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辣椒素对大鼠膀胱内压及CGRP-,NPY-免疫反应性神经的影响

    作者:林传友;杨晓进;周学锋;邓云平;茹立强;AL-HOBISHI Ahmad Saleh

    观察了不同浓度的辣椒素(CAP)注入大鼠膀胱后,膀胱内压、膀胱容量的泌尿动力学变化及CAP对膀胱壁内含CGRP及NPY免疫反应性(IR)神经的影响.结果发现,高浓度CAP(4 ramol/L及8 mmol/L)处理后膀胱大压力明显下降,而膀胱容量及残余尿量增加(P<0.01).免疫组织化学发现,各种浓度的CAP均明显降低膀胱壁各层CGRP-IR神经纤维的长度和密度(P<0.001).结果表明,CAP能广泛耗竭膀胱组织内CAP敏感的一级传入神经末梢中的CGRP,并表现出一定的浓度依赖性变化,此可能为降低膀胱内压,引起尿潴留和充溢性尿失禁的神经原性病理机制.这可能为临床上局部使用CAP治疗神经原性膀胱(逼尿反射亢进)、缓解尿频尿急提供理论依据.

  • 辣椒素局部应用对小鼠鼻黏膜影响的形态学观察

    作者:郑春泉;刘颖;冉鹏;王正敏

    目的观察辣椒素经鼻给药后对小鼠行为及鼻黏膜形态学的影响.方法使用不同浓度的辣椒素液体给小鼠滴鼻,连续7 d,观察滴鼻过程中小鼠的反应,并在停止给药1wk、3wk、4wk后分别取鼻黏膜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下行形态学观察.结果经鼻给辣椒素后头3 d,小鼠有不同程度的行为反应,3 d后对辣椒素滴鼻多可适应.停药1wk后,光镜及电镜观察,鼻黏膜上皮细胞部分区域的纤毛排列紊乱、脱落,随药物浓度的减低,形态学改变逐级减轻;停药4wk后,纤毛及上皮细胞逐渐修复.结论辣椒素短期局部给药对鼻黏膜的影响是可逆的,经鼻给药是一种可行的用药途径.

  • 辣椒素及其在膀胱过度活动症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汪东亚

    膀胱过度活动症(OAB)是一种以尿急为特征性症状的症候群,常伴尿频和夜尿,人群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辣椒素作用机制明确,且动物试验和临床评价中均显现良好的疗效,用于治疗OAB前景良好.

  • 辣椒素局部用药对初级传入神经和P物质的影响

    作者:郭峰;赵云富;姜晓钟;高爱芝

    目的:观察辣椒素眶下神经干局部给药对大鼠初级传入神经和P物质的影响,探讨其对三叉神经痛的潜在治疗意义.方法:2%辣椒素溶液直接于大鼠一侧眶下神经干给药,对侧做自身对照,分别在给药后3 d及1、2、3、4、5、6周电镜观察双侧眶下神经纤维的变化,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三叉神经脊束尾侧核区(CNV)P物质(SP)阳性颗粒的灰度值.结果:辣椒素给药后无髓神经纤维变性溶解,而有髓神经纤维完好;给辣椒素后CNV区SP免疫阳性颗粒灰度值明显高于对照侧(P<0.01),即SP含量明显降低,不同时间组之间SP含量没有明显差异.结论:辣椒素局部神经干给药能选择性毁损初级传入神经中的无髓纤维,减少CNV区SP含量,提示辣椒素局部给药对治疗三叉神经痛有临床意义.

  •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咳嗽敏感性改变及其意义

    作者:王岚;余莉;邱志宏;吕寒静;邱忠民

    目的 探讨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咳嗽敏感性的改变和临床意义.方法 用辣椒素咳嗽敏感性试验检测94例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咳嗽阈值C5,分析治疗后咳嗽阈值C5的改变.结果 94例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辣椒素咳嗽阚值C5为3.9 (0.98,7.8)μmol/L,位于正常值范围,仅36例(36/94,38.30%)患者存在咳嗽高敏感性.经治疗咳嗽症状消失后30例患者接受了随访复查,治疗前辣椒素咳嗽阈值C5为5.85 (1.95,31.2) μmol/L,与治疗后的7.8 (0.98,7.8) μmol/L相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Z=-0.72,P=0.47).其中12例治疗前咳嗽敏感性增高者中有6例降至正常.结论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咳嗽敏感性存在不均一性,与正常值存在较大的重叠和交叉,大部分不符合咳嗽高敏感性综合征的概念.

