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麦粒灸加穴位按摩配合间歇导尿治疗神经源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作者:敬正英;石卫清;苟魏霞;衡丹

    目的:观察麦粒灸加穴位按摩配合间歇导尿治疗神经源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96例神经源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间歇导尿,制定个性化饮水计划,观察组则采用麦粒灸加穴位按摩两项中医护理技术操作配合间歇导尿,制定个性化饮水计划,观察两组膀胱残余尿量、尿动力学等.结果:两组膀胱残余尿量、尿动力学等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麦粒灸加穴位按摩配合间歇导尿,能及早促进排尿功能恢复,及早平衡膀胱管理模式.

  • 实施饮水计划对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意义

    作者:宁丹;包丹丹

    目的 探讨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患者实施定时定量饮水及定时导尿的护理,从而减少患者间歇导尿次数,促进患者尽早恢复自主排尿.方法 将60例神经源性膀胱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人,对观察组实施我科制定的饮水计划饮水,对照组按照常规制定的饮水计划饮水.结果 1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0%、治疗组总有效率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患者实施定时定量饮水及定时导尿,比以往的普通饮水法及间歇导尿恢复膀胱功能更迅速,患者自行排尿的成功率更高,实施饮水计划对恢复膀胱功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 间歇导尿术在难治性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中的应用

    作者:谢英才;陈文璞;陈晓铭;武革

    目的评价间歇导尿术在难治性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中的效果.方法对41例难治性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1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采用间歇导尿治疗,与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进行比较.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5%,对照组为40.0%(P<0.01),治疗组治疗后B超残尿量暗区及每日排尿次数明显减少(P<0.01,P<0.05),每次尿量明显增加(P<0.05),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间歇导尿能有效治疗难治性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改善尿失禁、尿潴留,恢复反射性膀胱功能状态.

  • 增加腹压法并间歇导尿对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的康复治疗

    作者:王斌雄;王应良

    脊髓损伤 ( SCI) 患者膀胱功能障碍是现今社会和医学的一大难题 , 而膀胱功能障碍所引发的尿路感染、肾功能衰竭则是 SCI患者的主要死因 . 因此 , 如何做好 SCI患者膀胱功能的康复治疗与训练 , 减低并发症 , 提高其生存质量在 SCI患者的治疗中成为极为重要的环节 . 1 对象与方法

  • 间歇导尿对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恢复的作用

    作者:李华;李彬;徐爱华;吕晓颖;孙永新

    探讨间歇导尿对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恢复的作用。将9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间歇导尿,对照组采用传统留置导尿,比较2组患者膀胱功能恢复的效果与泌尿系感染发生率。间歇导尿法对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更好,且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膀胱安全容量在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行间歇导尿中的应用

    作者:韦汶伽

    目的:探讨依据膀胱安全容量行间歇导尿,在治疗脊髓损伤后膀胱尿道功能障碍中的指导作用.方法:40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患者依据膀胱安全容量行间歇导尿,首先评估膀胱安全容量及压力,指导间歇导尿训练.结果:40例患者经过治疗,使患者在膀胱容量、残余尿量、尿路感染、肾功能等方面取得较好的疗效.结论: 依据膀胱安全容量及压力测定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患者间歇导尿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针刺配合间歇导尿治疗神经源性膀胱尿潴留36例临床观察

    作者:黄岳林

    神经源性膀胱是脊髓损伤后常见功能障碍之一,由此而继发的各种泌尿系统并发症是脊髓损伤患者主要的死亡原因[1].笔者近年来采用针刺配合间歇导尿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所致尿潴留,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36例均为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8例,对照组18例.

  • 精确化间歇导尿的临床应用观察

    作者:孙舒;刘红英;武沁枫

    目的 验证精确化间歇导尿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 选取该院2017年3月~2018年2月以神经源性膀胱作为第一诊断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间歇导尿及膀胱功能训练,观察组给予精确化间歇导尿配合膀胱功能训练,对两组患者干预效果进行观察对比.通过护士新流程的执行从患者的依从性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等来评价应用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依从性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其中尿路感染的发生率显著降低,尿结石的发生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残余尿量低于对照组,膀胱大排尿量高于对照组,自主排尿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确化间歇导尿在国内的临床情景应用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可行性.

