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老年患者行局部浸润麻醉手术的临床诊治分析

    作者:彭成才

    目的:观察老年患者行局部浸润麻醉手术的临床效果,探讨不同的老年患者选择麻醉药物、用药剂量以及麻醉部位的原则,在护理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方法:确定行局部浸润麻醉手术的老年患者13例,观察麻醉过程中老年患者的状态、体征以及常规生理指标的变化,麻醉后的不良反应,评定总体麻醉效果.结果:在13例行局部浸润麻醉手术的老年患者中,10例在麻醉中和麻醉后各种生理指标表现正常,3例出现不良反应.结论:老年患者行局部浸润麻醉手术,针对不同病例选择适宜的麻醉部位、用药种类和剂量,并做好术后护理,能够取得较好的麻醉效果.

  • 阿替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在牙体牙髓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郭璟璟

    目的:探讨阿替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在牙体牙髓病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莒南县人民医院于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92例牙体牙髓病患者实施研究,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成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6例).给予对照组利多卡因麻醉,观察组则实施阿替卡因麻醉.将两组疼痛程度评分与麻醉效果展开对比.结果: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疼痛程度更轻,且数据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同对照组相比存在明显差异,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3.91%,而使用阿替卡因进行麻醉的观察组,其治疗总有效率为91.30%,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替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在牙体牙髓病治疗中效果显著,能够使患者在治疗时的疼痛感降低,从而使治疗的舒适度提高.

  • 局部浸润麻醉在超普疝装置修补腹股沟疝的应用

    作者:袁柏祥;隋梁;李亮

    目的 探讨局部浸润麻醉下应用超普疝装置(UHS)修补腹股沟疝的手术过程中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97例局部浸润麻醉下应用超普疝装置(UHS)修补腹股沟疝患者的资料.采用2%利多卡因15 mL与0.75%布比卡因5 mL或1%罗派卡因10 mL用生理盐水稀释至60~65 mL的混合液为浸润麻醉药.治疗组(n=77)在分离腹膜前间隙之前向间隙内注射以上配制的局麻药10~15 mL进行浸润麻醉.对照组(n=20)未向腹膜前间隙注射局麻药.结果 分离腹膜前间隙时感觉有明显疼痛的患者(NRS评分≥4):对照组为100%(20/20),治疗组为7.79%(6/77),两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但手术操作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强度、术后疼痛持续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比例、复发情况比较,两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腹股沟切口及腹膜前间隙局部浸润麻醉在腹股沟疝需补术中可使患者在整个手术过程中取得满意的镇痛效果.

  • 局部浸润麻醉复合全麻在颈椎前路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陈立成;冯舒韵;龚琴;彭健泓;李振威;霍智铭

    目的 评价局部浸润麻醉复合全麻在颈椎前路手术临床应用中的可行性和实用性.方法 50例择期行前路颈椎间盘摘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患者随机分成全麻组(G组)和局部浸润麻醉复合全麻组(LG组),每组25例.两组患者均采用七氟烷吸入复合瑞芬太尼静脉泵注,LG组增加于切皮前于手术切口线皮肤及皮下予0.5%罗哌卡因20 mL逐层局部浸润麻醉.记录两组麻醉前(T0)、切皮前(T1)、切皮即刻(T2)、切皮后1 min(T3)、切皮后5 min(T4)、拔管后5 min(T5)、拔管后30 min(T6)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记录七氟烷、瑞芬太尼和术后镇痛6、12、24、48 h舒芬太尼的用量,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两组术后上述时点的颈部切口部位疼痛情况,对比两组术后镇痛效果良好(VAS≤3)的例数.结果 G组T2、T3、T5、T6的血压和心率均较同期LG组高,T2、T3的血压和心率较T1升高,T5、T6的血压和心率较T0高(均P<0.05).LG组瑞芬太尼用量比G组少,患者术后6、12h的镇痛效果良好病例数较G组多,术后6、12、24、48 h时点镇痛泵舒芬太尼的总用量明显少于G组(均P<0.05).结论 局部浸润麻醉复合全麻用于颈椎前路手术能使血流动力学更加稳定,可显著减少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用量,增强术后镇痛效果.

