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近端胃切除在门脉高压症出血断流术中的应用

    作者:叶观瑞;李运福;李美荣

    脾切除同时行食管下段及近端胃血管离断术(下称断流术)是目前治疗门脉高压症食管下段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一种常用的方式,但术后仍有较高的再出血率。我院自1992年11月至1999年11月在断流术的基础上加作近端胃切除治疗门脉高压症出血39例,现将有关资料总结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75例,其中男48例,女27例。年龄11~62岁,平均37.4岁。随机分成A、B两组,A组(断流术加近端胃切除)39例,B组(单纯断流术)36例。按病因分类,A组:肝炎后性肝硬化37例,胆汁性肝硬化1例,特发性门脉高压症1例。B组:肝炎后性肝硬化34例,胆汁性肝硬化2例。肝功能按Child分级,A组中肝功能A级23例,B级14例,C级2例。B组中肝功能A级20例,B级15例,C级1例。有1次出血史26例,反复多次出血史者49例,住院期间急性大出血而急诊手术6例,其余均在出血静止期择期手术。全部病例术前均作胃肠钡餐检查,了解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情况,部分作胃镜检查,合并脾功能亢进者A组32例,B组15例。

  • 近端胃切除和全胃切除对胃上部癌的临床价值分析

    作者:张县强

    目的:分析探讨近端胃切除和全胃切除两种方法在胃上部癌治疗中的效果.方法:以惠东县安墩卫生院2011年3月-2012年10月收治的70例胃上部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部分切除组(36例)与全切除组(34例),分别开展近端胃切除手术和全胃切除手术,对其术后并发症情况及长期生存率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切口感染、吻合口瘘、2年生存率及倾倒综合征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法在胃上部癌治疗中均有显著疗效,考虑到生存率,更倾向于全胃切除手术,治疗时还应结合病情做出合理选择.

  • 腹腔镜辅助近端胃切除联合空肠间置术治疗早期胃上部癌

    作者:武爱文;陈波;李磊;贾永宁;董秋石;季加孚

    目的:介绍腹腔镜辅助近端胃切除、迷走神经保留联合空肠间置术治疗早期胃上部癌的手术方法。方法总结2014年6—11月间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胃肠肿瘤外科开展的腹腔镜辅助近端胃切除、迷走神经保留联合空肠间置术治疗3例早期近端胃癌手术及患者恢复情况。结果本组3例患者手术时间(315±58) min,术中失血量(133±57) ml,3例患者均实现了肿瘤的R0切除,术后病理分期与术前影像分期一致。围手术期未见出血、吻合口瘘及腹腔感染等严重并发症。术后1月和3月随访均无胃食管返流、白蛋白降低、贫血及体质量下降情况。结论腹腔镜辅助近端胃切除、迷走神经保留联合空肠间置术是安全的,有助于改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 从功能角度考虑全胃切除后消化道重建

    作者:薛英威;魏玉哲

    标准的胃癌根治术主要包括胃切除范围、淋巴结清扫和消化道重建3个部分。胃切除范围已形成定式(T2以上局限性的肿瘤需3 cm,浸润型需5 cm以上,如切缘距离低于以上要求,需对肿瘤边缘全层进行快速病理检查;T1期肿瘤在内镜活检明确边缘后,可考虑缩小范围的手术)。近些年,关于胃周淋巴结清扫的问题,东西方观点也已逐渐统一,达成了以D2淋巴结清扫为基础的共识[1-2]。然而,胃癌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目前已达上百种,却至今没有大家公认的方法。远端胃切除消化道重建方式争议不大,但近端胃切除和全胃切除术后的重建方式各国学者们一直争议不断。尤其是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占的比例大,变化繁杂。笔者经过梳理分析后发现,其主要是围绕下面3个思路进行演进。

