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注射用抗生素对凝血试验的干扰

    作者:何芸;欧阳玉其

    目的探讨3种抗生素(青霉素钠、克林霉磷酸酯、磷霉素钠)在不同剂量的下对凝血试验的影响.方法应用普利生及太平洋试剂分别测定含有不同剂量的3种抗生素血浆中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凝血酶时间(TT).结果血浆中青霉素钠的浓度为3.0mg/ml、克林霉素磷酸酯浓度为0.125mg/ml、磷霉素钠浓度为1.6mg/ml时,PT、APTT改变(P<0.05).当血浆中青霉素钠浓度为12mg/ml、克林霉素磷酸酯浓度为2.0mg/ml、磷霉素钠浓度为3.2mg/ml时,PT、APTT、TT出现显著变化(P<0.01).结论这3种抗生素大剂量使用时均可干扰凝血时间的测定,造成PT、APT、TT值延长,但干扰的程度不同,磷霉素干扰为严重,青霉素次之.

  • 心脏手术术后血栓弹力图与凝血试验的关系及应用

    作者:胡容;李涓;孔富娇;邹望远;程智刚

    目的 探讨心脏瓣膜手术患者术后血栓弹力图(TEG)各参数与常规凝血试验各指标的相关性,评价两种方法在心脏外科手术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98例择期行瓣膜手术的心脏外科手术患者,所有患者于手术结束时进行血栓弹力图(TEG)检测、常规凝血试验和血常规检测血小板(PLT)计数.分析患者TEG检测中R反应时间、K值、α角、大振幅(MA)与凝血试验中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比值(INR)、活化部分凝血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及PLT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 R时间与PT、INR、K值呈显著正相关,与α角呈显著负相关;K值与PT、INR、APTT呈显著正相关,与α、MA呈显著负相关;α角与PT、INR、APTT显著负相关,与MA显著正相关;MA与PLT显著正相关,与APTT显著负相关.心脏瓣膜手术后患者凝血功能异常主要表现为血小板数量减少,PT、INR、APTT、TT延长,FIB降低,R时间延长,MA降低.结论 心脏瓣膜手术术后TEG指标与凝血试验检测指标之间存在明显相关关系,两者对患者术后凝血功能监测都具有重要作用.心脏瓣膜手术术后患者凝血功能异常主要表现为血小板数量和功能降低,凝血因子减少,纤维蛋白原降低.

  • 凝血仪用异常质控血浆的制备和应用

    作者:王希平;凌寿坚;陈日荣

    目的 探讨血凝仪用的异常凝血实验室内质控血浆的制备和应用.方法 连续采集多份健康人血浆,经离心混合和防腐处理后,置于37℃水浴箱中,连续进行APTT、PT检测,当PT、APTT值比正常对照延长2~3倍时,立即将混合血浆分装于适用容器内,置-80℃超低温冰箱速冻备用.在仪器配套质控血浆监控下进行检测,确定混合血浆靶值和标准差,以后每天取一份速冻正常混合血浆作为当天质控物与患者标本同时检测,连续观察6个月.结果 自制异常值混合血浆质控图变化较稳定,各项目每个月均数与靶值以及6个月的总体平均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自制异常质控血浆在-80℃保存时,可稳定6个月以上,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均匀性,适用于日常异常凝血室内质控.

  • 对凝血试验影响因素的探讨

    作者:郭笑如;黄浩南;肖婷

    凝血试验的基本试验主要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及各种凝血因子的抗原与活性等.临床上多用于出血性疾病及血栓疾病的诊断及对抗凝药物治疗的监测.由于其反应的特殊性不同于一般的酶类检测,当其起动因子被某个因素激活后,就会发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导致检测结果的极大误差.因此检验人员和临床医生掌握和了解影响凝血试验相关因素尤为重要.现就其影响因素归纳于下.