  • 丙泊酚加强局麻下输卵管结扎术的麻醉效果

    作者:陈治君;孟庆芝

    目的观察丙泊酚静脉麻醉辅助局麻应用于输卵管结扎术的麻醉效果.方法将200例自愿要求行输卵管结扎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单纯应用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观察组在应用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的基础上加用丙泊酚静脉麻醉,观察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腹肌松弛效果,牵拉反射及术中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镇痛效果有显著差异(P<0.01),腹肌松弛效果和牵拉反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不良反应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丙泊酚静脉麻醉伍用局麻用于输卵管结扎术效果较理想.

  • 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麻醉在输卵管结扎术中的应用

    作者:岑秋妹

    目的观察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麻醉应用于输卵管结扎术的麻醉效果.方法将160例自愿要求行输卵管结扎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单纯应用普鲁卡因局部浸润麻醉,观察组在应用普鲁卡因局部浸润麻醉的基础上加用异丙酚、芬太尼静脉麻醉,观察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腹肌松弛程度,牵拉反射及术中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镇痛效果有显著差异(P<0.01),腹肌松驰和牵拉反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不良反应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用于输卵管结扎术效果较理想.

  • 静脉复合局部浸润麻醉在乳腺多发性肿物微创旋切术中的应用

    作者:朱彩荣;马宏民;龙天柱;胡玲玉

    目的 分析总结异丙酚静脉麻醉复合利多卡因乳腺后间隙局部浸润麻醉在乳腺多发性肿块真空辅助微创旋切术的临床应用体会.方法 通过对我院2012年3月-2015年3月380例乳腺多发性肿物在异丙酚静脉麻醉复合利多卡因乳腺后间隙局部浸润麻醉下行真空辅助微创旋切术的病例,进行回顾性综合分析.结果 手术前、中和手术后血氧饱和度无明显变化;手术中平均动脉压、心率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效果好,术后并发症少.结论 乳腺多发性肿物真空辅助微创旋切术采用异丙酚静脉麻醉复合利多卡因乳腺后间隙局部浸润麻醉,安全可行,患者依从性好、满意度和耐受度较高,临床效果满意.

  • 腰方肌阻滞在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效果评估

    作者:余高锋;金尚怡;李会仁;汪自欣

    目的 比较超声引导腰方肌阻滞与切口局部浸润麻醉对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单盲、对照实验,选择择期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患者88例,随机分成实验组(QLⅡ)和对照组(LI组).QLⅡ组患者术后30 min内行超声引导腰方肌阻滞(QLⅡ阻滞);LI组术毕进行切口局部浸润麻醉.观察两组患者术后24、48 h舒芬太尼消耗量和无效按压PCA次数;术后6、12、24、48 h的静息状态和运动状态VAS评分;记录术后不良反应和患者满意度.结果 QLⅡ组与LI组相比较,术后48 h内舒芬太尼消耗量和无效按压PCA次数明显减少(P<0.05),术后24.48 h静息状态和运动状态VAS评分降低,患者满意度较高,其他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超声引导腰方肌阻滞应用于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能减少术后舒芬太尼的消耗量,获得更长时间镇痛(术后48 h),并且患者满意度更高.

  • 术前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减轻开颅手术局部浸润麻醉患者麻醉期血压及心率波动的临床研究

    作者:孙杰;刘炳兰;雷员华

    目的 探讨术前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对开颅术局部浸润麻醉患者麻醉期血压及心率波动的影响.方法 选择接受开颅手术局部浸润麻醉的患者92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观察两组患者麻醉期的血压及心律波动情况.结果 观察组发生苏醒期躁动7例,对照组为1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T0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 心率无明显差异(P>0.05);在T1、T2、T3、T4时间点,两组的平均动脉压与心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术前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可减轻开颅手术局部浸润麻醉患者的心率及血压波动,有助于提高麻醉安全性.

