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陆军某部女新兵集训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作者:谢艳娥;王京;韩淑贞;郭伟玲

    目的:了解陆军某部女新兵在集训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012年陆军某部67例女新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67名女新兵SCL-90总均分为(1.25±0.35)分,共检出阳性8例,阳性率为11.9%。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值均显著低于军人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除躯体化因子、焦虑因子分值高于全国常模外,其他各因子分值均显著低于全国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某部女新兵整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并显著优于军人平均水平。

  • "5.12汶川大地震"灾后抗震救灾部队官兵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作者:韩聚强;杨永红;冯军;夏卫红;张卫强;李恕军;马亚群;赵京;孙天胜

    [目的]探讨"5.12汶川大地震"对抗震救灾部队官兵身心健康的影响. [方法]分别抽取汶川县及都江堰等重灾区抗震救灾1 187名官兵进行现场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抗震救灾部队官兵高发疾病主要为皮肤黏膜系统和心理精神系统症状,发生率分别为50.35%和48.80%,而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症状位居次席,发生率分别为37.93%、29.14%.[结论]部队官兵应对突发灾难事件救援任务时,应及时采取有力的方案和措施保障人员身心健康,保证部队战斗力的持续性.

  • 军人消化性溃疡症状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王亚玉;李东力;郭醉元;于宁;刘洪波

    目的 调查消化性溃疡(PU)在北方军区部队中的发病情况以及相关危险因素,为进一步治疗和预防研究提供流行病学数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运用统一的自填问卷,调查研究对象PU的发病情况和暴露因素.结果 军人PU相关症状发生率为(Sc≥5) 8.41% (618/7345,95%CI=7.77%~9.03%).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兵龄、文化程度、吸烟、饮酒、刺激辛辣食物、饮食规律、PU家族史、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用药史、士兵专业、军事训练疲劳、精神紧张、易怒等与PU症状的发生显著相关,而BMI、出生地等与PU症状的发生未见明显联系.对单因素分析中P≤0.05的因素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分析显示,兵龄、消化性溃疡的家族史、NSAID用药史、精神紧张、脾气易怒与PU症状积分(Sc≥5)发生率显著相关.结论 兵龄、消化性溃疡的家族史、NSAID用药史、精神紧张、脾气易怒可能是军人消化性溃疡的危险因素.

  • 军人创伤后应激障碍的P300及其与心身症状相关性的对照研究

    作者:甘景梨;高存友;杨代德;张伟红;杨春

    目的探讨军人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事件相关电位P300变异特点及其与心身症状的相关性.方法对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中PTSD诊断标准的60例患者(PTSD组)以及56例健康军人(对照组),使用美国Nicolet Bravo脑电生理仪进行P300检测;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事件影响量表(IES)进行心身症状评定,并分析PTSD组的P300与心身症状的相关性.结果 PTSD组的P300靶潜伏期P3(CZ脑区)与N2(PZ脑区)缩短,靶波幅P3(PZ脑区)升高与非靶波幅P2(CZ脑区)降低,与对照组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0.01);SCL-90总分及其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因子分,IES总分及其回避和闯入因子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TSD患者的部分心身症状与P300部分潜伏期、波幅显著相关(P<0.05~0.01).结论 P300可试作为PTSD辅助诊断的一个脑电生理学标志.

  • 军人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关联性负变异常变化及临床随访

    作者:甘景梨;胡兴焕;高存友;李晓琼;杨代德;张伟红

    目的了解军人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患者关联性负变(CNV)的特征和治疗缓解后CNV的变化.方法应用美国Nicolet Bravo型脑诱发电位仪及光、声两种成对刺激方法,对66例发病期PTSD患者(患者组)和56名健康军人(对照组)进行CNV测定以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事件影响量表(IES)评定,并对患者组中的60例进行了临床随访.结果患者组发病期M1潜伏期延迟(P<0.01),M2波幅增高(P<0.01),命令信号后负变化(PINV)出现率增高(P<0.01);SCL-90及IES总分及其部分因子分升高(P<0.01);CNV变异指标与SCL-90及IES总分及其部分因子分显著相关(P<0.01或0.05).患者组康复期M1潜伏期、M2波幅和PINV出现率,以及SCL-90与IES总分及其部分因子分均恢复至正常值内(与发病期比较P<0.01,与对照组比较P>0.05),且治疗前后CNV变异指标差值与精神症状减分率显著相关(P<0.01或0.05).结论 PTSD患者的CNV变化可能是状态标志.

