性性腺和精浆的Cd可能对动物精子产生了破坏作用.

  • 男性沙眼衣原体和支原体等泌尿生殖系统感染不育患者精子DNA断裂情况检查及意义

    作者:张燕辉;陈效黎

    目的:检测沙眼衣原体和支原体等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的男性不育患者精液标本中精子DNA断裂情况,并分析抗生素治疗对其影响.方法:使用精子染色质分散试验分别检测143位沙眼衣原体和支原体等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男性不育患者和50位有生育能力的健康对照者的精子DNA断裂情况,并对其经典的精液常规参数(精子浓度、形态学、活力和活率)进行分析,同时,将部分患者分为抗生素治疗组和非治疗组分析抗生素治疗对精液DNA断裂情况和精液常规参数的影响,并结合临床结果分析检测意义.结果:沙眼衣原体和支原体等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对精子DNA完整性的影响明显高于其对经典精液常规参数的影响.感染可导致男性生育能力的下降,抗生素治疗可提高妊娠成功率,并可降低感染诱导的精子DNA断裂水平.结论:与精液常规参数相比,精子DNA断裂水平检测可更好地评估男性沙眼衣原体和支原体等泌尿生殖系统感染不育患者的生育能力.同时,DNA完整性可作为一个有用的参数监控治疗的有效性.

  • 臭氧急性暴露对小鼠肺细胞 DNA的断裂作用

    作者:段丽菊;董文坦;高留闯;邓海云;吉宗慧;胡鹏;冯斐斐

    目的:通过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探讨臭氧急性暴露对BALB/c小鼠肺细胞DNA的断裂作用。方法:12只SPF级雄性BALB/c小鼠分为阴性对照组和臭氧暴露组,每组6只。臭氧暴露组小鼠用体积分数0.0001%的臭氧在动态染毒控制系统中染毒3 h,阴性对照组置于同一动态染毒柜中,通入过滤后的空气(不含臭氧)。染毒结束24 h后取肺细胞,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检测肺细胞DNA的断裂程度。结果:阴性对照组肺细胞的尾部DNA含量百分比、尾矩和Olive尾矩分别为1.153%(0.086%,5.324%)、0.126(0.004,0.873)μm和0.499(0.052,2.347)μm,臭氧暴露组肺细胞的尾部DNA含量百分比、尾矩和Olive尾矩分别为29.669%(22.541%,37.621%)、22.456(13.464,38.596)μm和15.159(10.275,25.966)μm。臭氧暴露组较阴性对照组各指标均升高(Z=13.295、13.233、12.984,P均<0.001)。结论:体积分数0.0001%臭氧急性暴露3 h会导致BALB/c小鼠肺细胞DNA断裂损伤。

  • 螺旋藻提取物对DNA拓扑异构酶活性的抑制及对DNA的直接影响

    作者:蒙凌华;蒋超;刘兆乾;齐清;丁健

    目的:探讨螺旋藻提取物对DNA拓扑异构酶活性的影响以及对DNA的直接作用.方法:TOPOI介导的负超螺旋pBR322解旋反应检测对TOPOI酶活力的影响;TOPOII介导的kDNA去连环作用检测对TOPOII活力的影响;采用负超螺旋pBR322和kDNA检测对DNA的直接作用.结果:螺旋藻提取物的水溶性成分和DMSO可溶性成分在浓度分别为3.2μg/ml和80μg/ml时,能完全抑制TOPOI介导的负超螺旋pBR322解旋反应;两者对TOPOII介导的kDNA去连环作用完全抑制的浓度分别为16μg/ml和2000μg/ml.此外,螺旋藻提取物水溶性成分在高浓度时可直接引起DNA的双链断裂.结论:TOPO酶,主要是TOPOI,是螺旋藻提取物抗肿瘤的细胞内作用靶点之一.

  • 药物诱导细胞凋亡时DNA检测技术的探讨

    作者:马靖;庞大本;池旭生;彭文烈;徐安龙

    目的:比较检测细胞凋亡时DNA变化的三种方法.方法:联合采用Hoechst33342和PI荧光双染显微镜观察,DNA凝胶电泳和流式细胞仪测定三种方法检测甘草提取物诱导MGC-803细胞凋亡时DNA的变化.结果:低浓度药物作用时,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DNA凝聚和PI排斥,但DNA电泳不出现Ladder断裂片段,4℃重悬后FCM才能检测到凋亡峰;高浓度药物作用时,DNA呈Ladder断裂,FCM检测到凋亡峰,但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PI着色和DNA凝聚共存.结论:(1)应慎重使用依据PI着色区分凋亡和坏死细胞的方法;(2)有些情况下,凋亡细胞经乙醇固定后DNA断裂片段的逸出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通过4℃重悬可提高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细胞的准确性.