    关键词: 凝血试验 影响因素
  • 危重烧伤患者血栓弹力图与凝血试验、血小板计数的相关性

    作者:王莺

    目的:探讨危重烧伤患者血栓弹力图与凝血试验、血小板计数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50例危重烧伤患者,入院72 h 内同步检测血栓弹力图(TEG)、凝血试验和血小板计数,并选择34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结果:危重烧伤患者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明显升高,血小板(PLT)明显降低;反应时间(R值)与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呈正相关性;凝血时间(K 值)与 PLT 呈负相关性;α角、综合凝血指数(CI)与PLT呈正相关性;MA 与 FIB、PLT 呈正相关性。结论:TEG 不仅能较全面地反映危重烧伤患者体内的凝血状况,而且与常规凝血试验、血小板计数具有相关性,三者结合能够更全面准确反映患者的凝血状况。

  • 凝血试验在肝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池志芳

    目的 探讨凝血试验在肝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92例各类肝脏患者和24例正常人检测PT、APTT、TT、Fib.结果 急性肝炎组与正常人组凝血试验结果差异无显著性.慢性肝炎、肝硬化、重症肝炎组与正常组血凝试验结果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可采用凝血试验判断肝功能衰竭所致凝血障碍.

  • 不同凝血检测系统测定PT、APTT结果的比对分析

    作者:朱文元;廖昆灵;姜莉;刘芹;唐明君;王莉

    目的 探讨同一实验室不同凝血检测系统测定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结果的可比性.方法 参照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的EP9-A2文件要求,以美国贝克曼ACL-7000检测系统为比较方法,法国思塔高Start-4检测系统为实验方法,同时检测患者新鲜血浆PT、APTT.计算实验方法与比较方法之间的偏倚,以美国临床实验室修正法规(CLIA’88)允许总误差(TEa)的1/2为标准,判断两个检测系统间测定结果的可比性.结果 两个检测系统的PT、APTT测定结果相关系数均大于0.9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PT在医学决定水平低值处的相对偏倚(SE%)>1/2 CLIA’88 TEa,中值和高值处的SE%<1/2 CLIA’88 TEa,说明偏倚部分接受,APTT在不同医学决定水平处的SE%<1/2 CLIA' 88 TEa,临床基本可接受.结论 同一实验室存在两个及以上凝血检测系统时,应定期进行方法比对和偏倚评估,以实现检测结果的一致性.

  • 湖南地区凝血常规指标检测准确性的研究和探讨

    作者:佘鸥;邓军卫;李志芳;甄茗;余启华

    目的 调查分析2002~2006年度湖南地区临床实验室凝血指标PT、PT-INR、APTT、FIB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并探讨影响实验室间可比性的因素.方法 通过每年1次或2次定期向全省参加室间质量评价活动的临床血液学实验室寄发质控样本,并对回报的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作出实验室检验水平的评价.结果 全省实验室间 PT、PT-INR、APTT、FIB检测结果的CV值尽管有逐渐下降的趋势,但室间变异仍相当高.同一批号样本凝血活酶检测结果的PT-INR的CV值明显大于PT的CV值.异常浓度水平样本的CV值明显高于正常浓度水平样本.APTT、FIB检测结果的合格率有明显上升趋势,但PT、PT-INR异常浓度水平的合格率基本没有改变,仍在较低水平(39.86%和45.73%).结论 凝血活酶试剂选用不合适、敏感度指数(ISI)值标定的不准确、INR计算的不正确以及室内质控开展的广度及频度不够是造成湖南省临床实验室室间凝血指标检测不准确及室间变异大的原因.

  • 四川省175家医院PT、APTT、Fg质量控制调查结果分析

    作者:钟亚玲;黄文芳;刘华;张春平

    目的通过凝血试验室间质量评价活动,发现试验检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提高检测的精密性、准确性和可靠性.方法省检验中心组织1年1次的室间质量评价(EQA)活动;现场调查实验室现状、试验的规范化、室内质控(IQC)的开展情况.结果参加室间质控的单位逐次增加,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Fg)成绩有所提高;全自动仪器测定的成绩明显优于半自动仪器;配套试剂明显优于非配套试剂;室内质控开展较差.结论加强人员培训,加强试验的规范化和室内质控,建立标准化操作规程和建立实验室各仪器的正常值范围是一项重要工作.