  • 系列教育对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实施清洁间歇导尿术的效果观察

    作者:陶冶;汪澄;庞海云;李珍;孙礼艾

    目的 探讨系列教育对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实施清洁间歇导尿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 年9月~2016年3月在该院康复医学科行康复治疗的脊髓损伤合并排尿功能障碍患者42例,按入院时间先后分成实验组23例和对照组19例.对照组按清洁间歇导尿的操作流程指导患者或家属;实验组通过对14名护士及患者和家属进行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的培训,并发放宣传画册、张贴展板等措施来提高患者正确实施清洁间歇导尿.结果 清洁间歇导尿正确率对照组为47.37% ,实验组为93.48%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对照组与实验组第1、2、3、4周尿路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神经源性膀胱康复护理个案管理中实施规范化培训及丰富的宣教,提高了清洁间歇导尿正确率,降低了尿路感染的发生率.

  • 间歇导尿对脊髓损伤患者尿潴留的应用效果

    作者:刘琪雄;吴显荣;颜洁

    目的 研究探讨间歇导尿对脊髓损伤患者排尿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28例脊髓损伤患者进行间歇导尿术及膀胱功能锻炼.结果 全部患者经间歇导尿,排尿功能有明显改善,1~3M恢复自主排尿,残余尿量<100ml,无发生泌尿系感染.结论 采用间歇导尿术对改善脊髓损伤尿潴留效果满意.

  • 间歇导尿术在脊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李红梅

    目的 探讨间歇导尿术在脊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 本组76例脊髓损伤患者,均施行无菌间歇导尿,根据患者膀胱残余尿量调整间歇导尿次数,配合膀胱功能训练,加强会阴部清洁护理.结果 本组膀胱容量均正常或接近正常,残余尿量均小于100ml,10例残余尿量小于30 ml;52例形成反射性膀胱,24例膀胱充盈后可自行排尿,无严重尿路感染和肾积水等并发症.结论 间歇导尿操作简便、效果可靠、减少了逆行感染,配合膀胱功能训练,是解除脊髓损伤患者膀胱排尿功能障碍的有效方法.

  • 间歇导尿术在脊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李红梅

    目的 探讨间歇导尿术在脊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 本组76例脊髓损伤患者,均施行无菌间歇导尿,根据患者膀胱残余尿量调整间歇导尿次数,配合膀胱功能训练,加强会阴部清洁护理.结果 本组膀胱容量均正常或接近正常,残余尿量均小于100 ml,10例残余尿量小于30 ml;52例形成反射性膀胱,24例膀胱充盈后可自行排尿,无严重尿路感染和肾积水等并发症.结论 间歇导尿操作简便,效果可靠,减少了逆行感染;此法结合配合膀胱功能训练,是解除脊髓损伤患者膀胱排尿功能障碍的有效方法.

  • 截瘫患者间歇导尿68例的护理体会

    作者:黄如琴;满淑红

    1 临床资料 68例截瘫患者,男52例,女16例,不完全性损伤55例,完全损伤13例;年龄大62岁,小21岁;病程长时间17个月,短2个月.截瘫患者由于脊髓损伤,可致排尿障碍从而导致泌尿系感染,我们自1995~2002年对68例截瘫患者施以间歇导尿训练,取得满意效果.

  • 间歇清洁导尿对缓解骨科术后尿潴留的效果观察

    作者:李霞;孙怀庆;唐金凤;仓艳红

    术后尿潴留在骨科下肢手术患者中占有较高比例,主要与骨科手术麻醉方式为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可导致膀胱括约肌收缩乏力,及患者术后不习惯卧床排尿、精神紧张等因素有关.术后尿潴留不仅给患者带来身心痛苦,还会增加尿路感染的机会,对治疗效果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针对术后尿潴留的患者,经诱导排尿无效者往往需遵医嘱给予留置导尿管, 而留置导尿又可导致尿路感染和尿培养高阳性率, 引起血尿、尿道狭窄、膀胱容量减少等并发症,且拔除尿管后存在再次发生尿潴留的风险[1-2].