  • 昆明山海棠碱诱导Jurkat淋巴瘤细胞核DNA链断裂和DNA片段化

    作者:杨录军;Nuesse Michael;敖琳;曹佳

    目的探讨昆明山海棠碱对淋巴瘤细胞核DNA的影响,以了解THH碱诱导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 THH碱诱导Jurkat 细胞后,TUNEL荧光标记DNA链断裂,细胞DNA含量分析方法分析DNA片段化,均以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 THH碱能诱导Jurkat淋巴瘤细胞DNA链断裂,之后DNA发生片段化.结论提示在THH碱诱导Jurkat凋亡过程中,核DNA发生重要变化.

  • γ-H2AX的表达对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预后影响

    作者:曹春;徐莉;冯娟;唐海龙;董红娟;顾宏涛;舒汨汨;白庆咸;梁蓉;张涛;杨岚;董宝侠;陈协群;高广勋

    目的 探讨初诊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骨髓中γ-H2AX的表达水平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该院初诊的MM患者为病例组,非造血系统肿瘤并经骨髓涂片和活检检查未见明显形态异常者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病例组和对照组骨髓中γ-H2AX的表达水平,IPP半定量分析并比较其表达差异,并根据病例组γ-H2AX的表达量将其分为强表达和弱表达两组,探究γ-H2AX表达量与MM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病例组患者骨髓中γ-H2AX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强表达组MM患者γ-H2AX的表达水平明显强于弱表达组(P<0.05).结论 γ-H2AX在MM患者的骨髓组织中表达水平增多,其强表达预示MM患者较短的生存时间.

  • 和田地区维吾尔族长寿与非长寿家族DNA断裂水平研究

    作者:孙玉萍;地力夏提·亚和甫;艾德尔·艾力阿有普;阿布来提·卡德尔;买买提明·库尔班;西热力·努买买提

    目的:研究和田地区洛浦县长寿与非长寿家族的DNA断裂水平的基础值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在征得调查对象同意后采集血液样本,用彗星实验方法检测其血淋巴细胞DNA断裂水平.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秩和检验和相关分析等方法.结果:长寿与非长寿家族的DNA断裂率及其校正均数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1),断裂分级之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断裂率与年龄呈正相关,有随年龄增高而增加的趋势,20~39岁组、40~59岁组及60~79岁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是性别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寿与非长寿家族的DNA断裂率均数的基础值在排除年龄、性别、吸烟、饮酒等因素的影响后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长寿与非长寿家族寿命的长短可能与遗传背景产生的DNA损伤不同有一定的关系.

  • 人源HepaRG肝细胞毒性与遗传毒性高通量筛选方法的初步建立

    作者:文海若;毛志慧;耿兴超;李波;王雪;黄芝瑛

    目的 利用正常人源肝细胞(HepaRG)和高内涵技术检测肝毒性标志物,并结合微核试验和单细胞凝胶电泳试验建立体外细胞毒性和遗传毒性的快速筛选平台.方法 选取适当的荧光探针Hoechst33342、DCFH-DA、Fluo4-AM、MitoTracker(R) Red CMX Ros联合高内涵技术研究不同大黄蒽醌类单体(AQs)对HepaRG细胞活性氧簇(ROS)、胞内Ca2+含量及线粒体膜完整性等肝毒性标志物的影响,并开展高内涵法胞质分裂阻断法微核试验和高通量彗星电泳试验,综合评价AQs致肝细胞毒性及染色体、DNA损伤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HepaRG细胞经25.0 μg/mL大黄素、12.5和25.0μg/mL芦荟大黄素、50和25.0 μg/mL大黄酚处理24h后,胞内ROS含量显著增多;12.5和25.0 μg/mL芦荟大黄素和50.0μg/mL大黄酸可引起胞内Ca2+含量显著增多;大黄素25.0 μg/mL、芦荟大黄素25.0 μg/mL、大黄酚50.0和25.0 μg/mL、大黄酸50.0和25.0 μg/mL组导致线粒体明显损伤(P<0.05、0.01).与对照组比较,25.0 μg/mL大黄素诱导微核率、尾DNA含量和彗星尾距(OTM)数值均显著升高(P<0.05、0.01);50.0 μg/mL大黄酚给药72 h后微核率显著升高(P<0.01).结论 AQs的研究结果与现有文献报道基本相符.本研究成功建立肝细胞毒性和遗传毒性的联合快速筛选模型,有助于药物研发早期的毒性筛选.

  • TUNEL法检测大鼠死后心肌细胞核DNA断裂与死亡时间关系研究

    作者:高翠莲;陈玉川;肖俊辉;靳俊峰;罗光华

    目的 用原位脱氧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观察大鼠死后心肌细胞DNA断裂与死亡时间(postmortem interval,PMI)的关系.方法 建立SD大鼠死亡模型,在25.1℃,分别于死后6、12、24、36、48、60h提取大鼠心肌组织进行TUNEL检测,显微成像系统采集图像,经计算机图像系统分析及统计学处理.结果 死后6~60h,心肌细胞核荧光染色依次由绿色、黄绿色亮度增强、亮黄色到荧光亮度减弱;形态由扁圆形或柱状,大小较均匀,到体积增大、呈毛虫状、多数核碎裂到形态不规整,大部分核形成碎片;心肌组织细胞核的IG,死后6h至36h依次增高,36h达到高峰,随后下降;心肌细胞核DNA的AG死后24h高.结论 死后各时间点,心肌细胞核的荧光颜色和亮度以及细胞核的大小和形态有一定的变化规律.

