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应用螺旋CT(多排)诊断肝外胆管结石效果评价

    作者:杨猛

    目的:探讨研究分析应用螺旋CT(多排)诊断肝外胆管结石的效果评价.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4月到2016年4月收治的56例应用螺旋CT(多排)诊断肝外胆管结石患者的资料,分析其结石的数目、大小以及密度等.结果:56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中,泥沙样结石的患者为12例,26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混杂密度结石,19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为高密度结石,不同患者胆结石大小密度以及数目均有所不同,并发症的CT表现为下肺炎症14例,胸腔积液患者18例,出现腹水的患者7例,5例患者出现肝囊肿,21例患者出现肝内管的结石等.结论:肝外胆管结石常见的类型为混合密度结石,容易发生的部位为胆总管中下段,较易发生胆管炎症及胸腔积液等并发症.

  • B超引导下十二指肠镜肝外胆管取石术后的护理探讨

    作者:雷淑琴;李庆丰;梁淑华

    目的:探讨在B超引导下十二指肠镜肝外胆管取石术后的护理.方法:选取对我院X线组38例和B超组26例十二指肠镜肝外胆管取石术后的病人,比较两组病人进行术前护理、术中护理、术后并发症和健康指导.结果:两组患者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或P<.05).结论:治疗十二指肠镜肝外胆管结石病人经B超引导下取石术较X线操作下取石术相比,因无需注射造影剂,避免了注射性胰腺炎的发生,而且术后并发症也明显降低.

  • 肝外胆管结石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

    作者:侯锡斌;欧阳彦成;文帮芬

    目的:研究与探讨肝外胆管结石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方法:分析40例我院收治的肝外胆管结石行腹腔镜胆道探查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6例,女性24例,年龄为24-65岁.结果:38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在腹腔镜下成功完成手术,其余2例患者因为手术失败以及发生胆道出血而中转开腹手术,38例患者的手术时间105~200min,术中出血量为30~ 210ml,平均住院天数为7天.其中有2例患者术后存在残余结石,通过窦道胆道镜成功取石,全部患者在6周后进行T管造影并将T管拔出,未出现胆漏.结论:腹腔镜胆道检查手术安全、可行,且手术创伤小,恢复速度快,术后并发症少,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有效方法.

  • 分析16排CT在胆囊炎结石中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匡爱云

    目的 分析16排CT在胆囊炎结石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随机抽取2012年4月~2014年11月诊治的120例胆囊炎结石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对比组使用超声进行检测,研究组使用16排CT进行检测,从而碍出16排CT在胆囊炎结石中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 研究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比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肝外胆管结石的情况进行诊断的时候,16排CT的准确率明显高于超声检测,因此16排CT对胆囊炎结石中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 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手术效果分析

    作者:刘云军

    目的:探究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手术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8例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将其均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予以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及T管引流术联合治疗,研究组予以内镜逆行胆管造影术、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及腹腔胆囊切除术联合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进食时间及术后排气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及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联合治疗,可保证其手术成功率,同时可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手术安全性较高。

  • 腹部彩超对肝外胆管结石定位的诊断效果分析

    作者:张敏;胡丽佳;刘华丽;杨丽;刘影

    目的 分析腹部彩超对肝外胆管结石定位的诊断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明确诊断为肝外胆管结石患者85例临床资料,与术前腹部彩超结果 进行对比.结果 85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中梗阻型结石61例,非梗阻型结石24例;术前腹部彩超检出82例,检出率为96.47%;结石部位定位准确76例,准确率为92.68%.结论 腹部彩超对肝外胆管结石检出率与定位准确性高,且经济、无辐射,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T管引流护理现状

    作者:马勇

    胆石病是肝胆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其临床表现不一,轻者表现为腹部隐痛不适,重者可能造成胆管炎,危及生命.目前胆道外科把胆总管切开探查与引流术做为基本术式,来治疗肝外胆管结石,达到解除梗阻和通畅引流的目的.术后如果T管护理不当会引起严重后果,不仅可能会对患者造成更大的痛苦,甚至可能增加医患矛盾,现将近年来T管护理经验及进展做一综述.