  • 不同类型支气管扩张剂对致敏豚鼠模型咳嗽反应的作用

    作者:吴继光;黄漾;王岚;余莉;吕寒静;邱忠民

    目的 比较丙卡特罗和氨茶碱对致敏豚鼠模型咳嗽反应的作用.方法 通过卵蛋白致敏和激发建立咳嗽变异型哮喘豚鼠模型,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丙卡特罗和氨茶碱,观察吸入辣椒素溶液诱导的咳嗽反应、气道对乙酰甲胆碱的反应性(PC150)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的细胞数量及成分.结果 丙卡特罗和氨茶碱对正常豚鼠的咳嗽反应无影响,但明显抑制卵蛋白致敏和激发豚鼠增高的咳嗽反应,大抑制率分别为49%和48% (P<0.05),并呈现剂量依赖性,伴有气道高反应性的下降(P<0.05),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细胞数和成分无改变(P>0.05).但丙卡特罗和氨茶碱的作用无差别(P>0.05).结论 丙卡特罗和氨茶碱通过支气管舒张作用减轻模型豚鼠的咳嗽反应,不同类型支气管扩张剂的效果相似.

  • 辣椒素作用于眶下神经对初级传入神经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郭峰;赵云富;姜晓钟

    目的探讨辣椒素局部给药于成年大鼠眶下神经干对初级传入神经的影响.方法用2%辣椒素溶液直接给药于大鼠一侧眶下神经干,对侧做自身对照,分别在给药后3 d、1周、2周、3周、4周、5周、6周在电镜下观察双侧眶下神经纤维的变化,用免疫组化方法观测三叉神经脊束尾侧核区(CNV)P物质(SP)阳性颗粒的灰度值.结果辣椒素给药后无髓神经纤维变性溶解,而有髓神经纤维完好;给辣椒素后CNV区SP免疫阳性颗粒灰度值明显高于对照侧(P<0.01),不同时间组之间SP含量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辣椒素局部神经干给药能选择性毁损初级传入神经中的无髓纤维,减少CNV区SP含量.提示辣椒素局部给药对治疗三叉神经痛有临床意义.

  • 小剂量辣椒素对豚鼠心室肌细胞L-型钙电流的影响

    作者:程岩萍;尹京湘;程利萍;何瑞荣

    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研究低浓度辣椒素(capsaicin,CAP)对单个豚鼠心室肌细胞L-型钙电流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CAP(1~25 nmol/L)可浓度依赖性增加电压依赖性的ICa-L的峰值并下移I-V曲线.CAPl,10,25 nmol/L使ICa-L大峰值分别由-9.67±0.7pA/pF增至-10.21±0.8pA/pF(P>0.05),-11.37±0.8pA/pF和-12.84±0.9pA/pF(P<0.05).CAP25nmol/L可明显使稳态激活曲线左移,激活中点电压(V0.5)由-20.76±2.0mV变至-26.71±3.0mV(P<0.05),表明低浓度CAP改变了钙通道激活的电压依赖性.CAP25nmol/L对电压依赖性稳态失活曲线和ICa-L从失活状态下复活过程无明显影响.辣椒素受体(VR1)阻断剂钌红(RR,10μmol/L)可阻断低浓度辣椒素的效应.以上结果表明,低浓度辣椒素使钙通道稳态激活曲线左移,增加ICa-L,这一效应可能由VRl介导.