  • 2006~2014年凝血试验室间质量评价结果及分析

    作者:李丽;黎曼侬;王喆

    目的:分析本科室参加2006~2014年凝血试验室间质量评价(EQ A )的成绩,发现存在的问题。方法按照云南省临检中心的要求,对凝血试验EQA质控物进行检测,并对EQA评价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自2006年参加EQA以来,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Fbg)评价成绩逐年提高,至2014年,总合格率PT由80%提高到100%,INR由95%提高到100%,APTT由80%提高到90%,Fbg由88%提高到100%。APTT存在EQA质控物检测结果不在允许范围内情况。结论持续参加EQA有助于对检验结果准确性进行持续性监测,有助于及时发现和避免引起检验结果偏差的潜在问题。

  • 凝血试验室内质控方法探讨

    作者:李臣;王晓红;李辉;刘晓荣;刘江山

    目的:探讨自制正常对照血浆能否作为日常工作的室内质控物。方法抽取10 d内测试凝血酶原时间(PT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 PC T )及纤维蛋白原(Fbg )在正常范围内的患者凝血试验结果(标本数大于20份),计算均值和标准差作为绘制质控图的数据。每天从所测标本中选取1份所测PT、APTT、Fbg结果均在均值附近的标本,用红色笔在图上标出测试结果并把该标本作为第1份质控物于冰箱冷藏保存。第2天在检测标本的同时再检测所保存标本(质控物),将所得结果用蓝笔标在同一纵轴上。然后重找1份当天测试标本。结果在PT、APTT、Fbg质控图均值附近的标本,将结果用红笔标在质控图第2纵轴上,标本留为下一工作日的质控物,次日将测试质控结果用蓝笔标在同一纵轴上,依次类推完成当月测试,获得双曲线,根据双曲线的离散程度判断质控情况。结果 PT试验双曲线的离散程度为13.8±1.94,该双曲线可用以判断质控情况。APTT、Fbg双曲线同PT。结论双曲线质控操作简单,标本不需特殊保存条件,可以直观反应质控情况。

  • TEG血栓弹力图同常规凝血试验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马学斌;马骢;杨明;黄新强;贾晶媛;李娜;赵强元

    目的 探讨TEG血栓弹力图检测与常规凝血试验各参数间的相关性,评价2种方法在住院患者凝血状况检测中的共性与差异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住院患者249例患者的TEG血栓弹力图、常规凝血试验和血小板计数的结果,将TEG检测结果的参数与常规凝血试验结果和血小板计数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对相关的参数进一步做回归分析.结果 TEG检测的R时间与PT、APTT显著相关,K值和α角分别与FIB、PLT显著相关,MA与PLT、FIB显著相关,CI与PT、APTT、FIB和PLT显著相关,TEG参数MA、R、K和α之间任意两者之间显著相关.对相关参数进一步做回归分析得出回归方程.结论 TEG检测结果与常规凝血试验结果具有相关性,但是两者不能相互替代,结果判读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 缓冲液在全自动血凝仪内摆放位置对纤维蛋白原测定的影响

    作者:杨春生;梁金山;刘艳梅;刘丙辉;宋新丽

    纤维蛋白原(FIB)含量测定是常用的凝血试验筛检项目之一,近年来,随着全自动血凝仪的广泛应用,PT衍生法(PT-der法)和冯.克劳斯法(Von Clauss法)已成为测定FIB常用的两种方法[1],逐渐取代了传统方法.大多数血凝仪采用Von Clauss法测定FIB,该方法是美国国家临床检验委员会(NCCLS)推荐的FIB常规定量方法[2].本文旨在探讨咪唑缓冲液(IBS)在血凝仪内摆放位置对FIB测定结果的影响.1 材料与方法1.1 样本来源 TECO公司原装质控血浆,批号为047V-A194A,参考值2~4 g/L;FIB标准血浆,批号048V-B088A.1.2仪器与试剂 德国TECO Coatron 1800全自动血凝仪及原装配套试剂.