  • 社区脊髓损伤者应用间歇导尿的现状及影响因素

    作者:施娟;周月秀;陆静;吴爱荣;解海霞;黄婷君

    目的 通过对社区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者应用间歇导尿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调查,为康复专科护士制订规范间歇导尿方法及实施康复护理提供帮助.方法 选择社区2010年9月-2011年12月诊断为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者76例进行调查,内容包括一般资料、间歇导尿应用情况和影响因素.结果 76例患者中,48.7%排尿方式采用留置导尿;21.6%采用叩击或腹压排尿;5.3%采用间歇导尿.影响间歇导尿应用的主要因素:92.1%担心引发尿路感染;88.2%担心增加尿道损伤概率;82.9%认为留置导尿比间歇导尿经济,长期间歇导尿耗材费用增加;69.7%认为间歇导尿操作麻烦;65.8%缺乏专业医务人员的指导;56.6%认为脊髓损伤无法恢复而安于现状;21.1%对腹压排尿的危害不了解.结论 康复专科护士应根据影响脊髓损伤者应用间歇导尿的主要因素,制订合适的健康教育和间歇导尿操作规范,提高患者正确应用间歇导尿的认知状态,有利于患者正确使用间歇导尿,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间歇导尿患者品管圈活动干预效果评价

    作者:楼巍敏;林坚;胡燕;毕倩雯

    目的:评价品管圈活动对间歇导尿患者疾病知识水平和尿路卫生管理质量的提高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将70例间歇导尿患者分为品管圈组和对照组各35例。品管圈组开展品管圈活动,对照组予常规间歇导尿,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疾病知识知晓率及尿路感染率。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疾病知识知晓率及尿路感染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展品管圈活动后,品管圈组与对照组患者疾病知识知晓率分别提高至85.29%与50.00%,尿路感染率分别下降至8.82%与29.41%,疾病知识知晓率和尿路感染率在活动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品管圈组患者的疾病知识知晓率及尿路感染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提高了间歇导尿患者的疾病知识知晓率,同时降低了尿路感染率。

  • 间歇导尿并发尿路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护理研究进展

    作者:王春兰;吴婉英;夏黎瑶

    间歇导尿(intermittent catheterization ,IC)指不将导尿管留置于膀胱内 ,仅在需要时插入膀胱 ,排空后即拔除.间歇导尿被推荐为协助膀胱排空的金标准[1 ] ,且在临床上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间歇导尿不仅应用于脊髓损伤患者 ,在妇科术后尿潴留等领域也有探索应用并有良好效果[2 ] .与长期留置导尿相比 ,间歇导尿是一种更安全和方便的膀胱管理方法 ,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并能有效降低尿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3 -4 ] .但是 ,间歇导尿常见的并发症仍是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 ,UTI)[5] ,明确UTI影响因素 ,并采取恰当的防护措施 ,将有助于减少其发生.为此 ,笔者就间歇导尿并发UTI的相关因素及预防综述如下.

  • 脊髓损伤出院患者间歇导尿的家庭指导

    作者:沈林芳;时美芳;周艳;杨叶珠

    总结8例脊髓完全性损伤患者间歇导尿的家庭指导.患者出院前在家庭成员中选择指导对象,为患者制定间歇导尿方案,对指导对象进行间歇导尿方法和排尿训练指导、漏尿护理及并发症观察的指导;患者居家期间,定期电话回访及家庭访视,针对问题进行指导.8例患者均在出院3月内自行排尿.

  • 清洁间歇性自家导尿术在外伤性截瘫患者中的评价分析

    作者:金佳佳

    外伤致截瘫引发神经源性膀胱,造成患者排尿功能障碍,致尿潴留,从而引发肾积水,导致肾功能下降;因膀胱内残余尿增多,引起反复感染,感染上行至肾脏,加速肾功能下降,后肾功能衰竭;或因严重肾脏感染,引发脓毒血症而致死.因此对于截瘫患者,如何维持和管理一个功能性的安全膀胱以及有效解决患者排尿问题,是患者伤后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的有效保证.对此,文献报道了多种方法,其中间歇性清洁导尿是目前被认为较好的方法[1].我院从2008年3月至201 1年3月,对89例外伤性截瘫患者实施清洁间歇性自家导尿术(clean intermittent self catheterization,CISC),临床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 间歇导尿联合膀胱康复护理用于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疗效观察

    作者:华飞;范燕红;梁玉侠

    脊髓损伤(SCI)可导致膀胱功能受损,引起一系列严重的泌尿系统并发症,终因肾功能衰竭进而导致死亡[1].对于此类患者,间歇导尿结合膀胱训练,可以减少残余尿量、预防泌尿系感染,对恢复膀胱功能有一定疗效,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因间歇导尿方法具有安全、简便、易行及经济等优点,已逐步应用于脊髓损伤患者膀胱排尿功能的训练.本研究比较间歇导尿与传统导尿方式在膀胱功能恢复及尿路感染率等方面的差异,现报道如下.

198 条记录 5/10 页 « 1234567891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