  • 肝内胆管结石的诊疗研究

    作者:李宇;黄志强

    肝内胆管结石(hepatolithiasis)指左右肝管汇合部以上发生的结石,与常见的胆囊结石及肝外胆管结石临床表现有明显不同。常表现为反复发作胆管炎,甚至肝脓肿,因其易复发,难根治,常需多次手术治疗,且易导致严重的终末期胆病。随着肝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重要性逐渐被认识,局限性的胆管结石已取得良好的疗效。随着新的治疗手段不断出现,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选择性越来越多,但如何"治愈"肝内胆管结石仍然是一个有挑战的课题。

  • 微创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树旺;鲍世韵

    胆石症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据统计约占胆石症的20.1%,由此易引发胆管炎、胰腺炎等严重并发症,胆总管结石目前的治疗方法较多.随着内镜及腹腔镜技术的日臻成熟,特别是"三镜"(腹腔镜、胆道镜、十二指肠镜)联合形成了独特微创胆道外科技术,能以小的损伤、少的内环境干扰,达到传统手术同样或更好的治疗效果,并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随着内镜及腹腔镜技术的日臻成熟,微创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理念逐渐为肝胆外科医生所接受.现就微创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现状和进展予以综述.

  •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胆道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曹新岭;白磊;李涛;邰沁文;吐尔洪江·吐逊;赵晋明;张金辉

    目的:探讨肝外胆管结石患者经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行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2种术式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2013年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脏腹腔镜外科50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的临床资料,分为两组:一期缝合组(primary suture ,PS)21例,“T”管引流组(T-tube drainage,TD)29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补液量、术后带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胆漏、胆管狭窄、消化不良、腹腔感染、胆管炎、残余结石)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成功,治愈后出院,无死亡病例。PS 组术后出现2例胆漏、1例胆总管残余结石及2例术后消化不良,TD 组术后出现3例胆漏、1例胆总管残余结石及3例术后消化不良,两组均无胆总管狭窄、胆管炎及腹腔感染者。PS 组术后带管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费用、术后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补液量少于 TD 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的条件下,熟练的腹腔镜操作技术的支持下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一期缝合术较“T”管引流术效果更好,具有明显优势。

  • 双镜联合胆总管切开取石与开放手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对比研究

    作者:李智;周旭坤;师阳;庄峰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60例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60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分为两组,内镜组35例,接受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对照组25例,接受开腹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切开探查、T管引流术治疗.结果:两组手术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镜组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总体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术后三日降钙素原(PCT) (15.8±32.9)mg/d,双镜组PCT(1.1±0.6)mg/d,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疗效确切,且具有创伤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机体免疫反应轻等优点,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辅助小切口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术的临床体会

    作者:司磊

    目的 回顾性分析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病人进行腹腔镜及选择性辅助小切口疗法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 临床选择2015年8月-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病人52例,进行辅助小切口经胆囊胆总管探查术疗法,评估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全部病例予以辅助小切口胆管探查,其中经胆囊管胆管探查者52例,行胆囊管汇入部微切开者20例,30例为胆总管切开探查,探查后10例置入T管引流;20例行胆总管I期缝合.共出现2例并发症,其中1例切口脂肪液化,换药引流后痊愈,1例急性水肿性胰腺炎,保守疗法治愈.随访3个月-3年,未出现结石复发及胆道狭窄.结论 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病人进行腹腔镜和选择性辅助小切口疗法,术后并发症少,可促进病情迅速恢复,临床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 腹腔镜微创治疗肝外胆管结石32例疗效分析

    作者:张北生;吴向阳;郭建辉

    肝外胆管结石可原发于胆管系统,也可从胆囊排出至胆管,是临床常见的、多发的普外科疾病.肝外胆管结石发病率高,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肝外胆管结石解剖特殊,病情复杂,常规外科手术治疗有一定的复发率及可能产生严重并发症,威胁患者生命健康[1].目前对于结石小、不经常发作的患者,一般采用内科保守治疗;结石大、经常疼痛的患者,一般是外科手术治疗[2].近些年来,微创技术得到迅猛发展,腹腔镜微创治疗术在肝外胆管结石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3].我院普外科援疆专家引进腹腔镜新技术、应用于肝外胆管结石的治疗,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下面我们就此项技术开展以来的32例患者采用腹腔镜行微创治疗的临床过程、效果及腹腔镜、开腹手术治疗肝外胆管的适应症、优劣势等分析如下.

  • 内镜治疗非扩张性肝外胆管结石68例

    作者:张继军;蔡荣祥;尹亮君

    目的探讨非扩张性肝外胆管结石的病因、诊断,分析内窥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993-2001年治疗的6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界定非扩张性肝外胆管结石的概念,对该类患者采取EST+网篮取石治疗,术后进一步通过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或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结果非扩张性肝外胆管结石多为继发性胆总管结石,多数直径≤0.5 cm,少数为原发性胆总管结石,常合并十二指肠乳头肌狭窄或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结论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nda-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检查对非扩张性肝外胆管结石诊断阳性率高,EST治疗非扩张性肝外胆管结石疗效显著.