  • 改变离心条件制备乏血小板血浆凝血试验结果比较

    作者:王贞;靳岩;马晓露;潘佳星;杨冬

    目的 探讨增加离心速度减少离心时间制备乏血小板血浆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FiB)的结果是否与标准操作步骤具有可比性.方法 共收集40例健康体检者的新鲜血液标本,平均分成两份.使用同一台离心机,分别以3 000 r/min离心10 min,4 000 r/min离心5 min,离心分离血浆,使用同一台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测定PT、APTT和FiB,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和差异性比较.结果 4 000 r/min离心5 min的PT、INR测定结果与3 000 r/min离心10 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 000 r/min离心5 min的APTT、FiB测定结果与3 000 r/min离心10 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回归分析显示两种离心方法显著相关,PT、APTT、FiB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75、0.981、0.996.新离心条件下PT、APTT、FiB检测结果临床可接受性能的评价均为全部接受.结论 可用4 000 r/min离心5 min的离心方法替代3 000 r/min离心10 min,以达到快速向临床提供准确凝血检验报告的目的,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心脏手术患者Sonoclot分析与常规凝血试验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陶翠华;陈佑平;杜佳;涂茹;张真路

    目的 探讨Sonoclot分析仪检测指标与常规凝血试验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含量(FIB)及血小板(PLT)计数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81例心脏手术患者Sonoclot检测激活凝血时间(ACT)、凝血速率(CR)和血小板功能(PF)结果以及常规凝血试验PT、APTT、TT、FIB和PLT结果,将Sonoclot检测的参数与常规凝血试验结果和PLT计数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对相关的参数进一步做回归分析,评估各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ACT与APTT和TT均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P值和回归方程分别为r=0.622,P<0.01,Y=1.524X+118.184;r=0.528,P<0.01,Y=2.076X+141.336.ACT与PT、FIB和PLT无显著相关关系.CR与APTT和TT均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P值和回归方程分别为r=-0.433,P<0.01,Y=-0.193X+30.344;r=-0.415,P<0.01,Y=-0.296X+28.164.CR与FIB和PLT均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P值和回归方程分别为r=0.449,P<0.01,Y=8.241X+5.757;r=0.206,P<0.01,Y=0.041X+16.376.PF与PT和APTT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P值和回归方程分别为r=-0.209,P<0.01,Y=-0.098X+3.385;r=-0.213,P<0.01,Y=-0.010X+2.558.PF与FIB和PLT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P值和回归方程分别为r=0.389,P<0.01,Y=0.771X+0.608;r=0.615,P<0.01,Y=0.013X+0.392.Sonoclot检测参数之间,ACT与CR和PF呈显著负相关,CR与PF之间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P值分别为r=-0.644,P<0.01;r=-0.196,P<0.01;r=0.528,P<0.01.结论 心脏手术患者中,Sonoclot参数与常规凝血参数在监测凝血过程和状态上有显著相关性,Sonoclot分析参数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