  • 腹腔镜下近端胃切除食管胃吻合肌瓣成形术(Kamikawa吻合)初步体会

    作者:杨力;徐泽宽;徐皓;张殿彩;李沣员;汪未知;骆大葵

    在过去的20年里,近端胃癌的发病率显著升高.韩国的近端胃癌发生率从1995年的11.2%稳定增长至2014年的16%[1].对于这部分病例手术方式的选择,学术界尚未达成共识.为了保留部分胃功能,减少营养性并发症,很多中心采用近端胃切除[2].但与全胃切除相比,近端胃切除易出现反流性食管炎和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3].因此,为了减少上述并发症的发生,优化的消化道重建方式不断处于探索之中.目前,近端胃切除后消化道重建方式主要包括食管胃吻合(Esophagogastrostomy,EG)﹑间置空肠(jejunal interposition, JI)和双通道重建(double tract reconstruction,DTR)[4].

  • 完全腹腔镜近端胃切除双通路消化道重建术

    作者:李双喜;李子禹;陕飞;贾永宁;张连海;季加孚

    根据日本胃癌协会治疗指南, 近端胃切除是适用于胃上部早期胃癌的一种标准手术方式[1].随着微创技术及腔镜器械的发展, 腹腔镜胃癌手术也已成为早期胃癌的合理选择之一.在此趋势下,完全腹腔镜下近端胃切除及双通路消化道重建术体现了微创手术与功能保留手术的结合,国内尚未见此类术式的相关报道. 我中心近期完成1例完全腹腔镜下近端胃切除、双通路消化道重建术,报道如下.

  • 保留幽门、近端胃切除、间置回盲肠代胃术疗效分析

    作者:叶文峰;林荣繁;宋建文;韦锦新

    目的探讨保留幽门、近端胃切除、间置回盲肠代胃术在治疗近端胃癌、贲门癌中的疗效.方法 1998年1月~2002年3月共收治近端胃癌及贲门癌18例,随机分成两组,9例施行保留幽门、近端胃切除、间置回盲肠代胃术患者为观察组,9例施行全胃切除、近端空肠襻代胃术为对照组,两组术后均于15天行钡餐检查及99mTc-DTPA同位素测定返流比值及排空情况以了解代胃功能.结果回盲肠代胃具有贮存、排空及抗返流功能.结论保留幽门、近端胃切除、回盲肠代胃术能有效预防术后返流等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全胃切除与近端胃切除治疗贲门癌的疗效对比

    作者:王文睿;朱立桓;杨胜生;林金祥

    目的 对比研究全胃切除术和近端胃切除术治疗贲门癌的疗效.方法 把145例接受贲门癌根治术的患者分成两组,其中全胃切除术组(total gastrectomy TG组)85例,近端胃切除术组(proximal gastrectomy PG组)60例.对两组患者的3年、5年生存率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TG组患者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48.6%和28.5%,PG组为分别30.8%和16.7%,两组惠者的3、5年生存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TG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9.4%.PG组为23.3%,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全胃切除术治疗贲门癌,可明显提高远期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 改良空肠插入术在贲门癌近端胃切除术中的应用(附150例临床分析)

    作者:朱宗海;吴昌荣;薛恒川;张振斌;马祯凯;高杰

    目的探讨一种能有效对抗贲门癌近端胃切除术后反流性食管炎的消化道重建术式.方法对150例贲门癌患者行近端胃切除,均采用改良空肠插入术重建消化道并进行临床观察.结果全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无手术死亡,痊愈出院,临床随访无反流性食管为症状发生.结论贲门癌行近端胃切除术后,行改良空肠插入术重建消化道,能有效地预防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同时对吻合口瘘及狭窄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 全胃切除与近端胃切除的营养和免疫效果比较

    作者:姚志勲;郑远航;陈炳贵;姚少林

    目的 通过与近端胃大部切除术后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的比较,探讨胃上部癌行全胃切除的可行性.方法 将24例胃上部癌患者分为全胃切除组(简称全切组,n=12)及近端胃大部切除组(简称近切组,n=12),并术后随访6个月,对两组病例术后的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术后第1天体质量、血红蛋白、血浆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及IgG、IgM、IgA、CD3+、CD4+、CD4+/CD8+比值均下降,CD8+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 d 两组间前白蛋白、IgG、IgA 、CD3+、CD4+、CD4+/CD8+比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M比较有高度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个月及6个月两组间各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胃切除"P"-Roux-en-Y代胃术式是一种较好的消化道重建方式,对于术后的营养及免疫功能维持并不困难.