  • 不同海拔地区应用圣脑康丸对军人高原反应的影响

    作者:宋红儒;李红梅;汤迎爽;杨丽甲

    圣脑康丸是我们根据祖国医学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理论,从益气活血,通络止痛的治疗原则出发,利用传统制剂技术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而研制的一种中药复方制剂.目前圣脑康丸用于临床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稳定血压等方面疗效确切,深受患者欢迎[1].但在高原军事医学应用方面的研究尚少,我们观察了圣脑康丸在不同海拔高原地区对军人健康的影响.

  • 南方军队人员卫生服务需要及利用抽样调查分析

    作者:高宏伟;徐荷;张罗漫

    目的:研究我国南方军队人员卫生服务需要和利用的基本情况和特点. 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在我国南方某地区调查了2100名军队人员. 采用SPSS 11.0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干部2 wk患病率及半年慢性病患病率显著高于战士(χ22 wk=17.79,P<0.01;χ2慢性=63.64,P<0.01). 军队人员2 wk患病以呼吸系统疾病为主;慢性病以消化系统疾病为主. 干部和战士2 wk患病未就诊率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11.38,P<0.01);住院服务利用干部显著高于战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50,P<0.01). 结论:军队人员的卫生服务需要及门诊、住院服务利用高于全国居民;在加强对军队人员的健康教育和做好防治常见病工作的同时,应重视对军事训练伤的防治.

  • 新兵基础训练期间起始体能水平和训练伤的关系

    作者:化前珍;李富军;孙长生;王波;徐玫;吴宝军

    目的探讨新兵基础训练期间起始体能水平和训练伤的关系. 方法在基础训练开始时对416名新兵进行6项体能测试并按总分分为成绩高、中、低组,以初始3 km成绩分为3组,观察各组训练伤发生率. 结果总分成绩高、中、低组各组间在总伤率、过劳性损伤及急性创伤性损伤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3 km跑成绩好的组发生过劳性损伤较多,成绩差的组发生急性创伤性损伤较多. 结论针对不同体质的新兵,预防军训伤的侧重点应有所不同.

  • 心理素质训练对军人个性的影响

    作者:杨国愉;夏本立;钟铁军;冯正直;王平;王海鹰;宋德明;李国良;刘云波;汪涛

    目的: 研究系统心理素质训练对军人个性的影响. 方法: 以<军人心理素质训练>为教材,对90名(训练组)军人进行为期6 mo的心理素质训练,有效被试79人;同时选择生活在同一营区的90名军人作为对照组,有效例数77人. 采用卡特尔16项个性因素问卷(16PF),对训练组和对照组军人于训练前后进行团体心理测评. 进行干预前后两组样本的成组t检验. 结果: ① 与对照组相比,训练组训练后16PF中有恒性、敢为性和新环境成长能力因素得分明显升高(P<0.05),忧虑性得分明显降低(P<0.05);训练前两组16PF各因子得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② 与对照组相比,训练组士兵训练后16PF中有恒性、敢为性因子得分明显升高(P<0.05);训练前两组16PF各因子得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③ 与对照组相比,训练组士官训练后16PF稳定性因子得分明显升高(P<0.05),适应与焦虑因素得分明显降低(P<0.05);训练前两组16PF各因子得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④ 与对照组相比,训练组军官训练后16PF乐群性因子得分明显升高(P<0.05),忧虑性因子得分明显降低(P<0.05);训练前两组16PF各因子得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 系统的心理素质训练对培养军人某些个性特征有较好的效果,不同层次的军人训练效果不同.

  • 高原军人主观应激、人格特征与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

    作者:赵静波;解亚宁;任忠文;雷明强

    目的: 探讨高原军人主观应激、人格特征与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 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选择驻西藏某部队官兵490名,应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生活事件量表和艾森克个性问卷进行调查. 结果: 人格的内外向维度和来自工作环境的主观应激对高原军人的积极应对方式影响较大,人格的神经质维度、来自适应和人际事件的主观应激对消极应对方式的影响较大;路径分析表明高原军人的主观应激可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应对方式,但通过人格特征的中介再间接作用于应对方式的作用更强. 结论: 高原军人的主观应激和人格特征对其应对方式均有一定影响,其中人格特征对应对方式的间接影响更大.

