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学龄前:儿童弱视的佳治疗期
很多家长认为,弱视应等到上学后再治疗,那时孩子也懂事了,治疗起来容易配合,其实这是错误的.莫贻误治愈弱视的佳时期弱视不治疗是很难自然痊愈的,弱视不仅要治,而且要及时治.弱视治疗与年龄密切相关,年龄越小,效果越好.相关研究表明.0~6岁为弱视佳治疗期,因为儿童视觉发育的敏感期是在6岁前,但过小的儿童往往不能很好地配合,无法保证治疗效果,而3~5岁的孩子配合程度较好,治疗效果也较好,80%~90%都可治愈.因此,弱视的佳治疗年龄是3~5岁,这时期正处于视觉发育的重要阶段,只要去除造成弱视的因素,经过一段时间的正规治疗与训练,视力及双眼视功能都能恢复.加上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属于学龄前儿童,没有繁重的学习任务,时间上有条件每天去医院接受治疗,这也是治疗效果的一个保证.
-
你是我晦涩生命中的一缕阳光
一我叫范晓彤,初中时的我是一个活泼开朗的人,我爱笑,爱闹,同学们都愿意和我玩.我的成绩优异,在中考的时候更是以全校第三的优异成绩考入了市第一中学.可是升入高中后,正值青春敏感期的我,性格脾气全部变了样,没有人知道是为了什么,在班级里我没有朋友,没有谈心的伙伴,有的只是我自己.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我都会躲在被子里哭泣,咬着被子,蜷着身体.不敢大声的喘息,害怕会打搅舍友的睡眠.
-
宫内发育不良与成年期胰岛素抵抗
Barker等发现许多成年人疾病的发生源于胎儿期宫内发育不良,经大量流行病学调查证实并提出"成人疾病胎源说",认为宫内发育不良或营养不平衡时,处于发育敏感期的胎儿组织器官在结构和功能上会发生永久性或程序性改变,其各种激素轴系重新设置,这些变化大大增加了其出生后对各种慢性病的易感性.胎儿对宫内不良环境的反应,可能导致成年时产生胰岛素抵抗(IR).本文依据国内外重要的流行病学证据和实验研究结果,对宫内发育不良与成年期IR的相关性进行综述,并讨论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
针刺对单眼剥夺弱视大鼠视皮层17区神经元异常时空模式的干预研究
目的:初步揭示针刺对视皮层可塑性变化的电生理调节机制.方法:14 d龄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敏感早期、敏感中期和敏感末期针刺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余组采用缝合上下眼睑的方法复制单眼剥夺弱视大鼠模型.造模后,空白组和模型组每天抓取,不予其他干预;各针刺组均选取双侧“睛明”“攒竹”“光明”“风池”,分别于模型复制后的第3d、12 d、21 d开始针刺干预,每次留针10 min,每日针刺1次,共9d.干预结束后采用在体多通道神经信号技术(M-NEMEA)检测各组大鼠视皮层17区神经元放电波的幅值和功率谱密度.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视皮层17区放电神经元减少,波幅明显降低(P<0.05);敏感早期、中期针刺组大鼠放电神经元增多,波幅较模型组均显著升高(均P<0.05);敏感早期针刺组神经元放电波幅值高于敏感中期针刺组和敏感末期针刺组(均P<0.05),敏感中期针刺组神经元放电波幅值高于敏感末期针刺组(P<0.05).在120 s采集时域内,空白组功率谱密度主要集中在一105~-100 dB,模型组功率谱密度区间较空白组增大,主要分布在一132~一124 dB;各针刺组功率谱密度区间较模型组缩小,敏感早期针刺组功率谱密度主要分布在-115~-110 dB,敏感中期针刺组主要分布于-120~-115 dB,敏感末期针刺组主要分布于-129~-122 dB.结论:单眼剥夺后大鼠视皮层17区神经元出现时空模式异常改变,而针刺对神经元时空模式改变有明显的调节作用,表明敏感期内视皮层神经元存在发育可塑性,早期治疗是取得疗效的关键.
-
电子耳蜗植入患儿中枢听觉系统发育的敏感期:耳蜗植入年龄的探讨
-
成年人弱视的认识与研究进展
成年人弱视是通常弱视概念的延伸,视神经可塑性的研究证明了成年人弱视治疗的可能性.与儿童弱视相比,成年人弱视有其群体和生理发育的特殊性,本文概述了近几年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阐述了成年人弱视的相关治疗方法及其特殊性,提示进一步研究和探索成年人弱视的治疗将对以往视觉发育及视觉可塑性的理论提出新的挑战.