  • 辣椒素对颈动脉窦压力感受性反射的易化作用

    作者:张浩;刘宜先;武宇明;王升;何瑞荣

    在30只隔离灌流颈动脉窦区的麻醉大鼠,观察了辣椒素(capsaicin,CAP)对颈动脉窦压力感受性反射的影响.结果显示(1)以CAP(1 μmol/L)隔离灌流大鼠左侧颈动脉窦区时,颈动脉窦压力感受性机能曲线向左下方移位,曲线大斜率(peak slope,PS)由0.34±0.01增至0.42±0.01(P<0.01),反射性血压下降幅度(reflex decrease,RD)由36.51±1.26增至45,01±0.71 mmHg(P<0.01).阈压、平衡压和饱和压分别从70.43±2.09、95.5±1.71和177.60±1.37 mmHg下降至52.86±2.80、87.00±1.58、163.55±2.12 mmHg(P<0.01).其中PS和RD的变化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2)用香草酸受体亚型(vanilloid receptor subtypel,VRl)阻断剂钌红(ruthenium red,100 μmo1/L)预处理后,CAP的上述反射效应即被阻断.(3)先给予KArp通道阻断剂格列苯脲(glibenclamide,20 μmo1/L)也取消了CAP对压力感受性反射的影响.结果表明,CAP对大鼠颈动脉窦压力感受性反射有易化作用,此作用似与VR1介导的KATP通道开放有关.

  • 辣椒素对家兔房室结细胞自发活动的电生理效应

    作者:李茜;武宇明;何瑞荣

    本工作旨在研究辣椒素对家兔房室结细胞自发活动的电生理效应及其作用机制.应用经典玻璃微电极记录方法,观察到辣椒素(1~30 μmol/L)剂量依赖性地抑制房室结起搏细胞的动作电位幅度,零相大上升速度(Vmax),舒张期除极速度和起搏放电频率,而且延长复极化90%时间(APD90).应用L型钙通道开放剂Bay K8644(0.5 μmol/L),以及提高灌流液中钙离子浓度(5 mmol/L),均可抑制辣椒素对起搏细胞的电生理效应.辣椒素受体阻断剂钌红(10μmol/L)对辣椒素(10μmol/L)的上述电生理效应并无影响.上述结果表明,辣椒素能抑制家兔房室结的自发活动,此效应可能与其抑制钙离子内流有关,但并非由辣椒素受体介导.

  • 辣椒素对离体豚鼠乳头状肌的电生理效应

    作者:李茜;程岩萍;何瑞荣

    应用细胞内微电极技术,观察了辣椒素(capsaicin,CAP)对豚鼠乳头状肌细胞的电生理效应.结果表明:(1)CAP(30、60、120 μmol/L)可浓度依赖地缩短正常乳头状肌的动作电位时程.(2)对部分去极化乳头状肌,CAP(60μmol/L)除缩短动作电位时程外,还使动作电位幅值和超射值降低,零相大上升速度减慢.(3)预先应用L型钙通道开放剂Bay K8644(0.5 μmol/L),则可阻断CAP(60μmol/L)的电生理效应.(4)预先应用辣椒素受体(vanilloid receptor,VR)阻断剂钌红(20 μmol/L),不影响CAP(60μmol/L)的电生理效应.以上结果提示,CAP能通过非受体途径抑制Ca2+内流,从而影响豚鼠乳头状肌电生理效应.

  • 肾动脉内注射辣椒素兴奋肾神经传入纤维的自发活动

    作者:马慧娟;武宇明;马会杰;张丽华;何瑞荣

    应用记录肾传入神经多单位和单位放电的方法,观察肾动脉内注射辣椒素对麻醉家兔肾神经传入纤维自发放电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1)肾动脉内注射辣椒素20、40和60nmol/kg可呈剂量依赖性地兴奋肾传入纤维的活动,而动脉血压不变;(2)静脉内预先应用辣椒素受体阻断剂钌红(40 mmok/kg),可完全阻断辣椒素对肾传入纤维的兴奋作用.(3)静脉内预先注射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NAME(0.1 mmo/kg),能延长并增强肾传入神经对辣椒素的反应.以上结果提示:肾动脉内应用辣椒素可兴奋肾传入纤维的自发放电活动.一氧化氮作为抑制因素参与辣椒素诱导的肾传入神经兴奋.