  • 近端胃切除与全胃切除治疗食管胃结合部腺癌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王合营

    目的 分析研究近端胃切除与全胃切除治疗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该院手术治疗的156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78例行近端胃切除术,为近端组;78例行全胃切除术,为全胃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率、胃食管反流情况和2年生存率.结果 全胃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明显多于近端组,并发症发生率和胃食管反流病诊断问卷评分明显低于近端组,2年生存率明显高于近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胃切除治疗食管胃结合部腺癌虽然手术时间长,出血量多,但并发症发生率低,胃食管反流情况少,2年生存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SiewertⅡ/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术后消化道重建术式的选择

    作者:陈家驹;张波

    胃食管结合部腺癌( adenocarcinoma of esophagogastric ,AEG)据Siewert分型可分为3型。对于Ⅰ型,经胸或左胸腹联合切口较为常用。而对于Ⅱ/Ⅲ型AEG,手术入路主要有经胸、经腹及经胸腹联合切口。在保证手术根治性的情况下经裂孔的食管下段切除术加下纵隔淋巴清扫可作为Ⅱ/Ⅲ型AEG的治疗手段。Ⅱ/Ⅲ型AEG切除方式根据肿瘤位置、大小及转移进行选择主要有近端胃切除(proximal gastrectomy,PG)及全胃切除(total gastrectomy,TG),其术后并发症及长期预后孰优孰劣尚存争议。 TG和PG术后各种消化道重建术式均可预防一定的术后反流症状,TG尚无公认的佳术式,而PG术后消化道重建术式主要有食管胃吻合法、食管空肠吻合法及间置空肠法。只有通过充分考虑根治性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才能选择相应的手术切除方式和消化道重建术式。

  • 胃穿透性溃疡侵蚀脾静脉致失血性休克1例报告

    作者:陈志新;胡建昆;何生;陈佳平

    患者,女,63岁,因反复呕血黑便3年,再次突发1月收入我院内科。既往出血在当地医院行胃镜检查提示为十二指肠炎、胃底血管畸形,经输血、输液及用止血药物后出血停止。因反复发作而转入我院。查体:重度贫血貌,腹部平坦,腹膜刺激征阴性,肝、脾、胆囊均未扪及。实验室检查:血色素45g/L,白蛋白29.1g/L,球蛋白16.1g/L,乙肝标志物两对半(-),胃镜检查示:食管胃底静脉未见曲张,胃底、体粘膜隆起明显。内科止血无效而转入外科并行近端胃切除、脾切除术。

  • 管状胃吻合对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沈朝勇;陈海宁;张波;杨宏鑫;陈佳平

    目的 比较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患者经腹近端胃切除后行管状胃吻合和传统胃吻合术后生活质量的差异.方法 对112例(2010年1月至2011年2月)经我院确诊为AEG(SiewertⅡ/Ⅲ型)、并行根治性手术患者(均行近端胃切除术),按消化道重建方式分为传统食管胃吻合组(52例)和管状胃吻合组(60例).采用中文版EORTC QLQ-C30及EORTC QLQ-STO22联合评价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2年生活质量.结果 2组患者的基本资料、临床病理特征及术前生活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管状胃吻合组患者反流症状、身体形象和恶心呕吐量表评分低于传统食管胃吻合组(P<0.05).2组患者在整体健康状态、躯体功能、角色功能、疲倦、疼痛等方面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近端胃切除后采用管状胃吻合,可以使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 管状胃在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陈秀峰;杨弘鑫;陈海宁;张波;陈志新;胡建昆;陈佳平