-
左旋多巴治疗难治弱视,重度弱视及稳定性弱视的观察
儿童弱视是视觉发育中发生的疾病,在儿童时期(视觉发育敏感期)采用传统方法治疗已使许多患者恢复正常视力,甚至获得双眼单视.但对于重度弱视,大龄儿童弱视及依从性差的患者,很难达到满意的疗效.应用中枢神经递质前体Levodopa治疗弱视是近年来提出的治疗方法,为了研究其疗效,本实验选用1998年7月~10月来院就诊18名难治弱视 ,重度弱视及稳定性弱视[1]患者试用Levodopa进行临床观察.
-
知觉学习治疗成人屈光参差性弱视合并斜视一例
弱视是视觉发育敏感期的空间视力损害为特征的一组视力不良综合征,大多跟早期视觉经历异常相关,如双眼失衡(斜视)、成像质量下降(高度屈光不正、屈光参差或散光)、形觉剥夺(先天性白内障)等[1].多数学者认为8岁以后,即视觉发育敏感期结束后,对患者的治疗很难凑效,因此,大龄弱视患者被归为难治性弱视.成人弱视患者是年龄较大的一类大龄弱视患者,以往的观点认为该类弱视患者是不可治愈的,往往放弃治疗.本中心接诊1例成人屈光参差性弱视合并斜视患者,尝试用知觉学习疗法治疗并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该病例报道如下.
-
视觉发育过程中神经网络的可塑性
视觉系统的神经网络是由许多神经元通过突触联系而形成的。遗传因素为年幼个体的突触联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网络中的突触联系又是在内、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下,不断地发育和完善,因而突触联系便有了可塑性和敏感期,而且与一些疾病(如:弱视)的发病机理密切相关。随着电生理(尤其是膜片钳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近年来对这些课题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本文综述国内外在这方面的一些新观念和所取得的新成果。
-
3~4岁儿童口腔变形链球菌的检出情况及其与母亲的关系
龋病是一种感染性可传播性疾病,变形链球菌(S.mutans,简称变链)是主要的致龋菌.儿童在26个月左右是感染变链的敏感期,称窗口期.母亲是重要的感染源.3~4岁儿童,年龄位于窗口期后,变链定植相对稳定,观察他们口腔中变链的获得情况及其与母亲的关系,可为了解这一人群变链的传播及获得提供横断面资料.
-
弱视模型视觉神经系统的神经生长因子表达特征研究
目的 研究和探讨敏感期内、敏感期末不同时限单眼斜视和剥夺模型猫视觉系统神经生长因子可塑性变化规律,为临床寻找有效预防、治疗斜视和剥夺性弱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用免疫细胞化学链霉拉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复合物技术染色和计算机图像分析检测了神经生长因子在正常眼、敏感期内单眼斜视剥夺、敏感期末单眼斜视和剥夺,幼猫同侧视皮质、外膝体组织切片的变化规律,其结果行t检验处理.结果 ①在光镜下,神经生长因子mRNA表达在正常眼同侧视皮质17区存在于2~6层,阳性神经元呈浓褐色,胞核、胞浆同时着色深染.在敏感期内单眼斜视和剥夺神经生长因子免疫阳性神经元着色较淡,阳性神经元数减少.在外侧膝状体三层均有神经生长因子免疫阳性神经元,阳性细胞核浓染,胞浆呈深棕褐色,其轴、树突不明显并以大细胞为主.在敏感期内单眼斜视和剥夺眼输入层神经生长因子阳性细胞染色淡,胞体小及数密度减少.上述神经生长因子染色及细胞数密度变化:在视皮质17区Ⅳ层,正常眼与敏感期内单眼斜视和剥夺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P<0.001),而与敏感期末单眼斜视和剥夺组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在外侧膝状体,正常眼输入层与敏感期内单眼斜视眼和剥夺相应输入层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和P<0.01),正常眼输入层与敏感期末单眼斜视和剥夺眼输入层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在视觉发育敏感期内,异常视觉经验(斜视、剥夺)影响神经生长因子在敏感期内单眼斜视和剥夺眼输入的视觉系统神经元的表达,并受敏感期内单眼斜视和剥夺可塑性变化的影响.在敏感期末(敏感期末单眼斜视和剥夺),由于视觉系统神经元及突触发育成熟,双眼竞争突触位点达平衡,神经生长因子的表达受视环境的影响作用较小,其机制可能为敏感期末眼输入层的视觉系统神经元突触连接已形成了与对侧眼具有竞争优势的形态学、神经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特定方式.
-
儿童弱视有多种疗法
眼部无明显器质性病变,配戴合适眼镜后,视力矫正依然不到0.8,此属弱视.儿童弱视的形成主要是在1~3岁.刚出世的新生儿视网膜等组织结构不够完善,4个月后视网膜发育完全,直至4周岁时,视力才可达1.0,到7~8岁时视觉功能才发育完全.而3周岁以前是视觉功能发育的关键期,也称敏感期,此期由于多种原因导致视网膜得不到清晰物像刺激,便会发生弱视.