  • 腹部CT、B超及核磁胰胆管成像在肝外胆管结石的诊断价值分析

    作者:周蓉;张勇

    目的:对比分析腹部CT、B超及核磁共振成像(MRI)胰胆管成像3种不同方法检测肝外胆管结石的影像特征。方法:随机抽取肝外胆管结石病例样本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于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确诊后,依次实施B超、CT扫描及MRI成像术。142例行B超检测,78例行CT检测,118例行MRI检测。记录和比较3种成像方法的检出结果。结果:肝外胆管结石阳性检出率,B超为39.4%、CT为53.8%、MRI为86.4%,MRI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B超和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9.725,x2=25.595;P<0.01);CT检出率明显高于B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31,P<0.05)。直径<8 mm的肝外胆管结石阳性检出率B超为25%,CT为33.3%,MRI为60%,MRI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B超和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789,x2=7.789;P<0.01)。结论:MRI对肝外胆管结石的阳性检出率较B超和CT更高,但临床仍需根据患者个体情况、经济状况及症状主诉等综合评价,选择较为适宜的方法进行诊断。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经十二指肠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联合治疗肝外胆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临床价值

    作者:杨大卫;傅继宁

    目的::探讨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经十二指肠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联合治疗肝外胆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这段时期内收治的124例肝外胆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62例和对照组62例,对研究组的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经十二指肠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联合治疗,对对照组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和结石残留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结石残留率差异不显著( 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经十二指肠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联合治疗肝外胆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虽然手术时间较长,但术中出血量少、恢复快、并发症少,值得于临床上推广.

  • 肝外胆管结石的微创治疗方法比较

    作者:唐晓悦;曾庆彬;赵晰;唐继红

    肝外胆管结石是我国肝胆外科的常见疾病,其发生以中老年病人为主[1],女性发病率相对比男性发病率多[2].肝外胆管结石既可以原发于胆管系统,也可以继发于肝内胆管结石及胆囊结石.随着微创技术的快速发展,微创治疗在胆管结石得到广泛的应用.

  •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腹腔镜下肝外胆管结石围术期中的应用

    作者:张彦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肝外胆管结石围术期行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肝外胆管结石患者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4)和观察组(n=44).两组患者均行腹腔腔肝外胆管取石术治疗,对照组围术期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围术期行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经过相应方式干预后,观察组康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肝外胆管结石围术期行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效果显著,可使患者的机体康复速度得以加快,术后并发症得以减少,促进医患和谐,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 分析腹部CT与MRI应用于肝外胆管结石的特点

    作者:王欣梅

    目的:本次研究分析在肝外胆管结石患者诊断中采用腹部CT与腹部MRI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从本院肝外胆管结石患者当中选取,总共选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从2016年3月到2018年3月,根据不同的诊断方式对100例患者进行分组,其中实验组患者采用腹部MRI诊断,对比组患者采用腹部CT诊断,对比两组患者诊断价值.结果:对比两组患者不同诊断方式下的诊断价值,通过诊断阳性率评判其诊断效果,采用MRI诊断的阳性检出率较高,并且对比之下与对比组患者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对比两组患者对8mm以下结石的检出率,通过其检出率评判其诊断质量,根据结果数据得知,采用MRI诊断的检出率较高,并且对比之下与对比组患者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此次研究证实,在肝外胆管结石患者诊断中,腹部MRI诊断效果较好,诊断准确率较高,为优质诊断方式,但是诊断费用较高.

  • 超声在肝外胆管结石定位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作者:汪静

    目的:分析探讨对肝外胆管结石使用超声进行定位诊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115例肝外胆管结石病患作为研究观察对象,分析对比病患术前超声及手术病理确定的检查结果.结果:病患经过手术病理正式存在梗阻型胆管结石85例,非梗阻型30例,而术前超声检出肝外胆管结石病患109例,检出率为94.78%,术后定位及类型符合105例,符合率为96.33%.结论:对肝外胆管结石病患使用超声诊断的准确率高,且便捷、经济、无创、低价,是对肝外胆管结石进行检查的首选手段,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401 条记录 19/21 页 « 12...13141516171819202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