  • 急性脑梗死患者凝血相关指标变化规律的研究

    作者:周强;王顺;陈会欣

    目的 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栓弹力图(T EG)指标、常规凝血试验指标和血小板计数(PL T)的变化规律.方法 选择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疾病组,并根据病情程度分为轻度组(35例)、中度组(30例)及重度组(17例),另收集42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T EG指标如凝血反应时间(R)、血细胞凝集块形成时间(K)、血细胞凝集块形成速率(A)、血凝块大强度或硬度(M A)和常规凝血试验指标如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及PLT计数,并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疾病组、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与对照组比较,R、K降低,A、M A、FIB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K、A及APTT与中度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与PT、APTT及PLT呈正相关(r分别为0.606、0.303、0.179,P<0.05);K与PT呈正相关,与FIB呈负相关(r分别为0.217、-0.212,P<0.05);A与PT呈负相关,与FIB呈正相关(r分别为-0.259、0.228,P<0.05);MA与FIB、PLT呈正相关(r分别为0.297、0.165,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T EG与常规凝血试验相比可以较早的反应机体内凝血功能的异常并对病情严重程度的判断具有一定帮助,T EG与常规凝血试验指标及PL T具有一定相关性.

  • 2008~2012年凝血试验室间质量评价结果回顾性分析

    作者:林粤

    目的:对2008~2012年凝血试验室间质量评价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按北京市临检中心检测要求,对每一批次的质控物进行检测。结果2008~2012年凝血试验室间质量评价结果均为100%。结论做好回顾性质量分析,不断地提高检验质量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至关重要。检验人员要做好室内质控,定期校正仪器,优选试剂,严格把握好实验室全面质量管理的各个环节,不断地完善实验室的质量管理工作。

  • 2005~2012年贵州省凝血试验室间质量评价数据统计分析

    作者:邹阳;许健;陶永德

    目的 对2005~2012年贵州省凝血试验室间质量评价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了解凝血试验开展的状况以及检测的质量,以提出整改措施,提高检测质量.方法 每年向参加室间质量评价的实验室发放质评物,每2次,每次5个批号,实验室在规定的时间内测定后回报数据,对回报数据进行分组统计分析.结果 全省凝血试验室间质量评价参加实验室数不断增加,各项目的变异系数(CV)值虽有逐年下降的趋势,但室间变异仍然较大;各项目水平2和水平3的CV值明显比水平1的大;平均合格率总体较低.结论 做好凝血试验检测仪器、试剂的评价和比对工作,加强凝血试验的溯源性和标准化管理,是提高凝血试验检测质量的有效途径.

  • Z分数质控图在室间质量评价报告总结中的应用

    作者:吴宗勇;刘秋颖;李佳;齐军

    目的 通过分析2015-2016年参加的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临床检验中心全国凝血试验室间质评结果,用Z分数质控图进行汇总,以监测室间质量评价效果,指导室内质量控制,提高实验室质量管理能力,以便更好地为临床和患者服务.方法 将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临床检验中心回报的成绩,计算出每一次结果的Z分数,两年累计20次,用Excel 2007作Z分数质控图,并运用Westgard多规则质量控制方法进行室间质量评价管理.结果 Z分数质控图能发现室间质量评价过程中的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对做好室内质量控制有指导作用.结论 Z分数质控图与Westgard多规则质控方法联合应用可以判断误差的性质,要做好凝血试验室间质量评价活动,首先要认真做好室内质量控制工作,确保检验质量的持续改进.

  • 2012年江西省临床实验室凝血试验室内质控现状调查

    作者:贺葵阳;万本愿;吴茂红;姜青龙;李新善

    目的了解江西省临床实验室凝血试验室内质控现状。方法采用信函的方式,对室内质控的质控物水平、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APTT)、纤维蛋白原(FIB)的2012年8月及累积室内质控结果、质控规则等项目进行调查。结果本次调查回报实验室数为119家,回报率为47.79%,其中采用1个水平质控物的有59家,2个水平质控物的有58家,3个水平质控物的有2家;使用单个控制规则判断是否失控的有20家,使用多规则控制方法的有61家,38家未填写质控规则;PT、APTT、FIB室内质控结果精密度分别不超过3.75%、3.75%、5%的实验室不足半数。结论本省各级医院临床实验室医学检验室内质控尚未做到日常化、标准化和规范化。

132 条记录 5/7 页 « 123456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