  • 颈动脉注射辣椒素对脑干心血管相关核团一氧化氮合酶和Fos表达的影响

    作者:薛保建;丁延峰;何瑞荣;张小雪;石葛明

    实验采用NADPH-d 组化技术和Fos 蛋白免疫组化技术相结合的方法, 观察了颈动脉注射辣椒素时, 大鼠脑干心血管相关核团内NOS和Fos蛋白的分布以及两者的共存关系。结果显示: (1) 颈动脉注射辣椒素可诱发脑干中后区(AP)、孤束核(NTS)、巨细胞旁外侧核(PGL)和蓝斑(LC)等多个部位Fos样免疫反应(FLI)神经元显著增加, 而中脑中央灰质(PAG)和中缝核群(RN)的FLI神经元无明显改变。(2) PGL和NTS 内NO合成神经元以及PGL内双标神经元数量也明显增加, 而PAG和RN中 NO合成神经元无明显变化, 在LC和AP仅偶见或未见NO合成神经元。(3) 预先应用辣椒素受体阻断剂钌红或NMDA受体阻断剂MK-801, 则明显减弱辣椒素的上述效应。以上结果表明, 颈动脉注射辣椒素可兴奋脑干心血管活动相关核团神经元, NO在脑干核团对辣椒素的反应中发挥间接的调制作用, 辣椒素的效应由香草酸受体(辣椒素受体)介导并有谷氨酸参与。

  • 后区微量注射辣椒素对大鼠血压、心率和肾交感神经放电的影响

    作者:薛保建;何瑞荣

    在36只麻醉Sprague-Dawley大鼠, 观察了后区内微量注射辣椒素(10 μmol/L, 50 nl)对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肾交感神经放电(RSNA)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1)后区内注射辣椒素可引起 MAP、HR 和RSNA明显增加, 分别由12.34±0.53 kPa、 328.52±7.54 bpm 和100±0% 增至15.17±0.25 kPa (P<0.001)、 354.81±8.54 bpm (P<0.001) 和156.95±7.57% (P<0.001);(2) 静脉注射辣椒素受体阻断剂钌红(100 mmol/L, 0.2 ml) 后, 辣椒素的上述效应可被明显抑制;(3) 预先应用NMDA 受体阻断剂MK-801 (500 μg/kg, 0.2 ml, iv)也明显抑制辣椒素的兴奋效应.以上结果提示, 后区微量注射辣椒素对血压、心率和肾交感神经放电有兴奋作用, 而此作用由辣椒素受体介导并有谷氨酸参与.

  • 辣椒素引起脑干内心血管活动相关核团中c-fos的表达

    作者:薛保健;张小雪;石葛明;何瑞荣

    在16只切断两侧缓冲神经的大鼠, 观察颈总动脉注射辣椒素对脑干内心血管活动相关核团c-fos原癌基因表达的影响.在溶剂对照组大鼠脑干, 仅见少数Fos蛋白样免疫反应(FLI)神经元.与对照组相比, 颈总动脉注射辣椒素(10 μmol, 0.1 ml)时, 脑干内巨细胞旁外侧核(PGL)、蓝斑(LC)、后区(AP) 和孤束核(NTS)等部位的FLI神经元显著增加, 而中脑中央灰质(PAG)和中缝核群(RN)的FLI神经元则无明显改变.应用辣椒素受体阻断剂钌红(RR;200 mmol, 0.1 ml), 可明显抑制辣椒素的上述效应.以上结果提示, 辣椒素可通过激活辣椒素受体(VR), 引起脑干内多个心血管活动相关核团的神经元兴奋, 但对PAG和RN无影响.

  • 辣椒素对大鼠延髓腹外侧头端区神经元电活动的影响

    作者:薛保建;何瑞荣

    在35只切断两侧缓冲神经的麻醉大鼠, 应用细胞外记录的电生理学方法, 观察颈总动脉注射辣椒素(capsaicin)对延髓腹外侧头端区(RVLM)巨细胞旁外侧核(PGL)自发电活动的影响.所得结果如下: (1)颈动脉注射辣椒素(10 μmol, 0.1 ml), MAP由10.74±0.13升至12.56±0.21 kPa (P<0.001); HR由374±4增至395±5 bpm (P<0.001); 30 个PGL神经元自发放电单位的放电频率由12.6±0.7增至20.9±1.1 spikes/s (P<0.001).(2)在10个放电单位, 应用辣椒素受体阻断剂钌红(ruthenium red; 200 mmol, 0.1 ml)后, 明显抑制辣椒素的上述效应.以上结果提示, 辣椒素可能通过激活RVLM神经元上的辣椒素受体, 进而兴奋PGL 神经元.