  • 特殊作业环境下海军军人情绪状态调查

    作者:冯现刚;张小远;解亚宁;肖蓉;高钰琳

    目的: 了解海军特殊作业环境军人情绪状态. 方法: 从6种不同工作性质海军部队抽取1000名军人作为调查对象,获得有效问卷962份.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被试进行评定,并分别与中国人群常模和中国军人常模进行比较. 结果: 特殊作业环境下海军军人SCL-90总均分及各因子分均高于中国地方人群常模(P<0.01)和中国军人常模(P<0.01);不同作业环境下军人SCL-90总均分及各因子分与中国军人常模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特殊作业环境对海军军人情绪有一定影响.

  • 心理素质训练对军人应对方式的影响

    作者:冯正直;汪涛;杨国愉;钟铁军;夏本立;李国良;刘云波;廖雅琴;姜巍;王江澜

    目的: 探讨心理素质训练对军人应对方式的影响. 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式随机抽取某集团军官兵380人作为被试对象,有效人数训练组(n=152人),对照组(n=160人). 训练组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心理素质训练,对照组进行常规军政训练. 训练前后分别测量两组被试对象的应对方式,并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心理素质训练后,① 训练组军人的应对方式中解决问题因子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自责、退避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② 训练组士兵的应对方式中解决问题、求助因子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自责、退避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③ 训练组军官的应对方式中合理化、求助因子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幻想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结论: 心理素质训练能改善军人的应对方式,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 综合心理干预对外训士兵心理健康的影响

    作者:王应立;李权超;解亚宁;杨阳;陈星伟

    目的: 探讨针对军人群体的综合心理干预措施,以提高军人心理健康水平.方法: 以某部756名外训士兵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实验组军人开展心理教育、心理训练、心理咨询等综合心理干预措施,采用症状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价综合心理干预的效果.结果: 经过为期80 d的心理干预,实验组军人SCL-90总分及人际关系敏感、忧郁、焦虑因子评分显著性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军人焦虑情绪发生率由干预前的22.9%降为14.9%(P<0.01),并且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4.2%(P<0.01);实验组军人抑郁情绪发生率由干预前的37.0%降为22.1%(P<0.01),也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0.0%(P<0.01).结论: 军人在野外驻训期间,开展针对性强、形式多样的心理干预是维护和促进其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

  • 陆军官兵心理需要的分析

    作者:王东耀;黄冬梅;刘军;邢安辉;张玉环

    目的: 研究陆军官兵心理需要,为部队有关部门科学决策提供心理学依据.方法: 采用开放式问卷、心理访谈和聚类分析筛选项目,编制<军人心理需要问卷>,陆军官兵239人有效完成问卷.结果: ①陆军官兵同时并存多种需要,与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不完全吻合;② 15种需要因子排序重要的5项为睡眠及休息、躯体健康、职业环境、自我发展、个人能力;③不同职务、不同学历陆军官兵在职业安全和友谊需要上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陆军官兵心理需要是多种多样和并存的,因此是在部队管理工作或心理疏导工作中,应对官兵心理需要加以科学、有效地引导.

    关键词: 军事人员 精神卫生
  • 军队医科院校心理亚健康学生肌电生物反馈干预研究

    作者:刘欢欢;张小远;赵静波;陈军;陈瑜;赵久波;肖蓉

    目的: 对军队医科院校大学生中心理亚健康人群进行肌电生物反馈干预,并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估.方法: 采用康奈尔医学指数(CMI),结合精神科访谈对某所军队医科大学412名医学生进行心理亚健康状态的筛查;采用多媒体生物反馈系统对心理亚健康学生进行肌电生物反馈治疗,采用生理指标、焦虑、抑郁、睡眠质量评估治疗后的效果.结果: ①军队医学生心理亚健康发生比例为18.2%;②生物反馈治疗后心理亚健康学生的生理指标及心理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5);③生物反馈治疗后肌电的下降率与SAS的相关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心理亚健康人群的干预有着重要意义.