    目的 评价管状胃在Ⅱ、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经腹近端胃切除手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09年10月至2010年12月期间确诊为Ⅱ、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72例患者分为两组,完成近端胃切除后,传统组(38例)行传统食管-残胃吻合,管状胃组(34例)则行食管-管状残胃吻合.结果 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及临床病理特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组术后出现胃食管返流症状的患者有12例(31.6%),而管状胃组中仅有4例(11.8%)(P=0.043).术后经胃镜检查发现患有返流性食管炎的患者在传统组中有9例(23.7%),管状胃组中有2例(5.9%)(P=0.036).结论 近端胃切除后食管-管状胃吻合,可以减少术后胃食管返流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 贵州省消化道重建专家共识(2014版)

    作者:曾庆良;文坤明;程家平

    消化道重建是消化道手术中的关键步骤,很多外科医生“重切除而轻重建”,导致重建后发生并发症,甚至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及生存。为了更好地规范我省消化道重建技术,在解读2014年《中国实用外科杂志》发表的“消化道重建基本原则与基本技术”[1]技术基础上,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对消化道重建手术技术及缝合材料的选择进行总结和规范,以期为我省临床医生开展消化道重建手术提供规范化的指导依据。消化道重建有很多不同术式,其中一些还存在争议。我们选取了相对成熟并具有代表性的术式进行了总结和规范,主要涉及5大类18种重点吻合术式,包括:5种胃吻合方式(近端胃切除后的食管胃吻合,远端胃切除后的Billroth Ⅰ或Billroth Ⅱ式吻合,Roux‐en‐Y吻合,全胃切除后Roux‐en‐Y吻合),2种小肠吻合方式(小肠小肠端端吻合、小肠小肠端侧吻合),4种直肠吻合方式(结肠直肠吻合、结肠结肠吻合、回肠结肠吻合、造口),2种胆道吻合方式(胆管端端吻合、胆肠吻合)以及5种胰腺吻合方式(胰腺空肠端端套入式吻合、胰腺空肠端侧吻合、胰腺空肠导管对黏膜端侧吻合、捆绑式胰腺空肠吻合、胰管空肠侧侧吻合)。现就其消化道重建手术发展历史、愈合机制、重建原则和相关技术、器械、材料及要求叙述如下。

  • SiewertⅡ/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不同重建方式对预后的影响

    作者:周斌;魏尉;文旭;李刚;顾荣民;明学志;陈环球

    目的 观察免疫肠内营养对SiewertⅡ/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接受不同重建方式后恢复、免疫功能、营养状况、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42例SiewertⅡ/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随机分为PG+空肠间置组和TG组,手术后均采取免疫肠内营养治疗.检测术前1天、术后5天相关的营养和免疫血清指标,比较和分析术后恢复情况、生存质量和免疫功能、营养状况.结果 PG+空肠间置组和TG组手术后肠道通气时间、术后5天体重变化、腹腔感染、吻合口瘘等并发症的发生无显著差异.术后5天检测PG+空肠间置组血清总蛋白、清蛋白、前清蛋白、IgG、IgA水平以及CD3+、CD4+、CD4+/CD8+与TG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2个月PG+空肠间置组术后体重变化、血红蛋白较TG组明显改善(P<0.05).PG+空肠间置组和TG组反流症状发生率均较低(P>0.05).结论 早期使用免疫肠内营养,对比SiewertⅡ/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行PG+空肠间置术后和TG术后的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证明PG+空肠间置组显优势.

  • 全胃切除与近端胃切除治疗贲门癌的疗效评价

    作者:涂刚

    目的:在临床中对贲门癌患者行以全胃切除术与近端胃切除术所具备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3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76例贲门癌患者,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8例,研究组行以全胃切除术,对照组行以近端胃切除术,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三年、术后五年生存率与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三年、五年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产生概率(10.53%)显著低于对照组(28.95%),经计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全胃切除术在临床中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产生,提高患者生存率,临床应用意义显著.

78 条记录 4/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