  • 左布比卡因局部浸润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的镇痛效果观察

    作者:李小玲;徐金秀

    目的 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应用左布比卡因局部浸润麻醉的术后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3月~2015年2月在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观察组在行常规全身麻醉后,给予左布比卡因术前切口局部浸润麻醉;对照组行常规全身麻醉后,不予局部麻醉.观察比较两组术后镇痛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不同时段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t=18.35,13.04,11.63,10.95;均P<0.05);观察组的镇痛药物使用率及不良反应分别为6.90%(2/29),10.34%(10/29),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下降(χ2=7.29,9.04;均P<0.05).结论 左布比卡因局部浸润麻醉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效果显著,可取得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有利于患者的病情康复.

  • 腹腔镜手术前手术部位行罗哌卡因腹膜外局部浸润麻醉的效果观察

    作者:梁是

    目的 观察腹腔镜手术前手术部位行罗哌卡因腹膜外局部浸润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行腹腔镜手术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观察组术前在手术部位行罗哌卡因腹膜外局部浸润麻醉,对照组在手术部位给予氯化钠安慰剂,比较两组术后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术后2h、6h及24 h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分别为(2.53±1.15)分、(1.76±0.23)分及(1.01±0.39)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31 ±1.44)分、(3.89±1.26)分及(3.02±0.77)分,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共发生5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对照组不良反应13例,发生率为21.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183,P=0.041).观察组通气和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术前在手术部位行罗哌卡因腹膜外局部浸润麻醉可有效缓解术后疼痛,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缩短首次下床时间,促进早日康复.

  • 分次局部浸润麻醉应用于会阴侧切缝合术的效果

    作者:陈少平;惠萍;李岚

    目的:探讨分次会阴局部浸润麻醉在会阴侧切缝合术中的镇痛效果.方法:选阴道分娩初产妇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分次会阴局部浸润麻醉,对照组采用阴部神经阻滞麻醉.观察指标为切口缝合时的疼痛程度、产后24 h会阴切口局部水肿情况及出院前会阴切口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缝合切口时的疼痛分级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后24 h会阴切口局部水肿情况和出院前会阴切口愈合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次会阴局部浸润麻醉在会阴侧切缝合时的镇痛效果优于阴部神经阻滞麻醉,且不增加对产妇的危害,不影响会阴切口的愈合.

  • 局部浸润麻醉下行剖宫产术

    作者:张茂荷;段必建

    目的 比较局部浸润麻醉下和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术的麻醉效果,探索局部浸润麻醉行剖宫产术的可行性.方法 急诊手术病人40例,ASAⅠ~Ⅱ级,年龄22~38岁,分为2组(n=20),硬膜外穿刺组(A组),局部浸润麻醉组(B组).(病人入室静卧5min后记录血压(BP)、心率(HR)作为基础值,记录切皮即刻、取胎儿时、胎儿取出10min后BP、HR以及病人手术时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结果 与基础值比较,切皮即刻B组BP、HR升高比例比A组高(P<0.05);取胎儿时A、B两组BP、HR均升高明显(P<0.01);胎儿取出后两组静滴20u催产素,B组辅以杜冷丁50mg,氟哌利多2.5mg静滴,10min后两组BP、HR均与基础值近似(P>0.05).B组VAS评分比A组高,所有病人均能耐受手术.结论 局部浸润麻醉下行剖宫产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快捷、可取的麻醉方法.