  • 焦炉逸散物和汽车尾气有机提取物对人肝癌细胞的遗传毒性作用

    作者:信丽丽;车碧众;武艳虎;郭思梵

    目的:探讨焦炉逸散物和汽车尾气有机提取物对人肝癌HepG2细胞的遗传毒性作用.方法:不同浓度的焦炉逸散物有机提取物(0.2、1.1、5.5、28、138和688 μg/L)和汽车尾气有机提取物(0.006、0.06、0.6、6.2、63和626.3 ng/L)染毒HepG2细胞24 h后,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实验和双微核实验分别测定细胞存活率、Olive尾矩、尾部DNA百分含量、尾长、微核率、核质桥率和核芽率.结果:焦炉逸散物和汽车尾气有机提取物染毒后,细胞Olive尾矩、尾部DNA含量和尾长均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加,与对照组相比,除0.006 ng/L汽车尾气有机提取物组的Olive尾矩外,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焦炉逸散物有机提取物染毒后,HepG2细胞的微核率和核质桥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均在5.5 μg/L时达到高值,分别为对照组的3.6和2.5倍.核芽率随着焦炉逸散物有机提取物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且在高染毒浓度时为对照组的2.3倍.与对照组相比,0.6~626.3 ng/L汽车尾气有机提取物染毒后细胞的微核率和核质桥率均显著增加(P<0.01),63和626.3 ng/L汽车尾气有机提取物作用后,细胞核芽率显著增加(P<0.05).结论:焦炉逸散物和汽车尾气有机提取物均可诱导HepG2细胞内的DNA和染色体损伤,单细胞凝胶电泳实验可作为低浓度环境复合污染物遗传毒性的快速评估方法.

  • 烹调油烟颗粒物对HELF细胞的氧化应激效应研究

    作者:于仲波;陈琼姜;谭玉凤;金锋;柴剑荣;陶核;金勇;吴南翔

    背景与目的:探讨烹调油烟颗粒物(cooking oil fume particulate,COFP)对人胚肺二倍体成纤维细胞(human embryonic diploid lung fibroblasts,HELF)的氧化应激效应.材料与方法:用玻璃纤维滤膜采集烹调油烟颗粒物,通过MTY实验确定COFP暴露对HELF细胞的lC50.将HELF细胞暴露于20、4、0.8 μg/ml的COFP,分别于12、24、48 h后进行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分析、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检测和彗星试验(comet assay).结果:COFP作用12、24、48 h后HELF细胞的IC50分别是101.7、82.7、85.1 μg/ml,细胞质内ROS平均荧光强度随COFP剂量增加而增高,在COFP 0.8、4 μg/ml暴露24、48 h后线粒体内的ROS较阴性对照组升高,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MDA水平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DNA断裂水平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实验组引起的细胞ROS、MDA升高和DNA断裂在不同暴露时间之间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实验剂量水平和暴露时间内,COFP暴露可引起HELF细胞胞质和线粒体内ROS升高、DNA断裂,但并不能引起脂质过氧化损伤.

  • 顺铂、卡铂和双环铂对pBR322质粒DNA的断裂作用

    作者:马华智;刘正兴;王全军;阎长会;廖明阳

    目的:研究铂类抗癌药顺铂、卡铂和双环铂对pBR322质粒DNA的致断性.方法: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和凝胶成像分析方法结果:顺铂、卡铂、双环铂均可诱发pBR322质粒DNA断裂,对质粒DNA的半数致断剂量分别为33.71μmol/L、3.31 mmol/L和1.61 mmol/L.结论:对pBR322质粒DNA的致断性强弱依次为:顺铂>双环铂>卡铂.

  • 肺癌患者DNA断裂修复能力差异表现及临床意义

    作者:沈宗丽;马国建;薛开先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细胞DNA断裂修复能力差异的存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博莱霉素(BLM)体外攻击人培养淋巴细胞,计数染色体断裂率(b/c),观察低修复型和正常修复型患者接受放化疗后的反应.结果:肺癌患者b/c平均值为1.02±0.72,低修复型患者52%,极低修复型患者37%;②显示随年龄组升高,低修复型显著升高(P<0.05);③低修复型患者一年复发转移率31%,略高于正常修复型患者23%;临床出现毒副反应者中低修复型占78%.结论:随年龄增大,患者细胞DNA断裂修复能力下降.肺癌发生与细胞DNA修复能力的下降有正相关性.低修复型个体更易复发转移,放化疗中较易出现临床毒副反应.修复能力的检测有望成为一项较为实用的个体化治疗生物学指标.

    关键词: 肺癌 DNA断裂 修复
34 条记录 2/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