  • 小剂量辣椒素对大鼠胃缺血再灌注胃黏膜的保护作用

    作者:马虹飞;宋蕾;邵长卿;冯国营

    目的 研究小剂量辣椒素(capsaicine,Cap)对大鼠胃缺血再灌注(gastric ischemia-reperfusion,GI-R)后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SD大鼠1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GI-R组(又分为Cap组和Cap对照组)3组,每组6只.Cap组和Cap对照组于GI-R模型建立24h后、Sham组于假手术24h后,取大鼠胃组织.按Guth标准计数胃黏膜损伤指数;HE染色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 GI-R后胃黏膜弥漫性充血水肿及点片状出血糜烂,Cap组较Cap对照组表现轻.Sham组、Cap组和Cap对照组胃损伤指数分别为:3.20±1.81、31.12±12.13和60.25±23.76,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HE染色组织病理学检查,Cap组较Cap对照组病理损伤明显减轻.结论 小剂量Cap能降低GI-R大鼠的胃黏膜损伤指数,对胃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 颅脑手术后苏醒期呛咳与S100B、细胞间黏附因子-1的表达

    作者:关睿聪;肖金仿;于永群;瞿波;肖宁新

    目的 构建颅脑术后呛咳模型,探讨犬颅脑手术后苏醒期呛咳与脑损伤因子S100B、细胞间黏附因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的关系. 方法 按完全随机分组法将24只家犬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2只),24只家犬行颅脑手术,恢复自主呼吸时,实验组吸入辣椒素,对照组追加肌松药后再吸入辣椒素.辣椒素溶液定量雾化浓度为1 000 μmol/L,吸入时间为20 s.记录术前1 h(T0)、吸入雾化液时(T1)、吸入雾化液后1 min(T2)、吸入雾化液后5 min(T3)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blood pressure,MAP)和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改变.24 h后处死家犬,开颅取大小一致脑皮层组织,光镜观察脑出血情况,免疫组化S-P法检测S100B、ICAM-1在两组动物脑皮层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结果 T2时实验组MAP[(153.1±8.1) mmHg(1 mmHg=0.133 kPa)]及ICP [(24.8±8.9) mmHg]与对照组MAP[(121.0±2.3) mmHg]及ICP[(12.6±1.2) mmH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免疫组织化学显示S100B弱阳性(+)中对照组7例、实验组0例,强阳性(+++)中对照组2例、实验组8例,ICAM-1阴性(-)中对照组6例、实验组1例,弱阳性(+)中对照组4例、实验组5例,中度阳性(++)中对照组2例、实验组4例,强阳性(+++)中对照组0例、实验组1例.S100B、ICAM-1在呛咳后实验组脑组织中过度表达,经Mann-Whitney U检验,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家犬雾化吸入辣椒素诱发呛咳反射可以作为研究呛咳反射的动物模型.S100B、ICAM-1在颅脑术后苏醒期呛咳表达增加.

  • 辣椒素与疼痛:致痛与镇痛

    作者:尹芹芹;张文胜

    辣椒素是从红辣椒中提取的活性物质,可以引起疼痛,在一定条件下又能够缓解疼痛,即辣椒素既能致痛,也能镇痛;同时对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其他脏器也有药理作用,现已成为疼痛领域研究的热点.辣椒素衍生物和化学结构类似物在离体和在体实验中均显示出与辣椒素相似甚至更强的镇痛作用,而几乎没有刺激性.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是未来的研究方向之一.现介绍由辣椒素介导的致痛与镇痛的机制及其在疼痛模型和疼痛治疗中的应用.

  • 辣椒素急性脱敏对鼠周围神经痛的治疗效应

    作者:张丽华;丁继固

    目的研究应用辣椒素(CAP)急性脱敏效应(即镇痛效应)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将CAP配成30mmol/L溶液备用,按每次用药量分成A、B、C、D四组,分别皮下注射处理大鼠三叉神经的眶下支为脱敏实验.并采用"热痛测试仪"测量不同用药量、不同时间的痛阈变化,同时观察大鼠行为变化.结果各组达到急性脱敏效应时间分别为:A组72~120 h,B组12~24 h,C组8~12 h,D组2~4 h.四组痛阈上升速率F=40.37,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脱敏后各组维持用药间隔时间分别为:A组24 h,B组48 h,C组72 h,D组96 h.达到用药总量(50 mg/kg)停药后,四组痛阈恢复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AP皮下注射处理大鼠三叉神经的眶下支,能产生较强的镇痛作用,且与剂量、浓度、时间、间歇期有关.

345 条记录 8/18 页 « 12...567891011...171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