-
儿童弱视不可忽视
弱视是一种发育性疾病,是临床为常见的儿童眼病之一.儿童在视觉发育的敏感期.视觉神经系统处于极端可塑阶段,若缺乏正常的视觉发育环境,便可造成视觉的发育障碍而导致弱视.因此,年龄越小,治愈率越高,大于9岁的弱视儿童治愈率显著下降,且弱视轻重程度与预后呈正相关,即弱视程度越重,治愈率越低.所以,对弱视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尤为重要.
-
让你皮肤变敏感的7个行为
太过于频繁地对肌肤进行修复,大量使用化妆品,都会让皮肤变得敏感.本文列举了7个让你皮肤变得敏感的行为,看一看你有哪一个.1.爱用果酸、水杨酸、维生素A酸类去角质产品,频繁深层去角质.危险度:90%[解析]此类产品虽然有去除老化角质、清洁深层污垢的作用,但同时刺激性很大,易使肌肤保护层偏薄,易引发过敏,尤其是春冬季.而过度的去除角质会造成肌肤屏障功能整体性的破坏.建议在皮肤科医师的指导下使用,并在使用期间简化其他配套的保养品,只用保湿品即可.去角质建议油性敏感肌肤一周进行一次,干性或混合性敏感肌肤则两周进行一次.肌肤敏感期间不要使用任何去角质产品,等皮肤回归正常后方可使用.
-
术中区域性缓释化疗剂的应用
恶性肿瘤在原发肿瘤切除术后,局部继发肿瘤和转移灶生长迅速,且比原发肿瘤更具有浸润性.手术后的腹腔是癌细胞种子生长的适宜土壤,但又是残留微小癌灶化疗的敏感期[1].根据临床研究证据及国内外循证医学证据证明,术中植入区域性缓释化疗剂是消灭残留癌小病灶,降低复发率的佳时机[2],现将术中植入区域性缓释化疗剂报道如下.
-
关注宝宝健康4件事
不要让溺爱弱化了宝宝的语言能力现代宝宝是家庭的核心,要什么东西只需手一指就能得到,导致宝宝错失语言发育的机会,词汇量严重缺乏,有的甚至连一个完整的单词也说不上!专家指出,2~3岁是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和敏感期,错过了这个时候,小孩学说话将会变得迟缓.有资料显示:过度溺爱导致婴幼儿语言发育迟缓的发生率呈逐渐增高的趋势.
-
弱视儿童家庭训练治疗遵医行为的调查分析
弱视是在视觉发育敏感期,因异常视觉经验引起的没有器质性病变的视力下降,是一种可以预防和治疗的视力残疾[1].我国的弱视检出率约为2.8%,保守估计全国弱视患者约为4000万[2].弱视是儿童常见的眼病之一,一般发病年龄是4~6岁,家庭仪器训练是目前治疗儿童弱视的有效方法之一.
-
屈光不正儿童立体视觉敏感期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正常和屈光不正儿童立体视觉发育的敏感期,研究不同年龄组发生屈光不正对立体视觉的影响.方法:对300名正常儿童,334名屈光不正儿童进行视力,届光度,远、近立体视阈值检查,分析结果.结果:(1)正常儿童中,9岁以前各组近立体视、远立体视阈值正常率的提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9~12岁各组近立体视和远立体视阈值正常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2)近视儿童中,3~8岁各组矫正前、后远、近立体视阈值正常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8~12岁组间矫正前、后远、近立体视阈值正常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3)远视儿童中,矫正前近立体视锐度及远立体视锐度,3~7岁各组正常率的提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7~12岁各组正常率提高无显著性差异(P>0.05).(4)屈光不正与对照组间立体视锐度正常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远视眼及近视眼组间的近立体视锐皮正常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远立体视锐度正常率有显著性差异差异(P<0.05),远视组正常率高于近视组.屈光不正患者远、近立体视阈值正常率在高、低度屈光不正组间有差异差异(P<0.05).结论:(1)9岁以前是正常儿童立体视觉发育的敏感期,屈光不正可影响立体视觉的发育,发病愈早,程度愈深,影响程度愈大.(2)屈光不正儿童的立体视阈值随年龄增加而降低,但其发育由于视力、调节、辐辏等因素影响,敏感期较正常儿童早.建议及时发现并矫正屈光不正,尤其是中、高度远视患儿.
-
针刺对剥夺性弱视猫视觉系统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
1材料与方法1.1材料1.1.1实验动物4周龄健康幼猫,由军事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
外遇之后
外遇之后,对于刚刚试图弥合的夫妻来说,是一个异常的敏感期,一旦处理不好,将使以前所有的努力付诸东流,夫妻关系更加恶化;而一旦处理好了,也许你们从此将忘记那些不愉快的过去,重新拥抱蜜月有情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