  • 2种不同麻醉方法在立体定向颅内血肿清除术中的麻醉效果比较

    作者:史静;蒋柯;钟毅;谭立;邹小华

    目的 比较局部浸润麻醉和头皮神经阻滞麻醉在立体定向颅内血肿清除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6-12月在贵阳市某医院接受立体定向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60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研究组患者采用头皮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患者采用局部浸润麻醉.比较2组患者进入手术室时(T0)、麻醉实施10 min时(T1)、切头皮时(T2)、钻颅骨时(T3)、缝皮时(T4)、术后1 h(T5),术后6 h(T6)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R)、血氧饱和度(SpO2).比较2组患者T0、穿刺颅骨后2 min(Ta)、抽吸血肿完成后2 min(Tb)、T5和T6时点的血糖及皮质醇水平.比较2组患者T4时点的疼痛程度.比较2组患者术后再出血发生率及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结果 T0,T1时点,2组患者HR,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T4时点,2组患者HR,MAP均高于T0时点,且对照组患者HR,MAP高于研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5,T6时点,对照组患者HR,MAP均高于T0时点,且对照组患者HR,MAP高于研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点2组患者R及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0时点,2组患者血糖及皮质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a,Tb,T5,T6时点,对照组患者血糖及皮质醇水平均高于T0时点,且对照组患者高于研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重度疼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手术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头皮神经阻滞麻醉在立体定向颅内血肿清除术中的麻醉效果优于局部浸润麻醉,其可减轻患者在术中的应激反应,提高手术舒适度及患者手术满意度.

  • 复方阿替卡因在口腔局部浸润麻醉拔牙中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和脉搏的影响

    作者:龙刚;张劲;刘辉;庄杨;龙军

    目的 探讨含有肾上腺素复方阿替卡因局部麻醉药在拔牙过程中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和脉搏的影响及其安全性.方法 选择局部麻醉前血压控制在160/90 mm Hg(1 mm Hg=0.133 kPa)以下、脉搏小于或等于100次/分钟的60例高血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0例,实验组用含肾上腺素复方阿替卡因,对照组用不含肾上腺素的2%利多卡因麻醉,分别测量并记录浸润麻醉前、麻醉后的血压和脉搏,进行对比分析,并对局部麻醉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麻醉前后血压、脉搏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局部麻醉效果无明显不适.结论 麻醉前血压控制在160/90 mm Hg以下、脉搏小于或等于100次/mmin的高血压患者,在临床拔牙中使用复方阿替卡因局部麻醉对血压及脉搏无显著影响,麻醉操作是安全有效的,并且显著增强局部麻醉效果.

  • 盐酸甲哌卡因在儿童乳牙拔除中的麻醉效果观察

    作者:游弋

    目的:观察盐酸甲哌卡因在儿童乳牙拔除中的麻醉效果.方法:将451例临床诊断为乳牙滞留,需要拔除乳牙的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226例和对照组225例,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盐酸甲哌卡因和2%盐酸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对两组患儿分别在注射后2 min、5 min和10 min时用探针在牙周进行疼痛测试的反应、麻醉注射过程中的疼痛评分以及拔牙过程中麻醉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盐酸甲哌卡因与利多卡因相比,麻醉起效时间短,麻醉注射过程中疼痛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盐酸甲哌卡因麻醉总有效率为96.90%,高于利多卡因麻醉总有效率(87.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甲哌卡因应用于儿童乳牙拔除中的局部浸润麻醉,起效时间快、注射过程中疼痛小,麻醉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 表面麻醉复合局部浸润麻醉在上睑整形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戴霞;毕胜;胡晓佳;李世荣

    上睑整形手术是近年来国内进行多的整形美容手术之一,因需患者术中多次睁闭眼配合,同时手术时间相对较短,故多在局部浸润麻醉下进行.但推注局麻药物所产生的疼痛常造成患者过度紧张或焦虑,加重术中出血,严重影响手术视野的清晰;因此,减轻局麻过程中的疼痛,是缓解患者紧张情绪、成功实施上睑整形手术的第1步.我们的前期临床试验发现,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可有效减少面部挫裂伤清创缝合术患者对麻醉针刺的恐惧感,缓解局麻过程中的疼痛,同时麻醉相关并发症极少[1].本研究对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的应用进行了拓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以探讨其对上睑麻醉过程中痛觉的影响.