  • 驻岛新兵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马海鹰;肖蓉;张小远;张毅林

    目的: 研究上岛新兵的心理健康及其相关因素,为其心理卫生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06名上岛新兵进行心理评估,并与中国新兵常模进行比较,分析其心理健康状况特点,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简易应对方式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自尊量表、自编的生活事件量表进行社会心理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上岛新兵SCL-90各因子分均高于中国新兵常模,而且在强迫、人际敏感、焦虑、敌意、精神病性因子上有显著性差异,SCL-90总分及阳性项数也有极其显著差异,他们的心理健康与其人格的神经质与精神质维度、消极应对方式、生活事件均呈显著的正相关,与自尊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结论: 上岛新兵心理健康状况普遍低于中国新兵常模,其影响因素依次为生活事件、神经质、消极应对和内外向.

  • 军人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关联性负变与失配性负波的变异

    作者:甘景梨;高存友;杨代德;张伟红

    目的: 探讨军人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患者关联性负变(CNV)及失配性负波(MMN)的变异.方法: 应用美国Nicolet Bravo脑诱发电位仪,采用光和声成对刺激、反应时间以及听觉靶-非靶刺激序列技术,检测66例PTSD和36名正常人(NC)的CNV及MMN.结果: (1)CNV: M1潜伏期PTSD组[(503.4±139.2) ms]长于NC组[(420.1±123.6) ms;P<0.01],M2波幅PTSD组[(18.9±7.9) μV]高于NC组[(11.7±5.8) μV;P<0.01],指令信号后负变化(PINV)的出现率PTSD组(39%)高于NC组(3%;P<0.01).(2)MMN: 潜伏期PTSD组[(214.2±25.7) ms]长于NC组[(193.7±22.6) ms;P<0.01],波幅PTSD组[(8.5±1.8) μV]高于NC组[(5.4±2.2) μV;P<0.01].结论: CNV与MMN的变异特点可作为PTSD辅助诊断的脑电生理学标志.

  • 新兵部队生活适应评价量表的初步编制

    作者:肖利军;苗丹民;王京生;皇甫恩;罗正学;陈静

    目的: 编制新兵部队生活适应评价量表(以下简称<量表>),为部队提供评价新兵适应能力的有效测量工具及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式编制新兵部队生活适应评价量表,并用其对782名新兵进行测试,评价其信度和效度.结果: ① <量表>由12个条目组成.② 326例样本总条目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5.③因素分析产生的1个公因子与编制构想基本一致,其累计贡献率为68.73%,将其定义为部队生活适应性;上级提名与同伴评价的关联效度为81.2%;适应不良组与正常组被试在<量表>上的得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新兵部队生活适应评价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是评价新兵部队生活适应性的有效工具.

  • 动态监测情况下战士基本认知能力的变化

    作者:马进;胡文东;王家同;文治洪;王涛;李晓京

    目的: 探讨现役部队战士在动态监测情况下计算能力、短时记忆能力等基本认知能力的变化.方法: 应用DXC-V型心理测评仪,对22名战士连续进行15 d的数字、光点数相加测验以及二维数字搜索测验.结果: 战士在动态监测情况下,做对每道题的时间这项指标在实验的前、中、后期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战士在长时间的训练过程中开始有一段明显的学习过程,随着熟练程度的逐渐增强,成绩会逐渐提高,随后进入学习的高原期阶段,后成绩则相对稳定.提示在展开军事训练时,应注重战士的心理特点,把个别、局部的动作有机地联系起来进行强化训练,同时,要注重训练方法的多样性和变化性,以保证训练的效果.

  • 某野战部队官兵心理适应不良者人格特征分析

    作者:李敏;汪涛;李彦章;张俐;黄梅园;肖达喜;袁波;王力慷

    目的: 探讨某野战部队官兵心理适应不良者的人格特征,为部队征兵和官兵心理辅导提供理论指导.方法: 采用华东师范大学1988年修订的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量表(16PF),对某野战部队官兵945名进行团体测试,以心理健康指数Y1得分区分出心理适应不良者和适应良好者,并对其人格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①某野战部队心理适应不良者(心理健康指数≤18分者)比例为27.5%;② 1,2 a兵及5 a以上兵心理适应不良者比例较多,分别占27.3%,25.4%和24.2%;③心理适应不良者的人格特征表现为2低5高的特点,即低情绪稳定性、低兴奋性、高怀疑性、高忧虑性、高紧张性、高焦虑性和内向型.结论: 该部队官兵心理适应不良者有一定人格偏离,必须对他们进行人格教育.

763 条记录 36/39 页 « 12...31323334353637383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