  • 局部浸润麻醉与外周神经阻滞用于手撕裂伤清创缝合比较

    作者:谭继东;王哲

    目的:比较局部浸润麻醉(LIA)和外周神经阻滞(PNB)两种方法在手部皮肤撕裂伤清创缝合术中的应用.方法:自2016年8月至2017年2月间使用LIA法(23例)和PNB法(31例)对54例手部皮肤撕裂伤患者行清创缝合术.观察并记录每位患者的一般资料及麻醉相关指标.结果:2组麻醉过程疼痛值、缝合过程疼痛值、实施额外麻醉率、患者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麻醉起效时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手指部位撕裂伤患者LIA组和PNB组的麻醉和缝合过程疼痛值,麻醉起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手指外其余手部皮肤撕裂伤患者LIA组和PNB组的麻醉过程疼痛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缝合过程疼痛值和麻醉起效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非常满意组和满意组麻醉和缝合过程疼痛值,麻醉起效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伤口长度>25 mm组和≤25 mm组麻醉和缝合过程疼痛值,麻醉起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IA和PNB镇痛效果明显,对于正常生理功能影响较小,患者满意程度较高,两者均是手部皮肤撕裂伤清创缝合术中可靠、方便、理想的麻醉方法.

  • 收肌管阻滞麻醉联合局部浸润麻醉镇痛对初次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的影响

    作者:侯晓玲;罗泽宇;王浩洋;詹瑜佳;杨璐;李玲利

    目的 探讨收肌管阻滞麻醉联合局部浸润麻醉镇痛对初次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2017年3月-8月拟行初次单侧TKA且符合选择标准的104例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试验组(53例)和对照组(51例).试验组行收肌管阻滞麻醉联合术中局部浸润麻醉镇痛,对照组仅行术中局部浸润麻醉镇痛.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病因、侧别、病程、术前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分级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静息状态及活动时膝关节切口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膝关节屈伸活动度、肢体肿胀情况(大腿周径)、步行距离以及步行时切口疼痛VAS评分.结果 试验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t=-2.861,P=0.005);但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75,P=0.332).术后试验组1例、对照组2例出现切口渗液,试验组2例、对照组3例出现血肿,两组各1例出现无症状性肌间静脉血栓,试验组14例、对照组15例出现瘀斑;两组以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静息状态及活动时膝关节VAS评分、膝关节屈伸活动度、大腿周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术后2、4、8、12h时静息状态及活动时VAS评分,术后1、2d膝关节屈伸活动度,术后出院时步行距离,术后1、2d及出院时步行疼痛VAS评分、术后1d大腿周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初次TKA患者,采用收肌管阻滞麻醉联合局部浸润麻醉镇痛能够减轻切口早期疼痛,有利于术后早期膝关节活动度和功能的康复.

  • 采用超声骨刀在局部麻醉下行外科辅助上颌骨快速扩弓术的临床应用

    作者:刁晓洁;李彪;孙昊;柳稚旭;王旭东

    目的:探讨采用超声骨刀在局部麻醉下进行外科辅助上颌骨快速扩弓(SARME)手术的可行性。方法选择14例上颌骨横向发育不足的患者(其中男性6例,女性8例)为研究对象,在局部麻醉下用超声骨刀行SARME手术,手术方式采用腭中缝截骨术+侧方骨皮质切开术+双侧翼颌连接截骨术。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调查患者的术中感受。结果所有患者的SARME手术均在门诊手术室采用局部麻醉完成,患者均耐受并配合手术。超声骨刀损伤小,可以精确截骨,术后反应小。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术中没有或者仅感觉到轻度震动感的有8例(占57.14%);术中没有或仅感觉到轻度疼痛和牙齿酸痛的有12例(占85.71%);对超声骨刀的声音无畏惧感或仅有轻度畏惧感的有11例(占78.57%)。患者术前和术后6个月牙弓宽度的测量值显示手术扩弓的效果非常明显。结论利用超声骨刀在局部麻醉下行SARME手术是可行的,但需要更多病例的实践和更长时间的随访。

146 条记录 6/8 页 « 1234567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